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第三个女郎 - 第二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白罗坐在他那张四方形的大靠背椅上。双手搭在椅臂上,眼睛盯在面前的壁炉架,却视而不见。他身旁的小茶几上,放着一份一份夹得很整齐的各种文件。来自高毕先生的报告,他朋友尼尔警长提供的资料,另有一堆列为“传言、饶舌、谣言”的零页,并注明了资料的来源。
  此刻,他无需参阅这些文件。事实上,他都看过了,只是放在手边,以备碰到任何特殊情况可作随时参考之用。他现在要把自己脑中所知与所得到的资料都集聚在一起,因为他深信这些东西一定能形成一个模式。其中必定有一个模式。他此刻在思考,应从哪一个正确的角度来着手。
  他不是一个热中于依赖某种直觉的人,他不是个有直觉能力的人——然而他却是个有知觉的人。而关键不在知觉的本身,却在激发知觉的原因。引人好奇的是原因,而往往又并非你以为是的那些原因。而那些原因却经常是靠逻辑、感觉与知识钻研出来的。
  他到底对这个案子有什么感觉——这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案子?他最好自一般性的事实着手,然后再进行特定的探讨。此一案件有那些突出的方面?
  他认为金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不知道何以然。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是金钱……他也愈加想到不知哪一方面隐藏着邪恶。他认识邪恶,他以前也碰到过,他清楚邪恶的气味、滋味与它的魔力。困难在此刻他仍不知道邪恶究竟身藏何处。他已经采取了某些步骤与邪恶战斗,他希望这些步骤均能奏效。某种事情已经发生,正在进展,却尚未完成。有个人在某处正面临危险。
  恼人的是,这些事实却指向两个方向。如果他认为面临危险的那个人的确是陷入了险境,而至今他又找不出理由为什么会如此。那个特定的人何以会陷入险境呢?全然没有动机。若说他认为面临危险的人并没有什么危险,那么整个办案的方式就要改弦易辙了……他就得掉过头来,自完全相反的观点,来研判所有指向那个方向的事态。
  他将这一点暂且搁置起来,将探讨转向人物——也就是那些人。他们构成了何等的模式呢?他们究意扮演什么角色呢?
  首先,安德鲁?芮斯德立克。到目前,有关安德鲁?芮斯德立克,他已经搜集了相当不少的资料。对他出国前后的生活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一个浮躁的人,从未长久安于一个处所或目标,但是一般说来,人缘很好。不是个浪荡、鬼祟或狡诈的人,也许,不是个个性坚强的人?多方面显得软弱?
  白罗无法满意地皱起了眉头。这个形象与他本人所见过的安德鲁?芮斯德立克并不相符。他那突出的下颚,稳定的眼神与刚毅的气概,在显示他绝不会是个软弱的人。很明显,他也是个成功的商人。早年工作表现优异,在南非与南美也完成过几笔极佳的交易。他的资产也增加了,他带回来的是成功而非失败的经历。那么,他的个性又怎么能软弱呢?也许牵涉女人方面,他才是软弱的。他在婚姻上犯了错误——娶错了太太……会不会是被家中逼着结了婚的呢?因此后来又结识了另一个女人。只有那一个女人?还是另有别的几个女人?已经偌多年过去了,这方面的记录是不容易查证的了。无论如何,他总不是个声名狼藉的不忠实丈夫。他的家庭很正常,自各方面说来,他都是钟爱自己那个小女儿的。然而,他却碰上了一个女人,而且迷得抛下家庭,背井离乡。可见他这段恋情并不是假的。
  可是,这是否或许与其他的动机有所配合呢?讨厌办公室的工作,讨厌都市与伦敦的生活?他想是可能的。与此一模式相吻合。他似乎也属于孤独一型的人。国内外的人都喜欢他,但却好象没有亲近的朋友。的确,他在国外更难交到亲近的朋友,因为他不曾在任何一地待过长久的时间。他曾一度沉湎于赌博,耍了一招,捞了一票,之后厌倦了,又走往他乡。游牧民族!流浪汉。
