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十部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托马斯夫妇的结合作为本地人的谈论资料来看,多少年来始终没有失去它迷人的力量。既然这一对夫妻双方本性都有些怪异,神秘,所以一些不同寻常的神秘事也势必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
  如何探听到点内幕消息,如何揭开不多的表面事实,研究一下这种关系的真象,虽然似乎是一件困难的工作,却非常值得一做……不论在起居室或是寝室里,在俱乐部或是酒馆里,甚至在证券交易所里都有人在议论盖尔达和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而且越是因为人们知道得少,议论起来也就越发投入。
  到底他们是怎么结合起来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人们不禁想起十八年前三十岁的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如何突然下定决心进行这件事的经过。“不是这个人就终身不娶,”这是他当时说的话,从盖尔达那方面讲,情况一定也大致相同,因为在她二十七岁以前,在阿姆斯特丹所有的求婚者都被她一口拒绝了,但她却欣然接受了这个人的求婚。一定是基于爱情的结合了,人们心里这么想。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盖尔达带来三十万马克陪嫁这件事,对于两人结合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次要的。然而要是讲到爱情,根据人们对爱情的了解,从一开始就很少能在这两人之间发现到。相反地,最早的时候人们在他俩相互周旋中能看出来的只是殷勤客气,这种程度的毕恭毕敬的殷勤客气,在夫妻间是很不正常的。人们更难于理解的是,这种客气不是出于内在的疏远,而是产生于一种奇怪的相互默契,一种经常的相互关怀。岁月并没有使这种关系有丝毫改变。只是形成了两人外貌间的越来越显著的差异,虽然两人的年龄差别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看到这两个人,人们就会发现,男人衰老得非常快,而且已经有些发胖了,而在他身旁的却是一个年轻的妻子。人们发现,尽管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极力装扮自己,他那种造作卖弄甚至达到令人发笑的地步,但憔悴衰老的迹象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而盖尔达在这十几年中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她像从前一样和人落落寡合,生活在一种神经质的冷漠里,而且带着与生俱来的一种冷气。她的赭红色的头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颜色,肤色像过去一样美丽、洁白,体态和年轻时一样窈窕娴雅。
  在她的一对略嫌太小、生得比较近的棕色的眼睛周围依旧罩着一层青影……这双眼睛不敢让人信任。她的目光很特别,那里面写着的是什么,谁也看不懂。这个女人的本质这样孤独、冷漠、深沉、落落寡合,只有在音乐上才表现出一些生活的热情,这就不能不引发别人种种猜疑。人们把他们那一点陈腐的观察人的知识拿出来,用以观察议员的妻子。“人静心深。”“话语少,心眼多。”既然他们想把这件事弄明白一点,想知道点什么,了解点什么,所以他们那点有限的想像力就得出以下结论:漂亮的盖尔达一定是在对她的老朽不堪的丈夫怀有二心了。
  他们留起心来,而且没有多长时间就一致认为盖尔达·布登勃洛克和封·特洛塔少尉先生的关系,婉转的说就是已经超越了礼俗的界限。
