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多听菱川这么一说,就打消了马上去谒见这位可怜的神经质的小公主的念头。蔷薇宫如同一座璀璨耀眼的小寺院,本多早知道她会在那里面。寺院是不会飞走的,小公主当然也不会飞走。可以想像得到,在这个国家里,疯狂就像那里的建筑那样,又像永不停歇的单调的金色舞蹈那样,穷尽奢华,永无终结。本多想,过几天之后,自己要是还有心去见小公主,再请求谒见也不迟。这样的一味拖延,一半是由于热带气候而感觉倦懒,一半是由于上了年纪,力不从心的缘故。本多的头发已开始花白,眼睛也快成老花眼了,亏得他小时候轻度近视,所以还没戴上老花镜。到了本多这般年纪,遇事能以自己掌握的诸多法则来衡量。自然灾害另当别论,而历史事件,无论多么意想不到,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逡巡,就像面对爱情时,踌躇不前的姑娘。能立刻满足自己的愿望,又能以自己期望的速度得到实现的事情,必然带有伪劣品的气味。因此,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历史的规律,对一切事物处之泰然。刻意的追求常常一无所获,意志却被消磨殆尽,这样的事本多见得太多了。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就连看起来完全由自己的欲望和意志控制的自杀行为,为了完美地实现它,勋也不得不在监狱中等待了一年之久的时间。可是,回想勋的行刺和自戕,以至“二·二六事件”,可以说他们是扮演了先驱者——星辰阑干之夜的清明的太白金星的角色。诚然,他们期盼黎明的到来,但他们展现出的却是暗夜。如今,时代终于摆脱了黑夜,迎来了烦躁闷热的清晨,这正是他们未敢奢望的清晨。日德意三国结盟,触怒了部分日本主义者和亲法派、亲英派。然而受到了崇拜西方、崇拜欧洲的大多数人,以至守旧的泛亚论者们的欢迎。在他们看来,不是与希特勒,而是与日耳曼森林结婚;不是与墨索里尼,而是与罗马的万神殿结婚。它是日耳曼神话、罗马神话与《古事记》之间的结盟,是具有阳刚之美的东西方各教的众神联谊。对此类浪漫的偏见,本多自然不会信服,但时代正热中于一些令人战栗的事情,正在梦想着什么。因而,本多从东京来到这里后,突然增多的休息和闲暇反倒引发了他的疲惫感,无法阻止自己终日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很久以前,本多与19岁的清显交谈时,曾发表过“参与历史的意志,才是人的意志的本质”的主张,至今他仍没有改变。19岁的青年对自己的性格怀着本能的畏惧,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极正确的预见。本多这样主张的同时,对自己生就的固执性格却感到绝望。这种绝望感逐年递增,最终成了本多的痼疾。他的性格也因此而不见丝毫的改变。他想起从前在月修寺住持尼的教导下,读过的几部佛教经书,其中《成实论》的“三报业品”中有句十分恐怖的经文:“行恶见乐,因恶未熟。”虽说在曼谷受到了热情款待,所见所闻乃至饮食都见到了地道的热带情调的慵懒的“乐”,但也不能证实这将近五十年的岁月中,自己从没有“行恶”。想必自己的“恶”尚未成熟得如同从树枝上自然坠落下来的醇香的果实吧。在这个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南传大藏经的素朴的因果论中,混杂了本多年轻时深受启迪的《摩奴法典》的因果律,千奇百怪的印度教诸神随处可见。寺院屋檐上装饰的圣蛇和金翅鸟,使7世纪的印度戏曲《龙喜记》流传至今,印度教的毗湿奴神就提倡奉养金翅鸟。到这里以后,本多的考证癖又冒了出来。使他的前半生总是与合理的事物无缘的,正是神秘的转世。他感兴趣的是,小乘佛教对此是怎么解释的呢?据学者研究,印度的宗教哲学划分为六个时期。第一期是梨俱吠陀时代。第二期是祭坛哲学时代。第三期是奥义书哲学时代,即公元前8世纪至5世纪,以梵我一体为理想的自我哲学时代。轮回思想从这一时期开始发端,这是与“业”的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因果律,与“我”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体系。第四期是各学派分立时期。