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三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多在梦中被尿憋醒。梦突然被打断,眼前还残留了一些断片。本多梦见自己在篱笆连接起来的居民区里四处徘徊。有的人家在院子里摆着花盆架,用贝壳围着花圃;有的人家院子潮湿,到处是蜗牛;有的人家有两个孩子在回廊上,面对面地边喝糖水边爱惜地吃着不成形的饼干。……这是东京被烧掉了一个区域,如今连痕迹都没有了。夹在树篱间的小路尽头,有一扇破败的柴屋。打开柴屋进去,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华旅馆的前院。宽敞的前院正在举行便宴,蓄着八字胡的经理走出来,恭恭敬敬地向本多施礼。这时,便宴的帐篷里响起了嘹亮而悲怆的喇叭吹奏的乐曲。忽然脚下的地面裂开,身着金色衣裳的月光公主乘着金色孑L雀的翅膀出现了。人们头上,孔雀的双翼发着银铃般的声音,在喝彩的人们的头上盘旋。人们仰望着骑在金孔雀身上的月光公主,她那褐色的大腿根部发出耀眼的光芒。然而月光公主向仰视着的人群头上,洒下了骤雨般的芳香异常的尿。她为什么不去厕所?本多感到纳闷。必须规戒她这种非礼的行为。于是他到旅馆里找厕所去了。和外边的喧嚣相反,旅馆内静悄悄的。各个房间都没有上锁,房门都开了条缝。本多把每个房间都打开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只看见床上都放着棺材。不知从哪里响起了声音:“那就是你要找的厕所!”尿已经憋不住了,他走进了一个房间,想往棺材里撤尿,但由于惧怕冒犯神明,没尿出来。就在这时,他醒了过来。……这样的梦,不过是一种可怜的象征,人一老就尿频。然而,本多从厕所回到床上,却兴奋得睡不着。他的心已被方才的梦攫住,只想重温那梦境。因为他在那里切实感到了幸福。他祈祷着,希望能在下面的梦中再一次品味那鲜明的幸福感。在那里,洋溢着不避忌任何人的明朗而纯洁的喜悦。只有这喜悦才是现实的。纵然不过是一个梦,但那喜悦却占据了本多人生中的,而且是决不重复的一定的时间。不把这种喜悦看成是现实,那什么是现实呢?本多在和睦与同感的完全融和中,仰望着空中骑着金孔雀翱翔的孔雀明王的化身。月光公主是属于他的。早晨醒来后,这种幸福感依然照拂着他的全身,心情非常之愉快。重新睡下之后的梦漫无边际,毫无前面那个梦的幸福感,自然是回忆不起来的。先前那个梦的光辉,穿透梦的雪堆,仍留在早晨的记忆里。那一天也因为公主的“不在”,而成了思慕公主的日子。本多末曾体验过少年人初恋的滋味,如今这情窦初开似的感觉竟然渗透进了他58岁的躯体,他惊愕了。说本多在恋爱,扪心自问,这不仅是绝无仅有,也是滑稽可笑的。什么人适合搞恋爱呢?这一点,本多早在松枝清显身边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那是集外表上的官能的魅力、内心世界的混乱和无知、认识能力的不足于一身,能够在别人身上描绘出幻想的人的特权。是那种极端无礼的特权。本多从年轻时起就明白,自己是与那种人处于两极的。由于无知而干预历史,由于意志而从历史上滑落的人的不如意,本多见的多了。他认为,想得到的东西不能到手,其最大的原因是由于指望到手。他从未希望过,那三亿六千万元才成了他的。这就是他的思想方法。本多决不认为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是由于先天的缺陷,以及自己背负的可悲命运。本多爱把这样的认识法则化、普遍化,因为这是本多的天性,所以他后来开始探究那法则也不足为怪。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单独干,所以他很容易既当立法者,又当逃法者。就是说,他把自己所希望的东西限定在决不可能得到上。因为那东西如果到手了,就必将化作瓦砾,所以要赋予自己所希望的对象以不可能性,至少要努力使之与自己保持较远的距离,……也可以说是在内心保持所谓热烈的冷淡。