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大西洋案件 - 第十五章妇人之举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两天后的一个早上,玛波小姐正襟危坐,她注视着盘子,一点胃口也没有。拿起电话听筒,精神抖擞地拨着号码,“达莉吗,我是珍。我想问你一些事情,现在仔细听着。你告诉克列达督察说希特-贝寇克对玛丽娜-格雷说了一大堆她如何得了水痘,还起床去见玛丽娜,向她要了一张照片,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多少是真的。”
  “是水痘吗?”
  “哦,可能是这类东西。欧克太太当时在跟我谈伏特卡酒,因此我没有仔细听。”
  “你敢肯定”玛波小姐吸了一口气说,“她说的不是百日咳?”
  “百面咳?”邦翠太太很惊讶地问道,“当然不是。得了百日咳她还化妆、做头发?大可不必。”
  “我知道了——这是你顺道问别人的吗?她有没有提到化妆的事?”
  “哦,她特别强调——她不是那种喜欢化妆的人。不过我想你没错。她得的不是水痘!……也许是风疹块。”
  “你这么说,”玛波小姐冷冷地说,“是因为你自己以前得过凤疹块,而不能去参加婚礼。达莉,你无可救药,真是无可救药。”
  她砰的一声放下听筒,把邦翠太太惊讶的抗议声切断了。
  玛波小姐象一只生气的小猫般发出愠怒声。最后她的心思又回到自己家事上面。这时门上响起一阵敲门声。玛波小姐大声说道,“请进。”裘莉走这来。
  “来端盘子。”她说,
  “今天早上我来晚了,听到有关那个可怜的阿瑟-贝寇克的事。”
  “阿瑟-贝寇克?他怎么了?”
  “你没听说吗?他现在在警察局里。”裘莉说,“他们问他你能不能过来帮忙调查案子,那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了?”玛波小姐问道。
  “今天早上,”裘莉回答道。“我想,”她又说,“这暴露了他曾和玛丽娜-格雷结过婚的事情。”
  “什么?”玛波小姐站起来,“阿瑟-贝寇克曾和玛丽娜-格雷结过婚?”
  “据说是这样,”裘莉说道,“不过没有人知道这回事,他们只结婚一两年,后来她赢得金像奖,他就配不上她了,他们轻易地离婚,他也乖乖地离开,后来改名换姓再回到英国,这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你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是不是?”
  “喔。不,”玛波小姐说。“不,想都没想到,我能够想到的只是——裘莉,把盆子端走,我打算下床。”
  玛波小姐笨手笨脚地穿起衣服,厉声说道:“替我叫芙奇计程车。”
  “喔,知道了。你想搭车子?”
  “叫他来就是了,会不会?”玛波小姐说,“请他立刻过来。”
  裘莉不解地看看她,然后遵照她的话去做。
  “亲爱的,我们觉得没什么问题是不是?”她焦虑地说。
  “我们都觉得不错,”玛波小姐说,“尤其是我。拖拖拉拉我不习惯,我要的是实际采取行动。”

  “贝克太太说了什么让你难过的事情吗?”
  “没有什么事情让我难过,”玛波小姐说,“我只是为自己的愚蠢感到气恼。可是说真的,直到今天我从赫达克医生那里得到灵感才明白过来——现在我怀疑我是不是记对了。我那本医药学书本放在那里?”笔直地朝楼梯走下去,终于在起居室的书柜上找到她要的书。翻开目录,她咕哝道,“二百一十页”。读了一会儿,她满意地点点头。
  “太好了,”她说,“实在有趣。我相信没有人会想到它,我自己也没想到,直到把这两件事联想在一起为止。”
  接着她摇摇头,一条皱纹出现在眉间,假如有人……
  她又把听到有关当天的情景再回想一次……
  她越想眼睛瞪得越大。有人得到好处吗?会是他吗?她感到怀疑。大家都没想到牧师,他是最难逆料的人。
  尽管如此她还是走到电话边拨了电话。
  “早安,牧师,我是玛波小姐。”
  “喔,是的,玛波小姐——我能帮什么忙?”
