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福地 - 第二部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博罗维耶茨基、霍恩和马克斯·巴乌姆走进了特拉文斯基的官邸;这一家人将第一次举办隆重的命名典礼。
  尼娜头一个出来迎接;她身穿一件雪白的薄绸衣;在这件绸衣的衬托下,她那半透明的优雅的面孔看起来好象是由粉红色的茶花瓣拼成的;一双布满了金点子的浅绿色的眼睛在闪闪发亮,仿佛挂在她那粉红的小耳朵上的宝石耳环一样;浓密的栗色头发被梳成了希腊式的发髻,在美丽的头上形成一个金色的头盔;她侧面的相貌就象西西里的白色琥珀上精美的浮雕。
  “我给你准备了一件你料想不到的,会使你高兴的东西。”
  她对卡罗尔说。
  “你说‘使我高兴’,那一定挺有意思了。”他讥讽地说,想努力避开她的肩膀,观看那幅把客厅隔开了的帷幔。
  “你猜猜,先别看。”
  她挡住了屋门。
  正好在这个时候,从她肩膀上方这幅樱桃色帷幔的后面,露出了安卡笑容可掬的脸,随即也露出了她的全身。
  “瞧,我还没安排好呐,你们俩在这儿呆一会儿。我先把先生们安顿好。”她转过身来,面向着霍恩和马克斯,然后带他们走了。
  “你什么时候来的?”
  “今天早晨,跟维索茨卡夫人一块儿到尼娜这儿来的。”
  “家里怎么样,父亲呢?”他毫不在意地问。
  “父亲身体不怎么好,脾气坏了。告诉你,利贝拉特神父死了。”
  “他早该见上帝了。老疯子!”他厌烦地说。
  “你说什么,怎么能这样说呢!”她激动地叫了起来。
  为了缓和刚才的出言不逊,他便挽着她的手,把她拉到了窗前。
  “你瞧瞧那边的墙,那是我的……是我们的工厂!”他一边说,一边指着特拉文斯基纺纱厂的玻璃屋顶,那后面耸立着被高高的脚手架围起来的厂墙。
  “我已经见过;我刚一来,尼娜就带我到了厂院的尽头,指着栅栏后面的你的工厂叫我看了,还说你整天整天拼命地工作……不要劳累过度……不要……”
  “没办法,非这样不行,就说今天吧,三个人一清早就忙着给工人发薪水。”
  “父亲给你捎来了两千卢布,我马上给你。”
  她略微转过身来,从钱包里掏出一卷钞票,交给了卡罗尔。
  “父亲从哪儿搞的钱?”他问了一声,把钱揣起来了。
  “他有钱,就是什么也不说,可是你写信谈到你的困难,说你得借债,他就把这笔钱交给我,叫我给你捎来了。跟你说老实话吧,我是为送钱才来的。”她低声说着,已经感到十分羞怯,满脸通红了,因为她是当了自己的全部首饰,变卖了各种东西,才弄到这笔钱的。这事卡罗尔的父亲全知道,安卡确信他父亲是不会说出来的。
  “安卡,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钱来得不能更及时了。”
  “唉,这就好了,这就好了……”她高兴地喃喃说道。
  “你的心多好啊,还亲自送来。”
  “邮寄要慢多了……”她坦率地说,“我一想到你在这儿发愁,着急,就受不了,送来倒也不麻烦。”
  “不麻烦!也许你这么想,换个别人,就做不到。”
  “因为谁也不能象父亲……和我这么……爱你……”她鼓足勇气说完了这句话,用两道黑貂眉毛下的那双明亮、质朴、充满着爱的眼睛凝视着他。他立即抓住了她的两只手,非常热情,诚恳地吻着,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卡罗尔……别这样……有人来了……”她想要推却,因此闪开了绯红的脸,闭上了因激动而颤抖的嘴唇。
  在他俩进入人声喧闹的大厅时,尼娜对他们表示了真挚的微笑,看见安卡蓝中带灰的眼睛闪出了幸福的光芒,脸上喜气洋洋的。
  安卡今天的确妩媚动人,她能够为情人助一臂之力,她的“心爱的小伙子”今天对她是这样的好,这样的真诚,仅此就足以使她感到幸福和高兴,使她显得格外美丽,以致引起众人的注意。
  她在一个地方呆不住了,不由得想到花园或田野里去,放开嗓子唱一曲幸福之歌。在这个愿望和多年习惯的驱使下,她走出了房门,看了看那被红色楼房包围着的地面上铺了砖的厂院和各处矗立的房屋,然后,又回到了客厅,找到了尼娜,便和她肩并肩地在客厅里漫步。
  “你真是个孩子,安卡,是个大孩子!……”
  “因为今天我幸福……我爱……”她激动地回答道,一双眼却在找着卡罗尔。卡罗尔正在同玛达·米勒和梅拉·格林斯潘谈话,维索茨基也在他们身旁。
  “小点声,你这孩子……别人会听见的……谁表白爱情这么大喊大叫……”
  “我不喜欢,也不善于保密,爱情,有什么要害羞的呢。”
  “害羞倒也不必,可是应当把爱情藏在心里,别让人家发现。”
  “那为什么?”
