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地狱 - 第8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门达西乌姆号"甲板上,兰登紧紧抓住光滑的柚木栏杆,努力站稳左右摇晃的双腿,试图喘上一口气。海风越来越凉,低飞的喷气式商务飞机发出的轰鸣告诉他,他们快到威尼斯机场了。
  我必须把布鲁克斯女士的一些事告诉你。
  教务长和辛斯基博士默默地站在他身旁,关注着他的反应,同时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回过神来。他们刚才在甲板下告诉兰登的那些话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感到心烦意乱。于是,辛斯基带他到甲板上来透透气。
  海风凉爽,但兰登的脑子里仍然一片混乱。他只能失神地低头凝视"门达西乌姆号"掀起的尾浪,为刚才听到的那番话寻找一丝逻辑。
  教务长说,西恩娜·布鲁克斯和贝特朗·佐布里斯特一直是情人。他俩都是某个超人类主义地下运动的活跃分子。她的全名叫菲丽丝
  蒂·西恩娜·布鲁克斯,但她的代号确实是FS-2080 ……这个名字与她姓名的缩写和她年满一百岁的年份相关。
  这一切根本说不通!
  "我是通过另一个渠道认识西恩娜·布鲁克斯的,"教务长告诉兰登,"而且我信任她。因此,当她去年来找我,请我去见一位富有的潜在客户时,我同意了。这位客户其实就是贝特朗·佐布里斯特。他请我给他提供一个安全场所,让他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他的'杰作'。
  我以为他是在开发一种新技术,不希望被人剽窃……或者在进行某种最尖端的遗传研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伦理规定相冲突……我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但是相信我,我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在制造……一种瘟疫。"
  兰登只是神情茫然地点点头……完全不知所措。
  "佐布里斯特是个但丁迷,"教务长继续说下去,"因此他选中佛罗
  伦萨为他的藏身地。于是,我的机构给他安排好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一套不引人注目的实验室,外加居住设施,各种假身份,安全的通讯渠道,以及一名私人随从。这个人不仅负责他的安全,而且负责为他购买食品和物资。佐布里斯特从不使用他本人的信用卡,也不在公共场合露面,因此别人根本无法跟踪他。我们甚至还给他提供了伪造身份、假名字以及其他文件,让他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旅行。"他停顿了一下。"他在放置索鲁布隆塑料袋时显然出门旅行过。"
  辛斯基长舒了一口气,没怎么掩饰自己的挫败感。"世界卫生组织从去年开始,一直试图发现他的蛛丝马迹,可他就像是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甚至都不让西恩娜知道他的行踪。"教务长说。
  "你说什么?"兰登猛地抬起头,清了清嗓子。"你刚才不是说他们是情人吗?"
  "他们曾经是,可他开始躲藏后就突然切断了与她的联系。尽管当初是西恩娜将他介绍给了我们,但我的协议是与佐布里斯特本人签订的,而协议的一部分就是当他消失时,他将从整个世界消失,包皮括在西恩娜的视野里遁形。他隐藏起来后显然给她写了一封告别信,说他已病

  入膏肓,大约一年后将离开人世,不希望她看到他病情恶化。"
  佐布里斯特抛弃了西恩娜?
  "西恩娜试图联系我,想从我这里得到信息,"教务长说,"但我没有接她的电话。我得尊重客户的要求。"
  "两星期前,"辛斯基接着说,"佐布里斯特走进了佛罗伦萨的一家银行,以匿名的方式租用了一个保险箱。他离开后,我们的检测名单系统便得到了消息,银行新安装的人脸识别软件辨认出化了妆的男子正是贝特朗·佐布里斯特。我的小组飞抵佛罗伦萨,用了一个星期才找到他的藏身之处。屋里没有人,但我们在里面发现了证据,证明他制造了某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并且将它藏在了某个地方。"
  辛斯基停顿了一下。"我们急于找到他。第二天黎明,我们发现他正沿着阿尔诺河散步,于是我们立刻追了上去。他一路逃至巴迪亚塔,从塔顶跳下去自杀了。"
  "这可能是他蓄谋已久的结局。"教务长补充说。"他相信自己来日无多。"
  "我们后来才知道,"辛斯基说,"西恩娜也一直在寻找他。她不知怎么发现我们来到了佛罗伦萨,便尾随着我们的行动,认为我们有可能发现了他。不幸的是,她赶到那里时,正好目睹佐布里斯特从塔顶跳了下去。"辛斯基叹了口气。"我想亲眼目睹自己的情人和导师跳楼身亡,那对她一定是个极大的打击。"
  兰登感到很不舒服,勉强听懂了他们所说的一切。在整个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他惟一信任的就是西恩娜,而这些人却在告诉他,她根本不是她所说的那样?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不相信西恩娜会原谅佐布里斯特制造一种瘟疫。
  她会吗?
  西恩娜曾经问过他,你会为了不让我们物种灭绝而杀死今天一半的人口吗?
  兰登感到不寒而栗。
  "佐布里斯特死了之后,"辛斯基解释说,"我运用我的影响力,强迫银行打开了佐布里斯特租用的保险箱,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只有一封写给我的信……以及一个奇怪的小玩意儿。"
  "就是那个投影仪,"兰登插嘴道。
  "正是。他在信中说,他希望我第一个到达'零地带',并且说如果不按照他的《地狱图》上的提示,谁也找不到那地方。"兰登脑海中闪现出从微型投影仪中投射出来的那幅被修改过的波切提利的名画。
  教务长补充道:"佐布里斯特曾委托我将保险箱里的东西交给辛斯基博士,但时间为明天上午。当辛斯基博士提前拿到它时,我们很惊慌,并采取了行动,试图按照我们客户的愿望先将它找回。"