  列内·玛利亚·封·特洛塔原籍是莱茵河区的人,是一个驻扎在本地的步兵少尉。军服的红领子颜色调和地衬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他的头发斜分着,右边鼓起一个弯弯的高蓬,向后梳着,露出雪白的脑门。他的身材虽然看去强壮而且魁梧,但是整个仪表和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都非常不像军人。他喜欢把一只手插在敞开的制服扣子里,或者用手臂支着坐在那里。他俯身行礼时一点也没有军人气概,甚至鞋后跟的碰响声别人也听不见。他对自己身上的军服毫不在乎,好像穿的是便服一样,甚至他那一条窄窄的,斜着向嘴角搭拉下来的、才蓄不久的上须也既不能蓄尖,又不能捻曲,这使他的军人风度大打折扣。他身上最惹人注目的要算是他的一对眼睛了,这对眼睛大而且黑,特别光亮,仿佛一双看不到底的亮晶晶的深洞,不管是对人对物,这对眼睛总是热烈、严肃、闪闪发光……毫无疑问,他是万不得已才入伍的,或者至少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虽然拥有强健的身体,但是履行职务却并不干练,而且他也不为同事们所喜爱。他对这些人的兴趣爱好,……这是一些新近凯旋而归的年轻军官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得非常冷淡。在这些人中,他被看做是一个不和群、乖僻的怪人。他爱独自散步,既不骑马,也不打猎,既不赌钱,也不和女人调情,音乐占去了他所有精力,因为他能演奏很多种乐器,无论哪次歌剧演出或者音乐会人们都看得到他那对晶莹的眼睛和他那毫无军人风度的吊儿郎当的看客的姿态,但他却从来没有光顾过俱乐部和赌场。
  对于本地一些显赫的人家,除非不得已他才勉强去应酬一下,能够推辞的他一律谢绝。只有布登勃洛克一家他肯去拜访,而且拜访的次数太勤了一些,一般人都这么认为,议员本人也不例外。
  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心中有什么想法,没有人猜得透别人也用不着花精力去猜测。但是正是这种在一切人面前隐瞒着自己的痛苦、恼恨和自己的软弱无力,才是一件困难得近于残酷的事!他的行为已经开始变得可笑了,但是如果人们了解他怎样胆战心惊地提防着别人的嘲笑,哪怕是了解到他这种心情的万分之一,人们也就会化讥嘲为同情了!事实上,早在人们产生某种怀疑之前,他已经看到这种耻辱从远处向自己走来,早已有了敏锐的预感了。而且他那种不断被别人嘲笑的虚荣浮华,主要也是产生于这种唯恐受人嘲笑的担心。他是第一个人满怀疑惧地觉察到他自己和盖尔达越来越不相称,因为他妻子的容貌一直不受岁月的干扰,仿佛岁月一点也奈何她不得。现在,自从封·特洛塔成为他家的座上客以来,他就更不能不使出所有残余的精力来和这种恐惧搏斗,竭力掩盖它,因为一旦他的这种恐惧惊慌被别人发现,他就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
  用不着说,盖尔达·布登勃洛克和这位年轻的怪军官是由于音乐的关系才逐渐亲密起来的。封·特洛塔先生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会吹横笛,而且每样都演得很出色。每当议员一看到封·特洛塔的仆人背着大提琴盒子从他的私人办公室的绿色窗帘前走过,踅向内宅去,就会知道那位少尉军官马上就要来了。这时他就坐在书桌前面等着,一直等到看见他妻子的朋友本人走进房子里,听见从他头上客厅里传出波涛澎湃的钢琴声为止。那声音像歌唱,像哀诉,像神秘的欢呼,仿佛绞着双手伸向太空,在彳旁徨无措的兴奋之后,又复低落到喑弱的呜咽声里,沉到深夜和寂静中。尽管让那声音咆哮呼吁吧,呜咽饮泣吧,尽管让它沸腾飞扬,纠结缠绕,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吧!它爱怎样就怎样,只是不要在最后一下子寂静无声就好了!那寂静笼罩在楼上的客厅里那么长,长得无尽无休,而且那么深,那么死气沉沉,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一丝声音出现在楼板上,甚至椅子移动的声音也没有,是那样邪恶、神秘、鸦雀无声的沉寂……一到这时候,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就坐在那里,就感到无限恐怖,常常会控制不住地呻吟出声来。
