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 第2招 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好榜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成长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 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因此,父母要特别重视自己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 孩子树立榜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一个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一个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父母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是对子女最首要 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日常具体生活中,父母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榜样作用。一定要让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做到。
  有一对夫妻经常抱怨他家的孩子“贪玩”、“淘气”、“不好好学习”。有一次,因为儿子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夫妻就共同“收拾”孩子,打得孩 子哇哇大哭。邻居实在忍不住了,就过去批评他们:“你们整天让孩子好好学习,你们好好学习了吗?你俩招集一群人打麻将,却让孩子做作业,他能做得下去 吗?”尽管邻居言辞激烈,但他们夫妻俩一声没吭。从那以后,邻居再也没有听到他们打骂孩子了,他们家里麻将声也消失了。
  还有一个孩子跟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孩子发现一个小偷在伸手掏别人的钱包,孩子对妈妈说:“妈妈,那个人在偷别人的钱包!”妈妈看了一眼偷钱的人,对孩子说:“别瞎说,那个叔叔跟人家闹着玩儿呢。”

  上述的那对夫妇知错就改,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还不算晚,而那位母亲害怕小偷报复才这样说话,但把是非、善恶完全混淆了,对孩子将会形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每当听到父母抱怨孩子的时候,其实,父母应该先反问自己:让孩子好好学习,我好好学习了吗?让孩子天天向上,我天天向上了吗?让孩子刻苦用 功,我刻苦用功了吗?让孩子排前几名,我上学的时候排前几名了吗?让孩子必须有出息,我有出息了吗?让孩子遵纪守法,我遵纪守法了吗?如果连自己都做不 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而要求孩子做到或者去做,那么,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道德品行如何,与其父母的榜样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说,在很多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 母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父母爱劳动,孩子就爱劳动;父母乐于助人,孩子就乐于助人;父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孩子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看法虽然有点太 绝对化了,但却一定程度上证明: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曾说过: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义在于成为孩子接受的、爱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其他方面的成就。

  要知道,善良可以造就善良,光明可以造就光明,友爱可以造就友爱,和平可以造就和平,同样,仇恨可以造就仇恨,消极可以造就消极,冷漠可以造就冷漠,自私可以造就自私。为了孩子们一生的幸福,让我们每个父母都来给孩子做好人生的榜样,让孩子来学习吧。
  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因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造成影响。在孩子面前,父母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父母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因此孩子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孩子最早接触的主要是家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终身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样。父母给孩子做榜样,一般要把握下面三个原则: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成为 孩子的参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坏。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 习惯,父母都应具备。
  父母要以身示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父母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对父母产生崇敬,并以父母为榜样模仿效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 到。
  父母要说话算数
  父母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不要轻易许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话,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 对父母的崇信、敬仰与爱戴,就会由于失信次数而递减。再者,如果作为父母经常说话不算话,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责任,便会成为他的一 种不良习惯。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明智的父母都应该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