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地狱 - 第78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里的空气也像是用黄金打造的。
  罗伯特·兰登这辈子参观过许多气势磅礴的大教堂,但圣马可金色大教堂总能以其真正的卓尔不凡令他深感震撼。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声称只需呼吸圣马可大教堂里的空气就能让人变得比原来更富有。这句话不仅可以被视为一个比喻,也是一个事实。
  由于大教堂内部的饰面由几百万块古代黄金箔片构成,据说空气中飞舞的许多尘埃粒子都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剥落片。这些悬浮在空中的黄金尘埃与透过西面大窗户倾泻进来的灿烂阳光融为一体,构建出生机勃勃的氛围,既有助于虔诚的人得到精神财富,也使他们得以在深呼吸时,以肺部镀金的形式获取了物质财富。
  此刻,西斜的太阳穿过西面的窗户,洒落在兰登的头上,宛如一面金灿灿的宽阔扇子,又似一块耀眼的绸质遮阳篷。兰登肃然起敬,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也感觉到身旁的西恩娜和费里斯在做同样的动作。
  "往哪边走?"西恩娜悄声问他。
  兰登指了指一个盘旋而上的台阶。大教堂的博物馆部分位于楼上,里面有一个详细介绍圣马可大教堂那些铜马的陈列展览。兰登相信展览将很快能告诉他们,究竟是哪位神秘的总督切割了铜马的头。
  他们上楼时,他看得出来费里斯又呼吸困难起来,而西恩娜在向他暗示着什么--她在过去几分钟里一直想引起他的注意。她带着警示的神情悄悄地朝费里斯的方向微微点头示意,做出兰登没有看懂的嘴型。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问她,费里斯就回头看了一眼,只是稍微晚了一拍,西恩娜已经转过目光,直视着费里斯。
  "你没事吧,大夫?"她若无其事地问。
  费里斯点点头,加快了上楼的步伐。
  真是位表演天才,兰登心想,可是她想告诉我什么呢?
  他们来到二楼后,可以看到整个大教堂就在他们脚下。教堂的结构采用了希腊十字架形状,与长方形的圣彼得大教堂或巴黎圣母院相比,外观上更呈方形。由于教堂前厅与祭坛之间的距离较短,圣马可大教堂透着一种粗犷坚固的气质,以及极大的亲和力。
  不过,为了避免完全没有距离感,圣马可大教堂的祭坛隐藏在一道圆柱构成的屏障之后,顶上还有一个颇有气势的十字架。祭坛上方为一华丽天盖所笼罩,这便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祭坛装饰品之一--名扬四海的"黄金围屏"。这块"金色布匹"其实是一道宽阔的镀金银质背景幕布,称其为布匹只是因为它将以前的一些杰作--主要是拜占庭珐琅瓷片--融合在一起,交织成一个哥特式的框架。由于上面装饰着大约一千三百颗珍珠、四百颗石榴石、三百颗蓝宝石以及大量祖母绿宝石、紫水晶和红宝石,"黄金围屏"与圣马可的驷马一起被视为威尼斯最有价值的珍宝之一。
  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大教堂"一词指欧洲或西方修建的任何东拜占庭式的教堂。由于仿造了君士坦丁堡的查士丁尼圣使徒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具有典型的东方风格,所以旅游指南常常建议游客们将它视为参观土耳其清真寺的一个可行的替代项目,因为很多穆斯林的礼拜堂就是由拜占庭式的教堂改造而成的。

  兰登虽然从不认为圣马可大教堂可以替代土耳其那些壮丽的清真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人们只需参观圣马可大教堂十字形结构右翼旁的那些密室,就能满足他们对拜占庭艺术的狂热,因为那里面藏着所谓的圣马可珍宝--二百八十三件价值连城的圣像、珠宝和圣杯,件件璀璨晶莹,都是从君士坦丁堡掠夺来的。
  兰登高兴地看到,这个下午大教堂里比较安静。尽管里面仍然有大量人群,但他至少可以自由走动。他穿过一群群人,领着费里斯和西恩娜去往西边的窗户,游客们可以从这里来到外面的阳台上,观看那些铜马。兰登虽然对确认那位总督的身份充满信心,但他仍然在想着此后的下一步行动--找到那位总督本人。他的坟墓?他的塑像?考虑到摆放在这座教堂、地下室以及圆顶坟墓里的塑像多达数百座,那可能还需要其他形式的帮助。
  兰登看到一位女讲解员正带领一群人参观,他礼貌地打断了她的讲解。"对不起,"他说,"埃托雷·维奥今天下午上班吗?"
