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一部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大家全向餐厅走去时,这座房子的少主人用手摸了摸左胸前的口袋,听到里面嗦纸响,那种在交际场合摆出来的笑容立刻从他脸上消失,换上一副焦灼不安的神情,额角上筋络也凸了起来,好像他正在咬着牙似的。他往前走了几步,装作要上餐厅的样子,但是马上站住了,有所乞求地用眼睛望了望他的母亲。后者和牧师万德利希一起走在一堆客人旁边,正要迈门槛。
  “亲爱的牧师先生,对不起。跟您说两句话,妈妈!”牧师和气地点了点头,老太太被布登勃洛克参议拖到风景厅的窗户前边。
  “长话短说,高特霍尔德又来了一封信,”他很快地低声说,一面盯着她那带问号的黑眼睛,一面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没有启封的折迭信封。“信封上是他的笔迹……这是第三封信了,爸爸只给他回过一封信……怎么办?信是两点钟来的,我早就应该把它交给父亲,但是我怎么能在今天惹他不痛快呢?您看怎么办?现在要是把他请出来还来得及……”
  “你作得对,先不要给他,再等一等!”布登勃洛克老太太说,她习惯地迅速握住儿子的手臂,又不安地接着说,“你想他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他根本不让步,这个孩子,非要得到这座房子的一份补偿金不可……不,不,让,现在别把这封信拿出来……或许等到睡觉以前……”
  “应该怎么办?”参议又重复了一句,摇了摇他那垂下的头,“我不知道劝过父亲多少次,同意他的请求……不应该让别人瞧着好像我这异母兄弟霸占家业,背后捣鬼,故意跟高特霍尔德作对似的……就是在父亲面前我也要避嫌。但说老实话,我也是咱们公司的股东之一。现在我和贝西住二楼还不是合理地付一定的房租……说到我在法兰克福的那位姐姐,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她的丈夫在爸爸在世时就已经拿到一笔赔偿费,相当于这座房子的四分之一……这是一桩非常有利的买卖;就是从公司方面着眼也是一件可喜的事,爸爸办得很顺手、漂亮。要是爸爸对高特霍尔德一点也不肯通融,那就会令人……”
  “让,你对这件事的立场谁都看得清。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使高特霍尔德认为我这作继母的只替自己的孩子打算,有心离间他们父子的感情……”
  “他自己把事情搞糟了,”参议这句话差不多是喊出来的,但是他想到餐厅里的客人,立刻把嗓子压低了。“都是他自己不好,才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您自己评判评判这件事吧!他为什么不能理智些啊!为什么他非得跟这位施推威英小姐,跟她那个……小铺……结婚,”当参议说到“小铺”这两个字时又恼怒又有些难为情地笑了,“他应该尊重老人的小脾气。这是父亲的一个弱点,对小铺特别反感。”
  “最好的办法还是爸爸能够让步!”
  “我不能劝他这样做”参议低声说,激动地用手抹了一下脑门,“我也是股东之一,我本应该说:父亲,把钱给他吧!可是我作为一个股东,就要维护公司的利益,如果爸爸认为没有义务为一个不听话的忤逆儿子从企业资金里抽出这笔款来……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是一万一千泰勒……不成,我不能劝他这样做……但是我也不能拦他。但愿我什么也不知道。我真怕跟爸爸谈这件不愉快的事……”
  “来吧,人家等着我们呢,等晚上再说吧,让。”
  于是参议把信放回衣袋里,把手臂伸给母亲,两人一起跨过门槛,走进那间灯火辉煌的餐厅里。此时主客们已经在长桌四周坐好了。
  这是一间悬有天蓝色壁毯的房间,在一根根细长的厅柱中间,白色的男女神画像在天蓝色背景的衬托下仿佛像浮雕一样凸显出来。厚大的红色窗帘已经将窗户遮起来,除了餐桌上的银色烛台外,屋子的四角还各自摆着一架高大精美的镀金枝形烛台,每只架子上燃着八支蜡烛。与风景厅相对的一堵墙前边摆着一架庞大的碗橱,碗橱上面挂着一幅油画,画面是意大利的一个海港。在烛光照耀下,雾气弥漫的蓝色画面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沿着四壁摆着直背大沙发,沙发上蒙着红缎子面。
  在靠着窗子一面,坐着的老克罗格先生和万德利希牧师,当布登勃洛克太太在两人中间坐下来以后,焦灼不安的神气已经从她的脸上消失了。
  她一边说:“祝大家胃口好!”一边轻快而热忱地向大家点了点头。她把全桌的人扫视了一遍,一直望到坐在最下边的孩子身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