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动物农场 - 第三章 所有的动物都是同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同志们,大家千万记住:决心切不可动摇。别叫任何议论把你们引入歧途。别听信那些胡言乱语,说什么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利益是一致的,人类富裕了,别的动物也都将繁荣兴旺。这都是骗人的谎言。人只为他自己谋福利。让咱们所有的动物团结起来,在斗争中齐心协力。所有的人都是仇敌,所有的动物都是同志。”就在这个时候,谷仓里突然沸反盈天,动物们都突然大声吼叫起来。原来在少校讲话的当儿,四只大老鼠也从洞里钻出来,蹲坐在两只后腿上倾听起来。后来一下子被几只狗发现了,如果不是老鼠一溜烟逃回洞里早就没命了。少校举了举前蹄,叫大家肃静。“同志们,”他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像老鼠、兔子这种不是人们驯养的动物,究竟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咱们表决一下吧。我现在向大会提出这个问题:老鼠是同志吗?”大会立刻进行表决,结果大多数动物同意应把老鼠看作同志。不同意的只有四票,三只狗和一只猫。后来动物们发现,老猫既投了赞成票又投了反对票。少校继续他的讲词:“我没有很多要说的了。我只想重复提一遍,大家要永远记住自己的责任,那就是同人类及人类的一切生活习惯势不两立。凡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凡是用四条腿走路的,或者是靠翅膀飞行的,就是朋友。大家还要记住,在我们同人进行斗争的同时,千万不能模仿他们的行为。甚至在我们击败他们以后,也不能沾染上他们的恶习。一切动物都不能住在房子里,不许在床上睡眠,不许穿衣服,不许喝酒,不许吸烟,不许接触钱财或者进行交易活动。人类的一切习惯都是罪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动物绝不许欺凌自己的同类。不论是弱小还是强大,聪明或是头脑简单,我们都是兄弟。所有的动物都不许杀害别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同志们,现在我要给你们说说昨天夜里我做的梦了。我无法把梦里看见的描绘出来。我梦到的是在人类被铲除后这个世界的情景。这个梦使我回想起我早已忘记的一件往事。许多年以前,我还很小的时候,我母亲和另外一些老母猪常常哼一首老歌。她们就会哼唧那首歌的调子,歌词只记住三五个字。我小时候也会哼唱那调子,可是后来早就忘记了。昨天夜里,这首歌突然又回到我脑子里来了。奇怪的是,不只是曲调,就连整首歌的歌词我也知道了。我相信那是动物们很久很久以前唱的词,几代以前早已失传了。同志们,现在我就把这首歌唱给你们听听。我年纪老了,嗓音粗哑了,但是等我把它教给你们以后,你们自己唱一定比我唱得好。这首歌的名字叫《英格兰牲畜之歌》。”老少校清了清喉咙,开始唱起来。他刚才自己也承认,他的嗓音确实已经沙哑了。但是他唱得非常好。这首歌的调子介于《克莱门婷》和《拉·库库拉查》之间,很能激动人心。歌词是这样的:英格兰、爱尔兰、各个地方的牲畜们,请大家听我言,听我告诉你们一个喜讯:我们的未来将像黄金般灿烂。这一天或迟或早定要到来,残暴的人类将被我们推翻。只有动物们能够享受英国大地的沃土、良田。我们的鼻子不再穿着铁环,脊背上没有了挽具和辔鞍,嚼子和马刺也将永远消失,再没有人对我们挥动皮鞭。生活富裕得谁也无法想像,大麦、小麦、稻草堆积如山。苜蓿、蚕豆和鲜嫩的甜菜根,到那一天将是我们的美餐。英格兰的田野一片光辉灿烂,河流、池塘的饮水纯净又甘甜。空中将吹拂温煦、新鲜的清风,在我们牲畜获得自由的那一天。为了这一天,我们一定要奋斗,即使我们死在自由到来之前。牛、马、鸡、鹅……所有的动物们,为争取自由大家都要流血流汗。英格兰的牲畜、爱尔兰的牲畜,普天之下的兄弟们、姐妹们,请听我说这个喜讯:告诉大家牲畜们将有一个金光灿烂的明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鼠疫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丹尼尔-笛福①——①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十八世纪名作家,著有《鲁滨孙飘流记》等。故事的题材取自四十年代的某一年在奥兰城发生的一些罕见的事情。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些不太寻常的事情发生得颇不是地方。乍看起来,奥兰只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城市,只不过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而已。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