  “因为不能让别人的冷淡、险恶或者嫉妒的眼光去碰它。我连自己最好的青铜雕像和画都不给人看,因为我担心他们的眼睛感受不到这些作品的全部的美,担心他们玷污、甚至盗窃它们的美,当然就更不允许他们看到我的内心了。”
  “为什么呢?”安卡真不理解这种名副其实的含羞草般的敏感。
  “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人,至少我今天的客人中大部分都不是。他们都是工厂老板、资本家、工厂各部门的专门家,都是赢利、赚钱的行家——就知道利润……就知道赚钱。对他们来说,爱情、心灵……美……善……诸如此类的概念,都不是‘票据’,而是火星居民发放的没有转让签字的支票——
  就象库罗夫斯基先生今天说的。”
  “那卡罗尔呢?”
  “他吗,就不用我说什么了,你最了解他。哟,价廉物美艺术的保护人来啦,还有跟班的,我得瞧瞧去……”
  尼娜于是去迎接恩德尔曼诺娃,这位夫人神气十足地跨进大厅,分外撩人耳目。
  在她身后不远的地方,跟着两个年轻苗条的姑娘,穿戴一样,算是她的侍从。
  一个姑娘拿着手帕,另一个捧着一把扇子,向众宾客呆板地机械地鞠了躬,同时密切注视着夫人的一举一动。夫人甚至不屑于把她们介绍给女主人,就一屁股坐在小凳上,戴上长玳瑁柄夹鼻眼镜①,大声嚷起来了。她赞扬着尼娜的美貌、满堂贵客和客厅本身,还以女皇的派头,三番五次地转身向坐在后面的侍从要手帕、要扇子——

  ①原文是法文。
  “她的派头真象一位女王,象真正的玛丽亚……玛丽亚·马格达莲娜。”
  “玛丽亚·苔蕾莎,先生!”库罗夫斯基悄悄对格罗斯吕克说。
  “反正都一样。你好啊!恩德尔曼,这么兴师动众,破费不少吧?”银行家问恩德尔曼道。恩德尔曼不声不响地跟在妻子后面,步入客厅后,同样不声不响、十分谦逊地同熟人打了招呼。
  “我挺好,谢谢你,格罗斯吕克,什么?”他把手卷成一个圆筒,对着银行家的耳朵说。
  “博罗维耶茨基先生,你不知道莫雷茨·韦尔特什么时候来吗?”
