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六章 死里逃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几分钟以后,伊丽莎白驾驶的小轿车来到了敦士路的终点。伊丽莎白和米勒一眼就看到在一块写有END标记牌旁边,停着麦克驾驶的那辆米黄色小轿车,它的左前方是一辆红色警车。
  一位身材细长的年轻警官走上前来。
  是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土吗?我叫亨利。年轻的警官有礼貌地说:你们要寻找的那位先生,大约在十五分钟以前,进入了沙漠地带。现在我们分成两路寻找,你们往东,我们往北,可以吗?
  就这么办吧,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在二十分钟以内找到列麦克哈里斯先生,否则他的生命就有危险。伊丽莎白焦急地说。
  好吧,我们马上行动。年青的警官一边招呼他的助手往北走,一边将一只和手表一样大小的微型通话器递给伊丽莎白,做为联络工具。
  年轻警官的干练的工作作风使伊丽莎白很满意,连刚才被那位大腹便便的警官老爷弄得一肚子气的米勒,也对这位彬彬有礼的年青警官产生了好感。
  状似波涛边伏的沙丘,一个接着一个;火辣辣的阳光将沙子晒得发烫。由于太阳的辐射和沙漠的增热,沙漠里象烤箱一样,滋味可真好受。
  米勒看了一下电子手表上的温度显示装置,这时的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一度。米勒边走边把西服背心脱下,起初还拿在手里,后来干脆扔在沙地上。
  气温越高,伊丽莎白心里越为麦克担心。她想,一般人到了沙漠里,没有水就很难坚持下去,何况麦克离开了水,处境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伊丽莎白来到了一个沙丘的顶部。她举起双手挡住强烈的阳光,举目远眺。突然,她兴奋地叫了起来:麦克的眼镜!米勒,我找到麦克的眼镜了!
  已经感到精疲力尽的米勒,一听到伊丽莎白报告的好消息,也不知是从那里来的一股劲,他三步并作两步,小跑步登上沙丘顶部。他顺着伊丽莎白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在沙丘的斜坡上摆着那付特地为麦克定做的宽边浅茶色眼镜!麦克!麦克!伊丽莎白和米勒几乎同时呼喊着。但是,没有听到一点回音。伊丽莎白和米勒冲下斜坡,然后又爬上另一座沙丘。刚到沙丘顶部,米勒一眼看见了大约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件白颜色的衣服,很明显,这是麦克热得受不了,脱下来扔掉的白色工作服。伊丽莎白也认出了这是麦克的工作服。紧接着,伊丽莎白和米勒又发现了麦克的脚印。
  伊丽莎白想起了年青的警官给他的报话器。立即抬起左手,拨开了象手表一样的袖珍报话器的对讲按钮。
  亨利警官!亨利警官!你听见了吗?我是伊丽莎白。
  听见了,您是不是发现了麦克哈里斯先生?报话机里传来了亨利警官清脆的声音。
  我们已经发现了麦克的眼镜和外衣,伊丽莎白正说着,突然听见米勒在十米远的地方喊道:麦克的脚印!麦克的脚印!
  伊丽莎白立即对亨利警官说:麦克的脚印也找着了!你们赶快来吧!伊丽莎白说完,立即同米勒博士沿着麦克的脚印往前走。
  走着,走着,伊丽莎白和米勒博士几乎同时在一个沙丘的背面,发现了躺在斜坡上的麦克。
  麦克!麦克!伊丽莎白激动地喊了起来。她从沙丘上滑下去,一直滑到麦克的身边。她刚要附下身去扶起麦克,没想到麦克突然一下子窜了起来,拔腿就往前跑!
  麦克,你快回来!伊丽莎白大声喊道,同时抱住麦克的右腿,麦克重又倒在沙地上。
  麦克,你要到哪儿去?米勒被麦克的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

  听觉一向特别灵敏的麦克,好像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喊,站起来连头也不回,跌跌撞撞地往前跑,没走多远,又摔例在沙地上。伊丽莎白猛扑到麦克身上,抱住了他,米勒赶来按住了麦克的双腿。大口大口喘着气的麦克还想爬起来,但是已经无力挣脱。
  伊丽莎白看到麦克脸色煞白,皮肤开始出现严重的脱水现象,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伊丽莎白一阵心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喃喃地说:麦克,我的麦克,你醒醒,我是伊丽莎白啊!
