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在线阅读——【第二辑】——病床上的风花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确实是这样。人这一生,只要你在死之前能够醒悟过来,你就算没白在这世上走一回。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们是经别人介绍认识的。
  那时候,所有的知青都返城了,唯独他没什么门路,留在了北大荒。年龄也大了,于是有一个热心的大姐介绍了当地的女人给他,没见几面就把婚姻大事给定下来了。
  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心思缜密,而且写诗填词非常风雅。而她是不识几个字的农家女子,缺少了几分女性的温柔与灵动,比男人还要男人,大着嗓门和他嚷。他以为所有女人全是温柔似水的,却不知道,还有这样粗犷的女子。
  于是吵,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结婚多少年,他们吵了多少年。
  到后来,孩子们都习惯了他们的争吵。他们如果不吵,好像家里就少了点什么。
  到后来,他提出了离婚,她坚决反对,理由是:一、我没有胡搞;二、我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凭什么要我和你离婚?打死也不离!
  婚离不成,日子还是要继续。
  他选择了分居,离家出走。
  因为不喜欢和她在一起,所以,在45岁办了病退之后,他总是离家出走,到全国各地旅行。只要看不到她就行,看到她心里就犯堵,他宁可一个人行走江湖。最长的时间,他有两年漂泊在外。

  他是在火车上犯的病,心脏病突发,医生从他口袋里找出唯一的电话号码,是家里的电话。
  那时,正是半夜,接了电话,她哇哇哭着,叫着“冤家”,跟着儿子就去了。她血压也高,可非要去。儿子说:你这不是去添乱吗?她说:添乱也要添!
  到了外地的医院,她扑过去,几乎倒在他身上。
  他已经昏迷,她却拉着他的手说:老头子,从今以后,我再不让你生气了,我不嚷了,你回家吧,你不能有个三长两短啊。
  他的心脏坏了。她一听,吓呆了。
  得换心脏。医院联系了一颗年轻的心脏,可做手术得要20多万,她哪儿来的钱?孩子还在上大学,自己的工资只有这么多,她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卖房子!
  几十年的老房子,就这样卖掉了。
  而他根本不知道她卖了房子。在医院里躺着,看她进进出出地忙碌。一夜之间,她的头发一下子全白了。
  当他看到她头发白了的时候,他说:你这是何苦呢?
  她说:我得救你,你不能死。
  临做手术前,她把他的手腕上脚腕上全拴上了红绳。她说:让老天爷保佑你,我相信你能过这一关。
  做手术的时候,她跪在了手术室外面。大夫说:你这么迷信吗?她说:我只为他才迷信。

  当他知道这一切时,掉泪了。
  他没有想到她对他这样好,而他这20多年来对她却是冷漠的绝情的,认为她配不上他,她没有多少文化,她太男性化,她不懂风花雪月……到最后,怜他爱他的人却只有她。
  她白了头发,显得更难看了,脸上有很深的皱纹。他却不嫌了。手术之后,他的脚总是凉的。于是,她每天给他按摩脚,每天3个小时,直到脚心全热乎起来。他问,臭吗?
  她答:我不嫌弃你。
  她就抱着他的臭脚丫子,天天按摩着。
  不久之后,他终于出院了,换了年轻人的心脏,比从前更健康了。她卖了的房子,他又买了回来。
  从前一直想离婚,他给自己留了个心眼,攒下了不少私房钱,现在,他全拿了出来,然后问:你怪我吗?
  不怪。她说,我不怪你的,是我不够好。
  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她居然提出了离婚。
  她说:20多年了,你不是一直想和我离婚吗,而我一直死拉活拽不离,现在看你又活了一次,在生死边缘上打了一个转,我想通了。人来一世不容易,我得成全你,咱离婚吧,你再去找个好的,我配不上你。
  当她说完这话时,他一下子抱住她:“老婆,哪里还有比你更配我的?这次大病让我知道,你的左手抓的是亲情,右手抓的是爱情,我两个都跑不了了;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大难来临时,那个站在你身边的女人,一定是最爱你的。”

  他说:别说离婚,以后,我不许你离开我半步。
  从那以后,他天天缠着她跟她去散步,两个人在夕阳下,说着话,散着步,买菜回来,他学会了擀皮,包饺子时做她的助手。她学会了煲汤,只因为他喜欢喝。
  他对朋友和亲人说:从前总在寻找爱情,以为自己找到的不是爱情,其实,爱情也许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发现,总会有爱情。
  从此,他对她说,我们是两棵树,紧紧依偎着,根纠缠在地下,叶相握在云里。她仍然听不懂他说什么,可是,她知道,他擀的饺子皮是最好的,因为,里面有了爱情的味道。
  人生感悟:
  很多人都渴望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觉得那样才没有白活这一辈子,于是年轻男女梦想着,过来人追寻着,当局者更是疯狂着,留有遗憾的就用其他方式给自己做补偿。
  其实,平平淡淡的爱情就是你在她身边,她很幸福,你出门去,她也不闹着不让你去或非跟着你去。平平淡淡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各自保留一片自己的天空,谁也别左右谁的方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