  "埃托雷·维奥?"女讲解员用古怪的眼神望着兰登。"是的,当然,不过--"她突然眼睛一亮,停住了。"Lei è Robert Langdon, vero?! 你是罗伯特·兰登,对吗?"
  兰登耐心地笑了笑。"是我。我能和埃托雷聊聊吗?""可以,可以!"女讲解员示意自己的旅游团稍等片刻,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兰登和该博物馆的研究馆员埃托雷·维奥曾经一起在一部介绍圣马可大教堂的短纪录片中出镜,而且此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埃托雷撰写了介绍这个大教堂的书籍,"兰登向西恩娜解释说,"有好几本呢。"
  西恩娜似乎仍然对费里斯不放心。兰登领着他们穿过二楼,走向西面的窗户时,费里斯一直紧跟在他们身旁。他们来到窗户前,铜马强健的后腿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留下了清晰可辨的侧影。在外面的阳台上,游客们在四处走动,一面欣赏着那些铜马,一面俯瞰着圣马可广场壮观的全景。
  "它们就在那里!"西恩娜指着通往阳台的门惊呼道。
  "不完全正确,"兰登说,"我们在阳台上看到的这些铜马其实是复制品,圣马可的铜马原物出于安全和妥善保护的考虑存放在室内。"
  兰登领着西恩娜和费里斯顺着走廊来到一个灯光明亮的凹室,一模一样的四匹铜马似乎正从砖结构拱门背景中向他们奔来。兰登带着由衷的赞赏指着那些塑像。"这才是原物。"
  兰登每次近距离地观看这些铜马时,都会情不自禁地为它们肌肉组织的质地和细节而惊叹。唯其覆盖全身美轮美奂的金绿色铜锈才更凸显出它们起伏不定的皮肤那戏剧性的外观。对于兰登而言,这四匹经历过无数动荡之后仍然完好如昔的铜马,总在提醒着他保存伟大艺术品的重要性。

  "它们的项圈,"西恩娜指着马脖子上的装饰性项圈说,"你说那些项圈是后来加上去的?为的是遮挡住切口?"
  兰登已经给西恩娜和费里斯介绍过他在ARCA 网站上看到的"切割过的马头"的细节。
  "显然是的,"兰登说着朝旁边的文字说明牌走去。
  "罗伯特!"他们身后传来了一个热情洋溢的声音。"你伤到我了!"
  兰登转过身,看到埃托雷·维奥正挤过人群向他们走来。埃托雷一脸和气,满头白发,身穿蓝色西装,脖子周围挂着一条吊着眼镜的长链子。"你居然敢来我的威尼斯而不给我打电话?"
  兰登笑着握住了他的手。"埃托雷,我想给你一个惊喜。你气色不错。这两位是我朋友,布鲁克斯医生和费里斯医生。"
  埃托雷向他们问好,然后后退一步,打量着兰登。"和医生一起旅行?你生病了?你的衣服是怎么回事?你是想变成意大利人?"
  "都不是,"兰登笑着说,"我是来了解一些有关这些铜马的信息的。"
  埃托雷顿时来了兴趣。"还有什么是我们的著名教授不知道的?"
  兰登放声大笑。"我想知道这些铜马在十字军东征年代的运输过程中,马头被切割下来的事。"
  埃托雷·维奥脸上的表情仿佛兰登刚刚询问过女王的痔疮一样。"天哪,罗伯特,"他低声说,"我们不谈这些事。如果你想看看被切割下来的脑袋,我可以带你去看被斩首的卡尔玛涅奥拉或者--"
  "埃托雷,我需要知道哪位威尼斯总督切割过马头。"
  "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埃托雷反驳道,"我当然听到过那个传说,但几乎没有任何历史文献暗示有哪位总督干过--"
  "埃托雷,求你了,就算卖我一个人情吧,"兰登说,"按照那个传说,究竟是哪位总督?"
