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复仇的女神 - 第十三章红黑格子的套头毛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桑德朋太太在这一伙人坐下吃午餐时,回来了。她带来了不好的消息,邓波儿小姐仍旧昏迷不醒。几天内,她当然也无法走动。
  她报告之后,把话题转到实际的事情上面。替那些愿回伦敦的人订出适当的火车时间表,替明天或第二天再开始进行的旅行,提出适当的计划,她有一张今天下午在附近地方的适合短暂旅程的名单—一小伙人坐了雇用的车子。
  温斯德在他们走出餐厅时,把玛柏儿拉到一边。
  “你今天下午,想不想歇息?如果不歇息的话,一小时内,我会打电话给你。
  这儿有一所有趣的教堂,你也许想去看看的—”
  “好极了。”玛柏儿说。
  玛柏儿静静地坐在来接她的车子里,温斯德坐在她旁边。他是在约好的时间内来接她的。
  “我想,你可能高兴看看这所特别的教堂。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村庄。”他说:“当一个人有时间能看看时,实在应该好好的欣赏一下当地的风景。”
  “你真好。”玛柏儿说。
  她带着有点不安的眼光望着他。
  “好极了。”她说:“正好象是—呃,我不想说,做得好象无情,不过,呃,你懂我话中的意思。”
  “我可爱的女士,邓波儿小姐不是你的朋友或什么的。对这不幸事件,你不用太过悲伤。”
  “呃,”玛柏儿说:“你真好。”
  她推测,这辆车子是租来的。接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士,去看看邻近的风景,设想真周到。温斯德实在该请某个年纪较轻,更有趣和漂亮的人。玛柏儿审视似的望了他一两眼,在他们驶过村庄的时候。他,正望着他那边的窗外。
  他们把村庄抛到后面,驶上一条乡下道路了,当饶过山腹时,他转过头对她说:“我们不到教堂去了。”
  “不去,”玛柏儿说:“我也正在想或许我们不去了。”
  “不错,你会这么想的。”
  “我可以问,我们去什么地方吗?”
  “我们到卡尼斯镇的一所医院去。”
  “那就是邓波儿小姐被送去的地方,是吗?”这句问话,几乎是多余的。
  “不错,”他说:“桑德朋太太在看过她后,从医院里,给我带回一封信。我刚在电话上,同他们通过话。”
  “她会复原吗?”
  “没有,还是昏迷不醒。”
  “我明白了。至少—我希望—唉!”她叹口气。
  “她可能再也恢复不了知觉。但偶然间,也许能清醒一些时候。”
  “你要带我到哪里去?为什么?你知道,我不是她的朋友。我仅在此次旅行中,第一次见到她。”
  “不错,我也知道。我之所以要带你去见她,是因为有一次她清醒时,曾问到你。”
  “我明白了。”玛柏儿说:“我想知道,为什么她会问到我?为什么她会认为我可能对她有帮助,能为她做些什么?她是个有理解力的女人。你知道,她是个伟大的女人,曾当过弗诺菲的女校长,在教育界有卓越的地位。”
  “我推测,那是最好的一所女子学校?”
  “不错。她是个伟大人物。本身学识渊博。数学是她的专长,我应当称她是一个女教育家。对教育有兴趣,获得一般女孩子们的喜爱,常鼓励她们上进。啊!还有许多别的事。如果她死了,是不幸又很残忍的。”玛柏儿说:“好象苍天常嫉英才。虽然她已退休了,仍有不少影响力呢。这件不幸事情,也许你不想要我们谈论这件不幸事情吧!”
  “我想,我们最好该怎么做。以前也曾发生过一块大圆石头滚下山腹,但只有隔了相当的时间,才滚下。有人曾对我说过这种事。”温斯德说。
  “曾有人对你说过这样的不幸事件吗?是谁呢?”
  “两个年轻人。克拉福和派拉兹。”
  “他们说了些什么?”