至于月光公主,他把这花瓣厚实的暹罗蔷薇神秘化的作业,在御殿场的那一夜大体上完成了。那是将公主放到手绝对够不着,认识也绝对达不到的远处的作业(因为他手的长度与认识的长度本是同一尺寸)。由观看而得到的快乐,也必须以看不到的领域为前提。由印度的那种体验而感到已看见了人世终极的本多,将猎获物远远置于认识之爪达不到的领域,像懒惰的野兽那样躺在向阳地方,舐自己粘着树脂的毛。本多在仿效那懒惰的野兽的时候,不正是想把自己化作神吗?本多深知,自己的肉欲与认识欲完全平行重迭,是难以忍受的,如果不把二者分开,就没有产生恋情的余地。一枝蔷薇,怎能在相互纤缠着的两棵丑陋的大树间发芽呢?无论是讨厌的认识欲,还是带有58岁的腐臭味的肉欲,这两棵树都垂挂着厚颜无耻的气根,恋情怎么能像寄生兰似的在那上面开花?……月光公主必须存在于他的认识欲的远方,并且只需要同他不能实现的欲望发生关系。“不在”才是恋爱最佳对象。难道不是吗?这才是他恋爱的惟一优质原料。如果不是“不在”,那么,认识这个夜行兽就会立即瞪大眼睛,用它的爪牙把一切撕碎。它咬住未知,把一切都化为既知的尸体,然后再将其放进停尸场——这种认识上的可怕而无聊的疾病,在印度不是曾一度被治愈了吗?逃到认识的尽头,只剩下一株蔷薇,为使它摆脱认识的眼睛,就要伪装成已知,让它呆在满是尘土的黑檀木搁板的深处,加上锁,把它隐藏起来。印度,还有贝纳勒斯所教导他的,不正是如此吗?本多已搞了这种作业,锁是他亲自上的,所以他不亲自打开,这是他意志的力量使然。过去清显被绝对的不可能所吸引而违背了人伦。本多与清显相反,为了不悖人伦,他设置了不可能。因为如果他坏了人伦,那么美在这个世间就再也没有存在的余地了。……本多想起了那一天早晨的舒畅。就是公主失踪的那天早晨。本多的心虽然被不安所支配,但他还是喜忧参半的。当他发现公主不在房间后,并没有马上惊慌失措地去叫克己,而是着迷地在那个房间里到处品味失踪公主的留香。那是个异常晴朗的早晨,床铺乱七八糟的。从床单的细褶上,可以看出月光公主烦恼时辗转反侧的热乎乎的身体痕迹。本多从波浪起伏的毛毯下,捡到一根弯曲的毛。那刚好是一匹非常可爱的野兽在那里叫过苦之后的窝。本多察看了枕头的洼坑,看那里有没有公主透明唾液的痕迹。枕头洼陷的形状是纯真的。然后他才去告诉克己。克己的脸色苍白了。本多毫不费力地就把自己方才没有任何惊恐的表现掩盖过去了。两个人分头去找。如果说那时本多没有幻想过公主的死,那是谎言。虽然他觉得那种事情可能性极小,但是,死也在那梅雨期的清晨,在浪费了的咖啡的芳香中漂荡着。有一种悲剧性的东西,像细密的银边一般包皮围着那个早晨。那才是本多梦想着的宠爱的证明。他口是心非地对克己说,应该给警察局打个电话。说完,欣赏地看着克己那警觉的神色。他们先走上露台,俯视积满雨水的游泳池。他战战兢兢地想,公主的身体是否在映着青空的池中躺着呢?由这现实的世界踏进非现实的世界竟是如此的容易,现在他感到隔开这两个世界的玻璃已经粉碎了。这个早晨,人世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死,杀人,自杀,甚至世界的毁灭,都会发生在这无边无际的明媚风光里。本多和克己从湿漉漉的草坡向溪流走去的时候,以迅速的想像力想到,由于自杀事件和丑闻成为报纸的题材,自己从前的社会名誉,就要轰然崩溃了。想到这些,喜悦油然而生。然而这是非常愚蠢的夸张。因为事件仅是围绕着克己与公主发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本多窥视孔的事。前方是久违的富士山。已是夏季的富士,它将雪的衣襟高高地卷起,沐浴着朝阳的土色像被雨打湿的砖瓦一样红得耀眼。他们看见了溪流,也看见了柏树林。走出家门时,本多要求克己和他一起到邻居庆子家去看看,或许庆子在家。但是克己坚决不肯,他提出自己要乘车向车站方向沿途寻找。克己非常害怕和他舅母见面。这么早按说不合适去庆子家,但是特殊情况也没办法。本多按了门铃。不料庆子已经化好了妆,穿着绿色连衣裙,披着对襟毛衣,跟往常一样出来接待本多。“早晨好。您是来找公主吧?今天早晨天没亮就跑到我家来了。正睡在杰克床上呢。