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五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新年伊始,宫中照例举行新春吟咏和歌会。清显从十五岁开始,绫仓伯爵每年都带他进宫观看,接受这种高雅的传统教育。清显原以为今年恐怕不会邀请,没想到宫内省还是发下了允许他去参观的通知书。伯爵恬不知耻地今年仍然担任负责歌会事务的“御歌所”的职员“寄人”,显然这是他斡旋的结果。清显把宫内省的许可证和四个人联名的寄人名单拿给父亲看。松枝侯爵看见名单上有绫仓伯爵的名字,不由得皱起眉头。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高雅”的固执和“高雅”的无耻。“既然是一年一次的惯例,还是去吧。如果就今年不去,别人会以为我们家和绫仓家的关系失和。其实嘛,就那个问题而言,我们的原则是,我们家和绫仓家之间毫无关系。”侯爵说。由于每年都参加这个仪式,清显已经十分熟悉,甚至觉得是一种乐趣。他一直觉得,只有在那个场合,伯爵才显得气宇轩昂,这是最适合他的地方。然而,现在见到这个伯爵恐怕只有痛苦,清显只是想饱览一番曾有一次深深嵌入自己心坎里的和歌的残骸。他觉得,身在歌会上,也可以怀念聪子。清显毫不认为自己是扎进松枝家族的粗壮手指里的一根“高雅的荆棘”,但也不认为自己是松枝家族的一根粗壮的手指。他曾经从内心深处相信的高雅已经干涸,灵魂已经荒芜,作为和歌元素的那流丽的哀伤已不复存在,只有虚无的凄风在体内吹拂。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像现在这样远离高雅,甚至远离美。然而,也许这就是自己所要成为的美吧,如此的没有感觉,没有陶醉,甚至对眼前清晰所见的苦恼也不认为是自己的苦恼,连疼痛也不觉得是现实中的疼痛。原来自己所要成为的美,与麻风病的症状十分相似。清显已经没有了照镜子的习惯,所以他不知道自己憔悴愁苦的脸色完全成为一幅“被爱情折磨得儇憾消瘦的年轻人”的画像。有一天,清显一个人吃晚饭,餐桌上摆着盛满黑红色液体的雕花玻璃小酒杯。他懒得问女仆是什么酒,以为是葡萄酒,便一饮而尽。可是舌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嘴里残留着浊厚滑溜的余味。“这是什么?”“鳖血。”女仆回答:“他们吩咐我,少爷不问,不许主动告诉少爷。厨师说想给少爷补补身体,特地从湖里抓来的。”清显等待着这不舒服的滑溜的东西从喉咙咽下去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好几次被仆人用元鱼吓唬自己,存在他心底的那个从黑暗的湖面探出脑袋的可恶可怕的幻影如今又浮现在眼前。就是这东西,藏在湖底温热的泥土里,时常穿过半是透明半是浑浊的湖水、穿过腐蚀时间的梦、穿过恶意的水藻浮出水面,长年累月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清显的成长。今天,他突然从诅咒中解放出来,元鱼被宰,他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它的血。于是,一种东西突然就此结束。恐惧在清显的胃里开始温顺地变成另一种不可知的、不可预测的活力。依照惯例,宫中歌会的预选作品按地位从下往上顺序发表,第一个先念标题,再念官位姓名;以后的人不念标题,一开始就念官位姓名,然后进入正文。绫仓伯爵担任具有荣誉的讲师。天皇、皇后两位陛下以及东宫殿下也莅临歌会,倾听伯爵用清爽明亮柔和的声音朗诵作品。他的声调没有多余的亢奋,明朗得甚至含带悲切,一首一首朗诵时沉缓的速度如同脚穿黑鞋的神官在冬日阳光照射暖和的石阶上一步一步地攀登。他的声音毫无性格的特点。在安静得连一声咳嗽都听不见的宫中的一间屋子里,只有伯爵的声音占领沉默的时候,声音也甚至超越语言,开始戏谑人们的肉体。只有带着明亮哀愁的一种厚颜无耻的高雅从伯爵的喉咙里直接出来,像画卷中的云霞一样,袅绕弥漫在房间里面。臣下的和歌都是只念一遍,念到东宫殿下的和歌时,则说道“……皇子御歌,恭谨奉读”,然后朗诵两遍。皇后的和歌吟咏三遍,先由讲师朗诵第一句,从第二句开始由全体朗诵人员合诵。在吟咏皇后和歌的时候,其他皇族成员和臣下,包皮括东宫殿下都必须起立恭听。今年歌会上的皇后和歌尤其优美高雅。清显一边起立恭听,一边悄悄瞧着伯爵,只见他的如女人一样白皙的小手捧着两张重迭在一起的紫红色上等日本纸。尽管刚刚发生那起震惊社会的事件,但清显从伯爵的声音里,没有听到一丝一毫的颤栗和畏怯,更没有半点作为父亲对自己的女儿从俗世消失的悲哀。然而,清显对此已经不再感到愕然。这不过是优美澄明、有气无力的声音的效忠。即使在一千年以后,肯定伯爵照样如美妙婉啭的小鸟那样效忠。歌会终于进入尾声,就是吟咏天皇的和歌。讲师必恭必敬地走到圣上面前,捧起放在砚台盖子上的和歌,由全体吟咏成员合诵五遍。伯爵的声音更加晴朗:“……圣皇御歌,恭谨奉读。”在吟咏天皇和歌的时候,清显诚惶诚恐地仰望龙颜,他想起小时候自己的脑袋曾蒙先帝抚摸,当今这位皇上看上去比先帝羸弱,在倾听自己的和歌时,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自豪的神色,表情冷漠如冰——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仿佛隐藏着对清显的愤怒。清显想到这里,不由得胆战心惊。冒犯旨意,罪该万死。清显仿佛就要倒在这若有若无的高雅气氛的氤氲里,一种既非快感也非战栗的感觉流遍全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