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春潮 - 第41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就是萨宁躺着睡觉时所想的;但是第二天,当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不耐烦地用马鞭的珊瑚把手敲他的房门,当他看见她出现在自己房间的门坎上的时候——她手挽深蓝色骑服的后拖襟,流成辫子的卷发上戴着一顶男式小帽,脸戴垂到肩膀的面纱,嘴角上、眼睛里、整个脸部都露出挑战似的微笑——这个时候他所想到的是什么,对此历史却是保持缄默的。
  “怎么,准备好了吗?”响起一个愉快的声音。
  萨宁扣上礼服的扣子,默默地拿起帽子。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拿明亮的眼睛看他一眼,点了点头,便飞快地跑下楼梯。萨宁跑在后面跟着她。
  马匹已经站在台阶前的街道上。一共有三匹:一匹纯种母马,黄里透红,长着一副龇牙咧嘴的干瘪嘴脸,一双黑眼睛鼓鼓的,就像铜铃子,四只像鹿脚一样的蹄子,一身精肉看起来挺壮实,是一匹漂亮的红鬃烈马——那是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骑的;另一匹公马,强壮、魁伟、有点实敦敦的,浑身乌黑,并无一点杂色——是萨宁骑的;第三匹是跟班骑的。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敏捷地跨上自己的马……它颠起四个蹄子打转转,翘起尾巴,把屁股拱得高高的,但是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真是一个了不起的骑手!)就地把它制服了:还得和波洛索夫告别,他正出现在阳台上,戴着终年不换的菲斯卡帽子,敞开了睡衣的胸襟,从那里挥动麻纱手帕,然而毫无笑容,倒不如说是愁眉不展的。萨宁也上了马;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扬起马鞭向波洛索夫致意,然后往低下头的光溜溜的马颈项里抽了一下:它前蹄一踮人立而起,向前一跃,开始平稳地小跑起来,抖动着浑身的筋肉,收拢了马嚼子空咬着,打起阵阵响鼻。萨宁从后头骑马赶上来,望着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她那纤细、柔软、束得紧紧而得体的腰身伶俐而匀称地摆动着。她回过头来,使眼色催促他走近前来。他赶上来和她并行。

  “哎,您看该多好啊,”她说。“我在最后和您要分手的时候对您说:您真迷人——而且您不会后悔。”
  说完后半句话,她多次自上而下点着头,似乎想证实它并让他也明白它的意思。
  她看上去是如此幸福,简直使萨宁为之吃惊。她的脸上露出的是那样一种郑重其事的表情,惟有当孩子们非常……非常满意的时候才会有类似的表情。
  他们一下子就到了不远的城门,尔后纵马沿大路疾奔而去。天气很好,完全是夏天了;风迎面吹来,在他们的耳际愉快地呼啸吼叫。他们情绪很高:两人都陶醉在对年轻、健康的生命的感受之中,陶醉在畅快。飞速的向前运动的感受之中;而这种感受又无时不在增长。
  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勒住子马又开始让它细步慢行;萨宁也学她的样子走。

  “正是,”她深沉地、怡然自得地叹了口气,开始说话,“正是为了这个才值得活着。本来似乎是不可能的而你却是在向往的事,终于做到了,——啊,心啊,尽情地享用吧!”她用手在自己的喉部横向一划。“在这个时候人会感到自己是多么善良!正是在现在,我……是多么善良!我真想拥抱整个世界!可是不,不是是整个世界……像这个人我就不拥抱他。”她用马鞭指指在一旁走过去的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不过我打算叫他幸福。呶,拿着。”她用德语大声喊道,——随即把一个钱袋扔到他的脚边。沉甸甸的钱包(那时皮夹子还连影儿也没有呢)当地一声碰在地上。过路人吃了一惊,站住了,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却大笑起来,纵马而去。
  “您对骑马感到这么高兴吗?”萨宁赶上去问她。
  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又把马一下子勒住:她勒马而止从不用别的方法。
  “找只想避开别人的感谢。谁感谢我,就扫了我的兴。我可不是为了他才这样做,我是为自己。他怎么敢感谢我呢?我没有听清楚,您问什么来着?”
  “我问……我想知道为什么今天您这么高兴?”
  “我听说,”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说(也许她还是没有听清萨宁说的话,也许是认为没有必要回答他的问话),“这个跟班真叫我讨厌死了,这个家伙老是跟在咱们后头,大概老在盘算,先生们到底什么时候回去?该怎么把他甩掉呢?”她轻巧地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差他到城里送信去?不……不恰当。有了!就这样!前面是什么?饭馆吧?”

  萨宁朝她指点的方向看去。
  “嗯,像是饭馆。”
  “那就好啦。我吩咐他留在饭馆里——叫他喝酒,等我们回来。”
  “他会怎么想呢?”
  “干我们什么事?而且他也不会去想;他只会去喝酒——就是这样!来,萨宁(她第一次只称他的姓),快马向前!”
  赶到饭馆门口,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把跟班叫过来,告诉他她对他的要求。跟班,一个英国出生和具有英国气质的人,默默地把手靠向制帽的帽沿,跳下马来抓住了缰绳。
  “好,现在我们成了自由之鸟啦!”玛丽娅-尼珂拉耶芙娜大声说。“我们上哪儿去?向北、向南、向东、向西?看——我像加冕典礼上的匈牙利国王了(她拿马鞭指向四方)。一切都属于我们!不,看:那边的山峰多么可爱,还有,多好的森林!我们去那边吧,到山里去!到山里去!”
  “到自由主宰着的山里去!”①
  ①原文为德文。
  她避开大路,奔上一条窄小、坎坷不平的小道,那条小道好像确实是通向山间的。萨宁跟在她后面飞奔——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