  “克拉福小姐对我说,她以为有什么人在山腹上。她同派拉兹先生,由较近的小径爬上去,循着一条崎岖不平,饶过小山转弯的路径。在他们转过一个弯时,在地平线的边缘,确实看到有一个人,分不清是男的或是女的,想把一块大圆石头,滚到底下来。这块大圆石头正在摇摇晃晃的,终于在滚动了,起先滚得很慢,然后加快速度的滚下山腹。邓波儿小姐正沿着下面的一条小径走去,才走到那里,这块圆石头正击中她。
  当然,那人也许不是故意的,可是石头确实击中了她。如果真的要击中邓波儿小姐,只要对准她的方向,没有不击中的了。”
  “他们见到的人,到底是女的,还是男的呢?”她问。
  “不幸的是,克拉福小姐没说明。不管是谁,那人是穿了工装或工装裤,红黑格子纹的颜色圆领套头衣裳。但人影一转,立刻就见不到了。她认为是个男人,但无法确定。”
  “她认为,或是你认为,这是有人蓄意要谋害邓波儿小姐吗?”

  “她愈想愈肯定。那男孩子也有同感。”
  “你猜想可能是谁?”
  “我什么也不知道。也许是同我们一起旅行中的一个人,午后去散步的人。也可能是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什么人,看到那辆游览车停在此地,选中那地方,对当中某一个人攻击。那个有暴力的年轻情人。也可能是她的仇家。”
  “如果我说是‘一个隐秘的敌人’,这句话好象挺富戏剧性的呢。”玛柏儿说。
  “哦,是啊。谁要杀害一个退休和被人敬重的女校长呢?这就是有待我们解答的一个问题。可能邓波儿小姐会告诉我们。她可能体会到,在她上面的那个人影,或甚至知道那是谁,为了一些特殊原因,对她怀有恶意,要对她不利。”
  “这说法仍旧不太圆满。”
  “我和你有同感。”温斯德说:“她似乎完全不可能是个适合被人攻击的牺牲者。但当一个人想到,一个女校长认识许许多多的人时,就有此可能了。我们会这么说,有许多人曾受到过她的教诲。”
  “你是说,有许多女孩子,受到过她的教诲。‘“是的,我说的正是这意思。女孩子和她们的家人。一个当女校长的,必须有多方面的才华。譬如说,罗曼史,女孩子们可能喜欢罗曼史,但她们的家长们却懵然无知。你知道,这是常有的事。尤其在最近的一二十年。据说女孩子们成熟早,这在体质上说,一点不错,但在心理方面而言,她们却成熟得晚。她们停留在孩童阶段较长—喜爱穿孩童时的衣裳,飘舞着孩童般的头发。即使她们穿上迷你裙,她们还是替洋娃娃穿上睡衣、运动衣和短裤,这全是孩童样子。她们不愿做大人,不想接受同我们一样的责任。象所有的孩童一样,她们被人认为长大了,任意做她们认为是大人做的事情。有时候这会变成悲剧,引起悲惨的结果。““你是想到某些特殊情形吗?““没有。我只是认为,有这可能。我不相信,邓波儿小姐有个私人的仇家—一个敌人,会残忍到想利用机会,把她杀害。我认为—”他突然望着玛柏儿问:“你有什么意见吗?”
  “呃,我想,我明白你的想法了。你是说邓波儿小姐知道了某些事情的真相,这可能不利于某人,甚至对某人会有危险。”
  “是的,我确是觉得如此。”
  “如果是这样的话,”玛柏儿说:“似乎表示,在我们这旅行团中,有某个人认识邓波儿小姐,而邓波儿小姐却不认识她—也有可能是忘了她是谁了。情形若真是如此,我们的旅伴们都有嫌疑了。是不是?”她停了一下:“你说的那件套头毛衣,红黑格子纹的衣裳,怎么说?”
  “哦,套头毛衣—”他好奇地望着她。“你怎么会忽然提起这个呢?”
