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地狱的滑稽大师 - 裸女塑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
  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一旦再遇上等候长龙般的货运列车时,连续不断驶来的车辆拥挤得几乎将道口的栏杆都要挤断,仿佛是在上演一出战争闹剧,每月肯定至少要发生一到两次可怕的交通事故。
  暮春的某个黄昏。这天天气阴沉而略带暖意。下午五点二十分,开往东北方面去的货运列车,震动着道口附近的住家,缓慢驶过。像往常一样,大道口的栏杆前,所有种类的交通工具宛如鱼市上的鱼贩子团团簇簇,焦急地等候栏杆升起。无论是人还是车,为了赶在别人之前通过道口,都在拼命地争抢着一寸一尺的有利地位,道口两边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长长的列车尾部终于和从那车窗向外张望的列车员面孔一起,像是嘲笑拥挤的人群似地慢吞吞地驶去。道口看守员的哨声响了,栏杆向空中升起。顷刻之间,汽车喇叭以各种各样的怪声相互威吓般地齐吼,形形色色的车辆恰似决了堤的洪水一辆接一辆地蜂拥到轨道上。
  栏杆在线路的两侧,所以车的洪流也就受其两侧夹击,车与车只好紧贴着交错通过狭窄的道口通路。车水马龙在数条铁轨上宛如浪头相互撞击,完全是一片混乱状态。道口看守员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试图维持一下秩序,但无力阻止这排山倒海之势。卡车司机怒叱骑自行车的小孩。骑自行车的也不相让,把步行的妇女狠狠申斥一顿后,迫使其退到铺石道路以外的地方。孩子的哭叫,老人和姑娘惊慌失色,有的甚至想放弃横过道口的念头。
  在那混乱的汽车行列中,夹杂着一辆奇怪的敞篷汽车。因为大都是轿车,所以仅是敞篷车这一点就足以引人注目,而且在那车的后排坐席上还载着一个奇异的特别显眼的物体。
  那是一个有五尺多长的物体,上面覆盖大包袱皮似的白布,从白布的凹凸来看,里面仿佛是一尊形似人体的东西。这东西似乎僵硬着,直挺挺地靠在客席的软靠背和后部车篷上,头部倾斜地伸出在外面。混乱中,虽无人注意,但倘若有位神经质的观察者突然看见了这东西的话,或许会为那形态与人的裸体一楼一样而大吃一惊吧。

  白布里大概裹着个赤身露体的人吧?是一具僵尸也未可知。司机那家伙,大白天佯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能心里正在盘算着怎样将那东西运到一个秘密的场所吧?也许有人已经被这白日噩梦魇住了。
  然而,那白布里裹着的物体究竟是什么呢?不久,由于一个不幸的偶然机会,被抛露在众人眼前。
  汽车喇叭声叫得令人心焦,道口看守员的大声怒吼也让人感到不安。乱纷纷中突然传来一种可怕的声响。是物体猛烈相撞的响声。
  怎么回事!人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怪声还没摸着头脑,于是摆出了一副自我防卫的架势——呆立不动。原来是一辆大型卡车正在轰隆隆地通过道口,有五六个小货箱从上面争先恐后地滚落到地上。
  卡车驶过以后,那辆敞篷汽车由于路面上的箱子而开出了石板路外,车身倾斜着停了下来。挡泥板扭曲得不成样子,司机好像是从车上甩下来似的,此时正一边拂掸着身上的泥土,一边爬起身来。哎呀!更甚的是,那个横放在后排车座上不可思议的物体无影无踪了。哪儿去了呢?在场的人环顾了一下,原来被白布裹着的那个庞然大物受到刚才的冲撞,顺劲被甩到了附近电车的铁轨上。被甩出来的时候,白布遮盖物也脱落下来,里面的东西完全暴露无遗。果如所料,里面那东西是人。但不是活人,是用石膏做的裸体女人立像。这一定是从雕刻家的工作室运往展览会的途中。这立像好像是林立于美术展览会会场中那类雕像中的一种。不过此时它把赤裸的身子横卧在这拥挤不堪的地方,而且是在电车铁轨之上,这情景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异样感觉。是一种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那样的心情,是大白天看见了一丝不挂的那样的羞涩与惊愕。
  年轻而美貌的女人雕像并没遭到严重毁坏,只是头枕冰凉的铁轨,像是自暴自弃地仰面朝天躺卧在地上。整个雪白的赤身裸体上尽管出现了大大的裂纹,但头、手、足样样俱全。除了像头发、手脚指头这些突出部位稍有缺损外,是一个五体齐全的年轻女子。
  “多不好意思啊!哎呀,真可怜!”
  也许人群中的年轻姑娘会把脸掉转过去。
  敞篷汽车司机因摔撞的疼痛,皱着眉头木然呆立许久。然而,当他猛然注意到对面铁轨上的裸体女人时,便惊慌失措地欲朝那边跑去。与此同时,恼怒的道口看守员手持信号旗,面红耳赤地一边叫嚷着什么,一边从另一个方向朝裸体女人像掉落的地方跑来。