  什么是他所忧惧的呢?人们又看见封·特洛塔先生到他家来了。他好像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他们面前呈现的一幅图画:他自己,一个衰老、憔悴的乖僻的人在楼下办公室窗旁坐着,而楼上他的漂亮的妻子却陪着自己的情人摆弄乐器,而且不止玩乐器……是的,在别人心目中事情就是这样,他知道这个,他也知道封·特洛塔的身份不是用“情人”这个词可以说明的。啊,如果他能用这个字眼称呼他,如果他能把他了解成为一个轻浮无知的平凡少年,只不过把自己的一部分一点不比别人多的精力发泄在艺术上,用以勾引妇女的心,如果能这样,对他来说倒不失为一件好事。他用尽一切力量把封·特洛塔想象成这样一个人。为了应付这件事,他特别唤醒自己祖先们留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天性:一个辛勤本分的商人对于喜欢冒险、轻浮、没有事业心的军人阶层的猜疑和敬而远之的心理。不管有没有人在跟前,他都带着鄙夷的语调叫封·特洛塔作“少尉”,但是他知道得很清楚,这位青年军官的气质是和这个头衔联系不上的……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怕的是什么呢?没有什么……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哎,如果他抵御的是一件可以触摸到的,是一件简单凶暴的东西该是多么好啊!他很嫉妒外面那些人,他们能够简单清楚地想象出一幅画面;而他却坐在这里,两手捧着头,怀着紧张痛苦的心情倾听着楼上的动静。他知道得很清楚,“欺骗”、“通奸”都不是用来称呼楼上那种歌唱或者深沉无底的寂静的恰当字眼。

  有的时候,他凝望窗外的灰色三角山墙,眺望过路的市民,或者他的目光落在他的几位祖先的画像上,他就回忆起自己家族的历史。他对自己说,只差目前这一件事,所有的一切就都终结了,一切就都完了。只还差他本人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他的姓名,他的家庭生活成为街谈巷议的口实,再加上这件,就什么也不缺了。……但是想到这里,他的心几乎感到舒了口气,因为比起他埋头苦思的那个耻辱的谜,比起他头上的神秘的丑行来,这倒是一个简单明确的,健康的,既能够想象出,也可以说得出……议员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把椅子向后一推,离开了办公室,向楼上走去。他要上哪儿去呢?上客厅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封·特洛塔先生打个招呼,邀请他用膳,准备着……像以前许多次一样……遭他拒绝吗?这位青年军官从不与他有任何接触,差不多每次正式邀请他都托辞拒绝,只是喜欢跟女主人作私人的不拘形迹的来往,而议员正是最不能容忍这一点的发生……等着吗?坐在什么地方,譬如说在吸烟室里等着,等这个人走了以后,到盖尔达面前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并且让她自己也把事情说清楚吗?……不成的,他无法让盖尔达明白表示,他自己也不能把心事说出来。说什么呢?他们俩的结合根本就是建立在体谅、容忍、缄默的基础上的。在她面前扮演一个滑稽角色是最不可取的。争风吃醋也就等于承认外边的谣言正确,等于宣布家庭丑史,让外人都知道……他是在嫉妒吗?嫉妒谁?嫉妒什么?不,他丝毫也不嫉妒!这样强烈的感情会迫使一个人采取行动,也许那行动是错误的、疯狂的,但至少是有力量的,可以使他的精神畅快。而他现在的感觉却只是有一些惶惧不安,只是对这整件事焦躁烦扰、惶惧不安……他走到三楼更衣室去,用香水洗了洗前额,接着又下到第二层楼,客厅里的这种沉寂实在已令他无法忍受。但是当他的手已经握住白漆门的乌金门柄时,室内的音乐声突然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响了起来,他不由自主地退了下来。
  他从仆人走的一条楼梯再一次回到楼下来,穿过前厅和阴冷的穿堂走到花园,又转回身来,在前厅里凝视了一会那只熊标本,在楼梯台上金鱼缸旁边站了一会。但他无法令自己平静下来,他倾听着,窥伺着,充满了羞耻苦闷,那件神秘而又无人不知的丑事的恐怖沉重地压在他心头,使他无所适从。
  有一天,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他在三楼上靠着走廊栏杆,从楼梯井孔向下边望着。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忽然,小约翰从他的屋子走出来,沿着阳台的台阶走下来,穿过走廊,不知道为了什么事要去找伊达·永格曼。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垂着眼皮,怯怯地跟他父亲打了声招呼,打算悄悄地顺着墙根溜过去,但是议员叫住了他。
  “汉诺,你到哪里去?”
  “我在做功课,爸爸,我去找伊达,想让她听听我的翻译……”
  “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功课?”