  然而仍是与他自己心目中这个人的影象不相符呵!……影象?这个字又掀起了他对悬挂在芮斯德立克办公桌后面墙上那幅画像的记忆了。那是一幅同一个人十五年前的画像。十五年的时光,对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那个人有着什么改变呢?全面看来,竟是令人惊异的微少!添了几丝灰发,肩膀宽了些,但是脸上个性的线条却依然一样。那是一张有毅力的面孔,一个深知自己的需求的男人,也矢志要取得。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一个略带狠毒的人。
  那么,他怀疑:为什么芮斯德立克要将他的画像带到伦敦来呢?那是夫妻俩的一对画像呀。自纯艺术的观点来看,那两幅是应该挂在一处的。依心理学家来说,芮斯德立克下意识里是否想再一次与前妻断绝关系,与她分开?尽管她已死去,然而他心理上是否仍在闪避她的性格形象?这一点倒是挺耐人寻味的……这两幅画据说是与另一些储藏的自家摆设一起拿出来的。玛丽?芮斯德立克为了在克洛斯海吉斯住宅增添一些家具,无疑地一定请罗德立克爵士让出一些地方,好让她摆些自己选的东西。他猜想,会不会是玛丽?芮斯德立克,这位新夫人要把那一对画像挂起来的。然而,她该把前任夫人的画像扔进阁楼里,倒更自然些!不过,他又想到,或许在克洛斯海吉斯住宅里并没有一间可供储放物品的阁楼。大概是,当这对返国的夫妇在伦敦寻觅新家的时候,罗德立克爵士暂且让出点地方给他们摆东西吧。因此也就不很碍事,何况两幅画一起挂也省了些麻烦。再说,玛丽?芮斯德立克也是个明理的妇人,不是那种爱吃醋、闹情绪的女人。
  “算了吧,都一样,”赫邱里?白罗心想:“女人,没有不善妒的,尤其是那种你原以为最不会嫉妒的女人!”
  他的思路转向了玛丽?芮斯德立克,开始思考她这个女人。他感到最怪的是,他对她竟然没有什么想法!他只见过她一次,但不知怎地,却不曾留下什么印象。他只想到她有一份利落,也有一种——他该怎么形容呢?——不自然(“不过,老兄啊,”赫邱里?白罗自己又插了一句:“你那是想到了她那顶假发呀!”)
  一个人对一个女人竟然知道得如此微薄,的确是相当荒唐的事。一个如此利落的女人,戴了假发,容貌美好,十分明理,且能感到愤怒。不错,当她发现那名孔雀青年闯入她的家中晃荡时,她表现了相当的愤怒。而且她的表现相当尖锐且明确,那么那名青年——也又是怎么了呢?不再受欢迎了?然而她发现了他之后,的确是很愤怒的。可是,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呀。任何作母亲的也不会为女儿选这么一个青年——白罗的思路又触了礁,他气极败坏地猛摇头。玛丽?芮斯德立克并不是诺玛的母亲啊。她该不致为了女儿一桩不适当、不快乐的婚事,或是跟一个不体面的青年生了个私生子东窗事发而感到焦虑忧心吧!玛丽对诺玛到底有何等的感觉?至少,自表面看来,她是个很烦人的女孩子——挑了一个显然是安德鲁?芮斯德立克忧虑与烦恼根源的男朋友。但是除了这一点,对一个显然蓄意要毒死她的继女,她到底是怎么个感觉与想法呢?

  自态度上看来,她似乎是个很识大体的人。她要把诺玛迁出家外,自己避开险境;也与丈夫合作将过去发生的家丑给遮盖起来。诺玛虽然每个周末都回家露露面,但是此后她的生活将会以伦敦为中心。即使他们将来找到新家搬了过去,看样子也不至于会请诺玛与他们同住。这年头,多半的年轻女郎都不跟父母同住。因此,这个问题该早已解决了。只是,对白罗说来,谁给玛丽?芮斯德立克下毒的问题,却根本没有任何的答案。
  芮斯德立克本人相信是他女儿干的——但是白罗却怀疑……他心中在盘算苏妮亚那女郎的可能性。她在那宅子里到底是干什么的?她为什么去的?不错,罗德立克爵士不能片刻没有她的照顾——或许她根本没有返回自己国家的心意?很可能她打的纯然是结婚的主意——像罗德立克爵士这种年纪的老头子跟年轻貌美的女郎结婚,是每个星期都有的事。从世俗的眼光来衡量,苏妮亚这么作是很有收获的事。稳定的社会地位,寡居之后又可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难道说她另有全然不同的目的吗?她去国家植物园难道将罗德立克爵士遗失的文件夹在那本书里头了吗?
