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底牌 - 第十七章露达·达威斯的证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露达·达威斯走出狄本汉商店,若有所思站在人行道上,一脸犹豫不决的表情。那张脸表情丰富,每一种飞逝的情绪都迅速化为各种表情。
  此时露达的面孔清晰说道:"我该不该?""我想--""也许还是不要的好。"
  门警满怀希望问她:"小姐,计程车?"露达摇摇头。
  一位手提大包小包的胖妇人满脸"为圣诞提早购物"的表情,猛撞了露达一下,露达依旧呆站在那里拿不定主意。
  乱糟糟的思绪掠过脑海。"我去去又何妨呢?她邀请过我--不过她也许对每个人都说这句话哩。她不一定是认真的--反正安妮不要我陪。她说得很清楚,她宁可单独和德斯帕少校去找律师--她这样做有何不可?我意思是说,三个人嫌太多了--而那件事与我无关。我也不见得特别想见德斯帕少校--虽然他很亲切--我想他一定爱上安妮了。否则男人不肯这么费心的--我意思是说,不只是纯粹的善意。"
  一位信差撞到露达,以责备的口吻说:"小姐,请原谅。"
  露达暗想:"噢,老天我不能整天站在这里呀,只因为我是白痴,拿不定主意--我想那件外套和裙子一定很漂亮。不知道棕色会不会更实用?不,我不以为然。算了,我该去还是不该去呢?三点半--正是好时刻--我意思说,人家不会以为我存心叨扰一餐。我还是去看看吧。"
  她过马路,向右转再向左转,沿着哈莉街走去,最后来到一排奥利佛太太描述为"与疗养院为伍"的公寓,才停下脚步。
  露达暗想:"算啦,她又不会吃掉我",就壮胆走进楼房。
  奥利佛太太的住宅在顶楼。一位穿着制服的侍者以电梯载露达上去,她下了电梯,站在一扇绿门外,脚踏漂亮的新垫子。
  露达暗想:"真可怕,比看牙医更糟糕。不过我得坚持到底。"
  她窘得满面红晕,按按门铃。
  一位年老的使女来开门。
  "是--我能不能--奥利佛太太在不在家?"露达问道。
  使女退后,露达走进屋里;跟着踏入一间很不整洁的客厅。使女说:"请问我该报什么姓名?"
  "噢--呃--就说是达威斯小姐--露达·达威斯小姐。"
  使女进去了。露达觉得好象过了一百年,其实只有一分四十五秒,使女又回到客厅。
  "小姐,请走这边。"
  露达脸红得比刚才更厉害,乖乖跟着女佣走;沿走道转个弯,有一扇门开着;她紧张兮兮踏进一个房间,起先她满怀惊讶,以为自己来到了非洲森林!鸟儿--一群群的小鸟、鹦鹉、金刚鹦鹉、连鸟类学家都不知道的鸟儿……在原始丛林间绕进绕出。在鸟儿和植物群中,露达看到一张旧餐桌,上面摆一台打字机,大堆的打字稿散在地上,奥利佛太太满头乱发,正由一张东倒西歪的椅子上站起来。

  "孩子,幸会幸会。"奥利佛太太说着伸出一只沾了油墨的手,以另一只手去抚平头发,这个动作简直不可思议。
  她的手肘碰到桌上的一个纸袋,纸袋掉下来,苹果滚得满地都是。
  "没关系,孩子,别麻烦了,等一下自会有人来检。"
  露达气喘吁吁,抓着五个苹果直起身。
  "噢,谢谢你--不,我不该放回纸袋里。我想纸袋有洞,放在壁炉架上吧。 这样可以了。坐下来,我们谈谈。"
  露达接过另一张旧椅子坐下来,眼睛盯着女主人。
  她气喘吁吁问道:"我真抱歉。我是不是打扰了你的工作之类的?"
  奥利佛太太说:"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正在工作,你看见啦。不过我笔下的芬兰侦探把自己给搞糊涂了。他靠一盘法国豆来推理,侦查出鼠尾草和麦克节鹅肉里面塞的洋葱有致死的毒药,不过我刚刚想起法国豆的生长季到麦克节已经过去了。"
  露达瞥见侦探小说的内在世界,兴奋莫名,几乎喘不过气来说:"可以制成罐头呀。"
  奥利佛太太将信将疑说:"当然可以。不过这样会破坏高xdx潮。园艺之类的事情我老是搞不清。读者写信给我,说我把花朵开放的季节全弄错了。这有什么关系嘛--反正伦敦的一家花店里各种花都一起开的。"
  露达忠心地说:"当然没关系。噢,奥利佛太太,写作一定棒极了。"
  奥利佛太太用沾了油墨的手指去揉额头问道:"为什么?"
  露达有点吃惊说:"噢,一定是如此嘛。坐下来写完一本书一定很妙。"
  奥利佛太太说:"不尽然。你知道,必须要思考。而思考往往很烦人。还得计划一切;又不时困住,叫人觉得永远挣不开困局--后来总算挣脱了!写作并不特别愉快。跟任何行业一样辛苦。"
  "不大象工作,"露达说。
  奥利佛太太说:"对你而言不象,因为你不必做呀!我却觉得是工作。有时候我得一再对自己复述下一批版权费的数目,才能继续做下去。你知道,钞票给人鼓舞。当你看见存款透支的时候,存款簿也有同样的作用。"
  露达说:"我没想到你亲自打字。我以为你有秘书。"
  "我的确请过秘书,我常设法口述给她听,可是她太能干了,往往叫我沮丧。我觉得她比我更懂英文、文法、逗号和分号,还我有自卑感。后来我请一个不能干的秘书,当然啦,也不太合用。"

