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悖论13 - 第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诚哉骑着脚踏车,这是离开体育馆后发现的第二辆脚踏车。第一辆车骑了一公里就被他扔了,因为马路大范围塌陷,他只好徒步走过那里,之后再重新找一辆脚踏车。
  他吩咐过其他人最好别骑脚踏车和摩托车,因为那太危险了。但诚哉有前往远处的迫切需要。
  他沿着晴海路往西走。神秘的超自然现象发生还不到二天,东京街头已化为废墟。有些地方似乎还在燃烧,烟雾和尘埃遮蔽视野。那些细小的烟尘纷纷落下,使得路上报废的汽车快速蒙上一层煤灰色。
  朦胧的视野前方,出现眼熟的建筑物。那是一栋尖顶的气派建筑──国会议事堂。极目远眺之下,看不出地震是否有造成损害。
  诚哉停下脚踏车,仰望一旁的建筑。
  那是警视厅总部,就外观看来似乎也安然无恙0他依循往常的路线走入。然而,平日总是守在门旁的警员不见踪影。
  电梯停摆,灯也全熄了。拿着手电筒的诚哉开始步上楼梯。幸好,看起来应该没有失火。
  他首先前往的是自己工作的地方,也就是搜查一课的办公室。他进去一看,大吃一惊。原本排得整整齐齐的桌子变得歪七扭八,椅子也乱七八糟,地上散落着本来应该是放在桌上的文件和文具用品。
  诚哉朝自己的位子看去,自己桌上也没有任何东西。桌上原本放了有个专门收纳未处理公文的盒子,但是他在周围没找到。看来这栋建筑物之前也摇晃得相当厉害。
  他朝搜查一课课长的位子走去,那里也如狂风过境一片狼藉。
  一部手机掉落在地。诚哉确认还有电后,查阅了拨号记录。萤幕上显示的是诚哉的电话号码。
  他想起自己正要逮捕那票中国人之前,搜查一课课长打过电话来。看来还留着那时的记录。
  诚哉至今还记得搜查一课课长的突兀指令。内容如下:十三点到一点二十分之间,尽量避免危险行动。就算真有那个必要,也绝对要避开十三点十三分前后──
  这项指令好像是刑事部长下达的,但搜查一课课长表示,刑事部长自己好像也不是很清楚个中详情。
  十三点十三分这个时刻令诚哉心生狐疑。便利商店的监视器,录下了众人在瞬间消失的那一刻,那时正好就是十三点十三分。他实在无法相信这只是巧合。
  那项指令与超自然现象之间必然有某种关系,想必是预先知道现象会发生才做出的指令。换言之,高层早已预料到一切。
  可是话说回来──
  那项指令的用意何在?早就料到超自然现象会发生的政府首脑,又消失到哪去了?话说回来,超自然现象究竟是甚么?
  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诚哉才特地来到警视厅总部。
  诚哉把搜查一课课长的手机放在桌上,转身离去。他接着去的地方,是刑事部长的办公室。

  一开门就发现一座奖杯倒在脚边,那是刑事部长在高尔夫球赛赢得的冠军奖杯。诚哉记得,它本来放在墙边的档案柜上。
  从书架掉出来的书落在地上,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书架本就是防震的,刑事部长出办公桌也是特制的,颇有吨位,不像干员们用的不锈钢桌子可以轻易搬动。
  诚哉坐上皮椅,拉开桌子抽屉。一张公文突然映入他的眼帘,好像是警视厅发来传阅的。看到标题,他不禁蹙眉。上面写的是“P─13现象对应之道”。
  这是甚么?他暗自纳闷。当然,诚哉既未见过也没听过“P─13现象”这个字眼。
  至于内容,和诚哉自搜查一课课长那里接获的指令差不多。三月十三日的十三点整开始的二十分钟内,不得让警员从事危险任务。事务员及技术人员,也不得从事具有危险性的工作,纵使有不得已的理由,也务必要避开十三点十三分前后──
  另一方面,这份公文也提到人潮聚集场所的恐怖行动防范,要求的层级比平时更高。此外,它也要求交通部门掌控车祸发生率较高的场所,予以密切监视。这些指令都明确指定出时间,那就是十三点开始的二十分钟内。
  诚哉不解地侧首,警视厅显然预料到某事将会发生了。“P─13现象”,八成就是那现象的名称吧。但那究竟是甚么样的现象呢?诚哉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
  他考虑去警视厅一探究竟。若是警视厅长官,应该会了解较多详情吧。
  诚哉一边想一边看着公文,目光忽然定在一篇文章上。上面是这么写的:又,当日十三时,总理官邸将会成立P─13现象应变总部,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请与应变总部商讨因应之道──
  乍看之下看不出那栋建筑本来的样貌了,因为正面玄关被烟熏得漆黑。一旁就是通往地下的楼梯,烟似乎是从那里窜出的。也许是地下的餐厅或某处失火了。看建筑物上层架设的招牌,这才知道是饭店。
  “这里的窗户玻璃好像没事。”冬树仰望建筑物说。“距离体育馆不远,一旦出状况,只要睡在这里就行了。”
  “至少应该不愁没床铺,可惜不能冲澡。”明日香说。
  “那倒是。现在停水了,没办法。”
  “难道就没有哪里还有水吗?如果有热水,那就更好了。”明日香撇嘴,环视四周。“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天没洗过脸了。我还想洗头。”她把手指伸进栗色发丝之间,毫不客气地抓痒。
  “的确,我也想泡澡。”冬树也嗅闻自己衣服的臭味。有股混合尘埃与汗水的味道。
  明日香“啊”地叫出声来,竖起指头。
  “台场呢?那边有天然温泉。”
  冬树耸肩。
  “虽说是温泉,但并非是天然涌出的温泉,那是利用帮浦或机器从地下一千几百公尺的深处抽上来的,现在机器肯定停摆了。”

