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读后感——空中爆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遭厄运,也许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希望活下去。如果是这样,那就
  让我们发出最后一声听了叫人胆寒、叫人毛骨惊然的吼叫吧,这是挑战的呼叫,是战斗的
  怒号!悲伤,去它的!挽歌和哀乐,去它们的!传记、历史、图书馆和博物馆,去它们的
  !让死人去吃掉死人。让我们活着的人在火山口边上跳舞吧,这是临死前的一场舞,不过
  它仍是一场舞。"
  在对文字丧失兴趣许久之后,我终于在一个自称为"流|氓|无|产|者吟游诗人"的作家笔下体验
  到了久违的阅读快感。牛比作者的牛比之处在于他能用自己的文字触摸你的身体,那些七
  零八落的字符散落在纸面上就变得性*感和诡异起来,共同营造出一个巨大的发烫的潮湿的
  场,让你不知不觉就面庞发热心跳加速,然后那些不知从哪儿伸出来的手就拿着一把把小
  刀在暗中捅你,高|潮迭起,过瘾无比。
  刚读完英文版的第一段我就被捅了一下,"we are all alone here and we are dead",呲
  呀着嘴还没叫出声来又读到那句"we must get in step.a lock step.toward the prison
  of death.there is no escape,the weather will not change."(我们必须步伐一致、
  前仆后继地朝着死亡的牢狱奔去。无法逃脱,天气也不会变。)然后我就开始有点发傻了
  ,被小刀接着捅的滋味不是那么好玩儿的,它极容易让你因为被疼痛的幻象蒙蔽一下子回
  不过神来而失血过多然后翘掉。好在我的神经不那么纤细,还不至于被几句英文给捅死。
  《北回归线》,一部先在法国面世并于1961年才在美国解禁的所谓充满"粗俗和婬*秽"的伟
  大作品,庞德认为它"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书"。而其实这本书从头
  到尾都是这个叫亨利·米勒的家伙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们的叫嚷、呓语和情|欲箴言录,它
  是混乱的、疯狂的、粗野的同时又是真诚的。当个人的悲哀或者感伤超越了类似青春期式
  的"迷惘"时,他要么从此保持缄默,要么开始绝望地自渎。亨利·米勒属于后者,《the
  bandits》里有句台词,"当死亡-阴-影笼罩时,结束即开始。"亨利·米勒坎坷的经历以及个

  人对时代与环境的敏感使他注定要背负过多的沉重与绝望,因此他要么真的对自己的脑袋
  来上一枪一了百了,要么成为一个常人眼里的疯子。"从未患过神经病的人是不懂什么叫做
  痛苦的",好吧,既然痛苦无法避免,既然自我的折磨是无法避免的,那就干脆承认自己是
  个疯子得了。你还能对一个神经病做什么道德规范么?你还能要求一个疯子去恪守你那一
  套所谓现代文明所形成的光荣传统么?"一个人一露面这个世界便重压在他身上,把他的腰
  压断。总有过多的腐朽柱子立着,过多令人痛苦的人性*有待人去繁衍。上层建筑是一个谎
  言,其基础则是巨大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恐怖吗,发抖吗,躲起来抽泣或者放声大
  哭吗,没用!宝贝儿,对不起这一切只与你自己和你那敏感脆弱的小神经有关。所以不如
  放声大笑吧,那些要命的让你痒痒的虱子会一直这么在你身上繁衍生息,而你能做的就是
  一边笑着一边拼命地搔,直到把自己给搔死!明白了这一点就好办了,正如陈清扬在《黄
  金时代》里的那句经典总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通了这
  一点,一切都可以泰然处之。"
  一位与亨利·米勒过从甚密的女作家在为《北回归线》所作的序中说道:"在这个因内省而
  濒于瘫痪、因享用精美的思想之盛宴而便秘的世界上,这一番对客观实在的野蛮暴露像一
  股赋予人勃勃生机的热血汹涌而来。暴力和婬*秽的东西完全保留下来,体现出伴随着创造
  性*行为而来的神秘与痛苦。"我们这个世界的悲剧就在于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从昏睡中
  醒来。人们不再做噩梦、不再心情振奋、不再觉醒。每个人都微笑着彬彬有礼的时代真的
  是那个关于天下大同美梦的实现么?"他们所处的世界同每一个地方一样,发生的事情多半
  是屎尿垃圾,同任何一个垃圾桶一样脏,只是他们能有幸盖上桶盖。"真相是残忍而刻薄的
  ,而执意要说出真相的人在对世界绝望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我感