  “他没有说,也没来信。”
  “我有点不放心,他可别出了什么事。”
  “死不了……”卡罗尔满不在乎地回答。
  “谁知道,可是我寄给了他三万马克的支票,都过一个星期了,还不见他。你哪知道,现在世界上骗子多着呢……”
  “你这是指什么呀?”卡罗尔听他的语调,暗暗吃了一惊,便问道。
  “指什么?说不定在什么地方有人偷了他,把他杀了。现在都是要钱不要命啊!”他颇有感慨,深深地叹了口气。那三万马克使他坐卧不安,而且他太了解莫雷茨了,他放不下心并非没有道理。
  “梅丽,别让特拉文斯卡夫人请了,你弹得不错嘛,那就好好弹个曲子!”银行家吩咐女儿道,因为尼娜正在请她演奏一曲。
  梅丽是个干瘦的姑娘,两条腿跟木头棍子一样,鼻子陷塌,嘴瘪得几乎看不见。她坐在钢琴前,毫不在意地弹了几下琴键,这种姿态再加上她的长着一堆青春疙瘩的发青的面孔,发红的鼻子,两只又瘦又长的胳膊,就跟一只拔了毛冷冻着的,可又穿上了艳丽的绸服的鹅一样。
  “那些有名的罗兹金毛小母牛都哪儿去了?”霍恩低声问卡罗尔道。
  “亏你还问。玛达·米勒、梅拉·格林斯潘和梅丽·格罗斯吕克不都坐在这儿吗!”
  “波兰女人一个也没有?”霍恩的话声更低了,以免妨碍梅丽乱七八糟的叮咚声。
  “遗憾得很,霍恩先生,虽然我们已经开始生产呢绒和印花布,可是要等波兰百万富翁的女儿露面,还得二十年吧。这段时间,你就先欣赏普通波兰女人的姿色吧!”卡罗尔带挖苦地回答后,便走开了,因为坐在维索茨卡旁边的安卡在叫唤他。
  梅丽正在奏着一首奏鸣曲,因为冗长枯燥已极,令人厌烦;所以她稍一停,客厅里立即话声鼎沸,嚷得最凶的正是格罗斯吕克本人。他由于听老恩德尔曼说,贝尔纳尔德皈依了新教,起了无名怒火。
  “我说过,他没好下场。他冒充哲学家和世纪末风度,终了不过是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混混儿。他信新教干什么?我原以为他有点心眼呢。他改变信仰我倒不在乎,因为不管他信天主教也好,新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也到底还是个犹太人,还跟咱们站在一起。”
  “你不喜欢新教吗?”库罗夫斯基问道,一双榛子色的眼睛却跟踪着和尼娜一块儿穿过客厅的安卡。
  “不喜欢,一辈子也不信它。我是一个喜爱并且需要美好事物的人。我拼死拼活干上一星期活儿,在星期六、星期天就要休息一下,要到一间大厅里看看,当然得有好看的画,好看的雕刻,好看的建筑,优雅的典礼。我很喜欢你们的这些典礼,有漂亮的颜色,扑鼻的芳香,有音韵,有光彩,有曲调。而且,要是让我听布道,就希望那布道别枯燥无味,我想听的是谈天说地的优雅的谈话,那是很‘高尚的’①,给人提神鼓劲。可是进‘教堂’②能怎么样?四堵墙,空空荡荡,好象全部家当都毁了似的,更不用说还加上个牧师乱吹一番了。你想知道他尽吹什么吧?……大谈特谈地狱啦,还有别的,一听就头疼,你保重吧。难道我去教堂就是为了找不痛快吗?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乡巴佬,我不愿叫那无聊的废话把自己憋死。不过呢,我倒想知道,我是跟谁打交道,新教算是什么公司?罗马教皇——才是一家大公司呢!”——
  ①②原文是德文。
  库罗夫斯基什么也没说,他走了,坐在一群小姐近旁,用奇特的目光瞅着尼娜和安卡。她俩手挽着手,在漫步穿过几间客厅时,在窗前摆着的每簇铃兰花和紫罗兰前,都要停留一下,躬着身子闻闻花香,然后再向前走——她们自己也和春天明媚的鲜花一样。
  尼娜有时还用冰冷的双唇触触铃兰花的清凉的叶子,以闭着的眼皮擦擦雪白的风铃草,或者用手指抚摸那正在探望着一个双耳瓶瓶口的铜雕山林女神的屈臂;这个瓶里插着鲜花。然后,她俩开始亲热地窃窃私语,便走开了,却没有注意恩德尔曼诺娃在侍从簇拥下,正在她们后面跟着。这位夫人带有几分妒意地张望着那一间间简朴而优雅的客室,当她看到了墙上尼娜冬天拿来的那件配上了大框的镶嵌艺术品之后,便兴致勃勃地停住了脚步。
