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 第二卷 第二章 如此良宵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晚饭在沉默中开始;两个女子对面坐,两个男子亦然。
  在沉默中,一道汤吃完了——美得很,不过稍嫌稠一点;鱼送上来。在沉默中递给各人。
  波辛尼冒昧说了一句:“今天第一天象春天。”
  伊琳轻声附和说:“是的——第一天象春天。”
  “春天!”琼说:“闷气得连个风丝都没有!”没有人答话。鱼撤去了,可惜了一盆杜弗的新鲜板鱼。贝儿生送上香槟酒,瓶颈满是白酒沫。
  索米斯说:“你们会觉得酒味很正。”
  稚鸡上来,每一块鸡腿子都用淡红皱纸裹着。琼不要吃,座上又沉默下来。
  索米斯说:“你还是要一块罢,琼,下面没有菜了。”
  可是琼仍旧不肯要;稚鸡拿开了。后来伊琳问:“菲力,你听见过我的山乌叫么?”
  波辛尼答:“当然听到——它唱的一只猎歌。我走过来时,在方场那边听见。”
  “它真是个宝贝!”
  “色拉要吗,老爷?”稚鸡撤去了。
  可是索米斯正在说话:“芦笋很糟。波辛尼,来一杯雪利酒跟甜食一齐吃?琼,你简直不喝酒!”
  琼说:“你知道我从来不喝。酒真是难吃的东西!”
  银盆盛了苹果饼上来。伊琳笑着说:“今年的杜鹃花开得太好了!”
  波辛尼接着这句话咕了一声:“太好了!特别的香!”
  琼说:“你怎么可以喜欢这种香味?糖,贝儿生。”
  糖递了给她,索米斯说:“这苹果饼不错!”
  苹果饼撤去了。接着是长长一段沉默。伊琳招招手,说:“把这杜鹃花拿出去,贝儿生,琼小姐受不了这香味。”
  “不要。放在这里,”琼说。
  法国橄榄和俄国鱼子酱盛在小碟子里端上来。索米斯说:“为什么没有西班牙橄榄呢?”可是没有人回答。
  橄榄撤去了。琼端起玻璃杯,说:“请给我一点水。”水拿了给她。送上来一个银盆,盛的德国李子。有好半天大家没有作声,全在一个动作吃李子。
  波辛尼把李核数起来:“今年——明年——等些时——”
  伊琳轻轻替他说完:“永远不会。今天的晚霞灿烂极了。天上现在还烧得通红的——太美了!”
  波辛尼答:“就在黑夜下面。”
  两个人的目光碰上,琼不屑地高声说:“伦敦的晚霞!”
  埃及烟盛在银盒子里送了过来。索米斯取了一支说:“你们的戏几时开场?”
  没有人回答,景泰蓝杯子盛着土耳其咖啡随着上来。
  伊琳浅笑着说:“要是能够——”
  “能够什么?”琼说。
  “要是能够永远是春天多好!”
  白兰地端上来;颜色又淡又陈。
  索米斯说:“波辛尼,来点白兰地。”
  波辛尼饮了一杯;大家全站起来。
  “你们要叫部马车吗?”索米斯问。
  琼回说:“不要。请你把我的外套拿来,贝儿生。”外套给她拿来了。
  伊琳从窗子口喃喃地说:“这样可爱的晚上!星儿都出来了!”
  索米斯接上:“希望你们两个玩得开心。”
  琼在门口回答:“多谢。来,菲力。”
  波辛尼叫:“我来了。”

  索米斯傲慢地笑了一笑说:“祝你好运!”
  在门口,伊琳望着他们走了。
  波辛尼叫:“晚安!”
  “晚安!”她轻轻地说.