  玛丽?芮斯德立克是否对她起了疑心呢——怀疑她的行动,她的忠诚,以及她休假之日去哪里又去会谁了呢?是不是苏妮亚下了那种药量很少,不会引起疑心,而累积起来之后也顶多引起肠胃炎的毒药呢?
  他决定暂且将克洛斯海吉斯宅子里这家的情况放置一边。他象诺玛一样,来到了伦敦,开始推敲分租一幢公寓楼房的三名女郎。
  克劳蒂亚?瑞希?何兰、法兰西丝?贾莉与诺玛?芮斯德立克。克劳蒂亚?瑞希?何兰是个著名国会议员的女儿,阔绰、能干、训练有素,颇具风姿的第一流女秘书。法兰西丝?贾莉,一个乡间代书的女儿,擅长艺术,曾在戏剧学校短期进修过,然后上史勒德女子学院,又中途辍学,偶尔替艺术委员会工作,目前受雇于一家画廊,收入不错,精于艺术,有不少不修边幅的朋友。她认识大卫?贝克这名青年,但表面看来两人并不热络。她或许会爱上他吗?白罗认为,他这型青年通常是父母、一般社会阶层与警察所不喜欢的人。他怎么会对家世很好的女孩子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实在是白罗很费解的事。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的确是事实。他本人对大卫的看法如何呢?
  一个长得挺漂亮的年轻人,带些厚颜且吊儿郎当的味道,他首次看见他是在克洛斯海吉斯住宅的楼上,大概是替诺玛办点事(也说不定是自己去探查什么的,谁晓得?)。
  第二次遇上他的时候是给他搭便车那次。一个蛮有性格的青年,予人的印象是很能胜任他所想做的事。然而,很清晰地,他确有令人不满的一面。白罗拿起手边的一张资料,看了看。虽然算不上罪行,却有些不良记录。在修车厂诈欺过小钱,捣乱打架,捣毁东西,也曾两次缓刑。这种事如今已蔚为风气。在白罗的分类下都算不得邪恶。他曾是个很有前途的画家,却半途而废。他这种人从不作固定工作的。他爱慕虚荣、自豪,一只爱上自己外貌的孔雀。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呢?白罗心里在琢磨。
  他伸出一只手臂拿起一张纸,上头草写了诺玛与大卫那天在餐室里谈话的内容大纲——当然也只是奥立佛太太所能记得的一些事。她能记住多少呢?白罗在想。他颇表怀疑地摇了摇头。没法子知道奥立佛太太的想像力在什么节骨眼儿会冒了出来!这年轻人是否关爱诺玛?真地要跟她结婚?她对他的感情是不容置疑的。他曾提议要跟她结婚。
  诺玛自己手头有钱吗?她父亲固然有钱,但那又是另一回事。白罗气恼地叹了一声。他忘了查询故世的芮斯德立克夫人的遗嘱内容,他翻了翻一些资料文件,还好,高毕先生并未疏漏此类不可少的需要。显然,芮斯德立克夫人生前受到她丈夫很好的供养,她每年自己大约有一千英镑的收入。她将一切所有都留给了女儿。不过据白罗看,也没有达到足以构成婚姻动机的数额。身为独生女,她或许在父亲故世时继承一大笔财产,不过这仍是未知数。如果她父亲不喜欢她所嫁的对象,可能根本不会留给她多少钱。
  那么可以认定大卫是真爱她的,因为他愿意娶她。然而——白罗又摇起头来了。这大约是他第五次摇头了。这一切事实都凑不拢,没法子合成一个令人满意的模式。他想起了芮斯德立克办公桌上的那张开好的支票,显然是用来打发这名青年,而这名青年又是很愿意接受贿赂的!但这又与实情不相符合。这张支票确切是开给大卫?贝克的,而且面额非常巨大,简直可说是大得惊人。这笔数额可以令任何品行不良的贫穷青年动心。