  “这很容易明白的,”玛柏儿说:“你是这么说,而克拉福小姐又是特别提到的。如此一来,就引人注意了。”
  “是吗?但这使你想起了些什么呢?”
  “一些蛛丝马迹,”玛柏儿说:“一些将可看到、想到、观察到和体会到的事情。”
  “啊!”温斯德带着信心地望着她。
  “当你描述你曾见到的一个人时—并非是在附近,而是在相当一段距离时见到一个人时—你描述的头一件事,将是这人所穿的衣裳。而不是他们的脸,走路姿态,双手和双脚。譬如说,一件触目的深红色大头巾,一件紫色外套,或是一件奇异的皮上装,一件鲜艳红黑色套头毛衣。一些很容易认出和注意到的衣物。当那个人脱掉那件毛衣想把证据消灭,包装成包裹邮寄到某个地方,譬如说,由邮局寄到约一百里远的地方,丢到城市的一只垃圾箱里去,或烧掉,或消毁。她或是他就变成一个谦虚和穿着朴素的人,就不会被人发觉和想到,因而犯上了嫌疑。那必定有用意的。那件深红色和黑色有格子纹的套头毛衣。等于是故意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那个人身上,是再也不会被人见到的了。”
  “你的推想真好,”温斯德说:“我已说过,弗诺菲离此地没多远。我想,有十六里远吧!因此,这是邓波儿很熟悉的地方,她对住在这里的人、事物也很熟悉。”
  “是的,这增大了可能性,”玛柏儿说:“我有同感,这名攻击者,很可能是个男人,而不是个女人。那块圆石头,如果是有意滚下的,那就非常的准确。准确得与其说是女性做的,不如说是男性做的。在另一方面,在我们游览车上,可能有什么人,或可能是邻近地方的什么人,在街上看到邓波儿小姐,过去几年,她以前的一个学生—经过一段日子后,她自己可能认不出的某个人。可是,这女孩子或女人会认出她,因为一个六十岁以上的校长或女校长,和五十岁时,改变不会很多。她被某个女人认出了,也知道她的女校长,在某些事情上,可能对她不利。”她叹口气:“我自己对此地一点不熟悉。你对这儿有何特别的认识吗?”

  “没有,”温斯德说:“我自己对此地不熟悉。但我知道某些事情,从你已告诉我的,知道了发生在此地的各种不同事情。如果不是你告诉我某些事情,我会更茫然,更一无所知。
  你自己到此地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并不知道。然而你被邀请到此地。是由拉菲尔先生有意的安排,你才会到此地来,你才会接受这次游览,你和我才会遇见。我们会停留在别的地方,或是走过,可是特别的安排到此地,因此你会真的在此地住几个晚上。和他以前的朋友们住在一起,不会拒绝他提出的任何请求。这推测有道理吗?”
  “因此,我可以知道需要知道的某些事情了。”玛柏儿说。
  “好几年前发生的一连串凶杀?”温斯德样子怀疑地说:“一点特别之处也没有,和你能说出的,发生在英国或威尔斯其他任何地方的都一样,这些事情似乎常一连串发生。首先是一个女孩子受到攻击和谋杀。然后另一个女孩子又有同样的遭遇。再就是同样的某些事情,也许就在二十里远的地方发生。同样的死亡。
  据报道,有两个女孩子,从裘瑟伦圣玛丽失踪了,一人就是我们在谈论的,六个月后找到了她的尸体,在很远的地方,她最后被人看到时,是和密契尔拉菲尔在一起—”
  “另一个呢?”
  “她叫诺娜勃洛德。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子,没有固定的男朋友。她尸体从没被找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案子只有不了了之。”温斯德慢慢的说:“我们到啦!这就是卡尼斯镇,此地是医院。”
  温斯德领着玛柏儿走进去。显然如他所意料的。他被领进一个小房间,坐在办公桌前的一个女人,站起身。
  “啊!是啊,”她说:“温斯德教授。这—”她有点犹豫了。
  “玛柏儿小姐,”温斯德说:“我在电话上同巴克修女说过了。”
  “哦,是的。巴克修女说,她会陪同你们的。”
  “邓波儿小姐怎样了?”