第五期是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小乘佛教完成时代。第六期是持续了五百年的大乘佛教兴盛的时代。问题在于第五期。本多所熟悉的《摩奴法典》就是在这一时期集大成的。本多感到惊讶的是,法典中记入了轮回转世的条文。然而,同为“业”的思想,佛教以后的“业”的思想与奥义书中的“业”的思想截然不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否定了“我”。可以说佛教的本质就在于此。佛教区别于异教的三个特色之一即“诸法无我印”。佛教宣扬无我,否定作为生命中心主体的“我”,继而否定了“我”在来世的存续——“灵魂”。佛教否认灵魂的存在。若是生物没有了所谓灵魂的中心实体,那么无生物也同样没有。不,世间万物都没有固有的实体,和无骨的海蜇一样。但是,这里面临的难题是:佛教否定“我”的思想与其传承下来的“业”的思想相互矛盾。尽管各派为此争论不休,却始终未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就是小乘佛教三百年来的历史。关于这个问题,要成就完美的哲学结果,有待于大乘的唯实论。后来,到了小乘经量部,提出了“种子熏习”的概念,这一学说即是唯实论的先导。其内容大致是说,就像香水的香气会熏染衣物一样,善业、恶业的积习残存于意志之中,使意志带上了性格的色彩,被附上这种性格的力便成为引果之因。本多回想起暹罗两位王子的和颜悦色和忧郁眼神里所蕴藏的深意。那就是在这遍布金碧辉煌的寺宇和花果飘香的国度里,在和煦阳光的照拂下,依然一心崇尚佛教,笃信轮回,依然忌讳逻辑严整的体系的,黄金般沉甸甸的怠惰和树下微风拂煦的精神。且不说库里萨达殿下,英明的巴塔那迪多殿下有着惊人的哲学家的敏锐头脑,但他那强烈的情感洗刷了穷究哲理的精神。本多至今仍记忆尤新的是,一个夏日,当殿下在终南别墅接到月光公主的噩耗时,失神地坐在椅子上的样子。他那褐色的胳膊软软垂在白漆椅子的扶手上,头歪斜在肩头,看不清他的脸色,只见微启的口唇中露出亮洁的浩齿。殿下褐色的手指优雅而修长,仿佛天生就适于灵巧的爱抚似的,垂下的指尖几乎触到了夏日的草坪,仿佛要为爱抚的对象殉情,五根手指在一瞬间齐刷刷死去了似的。尽管如此,本多担忧王子们对日本的回忆决不会是美好的,即便怀念之情随着时间流逝而有所增加。使王子们心情不佳的或许是孤独感、语言不通、习俗差异;或许是戒指被盗窃,以及月光公主的仙逝吧。但是,最使王子们不能理解的正是那盛气凌人的“剑道精神”,它也使本多、清显那样的普通青年,以至白桦派的自由人道主义的青年们陷入了孤立无援之境。最让人头疼的是,王子们自己也朦胧地觉察到,王子们的朋友一边缺少“真正的日本”,而王子的敌人一方却充斥着“浓厚的日本”。狷介的日本就像披挂上阵的武土那样趾高气扬,同时又像个易受伤害的少年,宁可主动挑战,不愿受人嘲笑;宁可自行赴死,不愿遭人蔑视。勋和清显不同,他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核心,而且他相信有灵魂。本多近半百的年龄,使他已能够不受一切偏见的束缚。自己当过权,因而不受权威的束缚;自己曾是理智的化身,因而也不受理智的束缚。过去,大正初期的“剑道精神”——尽管本多未受其左右——熏陶了整整一个时代。即便现在本多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年代,也难以否认时代对他产生的影响。至于将它加以醇化,穷追不舍的勋的世界,本多并没有青春与共,只是观望而已。但是,目睹年轻的日本精神孤军奋战,自取灭亡的情景,不由得感悟到“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全是凭借西方的力量,凭借外来思想的力量”。固有的思想使人窒息。想要生存就不能像勋那样洁身自好,不能自断所有的退路,不能拒绝一切。勋的死终于使本多醒悟到了什么是“纯粹的日本”。除了否定一切,甚至否定现实的日本和日本人以外,除了这种最艰难的生活方式,一句话,除了杀了人之后自杀外,难道就没有与“日本”共同生存下去的道路吗?所有的人都不敢正视这一点,而勋不正是以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这些的吗?由此可见,民族最纯粹的因素中必定含有血腥气,必然带有野蛮的影子。与不顾全世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谴责保存斗牛国技的西班牙不同,日本于明治时期的文明开化运动中,曾致力于消除一切“蛮风”。