  辛斯基望着兰登。"我对及时弄明白《地狱图》的含义不抱太大希望,于是便请你来帮助我。你现在想起来了吗?"兰登摇摇头。"我们悄悄飞抵佛罗伦萨,你约好了要见一个人,并且认为这个人可以提供帮助。"
  伊格纳奇奥·布索尼。
  "你昨晚见到了他,"辛斯基说,"但他随后便失踪了。我们以为你出了事。"
  "事实上,"教务长说,"你的确出了事。为了拿回那个投影仪,我们安排一名特工从机场一路尾随你。她叫瓦任莎,但她在领主广场附近把你跟丢了。"他皱起了眉头。"把你跟丢是个致命错误。瓦任莎居然还推卸责任,怪到了一只小鸟的头上。"
  "你说什么?"
  "一只咕咕乱叫的鸽子。瓦任莎说,她躲在暗处,位置极佳,完全可以观察你。一群游客从那里经过,一只鸽子突然在她头顶上方的窗台花盆箱中大声咕咕乱叫,引得那些游客停下脚步,挡住了她。等她溜进小巷时,你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厌恶地摇摇头。"总之,她把你跟丢了几个小时,等她终于再次发现你的行踪时,你的身旁已经多了一个人。"
  是伊格纳奇奥,兰登心想。我和他一定正带着但丁的死亡面具离开维奇奥宫。
  "她成功地尾随你们朝领主广场方向走去,但你们两个显然看到了她,决定分头逃跑。"
  这就对了,兰登想。伊格纳奇奥带着但丁的死亡面具逃跑,在心脏病发作之前将它藏在了洗礼堂中。
  "瓦任莎这时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教务长说。
  "她冲我头部开了一枪?"
  "不,她过早暴露了自己。她抓住了你,并且开始审问你,而你此时其实还什么都不知道。我们需要知道你是否已经破解了那幅《地狱图》,或者已经把辛斯基博士需要知道的信息告诉了她。你拒不开口,说你宁死也不会透露。"
  我当时正在寻找一种致命的瘟疫!我大概认为你们是雇佣军,想获得一种生物武器!
  游艇的巨大引擎突然开始倒转,减速靠近机场的装货码头。兰登看到远处出现了那架C-130 运输机毫无特征的机身,有人正在给它加油。机身上印有世界卫生组织的字样。
  就在这时,布吕德走了过来,脸色严峻。"我刚刚得知,离目的地五小时范围内惟一合格的反应小组就是我们,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援兵。"
  辛斯基双腿一软。"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呢?"
  布吕德显得很谨慎。"还没有。这是我的建议。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具体位置,因此他们也爱莫能助。再说,疾病控制行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专业范围,我们可能会冒他们弄巧成拙的风险。"
  "Primum non nocere,"辛斯基点点头,低声说出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规诫:首先,不造成伤害。

  "还有,"布吕德说,"我们仍然没有西恩娜·布鲁克斯的消息。"他看了一眼教务长。"你知道西恩娜在威尼斯有联系人吗,可以给她提供帮助的?"
  "我不会感到惊讶,"他说,"佐布里斯特的信徒遍布各地,以我对西恩娜的了解,我认为她会动用一切资源来执行她的指令。"
  "你不能让她离开威尼斯,"辛斯基说,"我们不知道那只索鲁布隆塑料袋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如果有人发现它,只需稍微触碰一下,就会让它破裂,将传染病释放到水中。"
  大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都默不作声。
  "恐怕我还有坏消息给你们。"兰登说。"那座金碧辉煌的神圣智慧博学园,"他停顿了一下,"西恩娜知道它在哪里,而且知道我们要去哪里。"
  "什么?!"辛斯基警觉地提高了嗓门。"我想你说过还没有机会把你得出的结论告诉她!你说你只告诉她你们来错了国家!"
  "是的,"兰登说,"可她知道我们在寻找恩里科·丹多洛的坟墓。
  她只需在网上一查就能知道那在哪里。一旦她找到了丹多洛的坟墓……离那只正在溶解的塑料袋就不会太远了。那首诗中说,跟着流水的响声,去到水下宫殿。"
  "混蛋!"布吕德大吼一声,愤然离去。
  "她绝对不会比我们先到那里,"教务长说,"我们先行了一步。"
  辛斯基重重地叹了口气。"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把握。我们的交通工具速度不快,而西恩娜·布鲁克斯好像有的是资源。"
  "门达西乌姆号"在码头停靠之后,兰登不安地凝视着跑道上笨重的C-130 运输机。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根本飞不上天,而且没有窗户。我已经坐过这玩意儿了?兰登一点都想不起来。
  究竟是由于游艇靠岸时的晃动,还是对这架容易引起幽闭恐惧症的飞机的担心,兰登也不知道,但他突然感到一阵恶心。
  他转身对辛斯基说:"我不知道我的身体是否适合坐飞机。"
  "你的身体没问题,"她说,"只是你今天经历了一场磨难,当然你的体内还有一些毒素。"
  "毒素?"兰登摇晃着后退一步。"你在说什么?"
  辛斯基将目光转向了别处,显然在无意中说出了她原本不打算说的话。
  "教授,我很抱歉,遗憾的是我刚刚得知,你的病情不像头部受伤那么简单。"
  兰登感到极度恐惧,眼前浮现出了费里斯在大教堂里倒下时胸口肌肤的黑颜色。
  "我究竟怎么啦?"兰登追问道。
  辛斯基迟疑了一下,似乎拿不定主意如何说下去。"我们先上飞机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