  汉诺讲话时,他的头越来越低,显然在集中精神努力使他的回答正确,迅速、而又清楚。他先咽了口吐沫,然后回答说:“我们留下了一段耐波斯的文章,要求练习法文文法,北美洲的河流,还有抄帐簿……作文改错……”
  他顿住了,他为没有在“作文改错”前说连接词“和”以及语调没有降下来而感到不痛快,因为他再想不起有什么可说的了。他的答话又结束得那么突然,好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似的。……“没有什么了,”他说,尽量使语气明确,眼睛却一直没有抬起来,但是他的父亲似乎并没有理会这些事。他把汉诺没有拿书的那只手握在自己手中抚弄着,露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很明显汉诺说的话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好像没有感觉似地慢慢地捏弄着汉诺的柔嫩的手腕,一句话也不说。
  忽然,议员先生对汉诺说了一句和刚才的谈话一点边也不沾边的话,声音非常轻,充满忧惧,用的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祈求的语调。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父亲用这种语气说话。这句话是:“少尉已经在妈妈那儿待了两个钟头了……汉诺……”
  听见这种声音,小汉诺的眼睛抬了起来,转也不转地凝视着父亲,他的眼睛从来没瞪得这么大,目光也从来没有这样清澈、这样充满爱意地看过父亲的脸。父亲的眼睛有点发红,眉毛淡淡的,面颊苍白,有一些浮肿,两绺长长的上须毫无生气地贴在上面。天知道,他是否明白父亲的心事。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父子两人也都感觉到。这就是:在这一秒钟,当这两人的目光遇到一起时,两人间的一切冷漠、生疏、拘束和误会都消失不见了。假如问题不在于能干、力量、蓬勃的朝气,而是恐惧和痛苦的时候,那么不论现在或是在任何时候,托马斯·布登勃洛克都可以完全信任他的儿子。
  他没注意或者说他也不想注意这件事。每遇到这样的时候,他就比平常更严格地考查汉诺对于未来事业的实际准备,试验他的精神毅力,逼迫他对未来事业一点也不犹豫地表示兴趣;如果他的儿子有一点违逆或厌倦的表现,他就大发雷霆……因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今年虽然刚刚四十八岁,却已经感到自己来日无多,感到自己不久即将离开人世了。
  他的健康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他一向就有食欲不振、失眠、头晕、恶寒等症,常常要请朗哈尔斯大夫来诊治。但他却从来不肯遵照医生的指示行事。几年来由于业务上的烦恼却又无事可作,精神受到很大的折磨,他已经没有坚强的意志了。他已经开始养成睡早觉的习惯,虽然每天晚上他都气恼地决定,这是最后一次,明天早上,在喝茶以前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散一会步。事实上这个决定他只实行了两三次……在其他事情上也无一不是这样。由于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都得不到成功和满足,自信已经谈不上,自尊也受到损害,常常感到悲观失望。从年轻的时候起,他每天就大量地吸烈性的俄国卷烟,现在他仍然一直也不想摒弃这种麻醉自己头脑的享乐。他对朗哈尔斯医生直截了当地说:“您知道,大夫,不许我吸烟是您的责任……您的一种轻松愉快的责任。如何遵守这条禁律,却是我的事!您可以监视着……不,我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可是这个任务却分配得不太公平,我这部分太重了一些!您不要笑……我说的都是心里话……我太觉得孤单无力了……我要抽支烟。您抽吗?”
  他的精力衰退下来;有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越来越强:这一切不会延续多久了,他不久即将离开人世了。他常常有一些奇怪的预感。有几次在饭桌上他忽然感觉到,仿佛他已经不是跟家人坐在一起,而是退到一处朦胧渺茫的远处,从那里眺望这个家……“我快要死了,”他对自己说,于是他又一次把汉诺叫到跟前,对他说:“孩子,我的死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早。那时候你就得接替我的位置!你知道我投身于事业时年龄也非常小……你要知道,你这种不关痛痒的态度使我难过万分!你现在打定主意了吗?……‘是的’‘是的’……这不是答复,这不能算答复!我问的是,你是不是很有勇气和兴趣,是否决心已定……莫非你还认为你有的是钱,什么事也不需要做吗?你什么都没有,我告诉你,你的财产少得可怜,你完全得依靠自己,如果你想过上舒适的生活,你就一定得工作,辛辛苦苦地工作,比我还要辛苦……”