幸亏杰克不在,不然的话,就要闹得不亦乐乎了……她好像很激动的样子,所以我给她喝了些甜酒,让她睡了。可是我也睡不着了,就起来了。好吓人哪……到底出了什么事,她一句也没说。去看看她那可爱的睡脸吗?”从那以后,不但公主,连庆子也杳无音信了。本多忍了又忍,他想,恐怕再也见不到公主了。他等待自己的体内生出真正的疯狂来。理智因情况不同,可达到焦躁的极限。正像“狂言”《钓狐》中的老狐狸,虽然深知陷阱的危险,却终于朝诱饵疯狂扑去那样,结果经验与知识、精熟与老练、理性与客观等所有的能力,不仅全部失效,而且这些东西的积累,还会不由分说地把人推向莽撞。本多在等待这一瞬间的到来。就像少年等待自己的成熟,58岁也必须等待自己的成熟,而且是走向悲惨结局的成熟。在11月的干枯的灌木丛中,树叶已掉光,树下的杂草都枯死了,在步履蹒跚的冬日的阳光下,那里像是一块干得发白的净土。本多就好像是枯草中的一个红色的王瓜,孤零零地一心等待着走向悲惨结局的成熟。自己实际追求的东西,是像火焰那样的无分别呢?还是死呢?本多的年岁使他难以辨别。在那里,在自己所不知的地方,似乎有什么正在缓慢而慎重地准备着。已经存在于未来的惟一的东西,就是死。一天,本多到丸大厦的事务所去,听到青年职员为私事悄悄打电话的声音,强烈的寂寥感涌上了他的心头。那显然是女人打来的电话。青年职员一边留心周围的人,一边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应答着,但本多仿佛清楚地听见了那女人情趣盎然的声音。大概两个人之间有默契,所以用事务性的词语互通心声吧。那个青年很爱梳理那头蓬松的头发,他那讨厌的眼神和傲慢的嘴唇,与律师事务所很不相称,本多产生了把他解雇的想法。在东京,要想打电话找到一天到晚忙于午餐、鸡尾酒会、晚餐招待会的庆子,最好的时间就是上午11点。刚听那青年职员打电话的本多,觉得在这窄小的事务所不便大声地打私人电话,于是他说去买东西,走出了事务所。丸大厦一楼的商店街,是战前的东京剩下来的少数地区之一。本多喜欢在这里逛领带店,或在纸店选购书法用纸。战前派头十足的老绅士们,在雨后非常光滑的马赛克地面上小心翼翼地走着,寻找便宜货。本多给庆子打公共电话。庆子跟平时一样,半天不过来接电话。她肯定在家,所以本多想像她对电话置之不理,正对着镜子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姿态,尤其是她在出去吃午餐之前已选好了衣裳,现在正穿着一件衬裙化妆时那丰腴的后背。“让您久等了,请原谅。”来接电话的庆子,用悠扬甜美的声音说,“好久不见了,您好吗?”“还可以。什么时候能请你一起吃个便饭吗?”“啊,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您想见的不是我,是月光公主吧?”本多一时语塞,想等庆子下命令。“那次给你添了很大的麻烦。不过,我这里当然是没有她的音信,你见过她吗?”“没有,从那以后就断了音信。不知她怎么了,不会是因为要考试吧。”“那姑娘好像不那么用功吧。”本多为自己讲话如此镇静而吃惊。“总之您是想见她吧。”说到这里,庆子好像在考虑什么似地停下来。这一停顿给他的感觉,好像是上午从窗户射入寝室的光带中,飘舞着香粉一样。本多知道庆子这并不是装腔作势的女人,他怀着希望等待着。“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月光公主跑到我这里来,说明她完全信任我。所以,以和我一同出席为条件,由我去请她,我想她肯定不会拒绝的。这样好吗?”“瞧你说的,这正是我想拜托你的。”“本来我想只让你们两个人会面,可是眼下还不行。……那么,我往哪儿给您回话呢?”“给事务所打来吧,以后我每天上午都肯定在事务所。”本多说完,放下了电话。从这一瞬起,世界全变了。本多想,自己怎能受得住下小时,下一天的等待啊!接着,他在心中打了一个小小的赌:如果公主能照样戴着绿宝石戒指来,就表明她已经饶恕了本多;如果不戴,就说明还没有饶恕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