  但是他却在这张支票开出的前一天向她提出了婚事的建议。当然,这可能是全盘计划中的第一招棋——为了抬高价钱而将的一军。白罗记起芮斯德立克坐在那里的神情,嘴唇狠狠地紧闭着。他必定深爱自己的女儿,才甘心出如此庞大的代价;他也一定害怕女儿本身可能早下定了决心要嫁给这年轻人了。
  他的思考自芮斯德立克转到了克劳蒂亚。克劳蒂亚与安德鲁?芮斯德立克,是不是机缘,纯然是机缘的安排,她当了他的女秘书呢?他们之间可能会有衔接的。他在考虑克劳蒂亚。三个女郎合住一所公寓,是克劳蒂亚?何兰的公寓,是她先租下来,后来先与一个已经认识的女郎分租,然后才与另一个,也就是第三个女郎合租。第三个女郎,白罗在想。是了,总要回到这第三个女郎。到头来总离不了她。他也不能不再回到她身上。考虑到各种模式时,总会绕回到她身上,诺玛?芮斯德立克。
  那个在他吃早饭的时候前来向他请教的女郎,他曾在一家餐室的桌台上交谈过的那个女郎,那时,她刚与所爱的男朋友吃了一盘烤豆。(他发觉,他好象每次遇见她都是在进食的时候!)他对她有什么想法?首先,该看看别人对她有什么样的看法?芮斯德立克疼爱她,为她万分的焦虑,万分的恐惧。他不仅怀疑,而且显然已经确认她想毒害他新近婚娶的夫人。他也曾找过医生请教过她女儿的状况。白罗自己非常想与那位医师谈谈,但是他相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医生们是很吝啬的,除了极端可信赖的人如病人的父母之外,通常是不愿将病人的资料泄漏给他人的。不过,白罗可以轻易地想象那位医师会怎么说。白罗想,那位医师一定是很谨慎的,作医师的本该如此。他可能转弯抹角,支支吾吾地谈一些治疗之道。他虽然不会直接强调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但至少暗示过的。事实上,那位医生私下必定确认诺玛患有这类病症。但是他必定也很了解歇斯底里型的女孩子,这些女孩子往往做出来的事情未必真是心理病态的结果,而只是一种脾气、嫉妒、情绪或狂奋的发作而已。那医生本人不一定是心理分析或精神病科的医生,却可能只是位内科医生,他不会作自己不敢肯定的诊断,却可能谨慎地作了些建议。

  譬如,先让她找份工作——在伦敦的工作,然后再带她去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
  还有另外的人对诺玛?芮斯德立克有什么看法吗?克劳蒂亚?瑞希?何兰?这他不清楚。他连何兰小姐本身也所知不多。她很能保守秘密,绝不会将自己不愿放手的事情泄漏出去。没有痕迹显示她有意暴露那个女郎的私事。当然,如果她对她的心理状态有所畏惧的话,也可能会那么作的。他与法兰西丝对此事也不会有很多的讨论,因为那第二个女郎很没有顾忌地就说出了:诺玛在家中度达周末之后就一直没回她们的公寓去。
  克劳蒂亚听了,有点气恼。比起来,克劳蒂亚比她似乎更是构成某种模式的一环。她有脑筋,白罗在想,做事也有效率……他的思路又转回到诺玛,这第三个女郎了。在这一模式中,她占了何等的地位?摸清了她的地位,整个案子就可以凑在一起了。会如奥菲丽亚一般吗,他想?但是一般对奥菲丽亚有两种见解,正如对诺玛也有两种意见一样。
  奥菲丽亚是真疯了,还是假装疯癫?演员们往往有两种分歧的阐释来表达这个角色——或许,他该说是“哈姆雷特”一剧的制作人有两种看法。这种争论正是他们搞出来的。
  哈姆雷特是疯狂亦或正常?由观众去决定。那么奥菲丽亚是疯癫亦或清醒呢?
