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第八日的蝉 - 第2章(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搭乘总武线。薰心情极佳,不断对坐在隔壁的年轻男人微笑伸手。我看男人似乎很困扰,于是每每握住薰胖嘟嘟的手臂制止。小小的五根手指,牢牢反握我的手,薰一脸茫然地仰望我。
  我们在本八幡下车。前往康枝公寓的路上,我再三反刍到时该说的话。没问题,没问题,我如此告诉自己。最后一次去康枝家,是我辞去工作的前夕,所以已是一年前的事。从车站通往轨道边的那条路,变得远比记忆中热闹。有药房、唱片出租店、花店、速食连锁餐厅。
  康枝已在公寓前等候。她一看到我就挥手跑来,凑近检视薰。哇,哇,好可爱哦,你居然当妈妈了!她一边尖声嚷嚷,一边用比我牢靠的手势抱起薰。薰皱起脸迟疑着要不要哭,呜地张开嘴,但表情就这么定住,清澈的眼睛一直凝视康枝。
  “美纪呢?”
  我问。
  “在外婆家。”她回答。康枝的母亲本来独居横滨,现在好像搬到附近先建后售的成屋。“她有时会帮我带小孩。不过就算我不拜托她,她也会自动来接小孩。”康枝笑着说,“宝宝叫什么名字?是女生吧?”她凑近看薰。
  “我叫做薰,以后请阿姨多多指教哦!”
  我故意用童言童语,康枝笑了,薰也跟着咧嘴笑了。我的心情略宽。来这里果然是对的。
  康枝家在八层公寓的五楼,比我以前来访时多了不少东西,感觉上变得很杂乱。和室纸门上有涂鸦,四处散落故事书及玩具娃娃屋。
  “买时是刚盖好的新房子,但是毕竟已住了五年。那家伙,叫他戒烟他也不听。美纪现在又成了天才壁画家。”
  仿佛看出我的想法,康枝一边拿拖鞋给我一边笑言。
  “呃,康枝,我想请你帮忙。”我在沙发落座,说道。
  “要我帮什么忙――”好像正在厨房泡茶的康枝,拉长了音调漫声发问。
  我深吸一口气,然后才开口。
  这孩子不是我生的。我交了男朋友……这是他带来的孩子。我跟他,现在同居。不,是曾经同居,直到现在。他太太爱上别人,丢下这孩子离家出走,所以,他带着薰来投靠我,但他跟太太还没正式离婚,所以,本来打算等他们办妥手续,我们就结婚。可是,他对这孩子动粗。好像是因为酒越喝越多,于是就……所以,我就逃出来了。我打算继续逃下去。康枝,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所以请你帮帮我。
  我一口气说完。拿着红茶茶杯从厨房出来的康枝,连杯子都忘记放到桌上就这么专心倾听。悄然无声的客厅里,只闻薰的咿呀儿语。
  “希和,你那个男友,该不会,是那个……”
  康枝这才想起来似的把红茶放到桌上,语带顾忌地说。
  “怎么可能。不是啦,那种人,我早就跟他分手了。”
  我想起来了。我跟他的事,就像学生时代一样,当时我一五一十都跟康枝说过。后来电话中的内容越来越沉重,讲电话的时间也越来越久。现在想想,那时美纪才二岁。康枝要做家事又要带小孩想必已经够累了,却还耐心听我倾诉直到我主动挂电话。但是最后,康枝却叫我别说了。“我听不下去了。如果你要讲那个人的事,就别再打电话来。”脾气温和的康枝,难得用如此强硬的语气说话。当然,那不是因为她累了,而是替我着想,这点我直到很久之后才想通。
  “啊,太好了。那个人,真的太烂了。不过,你说要逃,那是不可能的。他如果不喝酒时还是可以沟通吧?我想你们好好谈一谈应该还是有希望。”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