  “那可不一定。去了才知道。”
  “怎么去?百合海鸥号电车也停驶了。”
  “那就走路去。”
  冬树嗤之以鼻。
  “随便你。就算可以泡温泉洗个清爽,等你再走回来,不就又满身大汗了吗?别说这种无聊话了,还是继续调查吧。”
  不知不觉二人已来到银座。但是街头的风貌改变极大,他们甚至没有立刻发现自己到了银座。行道树和路灯倒下了,地面高低起伏,人行道和马路上散落满地玻璃碎片。
  “到处都找不到看似安全的地方耶。”明日香看着脚下说。
  “就是啊。一想到人如果没消失会在这里发生甚么事,我就毛骨悚然。这一带会化为一片血海的。”
  “的确。”说完后,明日香忍不住噗哧一笑。
  “笑甚么?有甚么好笑的?”
  “因为不久之前,你发现周遭的人突然不见了还很惊慌失措。可是现在,你却把大家消失说得像是一件好事。”
  噢,冬树也不禁笑了。“说得也是。”
  他想,自己或许已渐渐习惯这个异常事态了。抑或,接二连三发生太多脱离现实的事,神经已经麻痹了。
  二人在百货公司前面驻足。乍看之下,损害并不严重。只是灯熄了,里面一片漆黑。
  “去检查一下地下楼的食品卖场情况如何吧。”冬树边说边走进去。
  他穿过入口时,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太惨了吧”。商品散落满地几乎无处落脚。鞋子卖场的货架上,没有任何商品,因为全都掉到地上了。
  明日香发出细微尖叫,冬树转身。“怎么了?”
  但她立刻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吐吐舌头。
  “没甚么。只是看到那个,有点吓到。”
  冬树望向她指的前方,在第一时间也吓了一跳。因为那里看起来像是有人倒在地上。但那是假人,它的头部脱落,掉在一旁。
  “看来我们好像都开始怀念有人的感觉了。说到这里,我要去看看地下楼的情况。你呢?”
  “嗯……我就在这附近随便逛逛,反正我也想找乾洗洗发精。”
  “知道了。”冬树迈步走向停摆的电扶梯。
  到了地下楼,由于阳光照不进来,显得更昏暗了。他一边用手电筒照亮脚下一边前进。四周弥漫臭味,好像是从生鲜食品卖场传来的。停电之后,不用说冷藏食品了,就连冷冻食品可能也开始腐坏了。
  熟食小菜和便当散落一地。看着那些,冬树心中萌生强烈的焦躁感。他想起前天夜里太一的哭泣。太一的忧心并非无的放矢,食物正分分秒秒在减少,而减少的量很庞大。
  他寻找罐头、乾货、饮料的卖场。找到后,把那些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仔细抄写下来。

  把地下食品卖场巡视一圈后,他回到一楼。不见明日香的人影,她也不在化妆品卖场。
  他一边暗自纳闷,一边试着上二楼。那里也是一片漆黑。
  就在他踩上电扶梯的第一层阶梯,准备上三楼时,一小团光晕映入眼帘,是从女装卖场后方投来的。
  冬树过去一看,明日香站在镜前。她已换上一袭白色迷你连身裙,脖子上还挂着看起来就很昂贵的项链。
  手电筒放在台子上,用来照亮她的身影。
  “时装秀吗?”
  听到冬树的声音,明日香的身体痉挛似的抖动了一下。她转过身,表情尴尬,嘿嘿干笑。
  “这件衣服,我之前就看上了。幸好没被卖掉。”
  冬树打量她全身。鞋子好像也是不知从哪拿来的,是新鞋。
  “这条项链要价六十万耶。还有,这枚戒指要一百二十万。”明日香来回翻转戴了戒指的手。“我现在心情比较愉快了。衣服鞋子和首饰,全都可以任意取用。”
  冬树叹了一口气。“那样做,又能怎样?”
  明日香听他这么说,很不高兴地噘起嘴。
  “有甚么关系,高兴就好。”
  “我是在问你,现在是做这种事的时候吗?在这种生死关头,香奈儿和古驰能派上甚么用场?”
  “你少管我。至少可以让我振奋精神。做这种事会觉得很幸福。”
  “嗯……”冬树不置可否地耸耸肩。“那好吧,随便你。”说完他转身向后。
  就在他准备步向电扶梯时,背后传来声响。他转头一看,明日香蹲在地上。
  “喂,你怎么了?”冬树慌忙跑过去。“是不是不舒服?”
  明日香垂首摇头,她的背部在抖动。冬树这才发现,她在哭。
  “对不起,我明明已经决定不再哭的……”她细声呢喃。
  “你怎么了?”
  明日香再次摇头。她仰起脸,用指尖抹拭眼眶下方。
  “你说得对,做这种事的确毫无意义。我本来想,这种时候不如享受一下过去享受不到的奢华,好好打扮一下,可是这么做只觉得空虚。毕竟,又没有人欣赏呀。就算再高级的首饰,再漂亮的衣服,都无法帮助我活下去,这样和破铜烂铁根本没两样嘛,就算带回去也只会碍手碍脚。”
  “奢华享受本来就是生活宽裕的人做的事。”
  明日香微微点头。
  “这种破铜烂铁,我以前想买得要命。明明无法帮自己活下去,却打从心底憧憬。真傻。”
  “这表示你以前日子过得宽裕。换言之,你以前很幸福。”
  明日香揉着眼角站起来。
  “我要换件方便行动又耐穿的衣服,不是名牌货也没关系。”
  “这样最好。等你换好再去地下楼吧,有一大堆能够帮助我们活下去的必需品沉睡在那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