  “还不是一样。我怕没什么可说的啦。”她站起身。“我带你们到巴克修女那里去。”
  巴克修女个子瘦长,声音沉着、坚定。一双深灰色的眼睛,习惯的望着你,但几乎又立刻转望着别的方向,这让你有一种感觉,好象你在极短的时刻里已被观察过了,并被下番评语。
  “我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办?”温斯德说。
  “呃,我还是把这边的情形,告诉玛柏儿小姐的好。首先我必须对你们说明,这位病人,邓波儿小姐,仍旧不省人事,她似乎偶尔会醒过来,想认出周围的环境,或说几句话。可是,没一点办法能鼓舞她。我想温斯德教授已对你说过了。她有一次清醒时,很清晰地说了这些话:‘玛柏儿小姐,’接着说:‘我要同她说话。玛柏儿小姐。’然后她又失去了知觉。医生认为应当和游览车上别的游客联络。温斯德教授来此地看我们,说明了种种不同的情形,还说会带你到此地。我想,我们能要求你做的,就是请你到邓波儿小姐的私人病房里,在她恢复知觉时,立刻记下她说的话。但我怕这没多大的希望了。坦白说,还是这样的好。医生也认为,她可能就是如此—失去知觉的死去。想减轻脑震荡,没有一点办法。重要的是要有个人能听到她说的话。医生的意思,认为如果她再恢复知觉的话,周围不应当有太多的人在。如果玛柏儿小姐认为一个人在那里,太人单势孤的话,病房里会有另一名护士。但不会被床上的病人注意到,除非她要求,她才会走开。她们之间,会用一道帘幕隔离,让这名护士坐在病房的角落里。”
  她接着说:“那里我们也有一名警官,随时可以记下任何事情。医生认为这么做是很适当的,他也不至于会被病人注意到。她想见到的,只有一个人,不会吓怕了她,或令她丧失想对你说话的勇气。我想,这么请求你,应该不会太困难吧!”
  “哦,不,”玛柏儿说:“我完全准备好啦。我身边带了一本小笔记本,还有一支笔。我头脑里可以记住短暂时间的话,所以似乎不需要公开记下她的言辞。你可以相信我的记忆力,我不是聋子。我的听觉虽没有以前那么灵光,但如果我坐到她床边的话,我能够很清楚的听到她说的话,即使是耳语也行。而且我已习惯同病人在一起。随时可以适当的照顾她们。”
  巴克修女再迅捷地瞥了她一眼。这一次,她点了一下头,表示满意了。
  “你真好,”她说:“我相信,如果你能帮忙,再好也没有的了。现在就要看你了。如果温斯德教授喜欢的话,他可以到楼下候诊室等,需要时我们随时可以通知他。玛柏儿小姐,现在你可以同我去了。”

  玛柏儿跟着她,经过一条长廊,走进一间单人小病房。在光线暗淡的房里,百叶窗半拉上了,邓波儿小姐躺在病床上。象一座雕像,不象是睡着了。她的呼吸有点不稳定。巴克修女弯着身在察看,对玛柏儿用手指一指病床旁的一张椅子。然后走过房间,向门口走去。这时有一位手里拿了本记事本的年轻人,从帘幕后面走出来。
  “瑞基脱医生吩咐的。”巴克修女说。
  一个护士也出现了。坐到房里对面的角落。
  “需要时随时可以叫我。埃德蒙护士。”巴克修女说:“给玛柏儿小姐任何她可能需要的协助。”
  玛柏儿脱掉上装,房里很暖和。护士走到前面,接过上装。再又回到她先前坐的位置。玛柏儿坐到病床旁的椅子上。她望着邓波儿小姐在想,正象以前在游览车上望着她时那样。她有个多么美好的脸部轮廓。垂下的灰白头发,正适合她的脸部。一个美人儿,有个性的女人。不错,玛柏儿在想,一千万个遗憾,如果这世界上,失去了象邓波儿小姐的人,真是天下第一大遗憾事。
  玛柏儿舒适地背靠着垫子,把椅子挪近一点,静坐着等待。是不是白等待,或是要等待到相当久,她说不出。时间这么的过去了。十分、二十分、半小时、三十五分。然后突然间,完全出人意料的,好象发出了一些声响。低低的,很清晰的,有点儿嘶哑,失去了它原有的和谐:“玛柏儿小姐”邓波儿小姐现在一双眼睛睁开了。望着玛柏儿。眼睛似乎有了神,完全敏感的。她仔细端详坐在床边的这个女人脸部,没露出任何情感和惊异的样子,充满了意识的细看。她说话了:“玛柏儿小姐,你是珍妮玛柏儿吗?”