  露达说:"能构思情节一定很妙。"
  奥利佛太太高兴说:"我随时能构思情节,累的是写下来。我常常自以为写完了,算一算发现才只写了三万字,不是六万字。于是我只得再补上一件命案,让女主角再被人绑架。真烦人。"
  露达没答腔。她盯着奥利佛太太,满怀年轻人对名人的敬意--却又夹着点失望。
  奥利佛太太挥手说:"你喜不喜欢这种壁纸?我好喜欢鸟儿。这些叶簇大概是热带产的。即使天气冷得要命,我看了也觉得是大热天。除非自觉很暖很暖,我什么事都做不来。不过我笔下的史文·赫森每天早晨都得打破浴室的冰层!"
  露达说:"我认为棒极了。你说我没打扰你,多谢。"
  奥利佛太太说:"我们喝点咖啡,吃点烤面包片。咖啡很浓,烤面包片热烘烘的。我随时吃得下。"
  她走到门口,开门叫唤,接着回来说:"你为什么进城--是不是来逛街?"
  "是的,我逛街买了点东西。"
  "梅瑞迪斯小姐也进城了?"
  "是的,她跟德斯帕少校去找一位律师。"
  "律师,呃?"奥利佛太太的眉毛往上挑,表示询问。
  "是的,你知道德斯帕少校说她该找一个律师。他非常好心--真的。"
  奥利佛太太说:"我也好心,不过好象不太受欢迎,对不对?事实上,我认为你的朋友很气我去看她。"
  "噢,没有--她真的没有。"露达尴尬得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其实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来解释一下。我看你完全误会了。她外表看来很冷淡,其实并非如此。我意思是说,不是因为你去拜访,而是因为你说了一句话。"
  "我说了一句话?"
  "是的,当然啦,你分辨不出来。只是不巧罢了。"
  "我说了什么?"
  "我想你一定不记得了。是你说话的方式--你提过意外和毒药之类的。"
  "我说了吗?"
  "我知道你可能不记得了。你要知道,安妮有过一次恐怖的经验。她住在一户人家,那边有个女人误吞了毒药--好象是染帽子的色漆;中毒死亡。当然啦,对安妮是可怕的震撼。她想起来或谈起来就受不了。拟定话害她想起旧事,她忽然不做声,全身僵硬,变得怪怪的。我发觉你注意到了,我不能在她面前说什么。但是我要告诉你,事情跟你想象中不一样,她并非不感激你。"
  奥利佛太太望着露达那张认真的红脸,慢慢说:"我明白了。"

  露达说:"安妮敏感得要命。她不擅于--面对现实。若有什么事情害她心慌,她宁可不谈那件事--其实那样一点好处都没有--至少我认为如此。不管你谈不谈,事情照样存在。这样等于逃避,假装没有那回事。无论多痛苦,我宁可全说出来。"
  奥利佛太太平平静静说:"啊,不过孩子,你是斗士。你的朋友安妮可不然。"
  露达脸红了。"安妮是个可人儿。"
  奥利佛太太露出笑容。
  她说:"我没说她不可爱。我只说她没有你这种特殊的勇气。"
  她叹口气,然后出其不意对少女说:"孩子,你相信真理的价值,还是不相信?"
  露达瞠目说:"我当然相信真理。"
  "是的,你嘴上这么说,但是你也许没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真相会刺伤人心--毁掉人的幻梦。"
  露达说:"我依旧想知道实情。"
  "我也是。但我不敢确定这样是否聪明。"
  露达认真说:"别把我跟你说的话告诉安妮,好不好?她会不高兴的。"
  "我绝不会这么做。事情是不是很久以前发生的?"
  "大约四、五年前。说也奇怪,人总是一再碰到同样的事。我有个姑妈老遇到船难。安妮则卷进两次暴死事件--当然啦,这次更糟糕,谋杀案相当可怕,对不对?"
  "是的。"
  这时候不加糖的咖啡和涂了奶油的热面包片送来了。露达象小孩子一般胃口大开。能跟名人亲亲密密共饮共食,她觉得好兴奋。
  吃喝完毕,她站起来说:"但愿我没过份打扰你工作。如果我寄一本你的作品过来,你介不介意--我意思是说,你会不会觉得麻烦?你肯不肯替我签个名?"
  奥利佛太太笑出声。"噢,我可以为你做更大的服务。"她打开房间另一端的柜子。"你喜欢哪一本?我自己相当喜欢《第二条金鱼事件》。不象其它那么吓人。"
  露达听一位作家如此形容自己笔下的作品,有点震惊,连忙接受馈赠。奥利佛太太拿起书,翻开来,以花体字签下名号,把书交给露达。
  "喏。"
  "多谢你。我此行很愉快。你真的不介意我来?"
  "我要你来的,"奥利佛太太说。
  她犹豫片刻又说:"你是好孩子,再见。好好照顾自己。"
  客人走后,她关上门,自言自语说:"我为什么说那句话呢?"
  她摇摇头,把头发弄乱,又回去处理主角史文·赫森和鼠尾草及洋葱填料的情节。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