  “这多漂亮!颜色多好!多么光彩!”她眨着眼睛,又惊又喜地大声喊道,因为阳光射在这件镶嵌艺术品上,发出了耀眼的反光。
  等她说够了这些陈词滥调,便又在侍从的保护下,迈着外省阔太太的步伐,继续朝前走去。
  “可笑,太可笑啦,不过骨子里倒是个善心的女人。是几个慈善机关的主席,给穷人做了不少好事。”
  “喜欢让人夸她嘛!”马克斯·巴乌姆听见了他的后半句话,朝库罗夫斯基走了过来。
  “你们觉得很无聊吗?”尼娜问。
  “不呀,我们有看的。”库罗夫斯基打量着他俩,说道。
  “意思说有的人觉得无聊,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看……”

  “是有这种人!您看眼前吧:米勒小姐和格林斯潘小姐不是呆坐在那儿吗——哼,罗兹的两条金色小母牛。玛达·米勒穿的绸子衣裳太瘦,因此透不过气来,她还担心厨娘把果子饼烤糊了,所以急得老是出汗,没过五分钟,我数着呐,她就喝了四杯柠檬汁!梅拉·格林斯潘小姐看样子倒是挺热情。我故意三次向她打听了那不勒斯的情况,——三次她都一样哼哼呀呀的,翻着白眼,用最漂亮的字眼儿赞不绝口……就跟留声机一样,放上一张新华尔兹舞曲的片子,一按就唱出同一个曲调。”
  “可是今天她看来有点没精打采,走,瞧瞧他们去。”尼娜说。
  “因为维索茨卡夫人今天讨厌犹太女人,一抓住哪个年轻人,就教他防备犹太女人,而且大声嚷着,结果梅拉小姐只好坐在那儿听着……”马克斯解释道,一面走到安卡跟前,很不放心地朝前望去,想找到卡罗尔。
  “好些人都出去了!”尼娜吆喝了一声,其实她并没有注意到主客室里还有格罗吕斯克父女和其他几家犹太人。
  “男人们都腻了,女人们却想借聚会之机闲扯几句。”
  “哼,他们真的腻了才好呢!”尼娜不高兴地说。
  “得弄明白这儿究竟有什么给他们玩的!大衣不能脱,不给香槟酒喝,你还请来了一大帮干活的波兰老粗:工程师呀,大夫呀,律师呀,以及诸如此类的专门家,又想让百万富翁老爷们在这儿舒服。有了这帮人,就等于降了他们的格,所以他们都要出去嘛!我敢担保,他们再也不会登你的门儿了。”
  “谁还有心再请他们,今天我才看到,连在这样的聚会上,也找不到共同点,至少在罗兹是这样。”
  “全世界都这样,全世界。安卡小姐!罗伯特·凯斯勒先生他一个钟头前就想让人介绍跟你认识……”库罗夫斯基带轻蔑地给她介绍了一个粗短的人:这个人的脑袋缩在肩膀中间,长着两只大扇风耳朵,头顶尖尖的,上面生着一束束黄头发,真象一个大蝙蝠的脑袋。他的脸象是用鞣制拙劣、绷得不紧的马皮做的,嘴象一条长长的裂缝,两个肥大的腮帮子上长满了剪得很短的红毛。
  他寒暄起来大大咧咧的,等大家都在客厅里落坐,他又凑到安卡身边,把两只骨关节突出、长满了红毛的手搁在膝盖上、用两只滴溜转的黄眼睛死盯着安卡。安卡无法忍受了,因为他的目光使她直打寒噤,感到一种奇特的恐怖。她一句话也没有和他说,就急忙走了。
  “她挺美,美得出众!”他沉默半晌之后,对坐在他身旁的霍恩低声说。
  “在审美上,你挺内行嘛!罗兹城人人都知道你有眼力!”霍恩强调说,他因为这时想起卓希卡·马利诺夫斯卡和许许多多当了牺牲品的女工,她们在凯斯勒的暴力和开除的威胁下,不得不委身于他。
  凯斯勒没有理睬,冷冷瞥了他一眼,不以为然地离开他,便去找马克斯·巴乌姆。巴乌姆也感到十分烦躁,一小时前就想从这间大厅溜掉,可他又走不脱,因为安卡在场,缠住了他。
  这时候客厅里乱起来了。一伙伙客人走来走去,互相行礼问候,观赏各间客室,然后就都到门外去了。只剩下十几个人,他们都是波兰人,地方知识界的要人,在百万富翁们离开后,便随即来到客厅中间,占据了空座位。
  不是波兰人的只有米勒一家,因为他们跟特拉文斯基一家相处很好;还有梅拉·格林斯潘和她的姑妈,这位姑妈好几次嚷道:
  “梅拉,你不想到外面看看去?”