  即令对于自己女儿的看法,芮斯德立克也不会用“疯癫”这个字眼的。一般人都宁愿用“心理失常”这样的字眼。其他形容诺玛的话有“古怪”、“她有点古怪”、“象精神恍惚”、“脑子缺点什么,你懂我的意思吧”。那么“一般的女人”,她们的判断可靠吗?白罗认为有可能的。诺玛的确有些怪,但这种怪与她表面上呈现的怪异是有出入的。他记起了她无精打采进入他房中那幅影象:一个属于现代的女孩子,与许多女孩子同样的那类时髦女郎。黏兮兮的头发垂在双肩,一袭长不过膝,毫无特色而寒伧的衣装,自他这老派人士的眼中看来,就象个成年女子硬要装作小女孩子的模样。
  “很对不起,可是你太老了。”
  这也许是实话。他完全是以一副老人的眼光来看她的,全无羡慕;他觉得她只是个显然无意奉承,全不卖弄风情的女郎。一个对自己的女性感全无所知——没有魅力、神秘感或刺激感,也许除了平淡的生理性行为之外再无所奉献的女子。如此,她对他的贬斥该是有道理的了。他无法帮助她,因为他并不了解她,因为连他都没法子欣赏她。他已经为她尽了一切的力量,只是直到今天到底有些什么成绩呢?打从她来求援的那一刻至今,他到底帮了她什么忙呢?答案立刻自他脑海中隐现:他保护了她的安全,至少这一点他作到了,这是说,果真她需要安全保护的话。主要关键其实也就在此,她真的需要安全的保护吗?还有那句莫名其妙的供词!真是的,与其说是供词,不如说是宣言:
  “我想我也许杀了人。”
  这是最要抓紧的,因为这句话是整个事件的关键。这也是他的专长。对付谋杀,查清谋杀,预防谋杀!作一只追捕凶手的忠心的猎犬。谋杀业经宣布了,谋杀一定发生在什么地方了,他也曾经寻找,却一直找不着。菜汤内下毒的模式?青年流氓动刀互砍的模式?那句荒诞无稽却又阴森吓人的话:天井里的血迹,左轮手枪的枪响。朝谁发射的,又为了什么?
  这不是一种应该与她所说的相互吻合的犯罪方式:“我也许杀了人。”他给终在黑暗中摸索,希望能找到一种犯罪的模式,希望能摸清这第三个女郎如何才能配合此一模式;然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个女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然而,他想,雅兰?奥立佛漫不经心所说的一句话,却照亮了他的方向。波洛登公寓里一名妇人据传自杀,这倒是相当配称的。那怕公寓正是这第三个女郎的住宿所在。
  她所说的谋杀一定是指的这桩“自杀”。若说在同一时间内又发生了另一桩谋杀,那也未免过份巧合了!再说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在那段时间另有别的凶案发生呵。在一次酒会中,听了他的朋友奥立佛太太向大家夸耀了他的不凡成就之后,不会有其他的死亡会激使她十万火急地跑来找他求援的。因此,当奥立佛太太随意向他提起那个女人跳楼自杀的事时,他曾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一直在苦寻的答案了。
  线索就在这里,正是解决他困惑的答案。他所需要去找的都在这里:原因、时间与地点。
  “可把我唬着了。”赫邱里?白罗大声嚷了出来。
  他伸出手去找到一份打字整齐有关一名妇人的生平资料。查本提夫人的一生大胆事迹。一名四十三岁社会地位良好的女人,据说生活浪漫——两次结婚、两次离婚——一个喜欢男人的女人。这个在晚年饮酒过度的女人喜欢邀朋友聚会。据说她喜欢与比自己远为年轻的男人交游。白罗可以了解,一个单独住在波洛登公寓里这种女人的感触与过去,他也看得出何以这样一个女人,一天清早醒过来面对一切绝望,会自高楼上跃下。
  因为她患了癌症或是认为自己患了癌症?但是验尸的结果确定并非如此。
  他所要的是一种与诺玛?芮斯德立克相关的环节,他找不到。他再一次阅读有关这个妇人的资料。