  埃托雷戴上眼镜,看着兰登。"根据传说,我们这些可爱的马是威尼斯最聪明、最具欺骗性的总督运来的。"
  "欺骗性?"
  "是啊,这位总督欺骗所有人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他满怀期待地望着兰登。"这位总督拿着国家的钱远航去埃及……但他将军队带向了其他地方,攻克了君士坦丁堡。
  "
  听上去像是欺诈,兰登暗想。"他叫什么名字?"
  埃托雷皱起了眉头。"罗伯特,我还以为你学的是世界历史呢。"
  "没错呀,但这个世界太大了,历史又太悠久,我只能寻求帮助。"
  "那好吧,我再给你最后一条线索。"
  兰登准备抗议,但随即意识到那样做只是白费力气。
  "这位总督活了近一个世纪,"埃托雷说,"这在当时是个奇迹。信迷信的人认为他的长寿源于他勇敢地从君士坦丁堡拯救了圣卢西亚的遗骨,并且将它们带回到威尼斯。圣卢西亚失去了眼睛--"

  "他抠出了盲人的骨骼!"西恩娜脱口而出,瞥了兰登一眼,而兰登也刚刚得出相同看法。
  埃托雷用怪异的眼神看了西恩娜一眼。"可以这么说吧,我想。
  "
  费里斯突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仿佛刚才穿过广场的那段漫长路程以及后来攀登楼梯的努力还没有让他缓过气来。
  "我应该补充一句,"埃托雷说,"这位总督非常热爱圣卢西亚,因为他本人也失了明。他在九十高龄时,仍然站在这个广场上,虽然无法看见,却在鼓动十字军东征。"
  "我知道是谁了,"兰登说。
  "我希望你已经知道了!"埃托雷微笑着说。
  他那过目不忘的记忆更多地适用于图像,而不是没有来龙去脉的理念,因此让兰登醒悟的是一件艺术品--古斯塔夫·多雷的一幅著名插图,描绘了一位消瘦、失明的总督,他双手高举过头顶,在鼓动一群人参加十字军。多雷那幅插图的名称依然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丹多洛劝诫十字军》。
  "恩里科·丹多洛,"兰登大声说,"那位似乎永远活着的总督。"
  "太棒了!"埃托雷说。"我还担心你的记忆老化了呢,老朋友。"
  "和我身上的其他部分一起老化了。他葬在这里吗?"
  "丹多洛?"埃托雷摇摇头。"不,不在这里。"
  "在哪儿?"西恩娜追问道,"在总督府?"
  埃托雷摘下眼镜,想了想。"别着急,威尼斯的总督太多,我想不起来--"
  他话还没有说完,一位神色惊慌的讲解员跑了过来,将他拉到一边,对他低声耳语了几句。埃托雷大惊失色,看着像是被吓坏了。他立刻匆匆走到栏杆旁,望着下面。随即他转过身来面对着兰登。
  "我马上就回来,"埃托雷大声说,然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兰登一头雾水,也走到栏杆边,向下望去。下面出什么事了?
  他起初什么也没有看到,那里只有游客在到处乱转。但是过了一会儿,他意识到许多游客都将目光转向了同一个方向,也就是教堂大门。一队威风凛凛、身穿黑色制服的士兵刚刚进入教堂,在教堂前厅呈扇状散开,堵住了所有出口。
  身穿黑色制服的士兵。兰登感到自己的双手抓紧了栏杆。
  "罗伯特!"西恩娜在他身后喊道。
  兰登的视线仍然停留在那些士兵身上。他们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罗伯特!"她在紧急呼喊。"出事了!快来帮我!"
  兰登听到她的呼救声很是诧异,在栏杆边转过身来。
  她去哪里了?
  他随即看到了西恩娜和费里斯。在圣马可驷马前的地面上,西恩娜正跪在费里斯的身旁……费里斯抽搐着倒在了地上,双手紧紧抓着胸口。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