  但不仅是这一件事令议员先生痛苦不堪,不止是对自己的儿子和家族的前途的忧虑。另外一个新的思想也令他彻夜辗转,不得安眠,对他的已经疲惫不堪的脑子横加蹂躏……那就是,每当他想到自己生命的终结,而且这已不是什么遥远的理论上的事,不是一件可以淡然处之的必然现象,而是马上就要发生的一件事情,必须要立即作好准备,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埋头沉思起来。这时他就开始探讨自己的内心,研究他和去世、和来世的关系……但是结果在最初几次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的灵魂对死亡这件事还没有完全准备成熟。
  他父亲生前曾经把商人的极端讲求实际的思想、对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教精神和热诚的偏于形式的宗教信仰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好;他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也接受了这种信仰。但是对他说来,这种宗教感始终是陌生的。相反地,在他一生中,无论对待任何事物,他采取的倒是他祖父那种世俗的怀疑精神。但不可否认是一个思想深远而机敏的人,渴望探求玄虚的世界,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的肤浅的怡然自得并不能给他满足。于是他就只好从历史发展上去寻求永恒和不朽这类问题的解答。他的看法是:他是祖先生命的体现,而他的生命也会借助子孙延续下去。这种想法不但符合他的宗族意识、家长感、对祖先崇敬,而且对他的活动、他的野心、他的整个生存也是一种支持和鼓舞。但是如今他却发现,在迫近眉睫的死亡的逼视下,这种理念涣然消失了,再也不能给他带来平静详和的心情了。

  虽然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一生中有时候流露出一点对天主教的倾向,但在他身上还是保持着一个真诚的新教徒的那种严肃、深沉、近于自责的苛刻的责任感。在最终的这件大事面前他不可能从外部得到支持、和解、赦免、麻醉和安慰!他必须趁现在还有时间,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艰难困苦地去解开这个谜,心安理得地准备好,不然他就要在绝望中离开这个世界……他本来希望在自己儿子身上体现自己的生命,更为坚强地重新恢复青春。但是他的希望破灭了。他只好把注意力从儿子身上移开,匆忙惶遽地另寻真理,真理一定还存在于另外什么地方……这是一八七四年的盛夏。像一团团棉花似的浮云从精致匀整的花园上面一块蔚蓝的晴空上飘过。胡桃树上小鸟嘁嘁喳喳地叫着,好像在热烈地讨论什么问题。喷泉围在一圈高大的淡紫色的鸢尾花中潺潺飞溅。院内的紫丁香的芬芳气息令人感到遗憾地和被一阵阵暖风从近处一座糖厂刮来的蜜糖味揉杂起来。最近这一个时期,职员们都对议员在工作最忙的时候离开办公室而感到惊奇。他走到花园里,或者背着手来回踱步,或者把小路上的砂砾耙耙平,把水池中的烂泥捞出去,把一丛玫瑰花绑架起来。……他的一条淡淡的眉毛向上挑起一点,脸上做出一副专心致志的表情;然而他的思想这时却正在遥远的黑暗中跋涉在一条崎岖的道路上。
  有时候他坐在小凉台的高处,坐在完全掩在葡萄叶下面的凉亭里,茫然望着花园另一端房屋的红色后墙。周围的空气既温暖又带有一丝香味,四周的枝叶的静谧的口悉嗦声,仿佛在慰抚他、在催他入睡。由于孤单、沉寂、凝视着空虚而感到疲倦,他时不时地把眼睛闭上,但是为了警醒来,马上又睁得大大的。“我必须好好想一想,”他几乎说出声来,“我必须趁现在还不太迟把一切安排好……”
  有一天,正是在这里,在这座凉亭里,坐在黄藤的摇椅上,他花了四个小时,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这本书到他手里是一件偶然的事。一天吃过第二餐早饭后,嘴里衔着烟卷,他在吸烟室书橱的一只暗角里,在一排排装潢美丽的书籍后面发现了这本书。他想起来,这是他多年前在逛一家小书店时,用很少的钱买回来的。这本书很厚,纸张薄而发黄,印刷很坏,装帧也不讲究。这是一部出名的讲形而上学体系的书的第二部分……他把它带到花园里来,仔仔细细地一页又一页的读下去……从来没有品尝过的巨大的满足和感激在他的心中洋溢着。他看到一个具有超人智慧的头脑这样征服了生命,征服了这个强悍、残忍、嘲讽的生命,可以任意摆布它、处置它,不禁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是一个受苦受难者的满足。原本他困于生命的冷酷和残忍,一直在含羞忍辱、心神不宁地隐瞒着自己的痛苦,如今忽然从一个睿智的伟人手中得到了一张庄严的许可证,现在他忍受什么样的痛苦都是合理合法的了……这个世界本来是人们想象中的最美好的世界,而这个伟大的权威家却以游戏的讥嘲证明它为最坏的世界。