  一名律师在验尸时提供了她的身份证明。本名露薏丝?卡本特,但是她却沿用了一个法国式的姓氏——查本提。是不是跟她的名字露薏丝更相配呢?露薏丝?为什么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呢?有人偶然提起过?——在一句话中出现过?——他的手指在打得很整齐的字页上翻动。啊!在这儿!正是这项资料。安德鲁?芮斯德立克抛下妻子与之私奔的那个女子叫露薏丝?贝瑞尔,这女子后来证实在芮斯德立克的晚年并不具有任何重要性。大约一年之后,两人就因争吵而分手了。同一个模式,白罗心中在想。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资料上这个女人的身上,疯狂地热爱一个男人,拆散了他的家庭,也许与他同居,然后与他吵闹,最后离开了他。他敢确定,绝对确定这位露薏丝?查本提是同一个露薏丝。即便如此,又怎能与诺玛扯上关系呢?是否芮斯德立克返回英国之后又与露薏丝?查本提重修旧好了呢?白罗表示怀疑。他们的生活早在多年前就分开了,他们两个再度重聚的机会简直小得到达不可能的地步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一段短暂、无足轻重的迷恋而已。他的现任夫人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嫉恨得将他以前的情妇从窗户推下去的。哪有这种事!依他看,唯一可能长年怀恨,要对一个破坏她家庭的女人采取报复的,可能只有第一任芮斯德立克夫人那种女人了。而这却又更不可能了,何况第一任芮斯德立克夫人已经死了呀!

  电话铃响,白罗却未移动。在这个时刻,他尤其不愿别人来打扰。他感到自己好象在进行一场追踪……他要穷追不舍……电话铃响停了,很好,李蒙小姐会去应付的。
  房门推开,李蒙小姐走了进来。
  “奥立佛太太要跟您通话。”她说。
  白罗摇了摇手说:“现在不成,现在不成,我求你!我现在不能跟她说话。”
  “她说她刚想到了些事情——是她忘了告诉您的事。说是一张字条——一张没写完的信,是从一辆搬运货车里的书桌抽屉中落掉出来的,也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李蒙小姐口吻中特意加了些不满的语气。
  白罗的手摇得更厉害了。
  “现在不成!”他恳求地说:“我求求你,现在不行。”
  “那我就告诉她您现在很忙。”
  李蒙小姐退了出去。
  屋里又宁静下来。白罗感到一阵阵疲惫向他偷袭而来。思考太久了,真得休息会儿了。是的,得轻松一下,得让紧张过去——轻松下来,也许模式就会出现了。他闭起了眼睛。所有的因素都在那里。他现在确信,他自外在是不会再知道什么了,必定是来自内在的。
  十分突然地——就在他的眼皮在假寐中休息时——来了……都在那儿——等着他呢!虽然他得规划出来,但是至少他知道该如何着手了。一块、一片的零碎断片都可以凑拢起来了。一顶假发、一帧画像、清晨五点、女人与她们的发型、那名孔雀青年——这一切都指向了那句话,开头是:
  第三个女郎……“我可能杀了人……”当然了!
  他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一首滑稽的儿歌,他随着大声唱了出来。
  啦啦啦,澡盆里泡了三个大男人。
  你猜都有谁?
  一个屠夫,一个面包师,还有一个作蜡烛的……………………可惜最后一句他给忘了。
  一个面包师,不错;一个屠夫,就有嫌牵强了——他把他们改成了女人,也模仿了一首:
  当,当,当,一幢楼房里住了三个女郎你猜都是谁?
  一名女秘书,一名来自史勒德的女郎这第三个女郎是——李蒙小姐走进屋来,“啊——我想起最后一句来了——‘他们都是从一个小马铃薯里钻出来的。’”
  李蒙小姐心急地看着他。
  “史提林佛立德医生一定要立刻跟您通话。他说有要紧的事。”
  “请告诉史提林佛立德医师可以的——你是说史提林佛立德医生吗?”
  他越过她身边,抓起了听筒。“来了。我是白罗呀!出了事了吗?”