  梅拉象马克斯一样,听到维索茨卡不留情面的冷嘲热讽,感到不痛快,早想走了;可是她出不去,一直坐在一个地方,十分烦躁地和玛达拉话,偶尔也笑一笑,说说自己旅行的故事,却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她感到一种强烈的、十分奇特的痛苦,觉得她迄今的一切理想和希望都破灭了。
  维索茨基跟她谈了几次话。她老是看着他的充满了抚爱的眼睛,听着他低声地对她说着一些事情:这些事昨天曾给她带来幸福,今天就给她造成更深的悲哀和痛楚了。因为正是在今天,在这间明亮的大厅里,她凭她对爱情的本能的敏感,预感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嫁给维索茨基,也不应嫁给……
  每当她沉思默想时,当她痛苦地可是清楚地看到把他们分隔开的鸿沟时,她便从害怕变得沮丧了。她以呆滞的眼光恍恍惚惚环顾着人们一张张的面孔,寻觅维索茨基那明亮的含笑的目光,似乎要在他的目光中,看出对自己种种想法的否定,因为她的这些想法,就如同成把成捆炽热的铁丝一样,正在刺着她的心灵。可是维索茨基太爱她了,心情太好了,又和至交好友在一起,他今天体会不到她的心理状态。
  他正在跟特拉文斯基、库罗夫斯基以及几个年轻人高谈阔论,对他们激昂地表示他对社会和社会需要的广泛的利他主义观点,说着说着他就拉开了领子,捻了捻胡须,同时反复拉着袖口,对能遇见知识界的人听他谈话感到高兴;他也可以借此机会暂时摆脱工厂每天的事务,高兴地提出假设,作出结论。
  “到底为什么呢?”梅拉苦思冥想时,却不很知道这些可怕的思想为什么竟缠住了她,使她心里充满了无法解释的痛苦。只有一点她知道得很清楚:她心上的人的这个世界,所有这些库罗夫斯基们、特拉文斯基们、博罗维耶茨基们,他们所谈论的所有问题,引起他们注意的一切思想——他们如此热爱的整个波兰世界——完全是异样的,和她的世界完全不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并不局限在利己主义范围之内,也不局限在赚钱、发财和声色犬马的生活圈子之内。
  “我们犹太人跟他们太不一样了!”她望着特拉文斯基清秀的、显得很精神的面孔,心里想道。可是特拉文斯基由于对维索茨基的结论在慷慨激昂地提出抗议,他的脸变白了,太阳穴上也露出了微细的青筋。接着她看看维索茨卡、尼娜和安卡,她们坐在一圈十分高贵的、充分表现着优雅风度、轻声慢语着的妇女中间;与此同时,她又想了想自己家里的人:父亲、姊妹、内弟;只是在这个时刻,在她不由自主的比较之下,她才痛感自己生活圈子里的全部鄙陋和庸俗。

  也在这个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如果置身于这些波兰人中,会感到永远陌生,她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家即算容纳,她在这里也只可能作为女人给丈夫递送嫁妆。
  “这样不行,任何时候都不能这样!”她高傲地、反复地说着,就想起身出去,因为姑妈来到了她的身边,在拉着又长又沙哑的嗓门问她:
  “梅拉,你要不要回家去呀?”