  麦克紧闭着双眼,脉博非常微弱。伊丽莎白又把耳朵伏在麦克胸脯上。麦克的呼吸已经很困难了!她连忙站起来对米勒博士说:麦立的生命已经很危险,必须马上弄到大只的水!你在这里守护麦克,我先去把汽车里的水桶和毛毯拿来。
  伊丽莎白,还是你留下看着麦克,我去取水捅。米勒不愿意让已经很疲乏的伊丽莎白再在沙漠里奔波。可是她坚持要自己去取水,因为她发现米勒的体力还不如自己。不用争了,还是我去,你想办法替麦克挡着阳光,他再也不能被阳光暴晒了!说完就快步向汽车停车地点走去。
  伊丽莎白走后,米勒把麦克扔在沙地上的白工作服拿过来,双手把衣服摊开,象打开一把遮阴伞似的替麦克挡住炽烈的阳光。
  伊丽莎白尽管已经疲劳不堪,但是想到麦克正处在危急之中,便以惊人的毅力,很快地来到汽车停留的地方。她十分迅速地从汽车上取出一条毛毯和一个装满水的大塑料桶往回走。
  正在这时,亨利警官和助手从北边赶了回来。伊丽莎白一见,连忙对亨利警官说:警官,请你马上想办法弄一架直升飞机来!
  直升飞机?!年轻的警官有点怀疑自已是不是听错了。
  是的,马上派直升飞机带大量的水来,麦克先生已经伙要干死了!
  年轻的警官还是没完全明白,但是刚才他的上级,特地通过微型通话器嘱咐他,一切行动要听从伊丽莎白的指挥。
  所以他也顾不得多想了,他对伊丽莎白说,我们马上和上级联系,请他们立即派立升飞机载着大梁的水来这里。
  好,那就请你马上行动吧!伊丽莎白博士说完就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飞笆,向麦克昏倒的地方赶去。
  现在,对于麦克来说,水就是生命!为了早一分钟把水送到麦克身边,伊丽莎白博士以惊人的毅力在沙地上奔跑着,很快就来到麦克和米勒身后的沙丘顶上。为了加快下坡的速度,伊丽莎白大胆地选择了最陡的地方,把水桶和毛毯抱在怀里,然后象坐滑梯一样,顺着斜坡往下滑。这样一来,速度确实加快了好几倍。但是,由于伊丽莎白博士已经精疲力尽,再加上往下滑的时候,颠颇得很厉害,她没有抱住水桶,结果水桶一下子从斜地上滚下坡去。糟糕!水桶里的水可千万不能洒了!她不顾一切地身子一斜,横着滚。到了坡底,一下爬起来,向水桶扑去。伊丽莎白一看到桶里的水正在哗哗地往外流,急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她赶紧把水桶提到麦克身边。
  米勒赶忙从伊丽莎白手里把毛毯拿过来,并帮助她把麦克的头扶起来。伊丽莎白博士跪在沙地上,举起水桶,往麦克嘴里和身上倒水,但是,水桶里剩下的水太少了,麦克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都怪我不好,都怪我不好!伊丽莎白伤心地几乎要哭出声来。水给我洒了,这可怎么办?

  米勒也急得不知该怎么办,他想安慰伊丽莎白几句,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急得他一个劲地在沙土上挖来挖去。
  术勒这一盲目的动伴,使伊丽莎白博士受到了启发。她说:快!米勒,叫们快把湿的沙子挖起来!
  伊丽莎白的建议,使米勒恍然大悟,他们在麦克旁边,把烫手的沙子挖出来,露出下面湿润的沙子。然后轻轻地把麦克移到湿润的沙坑里,这样可以降低麦克皮肤干裂的速度。
  累得满头大汗的伊丽莎白和米勒,把毛毯打开抓住毛毯的四个角,举在空中当平顶帐蓬,挡住火辣辣的阳光。
  伊丽莎白看着一直昏迷不醒的麦克,焦急地仰望着天空。她对米勒说:刚才我已经叫亨利警官马上想办法弄架直升飞机来,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真是急死人啦!
  你赶快问问亨利,直升飞机什么时候能来?米勒看了一眼伊丽莎白博士左手上戴着的微型通话器说。米勒的话,一下子提醒了伊丽莎白。她立即打开了微型通话器。事情也凑巧,还没有等伊丽莎白说话,通话器里传来了亨利的声音:伊丽莎白博士,直升飞机带着付担架和两大桶水马上就要到了,请你们做好地备。
  太好啦!亨利,你们快点来吧,我们挥舞白工作服做标记。伊丽莎白高兴得心都快从嘴里跳出来了。
  直升飞机!米勒用手指着西北方向喊道。
  伊丽莎白一下子站了起来,将麦克的白工作服举起来,使劲地挥舞。
  直升飞机驾驶员已经发现了他们。飞机在他们的头顶上垂直下降,最后在距离伊丽莎白博士大约三十米的沙地上降落。飞机一着地,驾驶员和亨利警官动作十分迅速地拾着担架向他们跑了过来,担架上放着两大桶水。
  伊丽莎白迎上前去,将两个水桶拿下来,返回麦克身边。
  她将一桶水全部倒在麦克头部,另一桶水倒在麦克身上。然后和米勒一起,将麦克轻轻地拾到担架上。
  快!快上飞机!伊丽莎白催促道。
  亨利和驾驶员抬起担架,上了飞机,飞机旋即腾空而起。
  伊丽莎白博士,飞机驾驶员旁边的亨利回过头来说:从这里到最近的医院,顶多十五分钟就到了。
  十五分钟?那不行!伊丽莎白看了一下表,斩钉截铁地说:麦克先生的生命已经非常危急,必须在十分钟以内找到有水的地方。
  这里到海边要飞多久?米勒问道。
  二十分钟!驾驶员回答说。
  附近有游泳池吗?伊丽莎白博士问。
  游泳池?驾驶员很纳闷,这位女博士为什么不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治病跟游泳池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亨利警官已经向他转达了上级的命令:一切听从伊丽莎白博士的指挥。
  他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敦士沙漠研究所的左侧最近刚建成一个游泳池。
  到那里需要多长时间?米勒忙问道。
  不远,五、六分钟就可以到了。可是那里没有医院。驾驶员说。
  少尉,伊丽莎白不知驾驶员叫什么么名,就叫他的军衔,请立即飞到你说的那个游泳池。
  五分钟以后,直升飞机飞到了敦士沙漠研究所的上空。
  伊丽莎白博士,敦士沙漠研究所到了,游泳池就在实验大楼的西北面。驾驶员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游泳池的方向。
  伊丽莎白顺着驾驶员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一座米黄色大楼和一个游泳池。谢天谢地!这下麦克可有救了!
