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愤怒的葡萄 -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加利福尼亚以前属于墨西哥。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美国人蜂拥而来,霸占了这片土地。他们吵吵嚷嚷,把土地分割成许多块,各自拿枪守住了自己霸占的地方,种上了庄稼,盖起了住房和仓库。墨西哥人很软弱,什么都宁肯退让,没有那些美国人追求土地的疯狂劲头。日子久了,霸占者成了主人,他们的儿女长大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天空,耕地,牧场,庄稼,他们全都有了,他们不再起早贪黑地干活了,因为情况起了变化,收成是以金元来计算的,地价是本钱加上利息,庄稼还没种上,买卖已经成交了。歉收和天灾不再是饿不饿死人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损失了多少金钱。他们贪婪地追求利润,对金钱的欲望愈来愈大。不善于做买卖的庄稼人把土地输给了精明的买卖农产品的老板。农场愈来愈大,可是数目愈来愈少了。农业于是变成了工业。土地的业主虽然不懂得历史,倒采取了古罗马的办法,从国外运来了奴隶,又不把他们叫做奴隶。中国人、日本人、墨西哥人,菲列宾人,老板们说,他们只吃大米和豆子,生活要求不高,工资给多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花,如果不老实,就把他们赶走得了。农场还在不断兼并,业主愈来愈少。从国外运来的农奴挨打挨饿,有的回去了,有的被打死,有的被赶走了。农作物也起了变化。原来种粮食的地方改种了果树,低地种上了蔬菜,供应世界各地。业主们不再在农场上工作,他们在纸上经营他们的农场;他们忘记了土地,只计较赢亏。农场大得无法想象,需要许多会计员计算利息,需要许多化验员化验土质,需要许多工头监督弯着腰干活的工人。农场付工资给工人,又把食物供给工人,把付出的钱收回来。农场还用赊账的方式把食物供给工人。工人干完了活,他也许会发觉,他反而欠了农场一大笔账。

  然而被剥夺了土地的流民还在向加利福尼亚涌来,二十五万,三十万。
  一个流民把他那辆破车开到市镇上,我们去哪儿过夜呢?
  喔,河边有个胡弗维尔村,那儿有一大群俄克佬。
  他把破车开到胡弗维尔。此后他不用再问了,因为每个市镇附近都有个胡弗维尔村。那些破烂的村落紧靠着水边,住的帐篷或是草棚,还有硬纸板搭的房子。那人把他那一家子开到这儿,然后四处去找活儿干。他手头那点钱,就在找活儿干的时候买汽油花光了。到晚上,男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蹲在地上,谈他们见到的农场和农场的休耕地。这儿往西足有三万亩,都闲着。那么些地我只要五亩就行了,我就什么吃的都有了。
  注意到没有?农场只种一样东西。或者棉花,或者桃子。或者离芭,另一个地方光养鸡。
  不远有块地,这会儿长着曼陀罗。要是在那儿弄一小块,种上土豆,足够养活我一家子。
  那不是我们的地,只好让它去长曼陀罗。
  偶尔有人试试,去那块地上拔掉些曼陀罗,小偷似的希望从那土地上偷到点财物。于是曼陀罗丛里藏个秘密的菜园。一包皮胡萝卜子,几只大头菜,再种点土豆。夜里溜去把那偷来的地锄一锄,用只锈铁桶提水去浇地。让周围的曼陀罗长着吧,那就没有谁看得见咱们在干什么了。中间也要留些曼陀罗,要又高又大的。有一天来了个警官:你们在这儿干啥?

  没干什么坏事呀。
  我早盯着你了。这地不是你的。你们侵占了人家的地。过些时候,你们就把土地当作自己的了。可恶的家伙!快滚!
  刚出土的胡萝卜叶子给他一脚踢掉了,大头菜给他踩死了,曼陀罗又向原处蔓延过来。那警官说得也不错,只要种上庄稼,就产生了主权。开了地,种出了胡萝卜来,那么种地的人就能为这块供给他食物的土地而斗争,为了这个曼陀罗中间的菜园,他甚至不惜牺牲性命。——瞧见他那脸了吗?踩掉大头菜的时候,他就象要杀人。咱们非镇压这些人不可,不然他们会把这一带统统强占了。
  夜里大家又蹲下来聊天。有人激动地说,咱们二十个人干吗不占块地方?
  咱们有枪呀!咱们把地占下来,对他们说:“有本事把我们赶走吧。”咱们为啥不这么干?
  他们会开枪把咱们打死的,象打老鼠一样。嗨 ,你想死还是想活?你的孩子也有两条路,你打算叫孩子们现在就死,还是再活两年,害他们所谓的营养不良症死去呢?你知道这个星期我们吃的什么?煮麻叶,炸面块。可知道我们打哪儿弄来的面粉?打扫货车扫下来的。
  各地的胡弗维尔村里,人们都在切切嚓嚓聊天。

  天哪,得让他们规规矩矩,不准胡思乱想,否则天晓得他们会干出什么来!真可怕,他们就跟南方的黑人一样,只要凑到一块儿,就没法制服了。所以得有警察来驱逐他们:滚!卫生部的命令,这儿有碍卫生!
  我们到哪儿去呢?
  那我们管不着。我们奉命来赶你们走。半小时之后,我们就要放火烧这些棚子了。这一带有斑疹伤寒,你们想叫伤寒蔓延吗?
  过了半小时,那些草棚和硬纸板搭的房子冒起了冲天的浓烟,人们坐上破汽车,去寻找另一个胡弗维尔村。
  加利福尼亚已经来了三十万人,还有更多的人要来。加利福尼亚的路上挤满了这些急得发疯的人,他们跟蚂蚁似的到处找活儿干,管它是拉,是推,是扛,只要有活干就行。一个人扛得了的东西,有五双胳臂伸出来接,只够一个人吃的东西,有五个人张嘴要吃。
  历史上有三种呼声:少数人手里集中了财产,就会给人夺去:多数人到了饥寒交迫的时候,就会用武力夺取他们需要的东西。还有个小小的事实,镇压的结果徒然加强被镇压者的力量,使他们团结起来。大业主们不理解历史上的这三种呼声,竭尽全力进行镇压。同时他们又害怕出现一个带头人,三十万人要是在一个领袖下面行动起来,那一切都完蛋了,大业主们一方面太胆大,一方面又太胆小,于是他们走上毁灭的道路。用尽一切镇压的手段,无非使他们自己的寿命更缩短些。
或许您还会喜欢: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