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茶花女 - 茶花女读后感——飘落的茶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先生,你相信我爱你的儿子吗?”
  “相信的。”
  “相信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情吗?”
  “是的。”
  “我曾经把这种爱情看做我生命的希望,梦想和安慰。你相信吗?”
  “完全相信。”
  “那么先生,就像吻你女儿那样吻我吧,我向你发誓。这个我所得到的唯一真正纯洁的吻会给我战胜爱情的力量,一星期之内,你儿子就会回到你的身边,他可能会难受一个时期,但他从此就得救了。”
  当她面对老迪瓦尔的劝说终于决定不再和阿尔芒来往的时候,她仍要老迪瓦尔相信她对阿尔芒的爱情是真爱,不是世俗眼光下的野合。
  那是对真爱的珍惜,也希望别人能够对之肯定。
  她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为了心爱的人和他的家人、名誉,她选择了牺牲自己的感情。
  她说的对——“我过去的生活已经使我没有权利来梦想这样的未来,那么我必须对我的习惯和名誉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只是这份责任太沉重,沉重到必须牺牲掉人生中唯有的美好回忆。
  从她选择了妓女这份职业就决定了她的命运。尽管是高级妓女也不过是一个情妇身份。当他们私下要面子的时候就会拉上她充门面,如果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就会毫不客气得把她只开。表面上看,她光鲜亮丽浮华奢侈,内心则是孤寂难眠空虚无聊,只能靠无穷尽的夜宵和作秀的排场证明肉体的存在。
  当她知道有个男人在默默关心她,甚至会为她的轻微咳喘流泪的时候,才真正觉得有个爱人有了依靠。她的道理很简单“你爱我是为了我好,其他人是爱他们自己才爱我”。她的职业让她见识到世态炎凉,但憨厚的阿尔芒却用真情感动了她,或许她内心对真情实意还是格外敏感吧。
  女人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她也不例外,而且表现得更强烈。她想过普普通通的女人所过的生活,不用整日无聊得活着,不要那些空虚的交际,只想找到一个旮旯在那里和心爱的人默默度过一生。
  只是从良的过程太艰辛。这份职业的声誉已被败坏殆尽,没人相信她真能从良,即使她的前辈也认为她不可能抛弃奢华的生活。她想证明所有人都是错的,于是她当卖所有的奢侈品,在无人认识她的小地方像个小女孩捉蜻蜓逮蝴蝶,似乎她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了。
  但世俗怎么饶恕得了她?她已经被披上了枷锁戴上了标签,必须接受既定的命运。即使跑到天边,世俗也像装着狗鼻子一样嗅出她的味道,把她揪出来,旋即打入地狱。
  在她未来的公公哀求她维护他的家庭荣誉时,她彻底的无助了。尽管有个爱人在支持自己,但是周围布满着歧视的力量,在这种强大的力量面前她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因为连她自己都不自觉得认同这种力量。
  她选择了放弃尝试,重新回到浮华的巴黎过浮华的生活。或许巴黎注定是她的舞台。
  不过当她空虚的时候,透过气派大房间的窗户望着外面忙碌的城市,她一定想着那个怪他不辞而别的爱人,一定回忆着闻着爱人的体香安然入睡的情景。只是那些都成了永远无法寻回的回忆。
  她不是懦弱,她真的尝试过追求幸福,只是社会没给她空间。
  正因为她尝试了,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又从天堂到地狱的大喜大悲,才让她的生活更是个悲剧。
  也因为她尝试了,试图把人生悲剧扭转过来,眼看着快要实现的时候幻想破灭,让她的悲剧更加悲凉。
  “那些没有接受过“善”的教育的女人,上帝几乎总是给她们指出了两条路,一条通向痛苦,一条通向爱情。”
  可怜的玛格丽特把两条艰辛的路都走过之后,最后还是无奈的发现,前面根本没有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