  “我在想你能否帮我一点小忙,是有关贝寇克太太死掉那天宴会的情形。我想贝寇克夫妇到达时你站得离格雷小姐很近。”
  “是的——是的——我正站在他们前面,那真是悲惨的一夭。”
  “确实,我想贝寇克太太在告诉格雷小姐她们以前在百慕达见面的情形。特别是她在卧病中还起床去见她。”
  “是,是,我记得。”
  “你是否记得贝寇克太太提到她患的病?”
  “我现在想一想——让我看看——是麻疹——至少不是真的麻疹——是德国麻疹——一种不很严重的疾病,有些人患了也没什么感觉。我记得我一个侄女——”
  玛波小姐不让他再谈到他的侄女,于是插嘴说,“牧师,谢谢你了。”就把电话挂断。
  “亲爱的,计程车来了,”裘莉这时匆匆忙忙地走进来说。玛波小姐戴上帽子,扣上外套的扣子,她跨出门走向等待的计程车。
  计程车飞快行驶,玛波小姐抵达高士丁庄后,按了门铃,要求见杰逊-路德。
  接替吉斯波的仆人是位脸色难看的老人,他看到玛波小姐就一口拒绝了。
  “路德先生,”他说,“没有先约好,他不见任何人,特别是今天——”
  “我没有先约好,”玛波小姐说,“不过我可以等。”她补充道。
  仆人哑口无言了,他退了回去。这时一位年轻人向玛波小姐走过来;他神情愉快,说话带点美国音。
  “我以前看过你,”玛波小姐说,“在住宅新兴区时你问我到布列汉-可洛思街的路。,
  海利-布列斯顿露出和蔼的笑,“我想你已帮了很大的忙,但是却帮个倒忙,说错了方向。”
  “老天,真的吗?”玛波小姐说,“那么多可洛思街,不是吗?我能见见路德先生吗?”

  “怎么了?现在不太好,”海利-普列斯顿说,“路德先生是个大忙人,他真的不能被打扰。我想你应该告诉我你找他有什么事。”
  “恐怕,”玛波小姐说,“我想见路德本人,而且,”她又说道,“我要在这里等到见到他为止。”
  她更加坚定地在一张橡木椅子上坐下来。
  海利-普列斯顿犹疑不决,最后走开,上楼了,回来时身边多了一位穿苏格兰布服的高大男人。
  “这是吉尔克思医生,这是玛——”
  “玛波小姐。”
  “你就是玛波小姐,”吉尔克思医生说。他以一种非常感兴趣的眼光看着她。
  海利-普列斯顿很快地走开了。
  “我听说过你,”吉尔克思医生说,“是从赫达克医生那里听来的。”
  “赫达克医生是我一位很要好的朋友。”
  “显然。现在你想见杰逊-路德先生?为什么呢?”
  “我一定要见他。”玛波小姐说。
  吉尔克思医生打量着她:“你要在这里等到见到他为止?”
  “是的。”
  “你可以这样,”吉尔克思医生说,“不过我也要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见路德先生的理由。她的太太昨晚在睡梦中死掉了。”
  “死了!”玛波小姐大声说道,“怎么啦?”
  “吃太多的安眼药。我们暂时还不透露消息给新闻界,因此我要求你也守秘密。”
  “当然。是意外吗?”
  “我觉得是意外。”吉尔克思说。
  “不过也可能是自杀。”
  “可能——不过不太象。”
  “也许是谁逼她的?”
  吉尔克思耸耸肩。
  “意外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这种事,”他坚定地说,“不太可能证明。”
  “我明白了,”玛波小姐说,她吸了一口气,“很抱歉,我一定要见见路德先生。”
  吉尔克思瞧着她。
  “你在这里等一下。”他说罢走进了路德的办公室。
  吉尔克思走进门时,杰逊-路德正抬起头来。
  “有位老太太在楼下等着,”医生说,“看来大约有一百岁了,她说有事情非见你不可。假如我是你,我会见她。”
  杰逊-路德抬起头来,他脸色苍白而疲惫:“她发疯了吗?”