  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下决心要走,要离开这里,再不回来,永远不回来。
  她深深感到,这次离别无异于与几年来萦迴脑际的理想诀别,无异于同青春、爱情诀别;然而她决心离别。
  她全心全意地爱着维索茨基,但是她已经预感到,她必须拒绝他,永远不再见他。
  “永远不见,永不!”她咬紧牙关,反复地说。她清楚地记得她认识的一些女人的遭遇:她们嫁给波兰人后,甚至受到亲生孩子的欺辱,孩子责怪当母亲的出身;她们常要听到那些表面上十分文雅,可是却带轻蔑或歧视的话,因为她们正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就是她们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的亲属面前所感到的陌生。
  “你要走,干吗这么急呀?”维索茨基一面给她让路,一面问道。
  “我不舒服,一路还有点累。”她虽然作了解释,但没有看他。这时她要竭力压住那心头发出的哽噎,打消他的话使她产生继续留下的愿望。
  “我本来以为你要呆到晚上,然后咱们一块儿去鲁莎那儿;你说咱们今儿整个晚上都在一块儿的。我有整整两个月没见你了。”他轻声地说着,由于情绪激动,他的嗓音好象被压住了。
  “我记得……记得……两个月……”她回答道,心里也骤然感到热乎乎的。这是爱情的温暖,在痛苦中感到的温暖,因此泪水在她的眼中开始闪现,心也跳得很猛,很猛的了……
  “现在方便点了,没走的都是自己人……”
  “那我更得走了,以免众目睽睽嘛!”她十分痛苦地说道。
  “梅拉!”他带责备口气地叫了一声,由于语调十分温和,十分诚恳,以致她听后也软了下来,刚才的决定不复存在,心里感到了很大的幸福,感到安宁。
  “你不走啦,是吗?”他热烈地央求道。她没有回答,由于看到了维索茨卡咄咄逼人的目光,更不知所措地看着她。最后,维索茨基请求尼娜:
  “请你说服梅拉尼亚小姐留下吧。”
  尼娜原来听老太婆说过他们的事,因而对梅拉没什么好感。可是现在,她看了看她那张愁云密布的脸,觉得她很痛苦,因此动了同情心,便热情地劝她留下。
  梅拉执拗了一阵,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留下了。
  “最后一次吧!”她虽然暗暗提醒自己,可是现在爱情又支配了她,维索茨基的言谈话语又使她飘飘然了。维索茨基当着母亲的面故意分秒不离开她。安卡和尼娜把她拉到了她们中间,真心诚意地相劝;她受到这番盛意的感化,早已忘记这是最后一次,反而想着:这是第一次,以后永远这样……
  永远……
  为了这些高贵客人举办的这次盛会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黄昏,在大餐厅里才摆上晚餐。餐厅四壁镶有浅色的橡木,壁上唯一的装饰是一条钉在上面的宽带子,它在那墙壁半截高的地方绕了一周;此外,壁上还挂着葡萄藤,藤上长着一串串的紫葡萄;这些葡萄都挂在用金黄色杨木雕成的滑稽面具的耳朵上。
  大餐桌上的水晶杯盘、银器、鲜花,晶光闪闪。这些花由于排成了长队,形成一个大花坛,五彩缤纷,芳香袭人。形同多瓣仙人掌的烛台上的蜡烛朝在坐的人的脸上散发着柔和的亮光。
  气氛十分亲热,大家频频举杯祝酒,鼓掌欢呼,说笑不停,非常高兴。就连米勒也为特拉文斯基一家人祝酒,还想美言几句,可是他已经有了五分醉意,坐在马克斯·巴乌姆身旁的玛达因为没法去提示他,他只好语无伦次地胡诌了几句,然后坐下,用袖子擦了擦发红的大胖脸。
  “这老兄真逗人,我要把他带回去关到我那动物园里。”凯斯勒斜着身子,冲坐在身旁的梅拉轻声地说。
  可是梅拉没有听见他的话,因为她跟维索茨基聊得正起劲,更何况她对他那个蝙蝠脑瓜儿和他那只黄眼睛本来就有着一种不可克服的厌恶感。这两只眼老是盯着坐在他和博罗维耶茨基之间的安卡。
  在场的全体宾主中间,也许只有玛达·米勒今天没心思娱乐。
  马克斯虽然力图和她说笑,她却不予理睬,只是注视着卡罗尔和安卡,瞧着他俩亲密无间,才悄悄问马克斯:
  “博罗维耶茨基身旁的那位小姐是他妹妹吗?长得挺象的。”
  “是远房表妹,也是未婚妻。”马克斯强调说。
  “未婚妻!没听说过卡罗尔先生有未婚妻……没听说过……”
  “两个人已经相爱一年啦!”马克斯有意说道,因为玛达说话考虑不周,在望着和谈到卡罗尔时,也不掩盖羡慕之意,这使他反感。
  姑娘金色的睫毛突然象翅膀一样扇了几下,然后沉重地盖在蓝眼睛上,她的通红的脸顿时变得苍白,失去了血色的嘴唇奇怪地哆嗦起来。
  马克斯瞧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惊异,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再观察了,因为一个仆人在对着他的耳朵说,有人要见他。
