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纯真年代 - 第28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O-1——O-1——到底怎么拼?”那位严厉的小姐问。在西联邮局营业处,阿切尔刚把妻子的电报越过铜壁架递给她。
  “奥兰斯卡——O——len——ska,”他重复了一遍,抽回电文,以便把梅潦草字迹上方的外文字母描成印刷体。
  “这个名字在纽约电报局可不常见,至少在本区,”一个不期而至的声音说。阿切尔回过头去,只见劳伦斯·莱弗茨正站在他身旁,捋着齐整的髭须,装出不瞥电文的样子。
  “你好,纽兰:我估计会在这儿赶上你的。我刚刚听说老明戈特太太中风之事,正要到家里去,见你转到这条街上,就追赶你。我想你是从那儿来的吧?”
  阿切尔点了点头,并把电报从格子底下推过去。
  “很严重,是吗?”莱弗茨接着说。“我想,是发电报给亲属吧。如果你们连奥兰斯卡夫人也包皮括在内,我估计病情是很严重了。”
  阿切尔的嘴唇绷紧了,他感到一阵野蛮的冲动,想挥拳猛击他身旁那张徒有其表的漂亮长脸。
  “为什么?”他质问道。
  以回避争论而著称的莱弗茨耸了耸眉毛,装出一副可笑的怪相,警告对方格子后面那姑娘在留心观察。他那神态提醒阿切尔,再没有比当众发火更糟的“举止”了。
  阿切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在乎对举止的那些要求。然而,对劳伦斯·莱弗茨施以肉体伤害只是一时的冲动而已,在这种时候与他谈论埃伦·奥兰斯卡的名字,不论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付了电报费,两个年轻人一起到了街上。这时阿切尔已恢复了自制,他说:“明戈特太太已经大有好转,医生认为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莱弗茨脸上充满宽慰的表情,接着问他是否听说又有了与博福特有关的糟糕透顶的流言……
  这天下午,博福特破产的公告见诸各家报端,它使曼森·明戈特太太中风的消息相形失色,只有极少数了解这两起事件之神秘联系的人才会想到老凯瑟琳的病决作肥胖与年龄使然。
  整个纽约被博福特的无耻行径罩上一层阴影。正如莱特布赖先生所说的,在他的记忆中从来没有比这更糟的情况了,甚至远在那位创办这家事务所的老莱特布赖的记忆中也没有过。在破)一已成定局之后,银行竟然还收了整整一天的钱,由于许多顾客不属于这个大家族就属于那个大家族,所以博福特的欺诈就显得格外阴险毒辣。假如博福特太太没有说这一“不幸”(她的原话)是对“友谊的考验”这样的话,人们出于对她的同情,也许还会缓解一下对她丈夫的愤慨。但在她这样说了以后——尤其是当人们得知她夜访曼森·明戈特太太的目的之后——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心肠之黑,已远远超过了她的丈大。而且她也不能用自己是“外国人”作为借口,求得人们的宽恕。但是(对于那些其债券没有受到威胁的人来说),想起博福特是个外国人,倒是能给他们带来一点安慰。然而,假如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位达拉斯把情况审视一番,并怜牙俐齿地说他很快就会“重新站起来”,那么,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人们除了接受婚姻是牢不可破的这一严酷事实外,别无选择。社交界必将在没有博福特夫妇的情况下继续存在。而事情总要有个了结——除了这场灾难的不幸受害者如梅多拉·曼森,可怜的老拉宁小姐,以及另外几位误入歧途的良家大人,她们若是早听亨利·范德卢顿先生的话……

  “博福特夫妇最好的办法——”阿切尔太太好像下诊断书、提出治疗方案似地归纳说,“就是到北卡罗莱纳州里吉纳那个小地方去居住。博福特一直养着赛马,他现在最好是养拉车的马。我敢说他准会是个呱呱叫的马贩子。”大家都同意她的意见,但却没有一个屈尊问一下博福特夫妇究竟打算干什么。
  第二天,曼森·明戈特太太身体大有起色:她恢复了说话能力,满可以下达命令,不准任何人再对她提到博福特夫妇,并且在见到本克姆医生时间,一家人对她的健康这样大惊小怪究竟是怎么回事。