  “不,一点也没有。”
  “我看不出为什么我——喔,好吧——请她进来,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吉尔克思点点头,出去告诉玛波小姐。
  玛波小姐进去后,杰逊-路德从桌边站起身来,对这位纤瘦的老太太感到有些惊讶。
  “你找我?”他问道,“我可以帮你什么忙?”
  “我对你太太去世感到很难过,”玛波小姐说,“我看得出来你很悲伤,不过有一些事情需要澄清一下,否则一位无辜的男人就要受罪了。”
  “无辜的男人?我不了解你的意思。”
  “我指的是阿瑟-贝寇克,”玛波小姐说,“他现在在警察局里接受盘问。”

  “盘问有关我太太死掉的事情?可是这未免太荒唐了。他又没来过这,附近,也不认识她。”
  “我想他认识她,”玛波小姐说,“他曾和她结婚。”
  “阿瑟-贝寇克?可是他——他是希特-贝寇克的丈夫。或许你——”他说得又温和歉疚——“你弄错了吧?”
  “他两个人都结婚过,”玛波小姐说,“你太太未进入影界之前他就跟她结婚了。”
  杰逊-路德摇摇头。
  “我太太最先和一位叫阿佛雷-波德的结婚,他是一位不动产经营商,后来他们发现不适合,没多久就分手了。”
  “以后阿佛雷改名为贝寇克,”玛波小姐说,“他还是经营不动产。”
  “你这些话令我感到很吃惊。玛波小姐,那你要我帮什么忙?”他问道。
  “我想站在当天你和你太太站着的楼梯口。”
  他迅速地看了她一眼,难道这又是另一个好事者?可是玛波小姐却一脸沉着和严肃。
  “假如你想这样就跟我来。”他说。
  他领她到楼梯口,停在楼梯口的回转处,“我太太站在这里,”杰逊指着那地方给她看,“客人上楼时她和他们握手,然后再到我身边来。”
  “她站在这里。”玛波小姐说。
  她走到玛丽挪-格雷站着的地方,一动也不动。杰逊-路德瞧着她,显得很困惑,却感到兴趣。玛波小姐微微举起右手象似要握手,她看着楼梯口仿佛有客人从那里上来,然后瞧着前方,楼梯上半部的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画,那是意大利复兴时期名画的复制品。画旁有两个狭窄的窗户,一个俯视着花园,另一个俯视马厩和风信器。可是玛波小姐对这些视若无睹,她只瞧着那幅画。
  “你一定听过一件事,”她说,“邦翠太太告诉我你太太瞧着那幅画,脸上出现僵硬的表情。”她注视着圣母披着红、蓝相间的袍子,微笑地瞧着怀中的圣婴。“微笑的圣母像,”她说,“是一幅宗教画,不过也是幅快乐的母亲和婴儿的画像。是不是这样,路德先生?”道
  “没错,是这样子的。”
  “现在我很清楚了,”玛波小姐说,“非常清楚。整个事情很简单,不是吗?”她看着杰逊-路德。
  “简单?”
  “我想你知道得很清楚。”玛波小姐说。
  楼下响起一阵铃声。
  “我不觉得。”杰逊-路德说,“自己很清楚。”他瞧着楼梯口,那里传来一阵声音。
  “那声音我很熟悉,”玛波小姐说,“德里特督察,不是吗?”
  “是的,好象是他。”
  “他也想见你。他来了你不介意吧?”
  “一点也不。”
  “现在没有多少时间可浪费了,不是吗?我们了解真相正是时候。”
  “我想你认为事情很简单明了。”杰逊-路德说。
  “很简单。”玛波小姐说,“由于太简单了因此看不出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