其结果,日本民族最鲜活纯粹的灵魂隐藏到了地下,时尔喷发出来,疯狂肆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惧怕。无论它以多么可憎的面目出现,原本也是洁净的灵魂。来到泰国这样的国家,本多看到了祖国文物的明净、素朴、单纯,河水的清澈——连河底的小石子都粒粒可数,神道仪式的清明等等,这所有的一切在本多眼前愈加清晰起来。但是,本多像大多数日本人一样,并没有与它们共处,而是无视它们,对它们的存在熟视无睹,甚至努力回避着它们。那些崇尚简约朴实的存在,那白绢,那清泉,那微风中的白纸条①,那群山,那大海,那日本刀,它们的光辉,它们的纯粹,它们的锐利……,本多始终是躲避着这一切生活过来的。不单是本多,大部分已欧化的日本人越来越忍受不了强烈的日本元素了。可是,信奉灵魂的勋一旦升天,又印证了善有善报,假若他转世为人而进入了轮回,究竟该怎么解释呢?这并非是凭空想像。勋毅然决然赴死的时候,是不是感受到“另一个人生”的暗示了呢?或许人活得极其纯粹无暇,就会到达可以预感其他人生的境界吧。天气虽然炎热,但本多一想起这些就仿佛被清泉滋润了额头似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日本神社的雄姿。在拾级而上的参拜者眼中,那牌坊明明就是围绕神殿的框架;在参拜而归者的眼中,它又像是一个充满碧空的画框。它将庄严的神殿和湛蓝的天空,如此和谐地包皮容为一体,简直是不可思议。牌坊似乎就是勋的灵魂。至少勋是活在一个最高最美最俭朴的神社牌坊那样清晰的画框里,于是,这个画框里不可避免地装满了蓝天。本多认为,无论勋临死时离佛教有多远,像牌坊那样的关联方式都暗示了日本人与佛教的关联,好比用白色绸缎滤过的污浊的湄南河水。①白纸条:神前所饰木神枝或稻草绳上的纸条。本多听菱川讲述了月光公主的当天深夜,从旅行包皮中找出了包皮在紫色包皮袱皮里的清显的《梦的日记》。这本书已经看得开了线,本多仔细地将它修复了。年轻的清显仓促写下的字迹还清晰可辨,三十年前的墨迹已成了暗紫色。本多还记得,清显把暹罗的王子们迎人自己的宅邸后不久,做了个色彩鲜丽的暹罗梦,并将这个梦写在了日记里。清显梦见自己“头上戴着镶满了宝石的高耸的金冠”,坐在皇宫华丽的椅子上,皇宫的庭院已近荒芜。如此看来,清显在梦中成了暹罗的皇族。一群孔雀栖于梁上,白色的鸟粪从梁上掉下来。清显把王子戴着的绿宝石戒指往自己的手指上戴。这绿宝石中映出了一张“可爱的小女孩的脸”。这就是清显还未见过的,神经质的小公主的脸。她现身在这绿宝石戒指中,也许映出的正是清显自己的脸。所以说,公主就是清显以及勋的转世,这是毫无疑问的了。把暹罗的王子迎进府中,听他们讲述自己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清显做出这样的梦也是很自然的,但本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不能不相信那是清显的梦的应验。显而易见,一旦超越了不合理,以后的路便豁然开阔。由于勋回避谈及这些,本多也就无从知晓,但勋在那牢狱里的漫漫长夜中,曾梦见过那位热带女子也未可知。菱川仍旧殷勤地照料着本多的旅行起居。诉讼事件有了本多的协助而进展顺利,这多亏本多发现了泰国方面的过失。以英国法律为依据的泰国民商法第473条规定,有关商品的瑕疵,在下述情况下卖方可以不负责任。1.买方在交易时已发现商品的瑕疵。或者如果不是疏忽大意,一般情况下能够发现的商品瑕疵。2.交货时瑕疵很明显。或者买方无保留取货者。3.商品在公开拍卖中售出者。根据本多的调查,泰国方面在1或2项条款上犯有过失。如果可以搜集到对泰方不利的证据,造成压力的话,也许能迫使对方撤诉。五井物产自然很高兴,本多也觉得这个官司已告一段落,就打算请菱川帮忙办理谒见公主的手续。尽管如此,本多还是感到郁闷。有生以来本多从未想到会和艺术家打交道,而且确实也没有过这样的交往。尤其没有想到在这遥远的国家,会成天和一位蹩脚的艺术家在一起。更让人心烦的是,菱川对于照料人生地不熟的旅行者,可谓无微不至,有求必应,特别是在这个很难敲得开前门的国家,他是个熟谙所有后门的不可多得的导游。就连菱川本人也认为自己这个导游是无可挑剔的。本多不知道菱川写过什么作品,只是感觉他的艺术家派头十足。菱川靠导游为生,内心却十分蔑视自己陪同的这些“俗物”,这一点从菱川的脸上可一目了然。本多也乐得装成菱川心中描绘的“俗物”。