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伯特伦旅馆之谜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苏格兰场(大伦敦警察厅总部)里,正在进行一场会议。这是一个非正式的会议。大约六七个人随随便便地围坐在会议桌周围,他们每个人在其所从事的行业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吸引这些法律卫士的注意力的话题在近两三年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涉及到一连串的刑事案件,而这些案件的得逞使得上上下下都感到不安。抢劫案的数量在不断上升,范围相当广泛。抢劫银行,打劫单位工资,盗取通过邮件寄送的珠宝,以及抢劫火车。不到一个月,便采用了一种大胆而庞大的计划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罗纳德·格雷夫斯先生——苏格兰场的警察厅长助理——坐在桌子的一头主持会议。按照他的惯例,他是听得多说得少。这种场合下没有什么正式的汇报。那都是犯罪侦查处的日常工作。这是一个高层会谈,把从稍微不同角度看待这些问题的意见集合到一起。罗纳德·格雷夫斯先生的眼睛缓缓地扫视了一下他的小组,然后朝坐在桌子另一端的人点头示意。
  “好吧。‘老爹’,”他说,“让我们听些你的亲切的俏皮话吧。”
  这个被称作“老爹”的人是总警督弗雷德·戴维。他不久就要退休了,但看上去他比实际年龄还要大。这也正是被称作“老爹”的原因。他体态肥胖,总显得那么舒适,而他的态度又总是那么和蔼而友善,以至于许多罪犯因发现他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和蔼易骗而感到万分沮丧。
  “是呀,‘老爹’,让我们听听你的见解吧。”另一位总警督说。
  “它非常庞大,”总警督戴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的,它非常庞大,而且可能还在不断变大。”
  “你说很大,是指在数量上吗?”
  “对。”
  另一位名叫康斯托克,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狐狸脸和一双警惕的眼睛的人,插进来说:
  “你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有利吗?”
  “有,也没有,”老爹说,“这可能会是个灾难。但该死的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能稳稳地控制着。”
  警监安德鲁斯是个金发、瘦高挑个、看起来像在做梦的人。他若有所思地说:
  “我总觉得,关于规模问题可大有讲究,远不是人们所意识到的。就拿一个小个体户来说吧,如果管理得当,而且这样的规模正好合适,那它肯定会是个赢家。拓展业务、加大规模、增加员工,也许你会突然发现这个规模并不合适,而这时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无论是对于那些大型连锁商店还是工业里的帝国,道理都是一样的。如果它规模足够大,它就会成功;如果不够大,那它一定坚持不下去。任何东西都应该有它合适的规模。当它规模合适而又经营有方时它才能达到顶峰。”

  “你觉得这场演出的规模有多大?”罗纳德先生严肃地问道。
  “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大。”康斯托克说。
  体格健壮的麦克尼尔警督说:
  “我想它的确还在变大,‘老爹’说得对,它一直都在变大。”
  “这或许是件好事呢,”戴维说,“它可能会增长得过快,然后就会失去控制。”
  “但问题是,罗纳德长官,”麦克尼尔说,“我们该逮捕谁又何时行动呢?”
  “我们可以逮捕的差不多有整整一打,”康斯托克说,“我们知道,哈里斯一伙跟这有关。在卢顿附近有一小块不错的地方,在埃普瑟姆有一家汽车修理厂,在梅登黑德附近有一个酒吧,在大北方公路边还有一个农场。”
  “他们谁都值得逮捕吗?”
  “我不这样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些小人物。链环而已。
  或这或那地连接着这条长链。他们在一个地方改装汽车并迅速转手,通过一个体面的酒吧间传递消息,在一个旧衣店里改头换面,而且东郊那戏剧服装设计师也会派上用场。这些人都有报酬。报酬相当高,而他们事实上什么都不知道。”
  像是在做梦的安德鲁斯警监又说:
  “我们的对手是一些非常聪明的家伙。我们还没靠近他们,我们只知道他们的一些同伙,仅此而已。就像我说的,哈里斯那一伙在里面一定有份,马克斯在财务上和他们有牵连。他们在海外还和韦伯有联系,但他似乎只是一个代理人。实际上我们对这些人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知道他们有办法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与这个网络中不同分支进行联络。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我们会盯梢井跟踪他们,而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在什么地方一定有个巨大的中央交换机。我们所要找到的就是那些策划者。”
  康斯托克说:
  “这就像一个巨大的网络。我也认为什么地方肯定有一个行动总指挥部。每一次行动都是在这个地方进行精心的策划,确定每一个细节并使这些细节完全吻合。在某个地方,某个人计划了这一切,为邮包行动和工资行动制定蓝图。这些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他们甚至可能不在这个国家。”“老爹”平静地说。
  “对,我想是这样的。也许他们在什么地方的冰屋中,或者在摩洛哥的帐篷里,或者在瑞士的山顶小木屋里。”
  “我才不相信这些所谓的高手呢,”麦克尼尔摇摇头说,“把他们放在故事中还差不多。当然,肯定得有一个头目,但我可不相信会是个犯罪大师。我觉得这幕后会有一个聪明的小董事会。一切都是在董事长的主持下集中策划的。他们登到了某种不错的东西,而且他们随时都在改进技术。但不管怎么样——”