  “假如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晚上想吃鸡雏色拉,能行不能行呢?”她问道。医生刚好已为她修改了食谱,于是中风又变成了消化不良。不过,尽管老凯瑟琳说话声音很坚定,但她还没有完全恢复原先的处世态度。与日俱增的老年淡泊虽然还没有削弱她对四邻八舍的好奇心,但却已钝化了她从来就不太充沛的同情。看来,将博福特的灾难置之脑后对她来说并不是件难事。然而破题儿第一遭,她变得十分关注自己的症状,并且对她迄今一直冷漠轻慢的某些家庭成员开始有了感情。
  尤其是韦兰先生特别荣幸地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她的女婿们中间,他一向是她坚决不肯理睬的一位。他妻子讲述他性格坚强、智力超群(只要他“肯”)的一切努力都招来一阵咯咯的嘲笑。现在他无病呻吟的盛名却使他成了吸引她浓厚兴趣的目标。明戈特太太专横地下令:一俟退烧,他必须立即前来把自己的食谱与她的作一番比较。老凯瑟琳现在第一次认识到,对于发烧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对奥兰斯卡夫人的传召发出24小时之后,接到她的电报,说她将在翌日傍晚从华盛顿赶到。纽兰·阿切尔夫妇碰巧在韦兰家吃午饭,由谁去泽西城接她的问题便立刻提了出来。韦兰家的家务问题本来就像个前沿阵地一样在重重困难中挣扎,这些困难如今更使争论变得异常热烈。大家一致认为,韦兰太太不可能去泽西城,因为当天下午她要陪丈夫去老凯瑟琳家;而且马车也不得闲,韦兰先生是岳母病后第一次去见她,万一感觉“不适”,马车可以随时把他送回来。韦兰的儿子们当然要“进城去”,洛弗尔·明戈特正巧在狩猎后匆匆归来,明戈特家的马车也已定好去接他。再说,总不能让梅在冬天的傍晚一个人摆渡去泽西城吧,就算坐她自己的马车也不行。虽说如此,可如果让奥兰斯卡夫人自己回来,家里没人去车站接她,那也会显得过于冷淡——显然也违背老凯瑟琳的意愿啊。阿切尔太太厌烦的话音里暗示:只有埃伦这种人才会让一家人如此为难。“真是祸不单行,”这位可怜的夫人悲叹地说,这种反抗命运的口气在她实属罕见。“妈妈也不想想去接埃伦会有多麻烦,却硬是要让她马上回来,我怕这是一种病态。她一定不像本克姆医生说的那样已经康复了。”

  人在情急之中常常失口,这些话有些考虑不周,冷不了被韦兰先生抓住了。
  “奥古斯塔,”他脸色发白,放下手中的叉子说,“你认为本克姆医生不如以前可靠了,还有其他理由吗?你注意到他检查我或你母亲的病不像往常那样认真了吗?”
  这下轮到韦兰太太脸色发白了,她的错误产生的无尽后果在她面前展现出来。不过她勉力笑了一声,又吃了一口烤牡蛎,然后努力恢复了她那副快活的老面孔说:“亲爱的,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只不过说,妈妈本来已经明确立场,认为回丈夫身边是埃伦的职责;可现在,放着另外五六个孙子、孙女她不找,却突然想要见她。我觉得这念头有点儿奇怪。不过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尽管妈妈精神极好,可毕竟已到了耄耋之年。”
  韦兰先生额头上的阴云依然不散,他那混乱的想像力显然立刻又集中到她的最后一句话上:“是啊,你母亲是很老了,而本克姆医生可能并不擅长医治年老的病人。正如你说的,亲爱的,祸不单行。我想,再过10年或15年,我就得高高兴兴地重新找个医生了,最好别等到万不得已才换人。”做出这一大无畏的决定之后,韦兰先生又坚定地拿起了餐叉。
  “可到头来,我还是不知道埃伦明天傍晚怎么到这儿来,”韦兰太太从午餐桌前站起身来,带领大家走进满眼是紫缎子和孔雀石的所谓后客厅,她又发话了。“我总爱至少提前24小时把事情安排停当。”
  阿切尔从沉思中转过头来。他正凝神专注于一幅表现两位红衣主教畅饮的画,那幅小画用八角乌木框镶在大理石浮雕上。

  “我去接她吧?”他提议说。“我可以很容易从事务所走开,按时到渡口去接那辆四轮马车——如果梅把车送去的话。”他说着,心脏不由兴奋地跳动起来。
  韦兰太太感激地吁了口气,已经挪到窗口的梅转过身来向他露出赞同的笑脸。“所以,你瞧,妈妈,一切都会提前24小时安排停当的,”她说着,弯下身吻了一下母亲忧虑的额头。
  梅的马车在大门口等她,她要把阿切尔送到联邦广场,他可以在那儿搭乘百老汇的公共马车,送他去事务所。她在自己那个角落坐下后说:“我刚才是不想再提出新的困难让妈妈担心,可明天你怎么能去接埃伦,并把她带回纽约来呢——你不是要去华盛顿吗?”