  “她溜走了。”
  “什么?”
  “我刚说了的。她溜了,从大门跑出去了。”
  “你就让她跑掉了?”
  “我又能怎么样呢?”
  “你可以拦住她的呀。”
  “不成。”
  “你简直是发疯了,怎么能让她跑了呢?”
  “并不是。”
  “你真不了解。”
  “可是我跟她有过君子协定,随时可以自由离去。”
  “你不知道这牵涉会有多大。”
  “好了,就算我不知道吧。可是我有我的作法。如果我不让她走,我花在她身上的心血就全功尽弃,我的心血可花了不少。你的工作与我的不同,我们的目的不同。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工作已经有了绩效,正因为有了绩效我才认定她不会跑掉的。”
  “呵,可不是吗。后来呢,老兄,她还是跑了。”
  “老实讲,我实在不懂,怎么会出了纰漏。”
  “一定发生了变故。”
  “当然,但是什么变故呢?”
  “她见到了什么人,有人跟她谈过话,有人找到了她藏身的所在。”
  “我想不出这怎么可能……但是你好像忘了她是可以自由作选择的。她必须有自己的意志。”
  “有人逮住她了。一定有人查出了她在你哪儿。她有没有收到信件、电报或是电话?”
  “没有,都没有。这我是可以确定的。”
  “那怎么会——当然了!报纸。我相信你那里一定订了报纸了吧?”
  “当然了。作我这行,当然要注意人们的日常生活了。”
  “那么,他们就是这么找到她的。正常的日常生活。你订什么报?”
  “五份。”他把五份的名字说了出来。
  “她是什么时候走的?”
  “今天上午,十点半。”
  果然。看了报纸以后。至少这就容易着手得多了。
  “她平常看什么报?”
  “好像没有特别的选择。有时看这份,有时那份,有时候全看,还有时候也只随便翻翻。”
  “好了,我不能再浪费时间谈话了。”
  “你认为她看到了报上的广告了?这一类的东西?”
  “还有旁的解释吗?再谈了,我现在不能多说了。我得去找了,找有可能性的广告,然后立即采取行动。”
  他将听筒放回到电话机上。
  “李蒙小姐,把我们的两份报拿来,晨报与慧星报。再叫乔治去把别的报也都卖来。”
  他打开报纸在人事分类广告上一条一条仔细寻看时,心中也定下了思路。
  他应该来得及。一定得来得及……已经出了一桩人命案了,还会再来一桩的。但是,他,赫邱里?白罗却要去阻止……他是赫邱里?白罗——无辜人的复仇者。他不是说过吗(他每次说,都有人笑他):“我不赞成杀人。”人家都认为他这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这绝不是说淡话,这是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对事实的简单看法。他不赞同杀人。
  乔治捧着一迭报进来。
  “早上的报纸全在这儿,先生。”
  白罗看了李蒙小姐一眼,她正守在一旁等待发挥效率。
  “再看看我找过的那些广告,万一我可能遗漏一、两条。”
  “您是说人事广告吗?”
  “是的。我想也许会有叫大卫的人名。女孩子的名字,小名或绰号之类的。他们不会用诺玛这个名字的,也许是求助或是会面之类性质的。”
  李蒙小姐略显不耐地遵命接过了报纸。这不是她所能表现效率的所在,但是此刻他却没有别的差事可以派她去作。他本人打开了纪事晨报,这份报纸有最大的广告篇幅供他搜寻,他弯身凑近了报纸。
  一名女士要出让她的貂皮大衣……有人征求旅客搭车赴海外旅行……豪华现代住宅出售……微求寄宿房客……低能儿童……自制巧克糖……“茱丽叶。永难忘怀。你永远的爱人。”这还有点相近。他想,但仍跳过去了。路易十五式的家具……中年妇人有意协助料理旅馆……“事态紧急,务请会面。准时于下午四时半来公寓。暗号高莱斯。”
  门铃响的时刻,他正高喊:“乔治,叫辆计程车。”穿上大衣,走入走廊,乔治为他打开大门时,与奥立佛太太撞个满怀。在狭窄的走廊内,三人挣扎着彼此让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