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存在与虚无 - 第二章作为和拥有 2.作为和拥有:占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作为和拥有:占有
  萨特认为行为和欲望的本体论分析是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则。这意味着具体的欲望拥有属于本体论研究范畴的结构,因为每个欲望,不论是吃或睡的欲望还是创造艺术作品的欲望,都表明了整个人的实在。“对人的认识应该是整体性的。”(第714页)经验和部分的认识是毫无用处的。本体论认为,欲望是存在的“欠缺”,它建立在它所欠缺的存在之上。而这个欠缺的存在就是“自在一自为”,也就是“上帝一人”,或者说是“偶然的、理想的自在”。“人的实在就是成为上帝的纯粹努力。对这种努力来说,不存在任何既定的基质,没有任何东西是像这样自己努力着的。而欲望表达了这种努力。”(第7巧页)但是,欲望实际上并不是仅仅相对于自因的自在而定义的,它还同样相关于作为所谓的欲望对象的天然具体的存在者,比如面包、汽车、女子、一个尚未实现而已被定义的对象(艺术品)。占有的欲望对象有物,还有人。欲望一幅画,就意味着想买它,要化归己有;要写书,散步,就是要“作”这本书,“作”这次散步;要打扮就是要“是”漂亮的;自我修养是要“是”有学间的等等。“人的具体存在的三大范畴在它们的原始关系中向我们显现出来:作为(做),拥有,存在(是)。”(第716页)
  萨特的“存在精神分析法”是现象学的方法,所以,在这种方法的分析下,作为的欲望是可以还原的。比如削树枝做拐杖,目的是为着拥有这个拐杖,那“作为”(做)就还原为“拥有”的手段。而另一些活动,比如科学探索、体育运动、美学创造等,看起来没有用,但这些“作为”同样是可以还原的,实际上要创作画、剧本、小说、乐曲,都是为着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只有在我与它建立的创造关系给予我对它的特殊所有权而言才与我有关。它因为我而存在。一方面,我通过一种连续的创造保持理想的东西的存在,它作为永远更新的流溢成为我的理想;另一方面,它完全区别于我自身以便是我的理想而不是我。所以,我的作品对我显现为连续的但凝固在自在中的创造,无限定地带着我的“标记”,无限定地是“我的”思想。艺术作品的特性就是“精神”,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是意义,所以是精神的;另一方面,这种思想永远处于活动之中,就如同是我永远在构造着它,就如同一种精神不懈地设想着它。我与它共存与包含着它的意识和与它的意识相遇的双重关系之中。当我说它是我的思想时,表明的就是这种双重关系。我在自由谋划的行为中追求的是我和非我的综合,用这种方法把文艺作品化归己有,削树枝做拐杖也因此双重地属于我。首先作为使用对象任我安排,就像占有我的衣服和书籍一样占有这个对象,其次是作为我的作品属于我。这都是统一个谋划的统一性。(第717页)
  这样,认识就等于是“化归己有”。科学探索只不过是为达到化归己有的努力。发现真理是我的认识,只有在我形成思想时,思想作为对象的意识才显示出来,所以思想以某种方式显现是通过我而保持存在的。是通过我揭示了世界的一种面貌,面貌又是向我揭示的,所以我是创造者又是占有者。而这种活动是双重的,对象是双重地“是”我。因为它是向我揭示的世界,一个在别人中间的我,一个构成我的思想以及他人的精神的我。这种思想又是双重地向我关闭的东西,它是我所不是的存在(当它向我揭示出来的时候),并且它是对一切的思想,是从它显现时起就注定不知其名的思想。所以,“我”和“非我”的这种综合在这里还能用“我的”术语来表示。如前思路,萨特得出这样的结论:“化归己有”就包含着“享用”的观念,而它是包含在发现、揭示这些观念之中的,或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化归己有的所谓“主体”和被化归的“对象”不能分离,是“认识”把二者联系起来。萨特形象地指出:看就是享用,看是使对象失去童贞。未被认识的对象被给定为纯洁的童贞女,还没有“提供出”其秘密,人没有夺去它的秘密,处于无知之中。如若对象没有意识到注视,即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认识。(第718页)这就像有人窥视一个正在洗浴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未被染指的,也就是未被知晓、未被认识的。古希腊神话中也有这样的故事:猎人阿克狄翁窥视洗浴的猎神狄安娜,被神女发现了,神女很生气,把他变成了雄鹿,立刻就被自己的猎犬吞食了。还有被培根作为“认识”来喻称的希腊神话中的畜牧神“潘”的狩猎,在萨特看来,这种狩猎就是“化归己有”。而且培根,明显地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引用这个神话:在神秘主义教益中,“潘”作为形似山羊的森林和牧场之神成为宇宙的普遍性和完整性的抽象概念。那么,认识就是从普遍到个体的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者就是这样的猎人,他突然发现白色的裸体并以他的注视强姦这个身体。这些都揭示了“阿克狄翁情结”。而这个狩猎成为了阿莉阿尼(又译阿里阿德涅)线,它使萨特发现了化归己有的一种象征,那就是为吃而狩猎。认识就是吃。法国的认识论著作中充斥着“食喻”(吸收、消化、同化等),但萨特指出,这种以“吃”为象征的“化归于我”,其实“对象”并不能像“物”那样被消化和吸收,对象是外在的,就像鸵鸟胃里的石头、鲸鱼胃里的约拿。这些比喻是要说明“被认识的对象,就是作为物的我的思。我在探索中的时候最深的欲望就是这个:把我的思想把握为物并把物把握为我的思想。把如此多样的意向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关系只能是一种化归己有的关系……认识是拥有所能采取的形式之一”(第720页)。
  于是,这就不能不涉及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的“严肃精神”。萨特认为唯物论者们是严肃的,他们首先是从他们的世界出发认识自己并且要改变这个压迫他们的世界。这和他们的唯心论对手们一样为了世界的利益而放弃了人的实在。(第721页)他们是自欺的,把自由的意识藏在心灵深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致谢在此特别感谢:感谢我妻子艾琳·考威尔,感谢她的爱和支持,感谢她在编辑方面给我许多出色的建议,感谢她在这25年中与我深入、有益的沟通。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编辑米歇尔·霍瑞和亚历山德拉·奥西,感谢他们热情而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这本书的信任。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婚姻潜规则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婚姻是人们最终的归宿。爱情与婚姻共同构成了人生两大主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危险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无望的,爱情与婚姻注定将捆绑在一起。都说爱情是生命的一场意外,这场意外却每天都在上演。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爱情就在煎熬和考验中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忽然某一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