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烽火岛 - 第十章群岛之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烽火岛--第十章群岛之战第十章群岛之战西方塔号是一艘二级巡逻舰,配备有24英寸的加农炮二十二门,并在甲板上装有六门12英寸的短炮,这样的配置在这种级别的舰艇上是很少见的。它的船首呈狭长状,尾部很精致,优雅地向上翘起,堪称当时群岛一带最好的船。无论用什么速度航行,都很轻松,而且非常平稳,即使顶风航行,也不会剧烈摇摆。不论是遇上大风,只需使一个单缩帆,还是微风,需要扯满帆,它都一样稳健地前进。在这样一艘舰艇上指挥的,一定是位勇敢的船长,他无需多虑,只要扯起满帆勇往直前就行了。由于西方塔号不像一般的三桅船那样不稳,就算桅杆折断,它也不会轻易沉船,这一优势使它在惊涛骇浪中仍能保持航速,成功地摆脱危险——这正是利孚的船主们期待它完成使命的依据。虽说它不是战舰,也就是说它不属于国家,是私人财产,但完全采取军事化管理和指挥。船长的军官和水手都在法国最好的舰艇上经受过考验,因此,它像军舰一样进行正规训练,纪律严明。一般的武装商船上,水手都较松散,也不像军舰那样要求水手的勇敢,西方塔号则正好相反。船在大约有二百五十名水手,大部分是法国的波南代人、普罗旺斯人,其余的有英国人、希腊人和科孚人,他们都精悍勇敢,熟悉海战,是天生的优秀水手,无论军士、上士、中士都很称职,是基本的战斗骨干,至于参谋人员,其有四名上尉、八名少尉,也基本是科孚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再加上一位大副——托德罗斯上尉,他是位老资格的水手,富有在群岛间航行的经历,对这一带海域非常熟悉,曾驾船去过最偏远的地区,所有大大小小的港湾和岛屿他都心中有数,他甚至记得每一处的水深数据。他大约五十多岁,原籍是希腊希德拉岛,曾在加纳里斯和多马哲斯手下当过兵,确实是巡逻舰船长的得力助手。炮舰的首任船长是斯特拉德纳。它在首期航行中是相当成功的,击毁了不少海盗的可疑船只,并收缴了很多战利品,当然每次自己也有一些人员伤亡。可自从2月27日在雷诺斯海面和海盗船打了一次遭遇战以后,人们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它的消息了。因为在这场战斗中,它的损失很大,不仅牺牲了四十多名水手,而且失去了斯特拉德纳船长——他被一发炮弹击中,死地指挥座上。于是由托德罗斯上尉临时指挥炮舰。战斗结束后,他指挥舰艇返回爱琴岛进行修理和整休。就在西方塔号回来后几天,大家惊讶地听说这艘船被一个叫拉古斯的银行老板用重金收购了,并派代理人前来办妥了一切必备的手续。事情进展顺利,当然它的主人就不再是科孚的商人们了,商人们并未有所损失,反而收回了一大笔钱。虽然换了主人,可它的使命照旧——追剿群岛间的海盗,可能的情况下,将沿途遇到的获救俘虏护送回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拿下那个群盗之首沙克迪夫,把这一片海域从他的魔掌中解救出来。待船一修好,大副就得到了沿西奥岛北部海岸航行的命令,新船长将在那里登船,他将是这艘船上“仅次于上帝的人”。也就在同时,亨利-达尔巴莱接到那封信,邀请他到西方塔号的参谋部去就职。当然他接受了,但没有想到等待着他的是一艘舰艇的指挥权。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他一登船甲板,船上立刻升旗、列队、全体官兵持枪恭候他的到来。以上情况是亨利通过与托德罗斯上尉的谈话了解到的。授权他指挥舰艇的委托书已经办好。他现在在舰艇上的地位和权威是无需置疑的。再说,船上很多人都认识他,知道他在法国舰艇上当过中尉,是法国海军中最年轻、优秀的军官之一。他在希腊独立战争中英勇更使他声名卓著,因此,当他登上西方塔号时,他的名字立刻获得一阵欢呼。亨利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西方塔号的全体官兵,我明白这艘舰艇的任务是什么。愿上帝庇佑我们完成它!荣誉属于前任船长斯特拉德纳,他光荣地在指挥岗位上殉职!我相信你们!你们也应该相信我!——解散!”翌日,3月2日,西方塔号离开西奥岛,扯满风帆向群岛的北部驶去。任何一个水手,只要看上一眼,再航行半天,就立刻了解这艘船的价值。风从西北方向吹来,但一点不需要减少帆片。亨利几乎是立刻就喜爱上了这艘舰艇。“这第三层帆简直可以和联合舰队中的任何一艘船媲美,”托德罗斯上尉说:“一般船只用两个缩帆时,你都可以把这一层帆张开。”