  “不错,我就是。”玛柏儿说:“珍妮玛柏儿。”
  “亨利时常说起你,他说到你的事情。”
  声音停住了。玛柏儿带着点质问语气说:“亨利?”
  “亨利克尼若,我的一个老朋友—很久的朋友。”
  “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玛柏儿说:“亨利克尼若。‘她的脑际回想到许多年前,想到了她认识的亨利克尼若爵士,和他们互相请求对方协助的事。啊!亨利,一个老朋友了。
  “我记得你的名字。在游客名单上看到时,我想一定是你。你可能帮得上忙。
  就是他,亨利,如果他在此地的话,你也许会帮忙的。帮忙找寻线索,这件事情,这件很重要的事情。虽然离现在很久了,在很久以前。“她支吾了一下,半闭上眼睛。护士站起身,走过房间,拿起一只小玻璃杯,端到邓波儿小姐嘴边。邓波儿小姐吸了一口,点了头。护士放下杯子,回到她椅子上。
  “如果我可以帮忙的话,我会帮忙的。“玛柏儿说。她没再多问了。
  “这就好。“邓波儿说。
  她闭上眼睛默然了两三分钟。可能睡着了,或是失去了知觉。然后又忽然睁开眼睛。
  “她们哪一个?”她说:“必须要弄清楚的。你懂我说的话吗?”
  “我这么在想,一个死去的女孩子,诺娜勃洛德,是吗?”
  邓波儿一下皱起了眉头。
  “不,不是。另一个女孩子,维妮黛汉脱。”
  停了一下,她说:“珍妮玛柏儿,你老了,比他说到你的那时侯老多了。但你虽然上了年纪,仍可以打听出事情真相的,是不是?”
  她声大了起来,显得更加坚定。
  “你能够的,是吗?说你能够的。我没有多少的时间了,我知道。我非常清楚。她们中是哪一个呢?去打听出来。亨利说你能够的。也许对你有危险的,但你能会打听出,是吗?”
  “上帝保佑,我会打听出的。”玛柏儿说,这是个誓言。
  “唉!”
  眼睛闭上了,然后又睁开。噘着嘴象在微笑。
  “上面滚下的那大圆石头,死亡的石头。”
  “谁推下去的呢?”
  “不知道。去查出维妮黛的真相。”
  她歇了一会。
  玛柏儿望着床上松弛的身体。听到微弱的耳语:“再见,尽你的力量—”
  她身体松弛了,闭上眼睛。护士再走到床旁。这一次她在按脉搏,对玛柏儿点下头。玛柏儿听从地站起身,跟着她走出房间。
  “这对她已花出了大气力了,”护士说:“一时她不会恢复知觉的了。可能再也不会恢复知觉了。我希望你已知道了一些事情。”
  “我不认为,我知道些什么。”玛柏儿说。
  “你知道了些什么吗?”他们走出到车子前时,温斯德问她。
  “一个名字。”玛柏儿说:“维妮黛。是那个女孩子的名字吗?”
  “不错。维妮黛汉脱。”
  一个半小时后,邓波儿死去了。她再也不会恢复知觉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