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四部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亲爱的,你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参议说,这时他正走到桌子前边端起别人给他盛的一盘汤。“你哪里不舒服?你的脸色很难看。”
  现在吃饭的人已经不多了。除了两位老人以外,每天桌子上只有永格曼小姐,十岁的小克拉拉和那削瘦、谦卑、一声不吭地闷头吃饭的克罗蒂尔德。参议向四周看了看……每个人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呢?他自己也正忧心忡忡,焦灼非常,交易所被施莱斯威-霍尔斯台因这件纷乱的事件弄得动荡不安……可现在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忐忑不安的事情。过了一会儿,等安东到外面去端菜以后,参议才听说家里发生了什么事。特林娜,女厨子特林娜,一个原本忠厚老实的女孩子,这次却突然间公开叛逆起来了。一家肉店的伙计在最近一段时期同她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联盟,这件事使参议夫人非常烦恼。而这个永远带着血腥气味的家伙一定已经影响了她的政治见解,她现在已经同以前判若两人。参议夫人只是因为她把调味汁作坏了责备了她两句,她就把两条赤裸着的胳臂往腰上一插,说出下面的话来:“用不了多久,这世界就会变样,您等着瞧吧!那时候我要一身绫罗地坐在沙发上,让您来伺候我了……”自然,她马上就被辞退了。
  参议摇了摇头。最近一段日子他自己也感受到各种各样令人忧虑的现象频繁出现。当然了,那些比较上了年纪的搬运夫和堆栈工人仍然非常恭顺,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念头;可是在年轻的工人中间,对现实的不满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这种叛逆的新精神已经盘据在他们头脑中……春季里,街头上闹了一次乱子,虽然当时一部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宪法已经起草好了。尽管这部宪法不久以后受到莱勃瑞西特·克罗格和另外几个保守的老绅士们的反对,却依然发生效力了。这以后选出了人民代表,召集了市民代表会。但是局势仍然没有平静下来。到处一片混乱。市民们为了宪法和选举法修改的事,彼此争论得互不相让。“要按等级制的原则选举!”一部分人说;约翰·布登勃洛克也是持这种主张的人。“要普遍的选举权!”另外一些人说;亨利希·哈根施特罗姆是提出这种口号的一个人。又有第三部分人说:“按等级制进行普选!”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在说什么。此外,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有,比如有人喊什么取消市民和居民的界限啦,扩大市民权的范围,使任何信仰的人都成为合法公民啦,……非常混乱。布登勃洛克家的特林娜脑子里钻进来坐沙发穿绫罗的思想是不足为奇的!唉,以后还要糟呢。从一般情势来看,事态将会发展得很危险。

  这是一八四八年十月初旬的一天,碧蓝的天空上悠悠地飘着几片浮云,被阳光照成银白色。这时候的太阳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在风景厅的壁炉里,木柴在那高大闪亮的栏杆后面已经噼噼啪啪地燃起来了。
  小克拉拉正坐在窗前缝纫桌边缝一件什么东西,他长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和一对冷峻的眼睛。
  克罗蒂尔达坐在参议夫人身旁一张沙发上,手里作的也是一样的活计。虽然克罗蒂尔达·布登勃洛克才二十一岁,但她狭长的面孔已经看得出皱纹了,尽管她比冬妮大不了几岁。她那生下来就灰暗无光的头发决称不起是金黄色,她把头发梳得光溜溜的,更使得她的面貌近似一个老处女了。可是她自己对目前的处境倒是满不在乎,不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也许她需要的就是赶快苍老,赶快跳出牵肠挂肚的烦恼圈子而已。因为她没有分文的财产,她知道在这广大的世界上是不会有人娶她的。
  她对自己的将来不抱有任何幻想。她将来只有靠她有财势的叔父从救济名门出身的贫女的慈善机关里弄出一笔钱,靠吃利息过活而已。

  有两封寄自远方的信正摆在参议夫人的面前。冬妮的是报告小伊瑞卡平安健壮的信,克利斯蒂安则热心地报告他在伦敦的生活和活动,而对于他在李查德逊先生那里工作的事则是一语代过……参议夫人年纪虽然才将近四旬半,却遇到和每一个金发白肤的女人同样的命运,早衰得很厉害。虽然用尽一切化妆品,但也掩盖不住原本非常细嫩的皮肤上近年出现的皱纹,而且若不是从巴黎弄来一张染色的药方(真要感谢老天爷!),如果不是这张处方发挥作用,她的头发也会毫不容情的灰白起来。参议夫人打定主意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白发蓬蓬的老人。她决定如果什么时候这张处方失去作用,她就要戴上一副和她年轻时一样颜色的假发……在她那梳得仍然非常讲究的头发顶上缀着一条白绦子边的丝带,那是老年人要开始戴女帽的一个暗示。她身上穿的丝袍子肥大宽松,钟形的袖口滚着柔软的纱边。像往常一样,她的手腕上戴着一副金手镯,不时发出轻脆的敲击声。……此时墙壁上的挂钟发出三下沉闷的钟声。
  忽然间从街上传来叫嚣呼喊声,仿佛人们正在狂呼乱叫,吹口哨,脚步杂沓,喧哗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妈妈,这是什么呀?”克拉拉看着窗外的一个小反光镜问道,“他们因为什么事这么高兴?”
  “天哪!”参议夫人喊道,她把信一扔,慌慌张张地跳起来跪到窗户前边。“我的上帝,他们真的开始革命了……这就是那些人……”
  其实这恐怖的气氛已经整整一天笼罩在这座城市上了。早晨布来登街本狄恩布店的玻璃窗被人扔石头打得粉碎,只有上帝知道,本狄恩先生的玻璃窗跟崇高的政治能有什么关系。
  “安东!”参议夫人声音颤抖着向饭厅喊过去,安东正在那里摆弄银器……“安东,你下来!

  把所有门窗都关上!他们就要来了……”
  “好吧,参议夫人!”安东说。“我想我这身打扮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我是个给主人干活的……要是他们看见我的号衣……”
  “他们都是些暴徒,”克罗蒂尔达拉长了声音凄凄惨惨地说,一直没有停歇手里的活计。正在这个时候参议穿过圆柱大厅走进玻璃门来,一副出门的打扮。
  “你要出去吗,让?”参议的妻子惊惶地问道。
  “亲爱的,我一定要去开代表会……”
  “但是你没见那些人……”
  “唉,贝西,没有那么严重……我们的生命应该掌握在上帝的手里。他们已经走过咱们的房子了。我从后门出去……”
  “让,如果你爱我的话……你要去冒生命的危险吗?你想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担惊受怕吗?唉,我害怕,我真是害怕。”
  “亲爱的,我求求你,你不要这么过于惊慌吧!他们只不过要找一块空地,发泄心中的不满……也许国家再损失几块玻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要到哪儿去,让?”
  “去开代表会……我现在去就已经晚了,买卖的事把我耽搁住了。要是不去代表会,就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怕事。你想你的父亲会不去吗?他虽然年纪那么大了……”
  “好吧,可是你千万要小心,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我求求你,千万大意不得!照看着我父亲一点儿!要是他遇见什么事……”
  “你放心吧,亲爱的……”
  “你什么时候回来?”参议的妻子从后面向他喊……“啊,四五点钟吧……不一定。要讨论的事很严重,我说不准时刻……”
  “唉,我害怕,我真是害怕!”参议的妻子嘴里唠叨着,一面心神不定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无声告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个时候,与平常一样,母亲在莉迪亚的粥碗旁边放了一支削好的铅笔,还有莉迪亚的物理作业,作业中六个有问题的地方已经用对勾标了出来。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