上尉这样说的意思有两层:一、它的速度是无可比似的;二、结实的帆具和稳定的性能,可以使它在其它船只减帆以免倾覆的时候,仍能扯帆前进。西方塔号逆风行驶,左舷的篷帆向北倾斜,把一个个岛屿抛在身后。第二天,船经过一个叫梅特兰的岛屿,1821年独立战争初期,希腊人曾在此重创奥斯曼舰队。“我参加过这场战斗,”上尉对船长说,“那是五月间,我们大约七十艘双桅船追赶五艘土耳其战舰、四艘炮舰、四艘巡逻舰,他们向梅特兰岛逃,有一艘想开到君士坦丁堡去救援,结果被我们猛追以后把它炸沉了,九百多名水手一块儿完蛋。就是我亲手点燃的炸药包皮,那种硫磺沥青炸药包皮还挺好用的,船长,以后有机会我一定推荐给你试试,用来对付一下这帮海盗。”托德罗斯上尉高兴地讲述着水手们的辉煌战绩,这些可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呀。亨利接过西方塔号的指挥权后,立刻启锚北上,他心中自有打算。离开西奥岛不久,在雷诺斯附近几个岛屿发现了形迹可疑的船只,又有几艘地中海东岸的船只,在土耳其欧洲部分的沿岸遭到抢劫。或许是这些海盗害怕西方塔号的追捕而跑到那一带藏匿了。在梅特兰海区没什么发现,碰到过几艘商船,巡逻舰的出现也没有让他们安多少心。半个月里,西方塔号虽然经历了恶劣的气候变化,仍认真地执行着自己巡航任务。碰上了几次大飓风,连大墙上的头帆都用上了。亨利船长现在非常熟悉这条船的性能,也了解了每一个水手。他也让大家看到这位法国海军军官果然名不虚传。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年轻的船长都把一切处理得非常好。他天性果断大胆,遇事沉着,不慌乱,而且富有韧性,能预见情况的变化。总之,说他是个真正的海员,就说明了一切。三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巡逻舰来到雷诺斯。这是爱琴海诸岛中最重要的岛屿,长十五法里,宽五、六法里,这里没有经受战火的洗礼,但常有海盗光顾,他们到港口的入口处抢劫商船。巡逻舰停下来补充给养。该岛专门制造船,可因为害怕海盗,大多不敢开走,因此船坞里积压了许多造好的或尚未完工的船只,港口显得倒特别拥挤。了解到上述情况后,达尔巴莱船长继续向群岛北部前进。一路上,军官们不断向他提起沙克迪夫这个名字。“啊!我真想当面会一会这家伙,看他有多大的能耐!至少要让我们相信确有其人!”托德罗斯上尉说。“怎么,你不相信有这么个人吗?”亨利问。“是的,船长。你要问我,我就说是不大相信有这么个沙克迪夫,从没听谁说他见过这个人!或者不过轮流当强盗头的一个代号吧!我估计那些杀了人以后把这个名字涂在桅杆上的不止一个海盗!其实,这也没关系,管它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反正都该上绞架,通通绞死!”“这倒是有可能,托德罗斯上尉,”亨利答道:“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会到处出现!”“说得对,船长,”一个军官插话道:“如果真是像他们说的,同一天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沙克迪夫,那是因为不止一个海盗头在用这个名字!”“他们都用这个名字,目的就是迷惑追捕他们的人。”托德罗斯说,“不过我有一个办法能让这个名字彻底消失,那就是把所有用这个名字,或不用这个名字的海盗,只要一抓到就吊死……这样一来,就算真有这么个沙克迪夫,他也逃不脱应得的惩罚!”上尉说得不锚,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找到他们,这帮家伙狡猾得很!“托德罗斯上尉,”亨利问,“在西方塔号首次战役中,还有你以前打过的那些仗中,有没有见过一艘一百多吨的,叫卡利斯塔号的三桅船?”“从来没见过。”大副回答。“你们各位呢?”船长问军官们。“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条船。这倒不奇怪,一条普通小船的老板,在东海岸一带是不计其数的。”“卡利斯塔号的船长叫尼古拉-斯科塔,你们没听说过吗?”亨利又补充一句。显然大家从没听说过。尽管他们有很多人从独立战争一开始就在这一带海域行船。不过,托德罗斯模模糊糊地记得在美塞尼亚湾的阿卡萨港,听人说起过这个名字,这条船大约是条走私船,经常帮奥斯曼当局运送奴隶到非洲海岸。“但不太像你刚才说的斯科塔,据你说他是一条三桅船,而做这种买卖,靠一条三桅船是不够的。”“倒也是。”亨利说,他没有把话题继续下去。要说他怎么想到了斯科塔,是因为他想到哈德济娜和安德罗妮卡都不见了,总让他有些想不通,这两个名字在他心中已经分不开了,想到一个,就要联想起另一个。