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带菱川一起去挽巴茵的想法,居然由于菱川那番矫情的话而顺利实现了。菱川对本多说:“我可不愿意奉陪那位疯疯癫癫的公主,可是我不跟您一起去的话,您就惨啦。那些老女官只能说几句英语。”本多也一反常态地回答:“与其依靠麻烦的翻译,不如有半天的时间像听音乐似地欣赏欣赏听不懂的泰语呢。”他巴不得能够就此断绝和菱川的关系。本多后来不止一次地回忆起这次山野游玩的快乐。只有前一半的路程可以乘车,然后换乘宫廷式的画舫。画舫穿行在连接成片的水田和河水间。偶尔看见刚刚睡醒觉的水牛,忽然从水田里站起身,挂着泥浆的脊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路过小丘上的树林时,许多松鼠在河边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公主见了非常的高兴。有时还能见到从低枝爬向高枝的小青蛇。热带丛林中处处耸立着用施主们的布施建成的贴着崭新金箔的佛塔。本多知道这些金箔是日本制造的,大量出口到了这个国家。途中,月光公主一直兴高采烈地玩耍着,有时会一动不动地倚着船舷,凝视着远方。这给本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官们对此已习以为常,照常说说笑笑。然而本多立刻意识到公主凝视的是什么了,他觉得这是不能忽略的事情。从远方的地平线涌起的一大片乌云遮住了太阳。太阳已经高悬在天空,乌云必须伸出巨大的手掌才能遮得住它。这片乌云为了遮住太阳而拼命抻长了身子,好歹达到了目的。在连接青空的上端确实遮住了太阳,但这部分云彩却放射出炽热的白光,与其总体的不吉利的黑色很不协调。而且,这片云彩拽得过长,导致黑云下方露出破绽,里面的光芒倾泄而出,犹如闪光的血从巨大的伤口里没完没了地进发出来一样。低矮的密林遮挡着远处的地平线。靠前面的树林在这破绽中进射出的光辉照耀下,闪烁着绿莹莹的光芒,仿佛仙境一般。靠后边的树林,正对着黑云的下面,大雨倾盆而下,似大雾迷漫。雨滴细密如菌丝,笼罩着黑暗的森林。远远望去,可以清楚地看见,只有密林的一部分笼罩在菌丝般的雨雾里,连雨丝在风中飘荡都看得一清二楚。骤雨被凝结在那里,被幽闭在那里。……本多猛然间明白了小公主在看什么。公主注视着时间的同时也注视着空间。远方的骤雨下面的空间,本来属于从这里无法看见的未来和过去。置身于现在的晴朗的空间,能够清楚地看见雨的世界,这是不同时间的共同存在,也是不同空间的共同存在。雨云显示了时间的进程;遥远的距离呈现了空间的连续。就是说公主是在凝视这个世界的缝隙。这时公主用她那粉红色的湿润的舌头,一个劲儿地舔着本多进献的戒指上的珍珠(要是被女官看见,立刻会被申斥的),仿佛她要用这个动作保护这奇迹的出现……挽巴茵——成了本多难以忘怀的一个地名。公主非要本多牵着她的手不可。不管女官们怎样皱眉头,本多仍是牵着公主汗津津的小手,听凭公主引路,尽情游览了这座园林里的中国式离宫、法国式小亭、文艺复兴式庭园以及阿拉伯式宝塔等等。最为美丽的是位于宽阔的人工池塘中央的佛堂,宛如浮于水面上的精致工艺品。石阶紧临水池,由于涨水而被淹没,池水浑浊,石阶的最下层已看不清,看得见的大理石台阶已被水苔染成了绿色,水草缠绕,上面又覆盖了一层银色的小水泡。公主要把手脚伸进去,一再被女官制止。本多听不懂公主说的是什么,似乎是公主把水泡当成了珍珠,闹着非要去摘下来。本多一去劝解,公主马上就不闹了,和本多一起坐在台阶上,眺望池中的佛堂。其实那并不是佛堂,据说是停舟歇息之所。这个亭阁的橙黄色帷幔被风吹得鼓起,围成一个空无一物的小屋。小亭环绕着许多黑地涂金的细柱子,从柱子的间隙可窥见池塘对岸的绿色、翻卷的云团和亮晃晃的天空。看得时间长了,那些柱子仿佛竖了起来的帘子,将景色细分成了奇妙的细长图案,形成了一幅云彩与森林的壮丽外景。这小亭的房顶也非常华美,青色、红色、绿色的琉璃瓦巧妙地排列组合,四层重檐之上,金光灿烂的细细的塔尖直插蓝天。不知是观看小亭时的感受,还是后来回忆时把月光公主与小亭混淆在一起了,总之,池中的小亭深深地烙印在本多的脑海中,那细长的黑柱子变成黑檀似的肉体,身上佩带着繁琐的黄金饰物,头上戴着尖尖的金冠,犹如一位用足尖站立的苗条舞女。
或许您还会喜欢: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