本多时常对菱川谈起留在日本的妻子和母亲,谈起一直没有孩子的缺憾等等。瞧着菱川一脸同情的样子,本多觉得颇为有趣。本多认为,与清显和勋的一生中显现出的未成熟美相比,艺术和艺术家表露出来的不成熟,尤其是作为他们职业本质的不成熟,简直是丑陋不堪的。他们活到80岁也要拖拽着这丑陋的东西,明知拖的是块尿布,却还要向人炫耀。最难缠的是那些冒牌艺术家,他们目空一切,却又自惭形秽,身上散发着懒汉特有的臭气。原本是仰人鼻息的那种懒惰,菱川却装出富于热带情调的奢侈的贵族般的懒惰。在餐厅点菜时,他总要垫上一句“反正由五井物产付账”,接着,必定要瓶昂贵的葡萄酒摆阔。这使不大喜欢喝葡萄酒的本多有些不快。本多打心里不情愿为这号人作辩护。但想到自己的客人身份,出于礼貌,也不好要求另换别人。“菱川怎么样啊?”每当在法庭的接待室或晚餐席上,肥胖的分公司经理这么问他的,本多总是有苦难言地含糊其词:“哦,还不错,不错。”经理也就信以为真,并不去琢磨他的话外之音,弄得本多哭笑不得。炎炎烈日被遮挡在密林的上部,地面潮湿的植被眼看着化为了腐殖土,这个国家微妙的人际关系也和这差不了多少。菱川对这种人际关系轻车熟路,他就像一只敏捷健壮的绿豆蝇,能迅速嗅到腐败的气味,兴许还在分公司经理的盘子里舔过呢,这是他赖以谋生的本事。“早上好。”话筒里出来菱川熟悉的声音,每天早上他都会打电话来叫醒本多。“打扰您休息了吧?太对不起了。宫里那些管事的可以让人家没完没了地等下去,可是对谒见者却严格地限定时间。所以,我今天提前了一点儿,以备万一。您先刮刮胡子吧,还来得及。您说什么?早饭吗?不了……不了……您不用费心……,我倒是还没吃呢,其实不吃也没关系的。啊?去您的房间里一起吃?这可不好意思。既然您这么说了,恭敬不如从命。是不是过5分钟我再上去?要不然10分钟?幸好您不是女士,我也用不着客气了。”菱川只是嘴上客气,其实,他在东方宾馆的纯英国式豪华早餐时做陪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大工夫,身穿亚麻布白色西装的菱川,呼呼地扇着巴拿马帽,走了进来。一进屋就站到懒懒旋转的白色大吊扇的下面。穿着睡衣的本多向他问道:“有个问题先请教一下,过会儿怕忘了。该怎么称呼公主啊?尤阿·海涅斯①可以吗?”“不行的。”菱川干脆地答道。“这位公主是巴塔那迪多殿下的女儿,巴塔那迪多是庶出,所以称号是普拉恩·加欧,用英语称呼是罗亚尔·海涅斯。他女儿的称号是蒙·加欧,英语称呼就是希林·海涅斯,您就说‘YourSereneHighness’就行了。……总而言之,您什么都不用担心,全包皮在我身上。”早晨的暑热肆无忌惮地侵入房间,本多从汗津津的床上下来去洗浴时,皮肤才有了清晨的感觉,这真是难得的感官体验。不凭借理智决不接触外界的本多,到了这里,通过皮肤感觉到了一切。自己的皮肤不时被热带植物的浓绿、合欢花的艳红、寺院的金色装饰以及突然袭来的蓝色闪电染上色彩,从而使本多感觉接触到了某种东西,没有比这种感觉更新奇的了。温暖的骤雨,温热的水浴。外界是色彩丰富的流体,自己就像整天浸泡在流体的浴池里。这是在日本时的本多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的。等候早餐时,菱川似乎有意炫耀擦得锃亮的黑皮鞋,在房间里像洋人似地来回踱着步,锃亮的鞋帮映出了地毯的图案。他抬眼看见墙上挂的庸俗风景画,轻蔑地哼了一声。“这家伙演艺术家,我演俗物。”对这出戏,本多开始感到厌倦了。①海涅斯:意为尊贵的殿下。这时,菱川突然转身90度,从兜里拿出一个紫天鹅绒小盒,递给本多。“可别把这个忘了。请先生当面献给公主。”“这是什么?”“是贡品呀。泰国王室从来不接见空手而来的客人。”打开小盒一看,是一枚漂亮的珍珠戒指。“说的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带礼物啊。真叫你费心了。多少钱买的呀?”“哪里……不用您付钱。是我让五井物产为先生买的。反正是经理从日本人那儿便宜买来的,您不必介意。”本多立刻明白不该在这里问价钱。不该为了私用给五井物产添麻烦,回头得把钱付给经理。想必他多报了价钱,也只好装糊涂,不跟他计较了。“那我就承蒙你的厚意了。”本多站起身来,把小盒装进上衣口袋里,随口问道:“公主叫什么名字?”“叫姜特帕拉公主。据说原来是巴塔那迪多殿下死去的未婚妻的名字。姜特帕拉是‘月光’的意思,哪知道又和英语的‘疯子’发音差不多。”菱川不无得意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