3月25日左右,西方塔号抵达西奥岛以北六十海里的萨莫色雷斯岛附近。这段不长的路程他们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想像它是多么仔细地搜寻了这一带的港湾。情况确实如此,连那些舰艇无法靠近的浅水区,都派小艇下去察看了,但仍然一无所获。萨莫色雷斯在战争中饱经磨难,现在仍为土耳其人管辖。虽然这里没有真正的港口,但仍然是海盗们窝藏的好地方。高高耸立的梭斯山是天然的-望塔,从五、六千尺的顶峰向下望去,很远就能发现情况并发出了信号,海盗们就可以在港口被封锁以前逃跑。很可能就是因为如此,西方塔才一直没有碰到任何可疑的船只。亨利转向西北方,朝距萨莫色雷斯岛二十余海里的喀索斯岛驶去。巡逻舰逆风前进,但海面平静,船行很稳。群岛中的这些小岛运气很好,当西奥岛和萨莫色雷斯岛受尽土耳其人的蹂躏时,这些小岛却没有受到影响。该岛居民全都是希腊人,他们淳朴善良,古风尚存,当地人的衣饰上明显地保留了古代的艺术情趣。从十五世纪起,即属于奥斯曼当局管辖,但始终未受到贪婪的奥斯曼人的侵扰。不过,如果西方塔号不来,喀索斯就要遭受被抢劫的恐怖了。4月2日这天,海盗们准备在岛北的港口登陆。有五、六条船,都是些单帆式的小型船,有一条配了十二门炮的双桅船。一个不善打仗的民族遇上这些海盗,只能是一场灾难。当巡逻舰一出现在海湾,双桅船上立刻发出信号,匪船排出阵势,显然是向巡逻舰挑衅。“他们想打了?”托德罗斯上尉叫道,他正和船长一起站在指挥台上。“是想打?……还是想自卫?”亨利反问道,海盗的作法出乎他的意料。“见鬼,我以为他们肯定会扯起满帆逃跑呢!”“来吧,让他们打好了!托德罗斯上尉!就是要他们进攻才好呢,如果逃跑了,就总有一些会溜出咱们的手心!准备战斗!”大家立刻执行船长的命令。每门大炮都装上了火药,炮弹在炮手身旁。甲板上,短炮也作好发射准备,火枪、手枪、短刀、斧头都分给大家。不论仗将怎么打,短兵相接还是深海追击,所有的准备都作好了。既准确又迅速,就像一艘真正的战舰。巡逻舰慢慢向敌舰的阵营逼进。船长计划先攻击双桅船,来它个众炮齐发,待它失去战斗力后,再靠上去,进行肉搏战。但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摆出要打的阵势迷惑对方,实则掩护逃路。之所以没有跑掉,是因为巡逻艇来得快,并且立刻封锁了港口,他们没来得及。双桅船开火了,它想先打断西方塔号的主桅杆,如果成功,他们就能逃脱。炮弹打坏了巡逻舰的几根吊索,主桅和横桅之间的圆木被打飞了,伤了几个水手,不过并不严重,主要部位均未受损。亨利-达尔巴莱并不急于马上还击,他下令舰艇向双桅船靠近,等第一阵炮火的硝烟散去后,它的右舷排炮一齐轰响。说来也真是,恰好一阵风吹来,双桅船居然移动了位置,虽然中了几弹,但并未失去战斗力。这一排炮虽未击中目标,倒也没有虚发,双桅船的移动,把另一艘西班牙式轻帆船暴露出来,挨了大部分炮弹,这倒霉的船开始往里灌水了。“没打到双桅船,它的老伙计替它挨了!”西方塔号的水手们大叫起来。“我敢拿我的好份酒打赌,要不了五分钟它就会沉没!”“我看要不了三分钟!”“瞧,水进得多顺当,就像你的酒进我的喉咙一样!”“沉了……沉了……”“嘿,那些家伙往水里栽得挺快,想溜哇!”“要是他们在脖子上套根绞索,就不会当水鬼了!”那艘西班牙式轻便船渐渐沉没了,当水漫到它的扶手栏杆时,船上的人纷纷跳进海中,准备爬上其它船。可另外的船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落水的家伙。生怕自己逃不掉,所以连根绳子都没扔下水,那些人就只能被淹死了。西方塔号第二次开炮,这回打中一只单帆船,不需再开炮,只一会儿,它就在浓浓的烟雾中消失了。另两艘小船看到这个局面,明白要想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当然,要逃恐怕也跑不过这艘迅疾的大船。如果双桅船想救同伙,只有一个办法。只见它对其它船发了开走的信号,海盗们立刻扔下那两艘中弹的小船,逃到大船上来了。现在双桅船上增加了一百多人,如果逃不了,还可以打一场实力相当的白刃战。不过,就算两船人数相当,它也最好是逃走。所以它毫不迟疑地利用速度快的优势,向土耳其海岸逃窜。到了那边,它们的船长会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藏,巡逻舰根本就找不到。乘着起风了,双桅船扯满风帆,顾不上桅杆有折断的危险,把所有的帆扯上,渐渐离西方塔号远了。“好哇!”托德罗斯上尉叫道,“我倒要看看它的腿是不是比我们巡逻舰的还长!”于是,他转过身等待船长的命令。