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愤怒的葡萄 - 简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内容提要
  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在加利福尼亚,大批破产农民的到来使资本家毫无顾忌地压低工资,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流落的农民开始觉醒、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
  这部小说曾以其深刻的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激昂情绪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者 斯坦培克
  《愤怒的葡萄》的原作者约翰·斯坦培克,本世纪初(1902 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利纳斯山麓。他自小在乡间生活,又在牧场看管过牲口,对于山区的自然景色和贫苦的农民牧民都很熟悉。斯坦培克受他母亲的熏陶,十分喜爱文学,读了不少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作品,长大以后,他从事过许多职业:摘过水果,捕过鱼,当过筑路工人,还做过助理药剂师、报贩和新闻记者;跟劳动群众有着广泛的接触。
  十二岁上,斯坦培克就学着写小说。二十七岁(1929 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书名叫做《金杯》,写的是十七世纪英国的海盗享利·摩尔根的传奇故事。接着又发表了《天堂的牧场》和《献给一位无名的神》两部小说,都没有引起重视。后来,他开始走自己的路,把他熟悉的山区农民的生活作为小说的题材,先后发表了《煎饼坪》、《相持》、《人鼠之间》和《红马驹》,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们热烈的欢迎。

  1937 年的秋天,斯坦培克随着俄克拉何马州被银行和大业主们赶出土地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一路上他看到流浪的农民们在无以为生的绝境中间挣扎,极为震动。他感到自己过去写的小说是“多么拙劣,多么渺小”,他要写农民经历的这一场大灾难,要为他们说话;于是写出了《愤怒的葡萄》。
  小说里表现摘水果的农业工人的愤怒,他说愤怒“就象葡萄一样在他们的心头生长、成熟,一串串沉甸甸的,等待着收获时期的来临。”这“收获时期”指的就是革命。《愤怒的葡萄》是1939 年出版的。一出版就引起了美国各个阶层十分强烈的反响,好几个州都禁止发行这部小说,俄克拉何马州还阻止电影公司去拍摄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统治阶级的恐慌,正好说明这部小说在美国人民中间产生了怎样的力量。1940 年,《愤怒的葡萄》获得普立兹文学奖,人们公认这是斯坦培克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的一部史诗。
  《愤怒的葡萄》写约德一家子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卡车,驾着去加利福尼亚州寻找生路的种种遭遇,为了表现出约德一家子的命运是和成千上万流亡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者用了这一章概括描写农民处境的全貌,另一章写约德一家子的方法,就象电影交替采用全景和特写镜头一样。第三章写一只乌龟在干旱的沙土地上艰难而又固执地朝一个方向爬去,带有象征的意味,我们在改写的时候都尽可能保持了原作的面貌。

  这部小说着重写了三个人。跟约德一家子同往加利福尼亚的凯绥原本是个牧师,在农民成群流亡的现实面前,他对上帝产生了怀疑;他代人受过被捕入狱,在监狱里懂得了要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道理。出狱后他成了个罢工组织者,最后死在警察的大棒下面。第二个着重描写的是约德家第三代的老二。这个人生性耿直,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然而在无可忍让的情形之下,他也会奋起反抗全力自卫的。正因为这样,他犯了杀人罪。获得提前释放的处理以后,他谨慎小心,只怕被重新关进牢去。可是,眼看凯绥叫警察活活打死,他再也忍不住了,终于打死了那个杀人的警察。他总结出一条真理:“一个人并没有单独的灵魂,无非是群体灵魂的一部分。”他承继了凯绥的遗志,到处去进行斗争。还有一个着重描写的就是约德家的主妇——妈妈。她不仅安排着一家子的生活,还是一家子精神上的支柱;不仅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还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苦,她始终充满了信心。她以为穷人的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进步。”在汤姆打死了警察准备逃亡的时候,她劝告汤姆以后不要单枪匹马去对付警察,要参加集体的行动。通过这几个着重描写的人物,斯坦培克写出了流亡的农民从“我”到“我们”,从一家一户到整个集体,也就是从农民意识到农业工人意识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变。
  在《愤怒的葡萄》以后,斯坦培克又陆续出版了《月亮下去了》、《罐头厂街》、《任性的公共汽车》、《珍珠》、《伊甸园以东》和《烦恼的冬天》等小说。其中大部分都已经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熟悉的,还有《月亮下去了》、《红马驹》、《人鼠之间》和《珍珠》这些篇。

  《月亮下去了》发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是挪威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故事。《红马驹》带有自传的性质,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牧场的生活,小说始终用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通过对一匹红马生病老死的描写,表现出一个少年的成长。《人鼠之间》写两个打短工的朋友之间的友情。莱尼力大无比,但是智力不全,生活上全靠乔治的帮助,他们俩相依为命,梦想着将来有一间房子,养几只小动物。然而这样低微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农场主的儿子几次三番侮辱莱尼,他的儿媳又去引诱莱尼。莱尼在无意之中掐死了农场主的儿媳,乔治不得不亲手打死菜尼,免得莱尼遭受农场主残酷的私刑。《珍珠》取材于墨西哥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印第安渔民奇诺在海里捞到一颗晶莹明亮、光彩夺目的珍珠。他满以为许多愿望(给孩子治病,让他穿着新衣裳上学去,给自己买一把新鱼叉)都可以实现了。不料商人们串通一气,一口咬定那颗珍珠是假的。晚上,他的家里又受到袭击,房子给烧掉了。在他和来袭击他的家伙搏斗的时候,他的儿子中弹死去。珍珠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招来了横祸。他和妻子一同到海边,把珍珠扔回了大海。
  1962 年,斯坦培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 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 年12 月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一如众人所知,我并非真的绅士,本就无须一一介意这类琐事,如今却居然动笔来写这么一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