  有些地方他并没有读懂;很多原则、假说他都不很了解,他的脑筋不习惯这样的文章,对于作者的某些思想条理,他也无法跟上。但是正是这种光亮与阴暗的对换,从茫然莫解、模糊的臆测而豁然开朗使他屏住呼吸。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逝,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书本,连坐的椅子上的位置也没有更换。
  刚开始时他不是每一页都读,一个劲向后翻,急不可耐地寻求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他只读那些吸引他的注意力的章节。后来他却遇到很长的一章,他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眯缝着眼睛,表情异常严肃,严肃得几乎到僵直的程度,四周的任何动静他都感觉不到了。
  这一章的题目是:《论死兼论死与生命本质不灭之关系》。
  四点钟使女到花园里来找他吃饭的时候,他还有几行没有读完。他向使女示意知道了,但并未起身,而是坚持把这一章读完。合上书,向四周看了看……他觉得他的全身无限地扩张起来,心中充满了沉重的酩酊欲醉的感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引人、富有希望的东西使他的意识变得昏沉沉的陶醉起来,他好像回味到初恋的希冀而又惆怅的滋味。他把书放在花园里一张桌子的抽屉里。他两手冰冷,抖动着。他感到一种奇怪的压力,他灼热的头上笼罩着一种使他惶恐不安的紧张感,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要爆裂似的。他不能集中他的思想。
  这是怎么回事?当他走回房子去,上了楼梯,坐到了餐厅桌旁时,还在不停地问自己……“我怎么了?我听到了什么?有谁对我说了什么,对我,对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本城的议员,布登勃洛克粮栈的老板……?这是对我而发的吗?我能否承受得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我只知道这对我这平凡的头脑太多了,太多了……”
  这种沉重、迷蒙、醉意醺然、昏沉欲睡的状态伴随了他整整一天。到了晚上,他的双肩再也支持不住这颗沉重的头颅了,他很早就上了床,他睡了三个钟头,睡得非常沉,这样的觉他一生也没有睡过。以后他猛然醒过来,带着一种幸福的感觉从梦中惊醒,仿佛一个心里怀着爱情的嫩芽的人孤单地醒来一样。
  只有他一个人睡在这间宽大的寝室里,因为盖尔达现在睡在伊达·永格曼的屋子里。伊达·永格曼最近为了靠近小约翰,已经在阳台旁边的三间屋子里挑了一间搬进去。窗户上的幔帐遮得非常严实,抬眼望去,四周一片漆黑。在这一片沉寂的轻柔地复盖在他身上的郁闷中他仰面躺在床上,望着头顶上的黑暗。
  这是怎么回事?猛然间,他眼前的黑幕似乎撕裂了,好像暗夜的天鹅绒的厚幕裂开了一道缝,露出一道无限深远、永恒的光辉的远景……“我要活下去!”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差不多是大声喊出来的,他觉得自己的胸头由于无声的呜咽而索索地颤动着。“这就意味着,我要活下去!‘它’
  要活下去……如果说这个‘它’不是我,这是一个错觉,是一个谬误,它会被死亡击得粉碎。一点不错,就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他的眼前又是一片黑暗。他又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了。他更深一点地靠在枕头上,为刚才看到的这一点真理弄得眼花乱,疲惫不堪。
  他静静地躺在那里,如饥似渴地等待着,觉得自己应该静下心来祈祷,愿它再来一次吧,再使他得到光亮。它果然来了。他躺在床上,合着手,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死亡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他感觉到它,他在内心深处抓住了它。死亡是一种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只有在像现在这样上天特别赐予的时刻才能衡量得出来。那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踟蹰后踏上归途,是严重错误的纠正,是从种种无法忍受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一桩惨祸已经被他挽回了。
  是结束和解体吗?如果有人把这两个空虚的概念视为畏途,那他简直太可悲了!请问,结束的是什么,解体的又是什么呢?是他的身体……是他的个性,他的个体,是这个笨重、顽固不驯、过失百出、可恨又可厌的障碍物,从这个障碍物里解脱出来,为的是成为另一个更完美的东西!
  难道每个人不都是一个荒谬失误吗?难道他不是带着痛苦的禁锢出生的吗?监牢啊!监牢啊!
