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丁庄梦 - 第八章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结果呢,在那条规下,学校和庄里反而都有了许许多多跷跷蹊蹊的事情了。
  丁庄就有些不是起初的丁庄了。
  事情也没啥儿大不了,就是贾根柱家里有喜事。大喜的事,他弟弟染上热病了,左邻和右舍,全庄人家都对外庄人说他弟弟身体好,一顿能吃三个馍,两盘菜,再喝两碗汤。终于就把外庄一个没病的姑娘说动了心,也就答应要嫁他。答应三朝两日就结婚。弟弟要结婚,大喜的事,摆宴请客要用十张桌。原先各家专门请客用的方桌大都改做棺材了,待今儿根柱的弟弟根宝要结婚摆宴时,借不来大喜用的八仙桌,他就让弟弟来学校拉课桌。半晌里,他弟弟根宝用板车拉着几张课桌要走时,我爷在门口拦了他,说那课桌谁也不能动,除了孩娃们上课谁也不能动。就是有人把他打死他也不能让人动了那课桌。
  新课桌,黄的漆,六张桌子腿套腿的装在板车上。爷要去车上把那课桌卸下来,二十二岁的根宝要把桌子往上装。吵起来,学校里的热病人们都来了。
  根柱和跃进也来了。
  这是根柱和跃进在学校当家做主的三天后——在这三天里,根柱和跃进没多吃大家一口饭,也没多喝一口大家熬的中药汤,还两次跑到乡里替病人们要照顾,给每个病人要来了十斤面、五斤豆,还说好每家有热病病人的,麦熟后向政府免缴三分之一的土地税,一反加一正,各家不仅有了二十几斤粮,还又省下了上税钱。只少省下了每年为那税钱与政府的争争和吵吵。都为这些高兴时,我爷和根宝吵起来。
  我爷说:"学校的桌子谁也不能动。"
  根宝说:"丁老师,我有热病了你知道不知道?"
  我爷说:"你有热病你还和人家结婚呀?"
  根宝说:"老天爷,你想让我一辈子打光棍?"
  就都围上来,看我爷拦在门口不让那拉了课桌的车子走,就都劝我爷。

  说:"借借桌子有啥不行啊,又不是不还呢。"
  说:"人都死绝了,庄里娶个媳妇容易嘛。"
  说:"丁老师,你不是因为根柱不让你管这学校报复吧?"
  爷不再说啥儿,只是拦在门口上。半暖的日光从头顶泄下来,所有的人都把棉衣脱去了。有的穿了旧毛衣,有的穿了新绒衣,有的单穿着布衫后,把他的棉衣披在肩膀上。这季节,穿单的寒,穿棉的暖,他穿单披棉就不冷不热了,寒暖相宜了。我爷穿了件不新不旧的黄绒衣。黄绒衣把他的脸衬成了腊黄色。那腊黄上还挂着一层汗,在日光里像黄土地里渗出的水。爷就立在学校铁门的正中央,一手扯着一边的门,用身子拦了那被推开的宽门缝,双腿分立着,像两根木桩被砸进了地里样。瞅着所有的热病们,爷对所有的病人们说:
  "谁敢保证他死了,他孩娃不再来学校读书写字,我就让根宝把这桌子都拉走。"
  没有人说话。
  我爷唤着问:"谁敢保证啊?"
  仍然没有人说话,就都僵下来,空气结了冰,人便木呆着,不知如何是好时,根柱就来了。不慌不忙地走,脸上呈着青,有一股怒气在脸上压盖着。他从人们让开的道上走过去,竖在爷面前,收住嗓子冷冷说:"丁老师,你忘了三天前我们说过的话?"
  我爷瞟了一眼贾根柱,不高不低说:"我只要还看管这学校,我就不让人拉这课桌子。"
  根柱说:"你看管学校是不错,可这学校是丁庄的小学吧?"
  "是丁庄的小学呀。"我爷不能说这小学不是丁庄的,可是他说了,根柱就占下理儿了。根柱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摸出村委会的章,蹲下来,把那白纸铺在膝盖上,将公章放在嘴上哈了哈,便在那纸上盖了一个鲜红的印,递给我爷说:"这下你让拉了吧?"看我爷依然拦着大门不动弹,就又蹲下来,把纸铺在膝盖上,用一支铅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经研究同意贾根宝从学校拉走十二张课桌用",还在那纸上签了自己的名。把名字显赫赫地签在红的公章上,重又把纸递到我爷的面前去:

