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第二部分 施比受更有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56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第二部分
  施比受更有福
  高阳这么描述胡雪岩:“胡雪岩倒霉时,不会找朋友的麻烦;他得意了,一定会照应朋友。”胡雪岩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时当学徒。也就因为出身贫穷,胡雪岩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胡雪岩20岁左右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王有龄。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有机会做官,但是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虽然和他并不相熟,但二话没说,立即私下借用了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给了王有龄。这样一来,他虽因此失业了,但却为自己铺就了锦绣前程。做了官后的王有龄感其恩德,视其为生死之交。得势的胡雪岩也利用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发达,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从而迅速暴富。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不但自己是总统,而且小儿子是佛罗里达州州长,大儿子更是两届美国总统。布什父子既没有里根的帅气,又没有罗斯福的运气,更没有克林顿的人气,在美国甚至有父母这样鼓励孩子:“宝贝,你要有足够的自信,你看连布什都能当总统,你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既然如此,那布什父子是如何入主白宫的呢?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人脉。

  老布什是一个很懂得经营人脉的人,他每天睡前都会把当天接触的人的名字与交谈内容复习一遍。同时,老布什相信建立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诚恳地关心别人。有一次他去明尼苏达州演讲,某个商会的350名董事长在席。演讲后很多董事长与总统合影,其中有一位董事长对总统说,他希望总统在国会通过演讲而通过一些议案,让他们那些小机构获得发展。两年后老布什回到明尼苏达州,在总统套房里打电话给那位董事长,说自己两年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了一些方案,不知对贵公司有无帮助。电话那边的董事长当然感动得一塌糊涂。我想小布什竞选总统的时候他可能恨不得拉拢全美国的人将选票投给小布什吧。
  人脉的经营与整合
  需要强调的是:毫无诚意的点头之交等于零。人脉是需要经营的,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并不是交换一下名片就称得上是人脉了。许多人对人脉竞争力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知,通常也不愿花时间在上面,往往到了关键时刻才发觉自己的人脉资产太少。
  我大一的时候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老同学的信。那个同学从初一到高二一直跟我是同班,文理分科以后我们也还经常一起踢球。高考他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跟我在同一座城市,后来学校合并以后还跟我成为了大学的校友。可是,他的那封来信我一直没有回。起初是因为没时间,后来竟然忘记了。

  毕业以后这个同学留在了学校的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虽说是学校的附属医院,可那绝对是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去年我一个亲戚要去那家医院治病,问我在医院有没有熟人。我想了一阵子才想起那个六年前给我写过信的同学。如果我当时给他回了信,如果后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肯定可以非常心安理得地给他一个电话,让他关照一下我那位前去就诊的亲戚,可是,我竟然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就算有他的电话,我也是不好找他帮忙的了。如果非要厚着脸皮去找他,他也未必会帮我这个忙吧。
  人脉需要经营,更需要懂得利用。既然人脉是一种资源,就要善于整合这种资源。整合资源的过程就是将人脉从一种潜在资源变成现实资源的过程。这需要经常梳理自己的人脉,对自己交际圈里的人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知道每个人在哪些方面有他独特的价值。这样一来,在自己能力有限而需要找人帮忙的时候,才会知道该去找谁。有些人朋友遍天下,但是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却不想去找朋友,或者不知道该找哪一个朋友,这样的话,朋友就永远只是朋友,无法成为对自己的事业有用的人脉资源。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四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不用惊奇,你和布什或拉登之间也只有四个人,而且构成这个奇妙六人链中的第二个人,竟是你认识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高中同学,更可能是在你所住的公寓楼里打扫楼道的阿姨……仔细想想,通过这样一位阿姨的人际网竟可以让你联系到布什,这是不是很奇妙?
  人际网好比一条八脚章鱼,每一条八脚章鱼在每一天每一分里都在不停地集合、交错着,只是我们自己常常不自知、不在意,于是常常和贵人擦身而过。不要只看着人脉中的显贵而忽视其他更多的普通人。在适当的时机,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扭转乾坤,成为你的大贵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买夫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楔子那年的冬天很冷,长得像是没有尽头。岁末将至,家家户户忙置办年货,围炉守岁过个好年。那是她失去家人的第四个年头,却依然无法习惯没了亲人在身旁围炉守岁的新年。她讨厌安安静静的屋子,说了话无人应答,空冷的木桌、木椅,怎么也坐不满。每一个独自面对的新年,都好寂寞,好难挨。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她收拾妥当,隔壁摊上还剩两块干烙大饼,她索性全买了,却一点想吃的欲…望也无。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