  到处是枷锁桎梏!人只能从他个体的狱窗中毫无希望地凝视着身外境界的高大的狱墙,一直到死亡降临到面前,召唤他踏上归途,走向自由……个体!……唉,人之为人,他的一切所有和所能,无一不是灰色、贫乏、缺欠、无聊的,但是人所不能,是的,他所不能有,不能为的,也正是他怀着贪恋的慕盼注视着的,由于害怕这种慕盼最后变成仇恨,所以变成了爱情。

  世界上一切能力和一切活动的胚胎、萌芽和可能性都在我身上带着……如果我不是在这里,我该在哪儿呢?如果我不是我,如果我这个体不把我跟外界隔离开,我的意识不把我和一切非我分离起来,我又该是谁,该是什么,我生存的基础何在呢!这个有机体,奋发的意志的轻率、盲目、可怜的爆发!与其让意志的牢狱里、在为智慧的摇灭不定的小火苗不明不暗地照耀着的牢狱里憔悴困顿下去,还不如让它不受时空约束在长夜里自由自在的翱翔。
  我本来希望在我的儿子身上活下去吗?在一个比我更怯懦、更软弱、更动摇的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幼稚、荒唐的想法吗?我要儿子作什么呢?我不需要儿子!……我死了以后,在什么地方?这是了如指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我要活在所有那些曾经说过,正在说,和将要说“我”的人身上,尤其是在那些更饱满、更有力、更快活地说这个字的人身上……有一个孩子正在世界上的某一处长大,他得天独厚,资禀过人,能发展自己一切才具,他身材端正,不知愁苦,他纯洁、冷酷而又活泼,他会使幸福的人更幸福,不幸的人更痛苦……这就是我的儿子,这就是我。不久以后……不久以后……当死亡把我解脱出来,从那个幻景中……仿佛我不是他,我也不是我似的幻景中解脱出来以后……我什么时候恨过生活,这个纯洁、冷酷、无情的生活?这真是愚蠢、误会!我只是由于自己禁不住生活的考验而恨我自己。可是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所有这些人,你们这些幸福的人,不久我就不再为了这微不足道的的禁锢而与你们隔绝开了;不久,我将自由地抛洒对你们的爱情,我就会到你们那里,到你们身上……到你们一切人身上!
  他不由自主地,把头埋在枕头里哭起来,颤抖着,全身轻飘飘地被一种幸福感推举着扶摇直上,这种既痛苦又甜蜜的幸福的滋味是世界上任何东西也不能相比的。这就是从昨天下午起一直使他又沉醉又迷惘的东西,这就是夜里在他心头跳动、像初生的爱情一样让他睡不着的那个东西。当他现在已经领会、已经认清它的时候……不是借助于字句上或者连贯的思想,而是那在他心里迸发的幸福感……他就已经自由了,已经解放了,摆脱了一切自然的和人为的桎梏枷锁。他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关闭于其中的这个故乡城镇的城墙打开了,眼前显露出整个世界,他从小就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本来死亡答应全部给他的。空间、时间、也就是历史的种种虚伪的认识形态,希求在后代身上延续自己的声名、历史的忧虑,对于某种历史性的最终的崩溃、解体的恐惧,……他的精神再不被这些因素所折磨了,都不再妨碍他对于永恒的理解了。只有一个无限的现在,而他心中的那股力量,那股以这样凄凉的甜蜜和如饥似渴的爱情热恋着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一个错误表现就是他自己……会永远找到进入这一“现在”的通路。
  “我要活下去!”他在枕头里低声说,呜咽着……片刻以后他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哭了。
  他的思索结束了,知觉失去了,心中除了一片喑哑的黑暗又复一无所有了。“可是它还会再来的!”他安慰自己说。“像我刚才感受的那样。”当他感到昏睡不可抗拒地围裹住他的时候,他郑重其事地发誓说,他要牢牢地把幸福攥在手心里,他要振奋起来,学习、阅读和研究,牢牢实实地掌握引起他这种精神状态的全部哲学。
  这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第二天早晨,当他怀着对夜里精神奔放的羞涩感醒来时,他就已经感到这些美丽的打算是很难实现的了。
  他很晚才起床,起身后马上就去参加市民代表会一次辩论。这座中等商业城市到处是三角山墙的弯曲的街巷上沸腾着的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和市政活动此时又主导了他所有的思想。虽然他仍然念念不忘,想重新拿起那本美妙的读物,但是另一方面他已经开始怀疑,那一天夜晚的经历对他是否是牢实持久的,是否能经受得住死亡来临时的考验。他的市民的天性对这种假定表示反对。另外他的虚荣心也蠢动起来:他害怕扮演这样一个奇怪的滑稽角色。他的身份做这些事合适吗?和他,和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议员,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的老板相称吗?
