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儿子与情人 - 第13章 情人之夫(1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道伍斯像一只野兽似的疼得直哼哼着,踢着趴在地上的对手。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凄厉的火车汽笛声。他吃惊地回过头去,疑惑地张望着。是什么来了吗?他看见火车的灯光从眼前闪过,觉得好像有人在走近。于是他急匆匆地穿过田野向诺丁汉姆方向逃去。他边跑边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脚上某个地方,刚才隔着靴子曾踢中那小子的某根骨头。这一脚踢出的那可怕的声音似乎还在他脑畔回响,为了逃避这可怕的回响,他匆匆地逃离开了这个地方。
  保罗逐渐苏醒过来了。他明白自己在哪儿,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就是不想动弹。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小小的雪花飘落在他脸上搔得痒痒的。就这么一动不动地躺着该有多舒服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雪花不断地唤醒了本不想醒来的他。他终于想爬起来了。
  “我可不能就这样躺在这儿,”他说,“这是愚蠢的。”
  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躺着。
  “我说过我要爬起来,”他重复了一遍,“为什么还不动弹?”
  不过还是过了好半天,他才强打起精神来动了一下,然后慢慢爬了起来。由于疼痛,他觉得头晕眼花,心里恶心得直想呕吐,不过头脑还很清醒。黑暗中,他蹒跚地找到了自己的衣服,然后穿上,把钮扣一直扣到了耳朵根上。然后又摸了半天,才找到帽子。他不知道脸上是否还在流血,就这样,他盲目地走着。每走一步都痛得让他想呕吐。他来到水池边洗了洗手和脸。冰冷的水刺激着皮肤,不过有助于他恢复神志。他爬过小山去搭乘电车。他要回到母亲身边——他必须回到母亲身边——这是他此时此刻唯一的本能的意志。他尽量掩住脸,痛苦不堪地挣扎着向前走去。
  他走着走着,地面仿佛在不断地倾斜。他觉得自己像飘在虚无缥缈中,直想呕吐。
  就这样,他终于走回了家,这一路就好像是一场恶梦。

  家里人全都睡了。他照了照镜子,只见脸色苍白,布满血痕,像一张死人的脸。
  他洗了把脸,就上床睡了,这一夜是在半梦半醒中度过的。早晨,他醒来时,发现母亲正望着自己。她那双蓝眼睛——正是他想看到的。她就在这儿,他又有她照看了。
  “不太厉害,妈妈,”他说,“这是巴克斯特。道伍斯打的。”“告诉我伤着哪儿了。”她平静地说。
  “我不知道———可能是肩膀伤了。妈妈,就说是骑自行车摔的。”
  他的胳膊无法动弹。一会儿,小侍女米妮端着茶上了楼。
  “你妈妈差点儿把我的魂儿都吓掉了——她刚晕过去了。”她说。
  他听后感到十分难过。母亲在照料着他。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
  “好了,现在一切都交给我来办吧。”她平静地说。
  “好的,妈妈。”
  她把被子给他盖好。
  “别再想这些事了,”她说——“赶紧睡吧,医生要到十一点才来。”
  他的一边肩膀脱臼了。第二天,他又犯了急性支气管炎。母亲的脸色像死人似的苍白,人也显得消瘦。她总是坐在那儿,瞅一会儿他,再望一会天空。母子间对有些事讳莫如深,谁也不敢先提起。克莱拉来看望他。后来他对母亲说:“她让我厌烦,妈妈。”
  “是啊!我希望她别来。”莫瑞尔太太答道。
  又过了一天,米丽亚姆来了,可对他来说,她几乎像个陌生人。
  “你知道,妈妈,我根本不把她们当作一回事。”他说。
  “孩子,我担心你不是这样。”她忧伤地说。
  消息散开了,人人都知道保罗骑自行车出了事。虽然没多久,他又能去上班了,不过他常常感到恶心和烦恼。他到克莱拉那儿,但仿佛什么也没看见似的。对她视而不见。他无法工作。他和母亲似乎尽量躲避着对方,因为母子间有一种谁也不能容忍的秘密。他没意识这点,只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失去了平衡,仿佛就要彻底垮了。克莱拉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她觉察到他似乎对她毫不注意,仿佛她不存在似的,即使他去找她,他好象也对她视而不见,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她感觉到自己似乎在拼命地抓紧他,然而他却身在别处。这折磨得她好苦,所以她也开始折磨他,有一段时间,她曾一个月不和他亲近。保罗非常恨她,可却又身不由己地想去找她。