  到了如在杵臼中被捣碎的苦痛,感到了掩面痛哭的悲痛。在时间的子午线上毫无正义可言
  ,只有创造了真实和戏剧幻觉的行动诗篇"搔吧搔吧,把自己搔死吧,你这自作自受的疯子
  ,你必须为你的脆弱和坦率付出代价。
  而性*,性*在亨利·米勒那里是一种"神圣的完美"。他和他的那帮朋友们在巴黎的烟花巷中
  、酒吧间里寻找着慰藉,而这"神圣的完美"与所谓的爱情无关,他们更喜欢一个无知而婬*
  荡的妓女,而非一个"扭扭捏捏的婊子"。"它的热力透过了她的身体,一直热到两腿之间那
  块女人身上该发热的地方。热力随即在此形成固定循环,使一个男人重新建立信心。"很粗
  俗是么,可这确实是一个更为直率和坦诚的男人对于自己内心深处胆怯和孤独的表露,他
  们甚至需要从一个女人的两腿间去重新建立信心。对于性*的依赖恰恰来源与真情的缺失,
  这一点在对于一个男人的讲述中表露无疑:"范诺登是个疯子,这一点我已经确信无疑。他
  怕独自一人呆着,他的恐惧是根深蒂固、无法摆脱的,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同她结合在一
  起时他也仍旧逃不出自己为自己筑成的炼狱。他对我说,'我什么都试过了,甚至还数过数
  ,考虑过哲学难题,可全没有用。我好像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始终在盯着我。我生自己
  的气,气得要命,恨不得去自杀……可以说每一回达到性*欲高峰时都是这样。约摸有那么
  一秒种我完全忘了自己,这时我甚至已经不存在了……什么都没有了……那女人也不见了
  。这同领受圣餐差不多。真的,我真的这么想。完事以后有几秒钟我觉得精神振奋……也
  许这种精神状态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若不是身边有个女人,还有装灌洗器的袋子,水在
  哗哗流……这些微小的细节使得你心里清楚得要命,使你觉得十分孤独,而就在这完全解
  脱的一瞬间内你还得听那些谈论爱情的废话……有时这简直要叫我发疯……我不时发疯。

  发疯也不会叫他们走开,实际上她们喜欢我这样。你越不去注意她们,她们越缠着你不放
  。女人身上有一种反常的气质……她们在内心深处都是受虐狂。'"真正的爱不是一个对所
  有女人都具有施虐狂倾向的人所能理解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也不是靠和一百个或者几百个
  女人机械般的磨来蹭去能够解决的。遗憾的是大家似乎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大多数男人
  们仍然选择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去寻找自己的信心,至少约摸有那么一秒种你会完全忘了自
  己,不是么?
  真他妈够绝望的,亨利·米勒,你到底在胡说些什么!可他仍不紧不慢地说着,"这是一个
  没有希望的世界,不过用不着泄气。"这个疯狂的家伙在把世界说成一颗巨大的正在死去的
  恶性*肿瘤后居然仍在乐此不疲地寻找。是的,这个家伙居然仍然在无耻地干一种叫做"寻找
  "的勾当,"我想要一个河流能把人载到各地去的世界,不是成为古老传说的河流,而是能
  叫人同别的男女,同建筑、宗教、植物、动物接触的河流。是上面有船只的河流。 人们在
  这样的河里溺死,并非淹没在神话、传说、书籍和以往的尘土中,而是淹没在时间、空间
  的历史中。……我坚信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寻求写一本书,哪怕它只有一大页呢。
  我们必须寻找碎片、碎屑、脚趾甲,任何含有矿物质、任何得以使肉体和灵魂复活的东西
  。"哈哈,看到了吗,原来这个绝望的男人最终要找的是能使肉体和灵魂复活的东西,原来
  他仍然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他妈的理想主义者,这顿时让我更加坚定了要赞美他的决心。"在
  精神的极限上,人类再次发现自己像野人一样赤裸着身子。"这个野蛮书写的疯子最终在太
  阳落山时变得无比温柔起来,"太阳正在落下,我觉得这条河正从我的身上流过--它的过去
  、它年代久远的土壤和多变的气候。群山轻柔地束缚着它,因而它的流向早已确定。"并非
  虚伪的原始主义引发了这一番野蛮人的抒情,而我竟然差一点就被这一刀捅得感动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