  “怎么?”罗纳德先生鼓励他说下去。
  “即使是在一个紧密团结的小组里,也很可能有可以牺牲的力量。我把它叫做俄罗斯雪橇定律。时不时地,他们一旦觉得我们的线索有了进展,他们就会抛掉其中的一个,那个他们认为最值得的。”
  “他们敢这么做吗?这不是很冒险吗?”
  “我想他们做得非常巧妙,不管那人是谁,他都不会知道他是被推下雪橇的。他只会以为是自己一不小心掉下去了呢。他会保持沉默,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值得。这样肯定是值得的。他们有大量的钱,玩得起,甚至能相当慷慨。一旦入狱,如果有家庭,他的家人会受到照顾。还可能策划越狱。”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康斯托克说。
  “要知道,我觉得,”罗纳德先生说,“我们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推测意义不大。我们说的都差不多。”
  麦克尼尔笑了笑。
  “那您想让我们说些什么呢,长官?”
  “嗯,”罗纳德先生想了想说,“我们在大事上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在基本对策,以及将要尽量办到的事情上都达成了共识。我想,要是我们四处看看寻找一些小事,一些并不重要只是有点不合常规的事情,这样可能会有些收获。我很难解释清楚我的意思,但和几年前的库尔弗案件的情况相类似。一滩墨水的痕迹。还记得吗?老鼠洞前的一滩墨水的痕迹。为什么会有人把墨水倒进老鼠洞里呢?这看起来并不重要,也很难得出答案。但当我们无意中发现了答案后,这就带来了线索。我想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事情,很奇怪的事。如果碰上了什么你们觉得不寻常的事,一定要说出来。这样的事情不仅琐碎,而且让人生气,因为它们与案子没多大关系。我看到‘老爹’点头了。”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总警督戴维说,“来吧,伙计们,努力想出点什么吧。哪怕只是一个人戴了一顶可笑的帽子。”
  没有人立刻做出回应。大家看上去都有点疑惑和迷茫。
  “开始吧,”“老爹”说,“我自己先说说。这不过是个有趣的故事,但它可能还值得你一听。伦敦和大都市银行的抢劫案。卡莫利大街分行。记得吗?一长列的汽车牌号、颜色和牌子。我们请人们前来作证,他们就来了——但他们是怎么作的证啊!大约有一百五十条误导信息。最后经整理,约七辆车有人在附近地区看到过,任何一辆都可能与抢劫案有关。”
  “好,”罗纳德先生说,“接着说下去。”
  “有一两辆似乎联系不上。看起来好像换过车牌。这也不奇怪,经常有人这样做。最后大部分车都查到了。我只举一个例子:莫里斯·牛津,黑色轿车,车牌号CMG265,这是一个见习警察报告的。他说法官勒德格罗夫先生开着那辆车。”

  他向身边看看。他们都在听他讲,但好像都没什么兴趣。
  “我知道,”他说,“照例又是一个错误。法官勒德格罗夫先生是个引人注意的老伙计,长得实在对不住人。那个人不是勒德格罗夫先生,因为那时他正在法庭上。他的确有一辆莫里斯·牛津,但号码是CMG256。”他又看看周围,“好吧,好吧。你会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你知道以前的那个号码吗?CMG265。很相近是吧?只是人们想记住一个车牌号时的确会犯的一种错误。”
  “对不起,”罗纳德先生说。“我不太明白……”
  “不,”总警督戴维说,“事实上,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不是吗?只是,它和那实际车号如此相似,不是吗?265——
  265CMG。这的确是一种相当偶然的情形了,同是莫里斯·牛津,一样的颜色,牌号只差一个数字,而且车的主人又是长得如此相似。”
  “你的意思是——”
  “只是一个数字的差别。现在所谓的‘故意错误’。看起来像是这样。”
  “对不起,戴维,我还是不明白。”
  “噢,我想这其中井没什么奥妙。银行被抢两分半钟后~辆车牌号为CMG265的莫里斯·牛津轿车在大街上行驶。而见习警察又认出里面坐着的是法官勒德格罗夫先生。”
  “你暗指那个人就是勒德格罗夫先生吗?别绕圈子了,戴维。”
  “不,我并不是说那个人就是勒德格罗夫先生,也不是说他与那桩抢劫案有关。他那时住在邦德大街上的伯特伦旅馆,而案件发生的时候他正在法庭上。这一切都已经被完全证实了。我是说那车子的牌号、牌子,还有那位熟悉勒德格罗夫长相的见习警察所提供的线索都是偶然的,但应该能说明什么。然而表面上看说明不了什么。真是太遗憾了。”
  康斯托克有点不安地动了动。
  “在布赖顿的珠宝事件中有一件事与它非常相似。一个老年海军上将什么的,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名字。有个妇女非常肯定地指出他在现场。”
  “他不在吗?”
  “不在,他那天晚上在伦敦,我想是去参加一个海军晚宴什么的。”
  “他住在俱乐部里吗?”
  “不,他住在一个旅馆里——我想就是你刚提到过的那个,‘老爹’。伯特伦,是吗?一个安静的地方。我想很多来参加传统仪式的老年人都住在那儿。”
  “伯特伦旅馆。”总警督戴维若有所思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心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别提什么朋友想想正经事吧——盖鲁徼?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我们面对照片在地上坐得太久。我的双腿坐麻木了。我们用口中的词就像用草中的脚那样乱踩。用沉默也一样。埃德加默然。今天我无法想象一座坟墓。只能想象一根腰带,一扇窗,一个瘤子和一条绳子。我觉得,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只袋子。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