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低地 - 低地(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抬起一只脚,想把沙子甩到河岸远处,我看到他的脚是那么白,洗得褪色,如同一些无生命的和冲刷出来的东西。
  祖父突然把铲子插到河滩上,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我从水里抓出来。他的面前游动着一条细长的黑蛇。它长而细瘦,身子搅起波纹。游泳时它平坦的尖脑袋翘在水面上方。
  它的身体像一根移动着的树枝,只是它更平滑、更闪亮。祖父远远地就看到了它。
  我想它肯定很冷。
  祖父用铲子挡住了它的去路。他把它挂在铁铲柄上,甩到河岸的沙堆上。
  它美丽、可憎,又如此致命,让我畏惧它的生命,希望它死,我做不到。
  祖父用铲子砍下了它的头颅。
  我突然不再想做泥沼了。我用指尖犹疑地触摸我的皮肤,它干绷绷的。
  祖父还在从河里挖沙子。
  马沿着铁轨吃高高的青草。它的头和肚子上沾满牛蒡块茎。
  夜晚让河流显得更深。山谷里还像白天一样明亮。然而河流已经昏暗了,水已经沉重了。
  祖父从河里爬出来,把沙子铲到板车上。
  他把马赶到河边,让它饮水。
  马弯下长脖子,饮下那么多的水,我想象不出它的肚子有多深。但我知道,它要是渴了,能饮下一整场雨水。
  现在祖父把它系在车前,我们驶上山,回到村里。车的横木在滴水。沙子里还有不少河水。我们后头留下一对车轮痕迹、一道水痕、一条沙迹和一组马的脚印。
  祖母拎着一只柳条篮子从菜园里出来。她在黑刺李树丛后的废铁堆里又找到一只汤锅。
  她在里面盛上泥土,种入一棵天竺葵。
  祖母的天竺葵像纸花一样毫无生气,不过在祖母眼里,没有什么比汤锅里的天竺葵更美。
  她在走道里的一条木地板上放满了天竺葵,走廊门边楼梯上的木板上放满天竺葵,院子里花园门边的木板上放满天竺葵。

  她的房间窗户和厨房窗户上都是汤锅里的天竺葵。猪栏旁的沙堆里全是天竺葵的幼苗。房子里所有的横梁上挂满汤锅。
  祖母的天竺葵一生都在开花。
  祖父对此只字不提。他一生都没有说过天竺葵这个词。他觉得天竺葵不丑也不美。它们对他来说无所谓,就像他皮肤上的毛发对我来说也无所谓一样。或者他压根没看见它们。
  祖父死去的时候,祖母把她收集来的所有天竺葵都搬进他的房间。
  祖父被安放在一片汤锅里的天竺葵形成的森林里。它们现在仍然是无谓的。祖父现在仍然对它们只字不提。
  他死后,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祖母不再往家里带天竺葵和汤锅。
  但那些她到彼时为止收集来的天竺葵和汤锅,直到今天还在。
  它们现在已经很老了。它们相当古老了,它们一生在开花。
  我醒了。祖父又在敲锤。我听到院子里的锤击声变得又高又尖。所有的东西都兴奋一阵子,再回复平静。连空气都发出噪音,草茎也扑腾有声。
  现在我的睡意完全消散了。祖母在隔壁房间敲落床褥里的暑气,细绒毛飞出来,钻进她的眼睛。
  接着祖母把满满的夜壶拎去后院,身后一滴一滴的长长水迹留在房间、前堂、走廊、院子里。她的拇指也湿了。
  白天里夜壶都放在床间的小凳下。上面盖着一张报纸,人们看不到它,但走进屋子的时候能闻到它。
  每天夜里我都听到祖母在隔壁房间里往夜壶里撒尿。要是撒尿的声音不一样响,有几次短短的中断,我就知道,现在是祖父站在夜壶上方。祖母每天夜里两点半醒来,快速套上毛毡拖鞋,坐到夜壶上。要是她哪次没有在两点半的时候醒来,她就会直到早上才醒,我就会知道她陷入了不健康的深眠,接下来三天都要在病床上度过。