此刻,亨利的注意力被另一个方向吸引了,他不再注意那艘双桅船,而把望远镜转向了喀索斯港口,那里正有一艘轻快船只,飞快地开走。这是一条三桅帆船。在一阵西北风的推送下,鼓起帆驶进了港口南边的航道,因为船体轻,吃水浅而显得非常轻快。亨利-达尔巴莱仔细观察了一阵后,把望远镜一扔叫道:“卡利斯塔号!”“什么!就是你说的那艘三桅船?”大副问。“就是它!要是能抓住它,我给……”下面的话亨利没有说出来,在那艘载满海盗的双桅船和卡利斯塔号之间,他无可选择、肩负的责任让他不能犹豫,他如果放弃追赶双桅船,肯定能赶上去,切断三桅船的航道,堵住它,但这样做,岂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贻误战机吗?不,不能这样做!现在要做的就是冲上去,截住双桅船并把它干掉。好,就这样,他朝越走越远的卡利斯塔号瞥了一眼,下令全速追击朝相反方向逃走的海盗船。西方塔号立刻扯满风帆,翰双桅船追去,它的舰首炮全上了炮位,当距离匪船不到半海里的时候,大炮发言了。这当然是匪船不愿听到的,因此它急忙抢风行驶,想用更快的速度把对手甩开。这当然不可能。西方塔号的舵手把舵轮往下一压,巡逻舰也抢风加速。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小时,用不了天黑就可以完全追上它。这时,西方塔号的一发炮弹打中了双桅船的前桅杆,它的速度立刻慢了下来,一刻钟后,巡逻舰从容地转到它的侧面。当驶到离它不到半链的距离,巡逻舰突然排炮齐发,炮弹雨点般落下,只见双桅船被震得跳了起来,船身吃水线以上部分被击中,船上人员伤亡惨重,船长一看无法抵抗,只好降下旗帆,举手投降了。巡逻舰放下小艇驶近双桅船,把上面活着的人带到舰艇上。一会儿,整条船腾起烈焰燃烧起来,接着沉入波涛之中。西方塔号确实干了一件大好事,然而,无法从这批海盗嘴里问出任何有用的情况,比如谁是他们的头领,他叫什么,来自何处等等。双桅船长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其他的海盗也一样,一声不吭。不过关于他们确实是海盗这一点是没有错的,应该受到惩罚。只是那艘三桅船的突然出现和消失让亨利陷入了沉思。刚才那艘船离开的情景确实令人生疑。会不会是它利用巡逻舰与海盗船队交战时逃走的呢?如果是一艘普通的船,何必害怕巡逻舰呢?卡利斯塔号急忙开进航道这种做法让人疑窦顿生,不禁要问它是否和海盗有勾结?尼古拉-斯科塔如果确实是他们一伙,亨利是丝毫不会奇怪的。可惜,亨利无法知道它的去向。夜幕降临,西方塔号向南驶去。看来他没机会碰到那艘三桅船了,亨利不由感到有些生气,失去了抓住尼古拉-斯科塔的有利时机。但他没有辱没肩负的使命,尽了自己的职责,喀索斯之战的结果是,击毁了五艘海盗船,而巡逻舰几乎没有伤亡,或许,此后一段日子,这一带海域会稍微平静一些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书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不要引用题词,它们只会扼杀作品中的神秘!——阿德利尽管扼杀神秘,杀死倡导神秘的假先知!——巴赫替如梦在甜蜜而温暖的黑暗中趴着熟睡,背上盖一条蓝格子棉被,棉被凹凸不平地铺满整张床,形成阴暗的山谷和柔软的蓝色山丘。冬日清晨最早的声响穿透了房间:间歇驶过的轮车和老旧公车;与糕饼师傅合伙的豆奶师傅,把他的铜罐往人行道上猛敲;共乘小巴站牌前的尖锐哨音。铅灰色的冬日晨光从深蓝色的窗帘渗入房里。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0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
鼠疫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丹尼尔-笛福①——①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十八世纪名作家,著有《鲁滨孙飘流记》等。故事的题材取自四十年代的某一年在奥兰城发生的一些罕见的事情。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些不太寻常的事情发生得颇不是地方。乍看起来,奥兰只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城市,只不过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而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