  哨声急切地响起来了。远处开来的电车汽笛发出吼叫。“危险,危险!”的叫声从人群中响起。于是,密集的人群“哗”地开始后退。道口看守员一只脚跨在轨道上,叉开两腿站着,拼命地挥舞着红色信号旗。就在这时,国营铁路的电车已势不可挡地从裸体女人石膏像横卧的铁轨上飞驶而来。
  一种可怕的地面震动和飞驰的速度掀起的狂风,使人感到心脏像疾槌儿打鼓似地砰砰直跳。五节车厢的电车采取了紧急刹车,制动器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听起来如同庞大动物的呻吟,表示出电车本身是不想伤害裸体女人的极其难忍的苦闷。
  乘客兴许在车厢内一个压一个地倒下去了吧。电车采取了似乎是无视惯性的非常强制的刹车方法。然而技术摘熟的司机虽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终于无济于事。裸体女人石膏像让电车前轮撞上后,一直被推出有两米多远。
  裸体女人虽然没有被拦腰轧断,但被车轮碾轧了的腰部上的石膏却似飞沫四溅。电车停稳的时候,石膏像已被推到了铁轨外,露出凄惨的伤口,脸朝下趴在地上。
  人们隔远目睹此状,受到了仿佛活人被轧死一般的精神打击。这是因为雕像制作得是那么栩栩如生,裸体女人的姿态使人感到是那么楚楚动人。好像从腰部裂开的伤口处没有涌出鲜血反倒令人不可思议了。
  电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对着道口看守员大声叱责。男女乘客的脑袋纷纷从五节车厢的窗户里探了出来。一些性急的年轻人甚至还从电车上跳了下来。
  群众的视线一齐集中在受了伤的石膏像上,似乎是那曲线美与凄惨伤口的对照吸引了他们。
  “喂,你看,奇怪吧。从那石膏的裂纹里像是渗出了什么?”
  站在人群最前列一位年轻的公司职员模样的男子跟身旁的大学生搭话。
  “是啊,是红色的东西呀!石膏像里难道会流出血……”
  这位大学生也在凝视那边,以认真的口吻应答。
  “你看也是红的吗?”
  这样的对话在人群各处蔓延开来。雕像中不可能注有那么鲜红的液体。但从眼前裸体女人雕像的伤口里的确渗出了红色的液体。

  “哇!”人群里传来一声惊惧的喊叫。
  电车司机和道口看守员蜷身蹲在石膏像边上,面色苍白地察看着那道裂缝。
  “莫非是将死人封在了里面吧?”
  司机嘀咕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嗯,也许是,就连这手中,可能也隐藏着真人的手。”
  道口看守员说着便用手里拿着的信号旗柄使劲敲打石膏像的一只手腕。
  如果真是那样,其主意也大别出心裁了。以真人为模型制作石膏像,这简直不像是精神正常的人干的。但从制作得如此精巧来看,一定是出自专业雕刻家之手,难道那雕刻家是疯子?
  “运来这玩艺儿的汽车是抛了锚停在那儿的那辆吗?司机哪儿去了?”
  “是啊,得找到那家伙。”
  道口看守员面向人群,大声请求协助寻找奇怪的汽车司机。
  然而,司机不知何时趁着混乱溜之大吉了。他是知道这尊雕像中封有人的尸体呢?还是被石膏像出血事件吓得灵魂出窍,害怕后患而逃之夭夭了呢?群众的帮助也白费了,汽车司机的影子始终没有再出现。
  即便是这种场合,其它电车仍将正常地由后面行驶过来,所以司机不能一块儿继续纠缠到这件事中,只好将石膏像放在那暂且不管。电车已经开动,但乘客的脑袋仍然不肯离开窗口,那些伸出窗外的头宛如累累果实。
  道口看守员也有任务。他急忙把群众赶到线路以外,然后请求闻讯跑来的1站的站务员把这事通知给警察。
  不一会儿,以1站站长为首的许多工作人员跑来了。接到电话通知后,I警察署的数名警官赶到了。事态逐渐扩大起来。
  “这是一起重大犯罪事件。简直就像侦探小说里的故事,裸体美人像中竟封贮着一具年青美丽的女人尸体。”
  围观者被警官驱赶到远处的栅栏外,他们相互之间在大发议论。
  “可不是吗!这家伙真够狡猾的了。这样伪装成一般的石膏像,也许打算在展览会上展出呢!”
  简直是发疯,不过,就算是疯子,也是个相当聪明的家伙啊!
  无论怎样驱赶,围观者有增无减。转眼之间,汽车及自行车又宛如洪水蜂拥而至,道口两边给挤得水泄不通。汽车喇叭声、吵嚷声,小孩的哭叫声此起彼伏。对此,瞧热闹的人根本不予理睬,一个接一个地凑了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