  她身上不疼,或者哪里都疼,她从睡眠陷入半睡眠,从半睡眠转入睡眠。第四天她早早起床去做未完的家务,锅罐壶盆的丁零哐啷之声直响到大下午,再洗刷清扫和在花园里除草,直到夜幕降临。
  祖母种的罂粟花是村子里最美的。它长得比篱笆还高,开满沉甸甸的白花。起风的时候,长长的茎秆儿打在一起,花颤抖起来,却没有一片叶子掉下来。
  祖母眼睛望着宽大的花瓣。她锄掉花畦里的每一根杂草。
  等到罂粟花头变干,变成枯草黄色,她就从抽屉里拿出最大的一把刀子,把所有的花头切到一只大大的柳条篮子里。她做饭的时候,锅子掉下来,盘子在手里打破,玻璃杯摔碎在她面前的地板上,餐布发臭,不再一天天地擦干那么多脏碗碟,刀刃上满是缺口,猫在厨房的椅子上打瞌睡,喉咙口呼噜呼噜,鼾声大作。祖母在缝衣针后讲述她童年的罂粟花头。
  现在挂在祖母床头相框里的曾祖母曾一下子把三只罂粟花头里的子倒进祖母的喉咙里。祖母强咽下那些坚硬的种子,陷入深睡。父母和雇工去田里,把她一个人留在屋里睡觉,等到他们晚上迟迟回到家,发现她还在睡。
  人们还给她吃“乌鸦粪”(鸦片),味道像石膏,石灰质的,粗糙,辛辣。那一块块东西捏住舌头,她因此陷入乌鸦一般黑的漫长睡眠。
  祖母的弟弟,爱哭鼻子的弗朗茨,有一天被人把一块过大的乌鸦粪塞进嘴里,他再也没有醒来。他变得僵硬,脸上全是青色的斑。他们把他埋了,没有葬礼,没有音乐,因为他本来只是想睡觉,棺材是在家里打的,材料是从一个果酱箱子上拆下来的粗糙刺手的木板。
  马夫用他的手推车把弗朗茨运去公墓,他们穿过街道上的尘埃,穿过空荡荡的村子。村里没人发觉死了一个人。家里也没人发觉。还有足够多的孩子,满满一阁楼间,满满一寝室,满满一张炉边长凳。冬天里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去村里,轮流去上学,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鞋子给所有的脚穿。家里谁也不会想谁。就算一个人不在了,还有另一个人在。

  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她有七双鞋子,这孩子究竟是什么呢。房子空空的,鞋子放在那,永远是干净得发亮的,因为人们不再允许她在脏东西里走,下雨的时候,她会被抱在手里走。
  祖母清清嗓子,然后几小时里不再说一句话。有时候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唱《矢车菊蓝是哭泣》或者是《喝葡萄酒的女人的眼睛》。她一次唱的是哭泣,一次唱的是葡萄酒。她的记忆里有上百块花畦,全种的罂粟花,所有在花园里存在过的白花都在她脸上枯萎,在她走路的时候掉到地上。所有黑色的罂粟子都从她的裙子里撒落,它们太重了,她带着满满当当的罂粟子几乎没法走路。
  母亲哭了。她边哭边说话,说的和哭的一样多,和说话时一样多,总有一条水和玻璃质的鼻涕流出来,她用袖子擦去。
  父亲又喝醉了。他拧开电视机开关,望着空空的屏幕。它里面只闪烁着雪花,从雪花里可以听到音乐声。父亲的脸和屏幕一样空洞,母亲说,关上电视,而父亲只是关掉了声音,让它继续闪烁,并开始唱歌,唱的是《三个伙伴,他们走出去闯生活》。
  唱到“出去”时,父亲的声音拉得很高,一边指向窗外的街道。石子路上全是鹅粪。“他们曾在哪里,在这广袤、广袤的大世界里?”父亲的声音变得温柔。“风驱动他们行走,因为没有人,没有人支持他们。”村子里的风在草茎和鹅粪上方颤抖。父亲有脸,有眼睛,有嘴,父亲的双耳充满他自己粗犷的歌声。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