  “你母亲去世了!”尤焦·亚斯库尔斯基站在前厅,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什么?什么?什么?”马克斯连声问,他以为听错了。他神魂颠倒地转了几圈,毫无目的地到处乱摸乱掏了一阵,然后瞥了尤焦一眼;尤焦这时也泪流满面,因害怕而浑身发抖,把这噩耗对他又说了一遍,便急忙回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猜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4
摘要:欧文·威尔士,苏格兰著名作家,曾凭借《猜火车》一书被称为“药物时代的桂冠诗人”。这本书因为真实描绘苏格兰地区的下层人民生活而成名,其在1996年改编成电影,更是成为经典。一九五八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他是个广受赞誉的苏格兰小说家,《猜火车》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点击阅读]
恶意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笔记一事情发生在四月十六日、星期二。那天下午三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前往日高邦彦的住处。日高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仅隔一站电车的路程,到达车站改搭巴士,再走上一小段路的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到了。平常就算没什么事,我也常到日高家走走,不过那天却是有特别的事要办。这么说好了,要是错过那天,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幻夜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昏暗的工厂里,机床的黑影排成一排。那样子让雅也想到夜晚的墓地。不过,老爸要进入的坟墓并没有如此气派。黑影们看上去就像失去了主人的忠实奴仆。它们也许正和雅也怀着同样的心情,静静地迎接这个夜晚。雅也把盛着酒的茶碗送到嘴边。茶碗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正好碰在嘴唇上。喝干后,他叹了口气。旁边伸过一个酒瓶,把酒倒入他的空茶碗里。“以后在各方面都会有困难,但不要气馁,加把劲儿吧。“舅舅俊郎说。 [点击阅读]
五十度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7 人气:2
摘要:E L James is a TV executive, wife, and mother of two, based in West London. Since early childhood, she dreamt of writing stories that readers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but put those dreams on hold to focus on her family and her career. She finally plucked up the courage to put pen to paper with her first novel, Fifty Shades of Grey.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大侦探十二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的住所基本上是现代化装饰,闪亮着克罗米光泽。几把安乐椅尽管铺着舒服的垫子,外形轮廓却是方方正正的,很不协调。赫尔克里·波洛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干净利落地坐在椅子正中间。对面一张椅子上坐着万灵学院院士伯顿博士,他正在有滋有味地呷着波洛敬的一杯“穆顿·罗德希尔德”牌葡萄酒。伯顿博士可没有什么干净可言。他胖胖的身材,邋里邋遢。乱蓬蓬的白发下面那张红润而慈祥的脸微笑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