  “噢,我不去了,”阿切尔回答说。
  “不去了?怎么,出了什么事?”她的声音像银铃般清脆,并充满妻子的关切。
  “‘案子推了——延期了。”
  “延期了?真奇怪!今天早上我见到莱特布赖给妈妈的一封便函,说明天他因为一件专利大案要去华盛顿,他要到最高法院去辩论。你说过是件专利案,不是吗?”
  “唔——就是这案子:事务所的人不能全都去呀。莱特布赖决定今天上午走。”
  “这么说,案子没有延期?”她接着说,那寻根刨底的样子十分反常。他觉得热血涌上了面颊,为她少见的有失审慎的风度而难为情。
  “没有,不过我去的时间推迟了。”他回答说,心里诅咒着当初宣布要去华盛顿时那些多余的解释,并想起不知在哪儿读到过的一句话:聪明的说谎者编造详情,最聪明的说谎者却不。对梅说一次谎话倒无关紧要,令他伤心的是他发现她想假装没有识破他。
  “我以后再去,幸好这样能为你们家提供一点方便,”他接着说,用一句挖苦话作拙劣的掩护。他说话时觉得她在盯着他,于是他把目光对准她的眼睛,以免显得在回避她的注视。两人的目光交汇了片刻,那目光也许注入了太多的含义,这是两人谁都不希望发生的。
  “是啊,”梅愉快地赞同说。“你能去接埃伦,确实太方便了,你没见妈妈听说你要去是多么感激嘛。”
  “哦,我很高兴去接她。”马车停下了,他从车上下来时,她倚在他身上,并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再见,最亲爱的,”她说。她的眼睛特别蓝;过后他思量,那目光是否是通过泪水射向他的?
  他转过身去,匆匆穿过联邦广场,心里默默重复着一句话:“从泽西城到老凯瑟琳家一共要两小时,一共两小时——可能还会多。”
或许您还会喜欢: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
魔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你干得汗流满面,才能维持可怜生计,长年劳动,精疲力竭,如今死神召唤着你。这用古法文写成的四行诗,题在霍尔拜因①的一幅版画下面,朴实中蕴含着深沉的忧愁。这幅版画描绘一个农夫扶着犁把犁田。广袤的原野伸展到远方,在那边可以看到一些可怜的木板屋,太阳沉落到山丘后面。这是一天艰辛劳动的结尾。农夫虽然年老,却很粗壮,衣衫褴褛。他往前赶的四匹套在一起的马儿瘦骨嶙峋,有气没力;犁刀铲进高低不平的坚硬的泥土里。 [点击阅读]
魔法神刀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威尔拉着他母亲的手说:“快点,来吧……”但他的母亲畏缩不前,她还是害怕。威尔在暮色中打量着这条狭长的街道,街边是成排的房子,房前是小花园和方形篱笆,阳光在房子一侧的窗户上闪耀着,却将另一侧置于一片阴影之中。没有多少时间了,人们现在大概正在吃晚饭,周围很快就会出现别的孩子,会注意到他们,议论纷纷地盯着他们看。等待很危险,但他所能做的还是像往常那样劝她。 [点击阅读]
魔牙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九月四日。重宗祐下午两点准时离开银行。银行座落在新宿第一百货大楼对面,位居繁华街道一角。重宗徒步朝歌舞伎町走去。他是去歌舞伎町那家叫吉野的餐厅出席定期的银行支店长会议的。这种宴会带有和睦的性质。聚会下午七时才开始。现在的时间尚早,重宗便拐进了一家电动弹子游艺室。他每月都要玩几次这种电子游戏。虽然他十分喜爱这项游乐,但怕别人笑话。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