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愤怒的葡萄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六六公路旁有家卖牛排的小吃店,老板叫奥尔,老板娘叫梅伊,他们接待各式各样的顾客,其中开运货卡车的司机是真正的主顾。一辆运货大卡车开来,有司机和助手。停下来喝怀咖啡好呜?这小吃店我挺熟。铁纱门砰地一声响。你好,梅伊!这不是大老鼠毕尔吗?这位朋友是谁?他这是跑头一趟吧?吃点什么?来杯咖啡。你们今儿卖什么馅饼?
  香蕉奶油馅,菠萝奶油馅,还有苹果馅。
  要苹果馅的。等等,那又大又厚的是什么饼?
  香蕉奶油的。
  给我切一块吧,来一大块。
  卡车司机才是真正的主顾。他们每人会留下两毛五分钱。一毛五是饼子咖啡钱,一毛是给梅伊的小费。
  两位顾客并排坐在凳子上。毕尔吹着咖啡,说:“你该到六六公路上去看看。从没见过这么多车。全往西开。”
  他同伴说:“今儿早上我们看见回车祸。一辆讲究的轿车撞上一辆卡车。
  开轿车那家伙象喝醉了,开足九十哩,超过了我们,恰巧对面来一辆车,他往旁边一闪,就撞上了卡车,水箱撞得翘了起来,驾驶盘套在他身上。那卡车装满了炉子、锅子跟床垫,还有小孩跟鸡。被窝、小鸡和孩子们撞得满天飞,撞死了一个孩子。开卡车那老头呆呆地站在那儿,瞪起眼睛望着死去的孩子,问他什么都不答腔,跟哑巴似的。天哪,这条路上到处是那些往西部搬的人家。我真不懂,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

  梅伊说:“也不知道他们要往哪儿去。有时候上这儿买点汽油,却难得买别的什么。人家说他们会偷东西,我们倒没给偷过。”
  毕尔望望窗外。“最好把你们的东西看好。这会儿就有几个那样的人来找你们。”
  一辆二十年代的旧轿车停下来。车子后座上一个个口袋几乎堆到车顶,口袋上面坐着两个男孩。车上走下个黑头发尖面孔的男人,两个男孩也从那堆东西顶上溜下地来。
  梅伊走出柜台,站到门口。
  恳求用过水之后,那男人站在铁纱门眼前,问,“能帮忙卖个面包皮给我们吗,小姐?”
  “这儿不是杂货铺,我们买来的面包皮要做三明治用。要是卖面包皮,自己就别做生意了。”
  “我们饿了。听说前面好远都买不到面包皮。”
  “那干吗不买三明治呢?我们有很好吃的三明洽,夹碎牛排的。”
  “怎么不想买那个。我们钱不多了,买不起。花一毛钱,得填饱全家的肚子。”

  奥尔不耐烦地喊道:“梅伊,积积德,把面包皮卖给他吧。”
  梅伊耸耸肩膀,表示碰到这种事儿真是无可奈何。她拉开铁纱门,那男人带着一股汗臭进来。两个孩子缩手缩脚跟进来,他们立刻走到放糖果的玻璃柜眼前,眼睁睁地望着里面。他们并不存什么奢望,只不过看到居然还有这么讲究的东西,有点纳闷罢了。梅伊拿出个蜡纸包皮的长面包皮来。“我们只有这种一毛五一个的面包皮。”
  “能不能帮帮忙,给我切一毛钱的?”
  奥尔大声说:“见鬼,梅伊。你把这个面包皮给他们吧。”
  男人望着奥尔。“不,我们要买一毛钱的,先生。我们要去加利福尼亚,钱紧得很,不得不精打细算。”
  梅伊说:“就算一毛钱卖给你吧。”
  “那可叫你们吃亏了。”男人掏出钱包皮,伸个食指进去摸到个一毛的镍币。把这一毛钱挖出来的时候,带出一分钱来。他正打算把一分钱放回钱包皮,看见柄个孩子眼睁睁地盯着糖果。于是指着又大又长的带条纹的薄荷糖问:“那种糖是一分钱一块的吗,小姐?”
  梅伊朝玻璃柜里望了一眼。“哪一种?”

  “喏,带条纹的那种。”
  两个孩子半张着嘴,停住呼吸,抬起眼睛望着梅伊的脸。
  “哦。呃——,不,那是一分钱两块的。”
  “好,那我就买两块。”
  两个孩子把憋住的气轻轻吐了出来。梅伊拿出两大块糖。“拿着吧,”
  那男人说。孩子怯生生地伸过手去,每人享了一块。他们拿了糖,看也不看。
  却互相望着,好象难为情似的,嘴角上挂着一丝不自然的微笑。
  男人拿起面包皮,出门去了。两个小孩爬到那堆行李顶上,看不见了。那辆老爷车发出一阵吼声,继续往西去了。
  毕尔对梅伊说:“那不是一分钱一块的糖,那是五分钱一块的糖呀!”
  “这跟你什么相干?”梅伊说。
  另一个司机说:“我们该走了。”他们往口袋里掏钱。毕尔把钱放在柜台上。另一个看了一眼,也把钱放在柜台上。“再见!”
  “等等,还没找钱哪!”
  “算了吧!”铁纱门砰地一声响。
  “奥尔,你瞧!”梅伊轻声喊道。
  柜台上放着两个半元的银币。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