  "这下你还有话要说吗?"
  爷瞟了那张纸,和那纸上的字和章,又用眼乜斜了一下贾根柱,像乜斜一个平常爱说假话的孩娃样,有些瞧不起,又有些可怜那孩娃。可他眼里的瞧不起是被根柱看见了,被大门前所有的热病人们看了出来了,就都觉得是爷的不对了。已经盖了公章你就该放了人家了,说破天不就是要用几张桌子吗。已经在那纸上写了"经研究同意"了,你就该放了那些桌子了。要结婚的喜事你那能这样啊。
  这时候,我叔从人群中挤出来,替贾家求着人情说:"爹,又不是我们家的桌子,何苦呀。"
  我爷说:"闭上你的嘴——不是你也没有今儿天的事。"
  我叔就不再说啥了,脸上挂着笑,笑一笑,又退到了人群里,说:"好。好。我不管。我不管还不行吗?"
  赵秀芹从人群挤出来:"丁老师,你不能这样短见吧,这课桌又不是姓丁的。"
  我爷说:"赵秀芹,你连你的名字都不认识,你明白啥儿呀?"
  赵雪芹就张嘴哑然了,嘴张着,无话可说了。
  丁跃进从人群后边挤过来,拨开挡着路的人群说:"叔,让根宝拉桌子是我同意的,你闪开让根宝拉过去。"
  我爷说:"你同意就可以拉了吗?"说完就拿眼逼着丁跃进,像要把他吞进眼里去。
  跃进是不怕我爷的,他和我爷乜他样乜了一眼爷,高了嗓门生生硬硬道:"我和根柱都同意,是商量过了才同意根宝来拉的。"
  我爷把他的脖子梗了梗,把头仰在半空里,不看贾根柱,也不看丁跃进,只瞟了一眼丁庄的病人们,然后就把目光仰到天上去:"要想把这桌子拉走掉,就让车子从我的身上翻过去。"说完这句话,爷把两扇铁门用力关了关,让门缝把他挤起来,像他把自己和铁门焊在了一块样,像就是根柱和跃进动手拽他、拉他、打了他,他也不会和那铁门分开来。

  景况便又硬下来,僵下来,空气又如结上了冰。谁都不说话。谁都在看着根柱、跃进和我爷,看着他们如何在这僵硬中收下戏的场。渐渐的,人就明白那不让拉桌子不是桌子的事,不是我叔和玲玲被捉了奸的事,怕是谁来管这学校的事。谁来管这学校的桌子的事。
  也就都默着。
  黑鸦鸦的默。被初春的暖阳照着还令人生寒的默。
  写了字、盖了章的纸在贾根柱的手里抖。轻微微地抖。他的脸上是一层死青色,双唇绷成一条线,看着爷就像看着一头老了还会咬人、抵人的牛。
  老不死的牛。
  丁跃进立在贾根柱的身边上,他的脸上不见青,却是被人用唾味"呸!"在脸上的没趣和无奈。因为我爷是他叔,好与坏都是他的叔,还教过他的书,是老师,他不能拿了我爷咋样儿,就看着贾根柱,希望根柱这时能做些啥儿事,能让我爷先自松开大铁门,让根宝把桌子拉走掉。反正那桌子,是贾根柱的兄弟要用的,这场面,要收场也该有根柱来收场。根柱的弟弟二十二,都知道他患上热病了。他没卖过血,可不知为啥他就染上热病了。是丁庄全庄的人隐着实情他才讨到媳妇的,才骗下人家姑娘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外庄大姑娘,比他小着两岁半,人漂亮,有文化,考过大学没考上。再有几分她就考上了。考上了她就不用嫁给有着热病的根宝了。可她没考上,她就要嫁给丁庄的根宝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