  他一直没有能再看一眼那本蕴藏着那么些宝物的奇书,更不要说购买这部伟大作品剩下的卷数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神经质,越来越装腔作势了,时间就这样在他的身边白白地浪费了。他要处置、办理几百件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他的脑子被这些微不足道的细碎事务折磨着,他那越来越薄弱的意志,使他不能再合理地、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在那天值得记忆的午后过去大约两个星期之后,他放弃了一切努力。他吩咐使女,把那本随便放在花园小桌抽屉里的书马上拿上来,放在书柜里去。
  就是这样,满心祈求地把双手伸向最高、最终真理的托马斯·布登勃洛克重又颓然倒下,再一次回到了市俗中来。他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心中总是努力追忆那唯一的、人格化的上帝,人类的父亲,人类本身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在为我们受苦、流血,他最后审判的日子将使一切匍匐在他脚下的正直的人从那时候起得到永生,作为他们在烦恼世界中所受种种苦难的补偿……所有这些不清晰的、有一些荒诞的故事不需要理解,只需要你坚定不疑地信服,当最后的恐惧日子到来的时候,就会以确定不移的儿童的语言作为一个人的依靠……真是这样吗?
  唉,他的心灵就是在这里也无法平静下来。这个为了家族名誉,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为了自己的声名,为了自己的家庭而终日忧心忡忡的人,这个耗费了无数心血将自己打扮得衣冠齐楚、神气俨然、实际上却身心交悴的人,很多天来一直以下面这个问题折磨着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死后灵魂马上飞上天堂呢,还是在肉体复活之后才会得到幸福?……在肉体复活以前灵魂待在什么地方?这些事情过去在学校里或者在教堂里有人讲给他听过吗?让人们这样浑沌无知,也实在太不象话了!他本来已经准备好,打算到普灵斯亥姆牧师那里去请教,但是在临行前一分钟,因为怕人家耻笑,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后他把什么都放弃了,任凭上帝去安排一切。但是由于他对精神不灭这件大事安排的结果并不使人满意,他打定主意,至少要把尘世的事安排好,不使它牵肠挂肚。他打算尽快解决这件令人牵挂不下的事。
  有一天,吃过午饭后,父亲和母亲在起居间喝着咖啡,小约翰听见父亲对母亲说,他今天等着一位姓什么的律师,打算今天就把遗嘱准备好,他不能老是把这件事往后推了。这以后,汉诺在客厅里练了一个钟头的钢琴。当他想穿过走廊走开的时候,他遇见父亲跟一位穿黑长外衣的人一起从大楼梯上上来。
  “汉诺!”议员冷冷地叫了他一声。小约翰立即站住了,咽了口吐沫,迅速地低声回答:“啊,爸爸……”
  “我跟这位先生有件十分要紧的事要办,”他父亲接着说,“你好好站在门前边,”他指了指吸烟室的门。“留神看着,谁也不能进来,听见没有?不准任何一个人。”
  “是的,爸爸,”小约翰说。当他们进去之后,门关上了,他就站在门外边。
  他站在那里,一只手攥住胸口上的水手结,不断地舌头舐弄着一只他感到可疑的牙齿,一面听着从里面传出来的严肃的嘁嘁喳喳的声音。他的头向一边歪着,淡黄色的卷发垂到额角上来,在他那苍白的脸上,一双金棕色的、罩着一圈青影的大眼睛闪灼着、流露出厌烦而沉思的目光。从前有一次站在祖母灵床前,闻到花香和另一股既陌生又非常亲切的异香时,他流露出来的目光和现在的一样。
  伊达·永格曼走过来,说:“小汉诺,孩子,你到哪儿去了?你站在这里干嘛?”
  那个驼背小学徒从办公室走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准备送到议员的手里去。
  只要有人过来,小约翰都把绣着一只船锚的蓝色水手服的袖子在门前横着一挡,摇摇头,沉默片刻,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谁也不能进去,……爸爸立遗嘱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