  飞机在研究所的上空盘旋。

  伊丽莎白博士,是不是降落在游泳池和大楼之间的一块草坪上?驾驶员问道。
  不用降落在草坪上,请把飞机下降到离游泳池水面十米的地方停住,我们要把麦克连同担架一起扔进游泳池里。
  伊丽莎白怕驾驶员不明白,一边说一边做了个空降的动作。
  什么?把昏迷不醒的病人扔到水里去?!驶驾员一听,忍不住叫了想来,那样会淹死他的!
  时间很紧迫了,你就照办吧,一切由我负责!伊丽莎白没有时间做解释工作了。她果断地发出了命令。
  好吧,照您的吩咐做。驾驶员将飞机下降到离游泳池水面只有七、八米为地方停了下来。
  直升飞机的突然降临,引起了一场骚动。
  他们要干什么?坐在游泳池边上晒太阳的女郎问她身边的一个青年。
  可能是电视台来拍片子的吧。青年回答说。
  那怎么看不见拿摄像机的记者呢?
  那青年仰着脖子看了看,飞机上的人,确实没有一个像摄影记者。也许是驶驾员喝醉了酒吧?
  飞机上的亨利警官,拿着袖珍话筒,向游泳池里的人喊道:女士们、先生们,请你们马上上岸,请你们马上上岸!
  这从天而降的喊话声,使本来热热闹闲、充满乐趣的游泳池,立即笼罩了一种不祥的气氛。人们谁也并不清楚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正在池子里游泳的人慌忙地往岸边游去,池边休息的人有的往更衣室里跑,有的站在边上,想看个究竟。
  当飞机继续下降到离水面只有四、五米的时候,伊丽莎白和米勒把躺在担架上的麦克,连同担架一起,从飞机上推到游泳池里。一个刚上岸的大约四十多岁的妇女,一见天上掉下来一个长方形的黑乎乎的东西,吓得大声喊叫起来:救命啊!飞机扔炸弹啦!
  她这叫不要紧,气氛本来就有点紧张的游泳场,立刻就乱了套。
  伊丽莎白把绑在担架上的麦克推下水里以后,紧跟着一纵身,姿势十分优美地跳入水中。
  驶驾员对伊丽莎白的跳水动作赞赏不已,他心想,这个女博士准是个跳水运动员!不过他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要把那个病人扔到水里去。尽管已经完成了运送病人的任务,但他始终惦记着那个病人,他把飞机升到距地面一百米左右的空中停了下来。
  留在直升飞机上的米勒博士,可没有兴致欣赏伊丽莎白优美的跳水姿势。他关心的是麦克能不能苏醒过来。他一直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着游泳池里的伊丽莎白和麦克。
  伊丽莎白跳进水里以后,立即游到麦克身边,将担架上的松紧带解开,然后轻轻地托着麦克在水里漫游,并不时地将麦克的头部推出水面。
  两分钟后,奇迹般的景象出现了。麦克身上干硬、发紫的皮肤,重新变得柔软、红润。麦克慢慢地苏醒了过来。他慢慢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游泳池里,伊丽莎白正轻轻地托着他时,眼睛里充满了深深地感激之情。正是这位美丽、温柔的女博士,在海滩上救了他的命。现在又把他从干燥发热的沙漠里救了出来,使他得以死里逃生。
  伊丽莎白看到麦克渐渐地恢复了知觉,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想到麦克在沙漠里奄奄一息的情景和如今已经慢慢地恢复知觉的喜人情景,不出得眼睛湿润,喜泪涌出。她把麦克的头托出水面,看了看麦克,柔声细语地自言自语道:麦克,你又活过来了!伊丽莎白无力地把自己的脸贴在麦克的脸上。她已经筋疲力尽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