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被禁止的爱 - 乙女的梦分析 1、奇特的新伙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
  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医院方面任命我为这个心理诊所最初的主任,我反复推辞说,我是学精神医学专业出身的,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半道出家”,才疏学浅,不堪担此重任。但由于医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得还是要我先屈就此职,说好了有了合适的人才,我就可以主动“让贤”。
  心理诊所的咨询和治疗全部采用预约制,每个案例的当事人可以确保有一个小时的治疗时间,遇到特殊的案例,当事人愿意付双倍以上的钱,也可以预约二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接受咨询或治疗。
  仁心医院的心理诊所开张之初,业务非常火爆。诊所里接到要求来咨询的预约电话从早响到晚。由于案例多,治疗又是以小时计算,一个心理医生一天中就承担不了较多的案例,因此诊所里显得人手奇缺。也想招一些新的人手进所。但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师人数奇缺,始终不能如愿。
  这时,我想到一个主意。在这年的秋冬季节,本市有一个很大的心理卫生学术交流年会,届时各路人马会有一个“神仙聚会”或“同台竞技”的机会,我也许在那儿可以物色到合适的人才。
  等到学术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我就早早地赶到会场。照例就有登记、付钱、领取会议资料和就餐券等非常冗长的办理会议登记手续的过程。我由于到得早,躲过了拥护的排队人潮,办完了手续,就去第二会议室休息片刻。为了消磨掉大会开幕前的这一段时间,我就翻阅起手中的会议资料来。
  这之中有一篇学术交流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题目叫“关于绘画的人格投影测试研究”,我觉得这篇文章很特别,观点奇特。文章的见解固然独到,但又有些荒唐不可信之处。于是就带着“奇文赏析”的目光阅读下去,其中有一段文字大义如下:
  “通过画一棵树,我们可以知道画者(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树木’象征着人的原始本能,或内在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画者的自我投影和象征。树木的大小,上下,左右,以及正斜、偏倚度都有一定的寓义。我们通过画面中的树木具体形状,就可以分析出他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状况,也可知晓他过去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也可分析判断出他对母亲和父亲的印象……”

  我看到这里,忍不住把文章往桌上一扔,以一种揶揄的口吻说:“这也太玄妙了!简直是不可思议,看起来简直像是一篇科幻故事!”
  “什么科幻故事?”这时我才发现,有一人坐在我的桌对面,也在休憩等待着会议的开幕时间。
  他看上去像一个潇洒俊秀的绅士,但并不是那种文弱书生或电影中的“奶油小生”式的美男子。他脸上的气色甚佳,宽阔的肩膀和匀称的躯干表明他生有一副强健的体格,能经受各种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气候变化,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颇有男性的气概。只是他那双眼睛甚为无礼,瞥视对方时,有些短促而尖锐,发出纯钢似的闪光,给人不愉快的印象。而且当这人注视一件东西时,紧蹙起他的眉毛,眼睛眯得很小,便使得他视野的范围聚集成一线小点,他再把这小点在眼球的视网膜上放大,好像便能一目了然似的!这让人不快的目光,好像要一眼看透人的心事!
  “说的是这篇文章。”我指着桌上那篇《关于绘画的人格投影测试研究》文章,用讥讽的口气继续说道,“好像天方夜谭!我敢打赌,这篇文章是作者为了标新立异,臆造出来的,就像星相占卜一样。我想,不会有哪一位心理学家会研究出如此荒唐的人格测试方法!”
  “如果要打赌的话,那你就输定了。”他眼光注视着桌上那篇文章,一个自信的微笑使他的脸庞变得有生气起来,而那微笑略带着孩子气。他说:“树木人格测量法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人柯赫所创立。1962年在第五次国际儿童精神医学的学术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将这一测试技术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目前它主要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测量领域中。”
  “啊,这可是我孤陋寡闻了。”我大吃一惊地说,但心理有些不高兴地想:这个人确实知识渊博,但也太自负了,竟然在会议室里当众用教训的口气对我说话!
  那人停了一下,又说:“这不是神话,而是科学!就像瑞士人罗夏发明的墨迹图版测验法,以及后来的迷津人格测量法,都是由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有庞大的科学统计数据和临床案例数据来支持的心理测试技术。”