  他所有时间都和男人们在一起,一起去乔治酒家或白马酒家。他母亲病了,神情冷漠忧郁,沉默寡言。他担心会发生什么事,不敢看她。她的双眼似乎更阴暗了,脸色越来越苍白,可她仍然苦撑着操持家务。
  降灵节时,他说他要和朋友牛顿一起到黑潭市玩四天。牛顿身材高大,整天乐呵呵,爱吵吵闹闹。保罗劝说母亲应该去雪菲尔德的安妮那儿住上一个星期。换个环境说不定会对她有点好处。莫瑞尔太太找诺丁汉姆的一个妇科大夫就诊,医生说她心脏不好,消化不良。虽然她心里不太愿意去雪菲尔德,但她还是同意了,现在不论儿子让他干什么,她都会百依百顺。保罗说他第五天时去看她,在雪菲尔德,直要住到节日结束。大家都同意了。
  两个年轻人兴冲冲地动身去了黑潭市。保罗吻别莫瑞尔太太时,她相当精神。
  到了火车站,他立刻把一切都忘了。四天过得很清净——无忧无虑。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过得相当快乐。保罗像换了个人似的,那岁月的痕迹已从他身上消失殆尽——克莱拉也好,米丽亚姆也好,还是母亲也好,都不再让他心烦了。他给她们三人都写了信,而且给母亲写了几封很长的信,信写得生动有趣,母亲看了不禁大笑。年轻人一般都会在黑潭市过得很愉快,他也一样,过得非常痛快。不过,他心头总是萦绕着母亲的阴影。
  想到要去雪菲尔德和母亲一起住一阵子,保罗感到激动而快乐。牛顿打算陪他们母子俩一起过一天。他们乘的火车晚点了。两个年轻人叼着烟斗嘻嘻哈哈地笑闹着,挥舞着提包皮上了电车。保罗给母亲买了一条真正的花边领子。他想看看她带上这个领子的模样,这样他就可以逗逗她了。

  安妮住在一幢漂亮的房子里,还雇了一个小侍女,保罗兴冲冲地跨上台阶,他原以为母亲会在门厅里笑盈盈地等着他,哪知却是安妮来开的门。她似乎对他有些冷淡。他沮丧地站在门口。安妮让他吻了一下她的脸。
  “是的,她不大舒服。别打扰她。”
  “她在床上吗?”
  “是的。”
  此时,他心里涌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阳光一下子全消失了,只留下一片阴影。他扔下包皮,跑上楼,迟疑了一下。他推开了门。母亲正坐在床上,身上穿着一件玫瑰色的旧晨衣,她看着他,仿佛有点自惭形秽,脸上带着谦卑的乞求的神情。
  保罗看见母亲脸灰白如死。
  “妈妈!”他叫道。
  “我以为你永远不来了呢。”她高兴地回答他。
  他只是跪在床边,把脸埋在床单上,一边哭着一边说:“妈妈——妈妈——妈妈!”
  她伸出她那枯瘦的手慢慢地抚摸着他的头发。
  “别哭,”她说,“别哭——没事儿。”
  但他却感到自己的血都溶成了泪水,他痛苦而恐惧地哭着。
  “别——别再哭了。”他母亲有些颤抖地说。
  她慢慢地抚摸着他的头,他似乎没了知觉,只是哭着。泪水刺痛了他身上的每根神经纤维。突然间,他停止了哭泣,但仍然不敢从床单上抬起脸来。
  “你来晚了。去哪儿了?”母亲问。
  “火车晚点了。”他把脸依然埋在床单里。
  “哦,那个讨厌的中央车站!牛顿来了吗?”
  “来了。”
  “我想你一定饿了。他们正等着你吃晚饭呢。”
  他猛地抬起头来看着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