  我想岔开话题,便点点头赞同他说:“哦,关于这两种人格测验技术,我是知道的。但没想到树木绘画测验也是同一类型的东西。”
  “就拿这颜色来说吧,”这个人却越来越自负地侃侃而谈起来,他指着桌子,墙上和窗帘的色彩说道:“根据一个人对某种色彩的偏好或厌恶,然后让他对一系列的颜色进行喜爱和厌恶的不同的顺序排列,我们就可以分析推理出他情绪、性格和精神健康状况。这同样是一种科学,即色彩的心理科学。”
  我心里尽管很不愉快,但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才学渊博。这时会议开幕的铃声响了,谈话就到这儿中止。
  那人在走出会议室时,转过身来,指着桌上的那篇文章,神色冷静地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我这才想起要留意作者的名字,拿起资料看,见上面的署名是“丛昌岷”。
  大会进行时,我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了,一直到坐在我身旁的朋友方宪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最近好像面有倦色,神态憔悴啊。”
  我无奈地说:“近来医院的心理诊所刚开业,忙得不亦乐乎!正在考虑如何把它做大做好呢。”
  方宪是我大学时代的同学,现在从事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他听后,惊异地说:“最近好多人都想开心理诊所。我有个朋友叫丛昌岷,是个海归派,刚才见面时,他也嚷着要开一个私人的心理诊所哩。”
  “你是说丛昌岷?他是你的朋友?”我指着手上那迭会议资料,顿时来了兴趣。“就是那篇《关于绘画的人格投影测试研究》论文的作者吧?他是怎样的人?”
  “学识很渊博,人也相当聪明。半年多前,从日本回国,是个心理学博士。专业是精神分析学和心理治疗,据说最擅长的是梦分析和催眠疗法。有一所大学的研究所要他去工作,他还没有最后决定。因为他很想开设一个自己的心理诊所。”
  我这时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的想法,就说:“我能不能聘请他来我们的诊所做心理医生呢?”
  方宪吃惊地望着我说:“你怎么想到要聘他来你们的心理诊所工作?”
  我说:“怎么?他这个人很高傲,很难与人相处吗?”

  “倒不是如此。他这个人虽然很自负,但待人还挺真诚的,只是脾气行为特别的奇特和古怪。”
  我说:“怎么个奇特和古怪法呢?”
  “他这个人精力充沛,体力过人,思维又十分敏捷。曾对朋友说过,生平嗜好就是遍阅天下奇书。也有不少心理诊所聘请过他,都被他拒绝了。”
  “拒绝?是嫌薪金和待遇不好吗?”
  “不是。他这个人对钱没有概念,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他说自己不想被一些平凡的案例给缠住身,老是喜欢挑战一些疑难杂症,如果遇上这样的案例交给他,他说甚至还可以免费咨询或治疗。你说他怪不怪?”方宪难以置信地摇摇头,又说:“有人还说他有强迫倾向,像上了定时发条的钟表一样,每天跑到公园里去锻炼一种奇怪的拳术,而且风雨无阻。谁要是想对时间的话,可以到公园去找丛昌岷,他何时在何时不在,都有固定的规律。还有一回,在空闲时,有人看见他在催眠一只猫。”
  “催眠一只猫?!”
  “是啊。他说这是在做实验。此外,他还有一种像儿童自闭症或阿斯贝格症候群那么奇特的机械记忆力,他对身边的东西老是丢三拉四的,可是对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却能过目不忘。例如有人给他看一页电话号码簿,过了几个小时或几天后进行测试,他竟能背诵如流,他还能记住圆周率3.14小数点之后的一千五百位数字。所以有人就怀疑他小时患过自闭症的症状。”
  “他年龄有多大?看上去像是很年青的样子啊。”我又问道。
  “这也许跟他坚持锻炼有关。其实他并不年青了,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六岁左右,可至今还独身一人。”
  “他不想结婚,信奉独身主义吗?”
  “也不是。听说是初恋的情人死了,使他刻骨铭心,至今不能忘怀。也有人说是曾经与他定婚的恋人抛弃了他,跟别人走了,使他对爱情和婚姻万念俱灰。总之,在这个问题,他有一个很深的隐藏着的伤痛,朋友们都不会去触碰它的。”
  “我还是非常想聘请他来我们的心理诊所工作。”我的念头越来越坚定,并且对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我对方宪说:“你能不能介绍我见见你那位古怪的朋友?”
  “好吧,我试试看。”方宪一付勉为其难的模样,“要是你们谈不来,可别怪我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