  琼要她的爱人带自己上公共马车的上层去坐,说她要透空气;她不作声坐在上面,脸迎着风。
  赶车的有一两次回过头来,打算冒昧说句话,可是想想还是没有说。好一对活泼的情人!春天也钻进他的血液来了;他觉得须要一吐胸中的浊气,所以舌头咯咯作响,挥着鞭子,兜转着双马;连两匹马,可怜的东西,也闻到春天的气息,有这么短短的半小时在石板路上踏着轻快的蹄子。
  全城洋溢着生机;树木的枝条上面点缀一串串幼叶子,向上翘起,在等待春风带给它们什么恩泽。新点上的街灯越来越亮,强烈的光线把人群的脸照成灰白;高高在头上,大片的白云迅速地、轻盈地,驶过暗紫色天空。
  穿着晚礼服的人们已经敞开大衣,步履轻快地拾上俱乐部的台阶;做工的人在街上徘徊着;女人——那些在晚上这时特别孤单的女人——孤单单一个人成串地向东走去——轻摇慢摆地走着,举止上带着企望,梦想着好酒和一顿好晚饭,或者偶然有这么一分钟,梦想着出于爱情的接吻。
  这些无穷尽的人,在街灯和移动着的天空下面各自走各的路,全都没有例外地从春气的动荡中感到某种幸福的鼓舞;就象那些敞开大衣的俱乐部会员一样,全都没有例外地摆脱掉一些自己的阶级、信条和习尚,或是歪戴着帽子,或是步履轻快地走着,或是嬉笑,或是沉默,从这些上面表现出他们在苍天的热情笼罩下都是同类。
  波辛尼和琼默默走进戏院,爬上自己后楼座的座位。戏刚才开始,半明半暗的场子里,一排排的人全向一个方向注视着,望去就象一个大花园里许多花开向着太阳。
  琼从来没有坐过楼上后座。从十五岁起,她经常都是陪自己祖父坐的正厅,而且不是普通的正厅,是最好的座位,靠中间第三排;老乔里恩好几天前,从商业区回来,就向葛罗甘一包皮因票店定下了;他把戏票藏在大衣口袋里,和自己的雪茄烟匣和旧羊皮手套放在一起,交给琼留到当天晚上才取出来。祖孙两个就这样坐在前排——一个是腰杆笔挺的老头儿,一头修整的白发,一个是瘦小的身材,精力充足,心痒痒地,金红色的头发——把什么戏都看个饱;回家的路上,老乔里恩常会讲起那个演主角的:“啊,他不行得很!你要是看过小包皮布生就知道了!”
  琼本来满心欢喜地盼望着今天晚上;这是偷来的,没有长辈率领着,斯丹奴普门那边做梦也不会想到,还当作她在索米斯家里呢。她这次扯谎原是为了自己的情人的缘故,所以指望得到报酬;她指望这样一来可以冲破绵密寒冷的云层,使两人之间的关系——近来是那样令人迷惑不解,那样痛苦——重又恢复冬天以前的晴朗和单纯。她这次出来有心要谈些体己的话;她眼望着戏台,眉心里皱成一条缝,什么也看不见,两只手放在膝上紧紧勒着;心里面疑妒交集,象无数蜜蜂频频刺痛着她。波辛尼有否体贴到她的苦衷,很难说,总之他一点没有表示。

  幕下。第一场戏完了。
  “这儿太热!”姑娘说;“我想出去一下。”
  她脸色惨白,而且知道——这样神经一刺激,她什么都看出来了——他在感到不安和内疚。
  戏院后面有一座临街的凉台;她跑到凉台上去,凭栏不语,等他开口。
  终于她再也忍不住了。
  “我有句话要跟你说,菲力,”她说。
  “是吗?”
  他的声音里那种防范口气引得她两颊飞红起来,不由得脱口而出:“你简直不给我机会跟你亲热;你有好久好久没有这样了!”
  波辛尼瞠眼望着下面的街道。他没有回答。
  琼激动地说:“你知道我要为你尽我的一切——我要成为你的一切——”
  街上升起一片嗡嗡声,又被一声尖锐的“叮叮”声刺破:启幕的铃子响了。琼没有动。她心里正在绝望地挣扎着。她要不要把话全说出来呢?她要不要直接向那个力量,那个把他从她身边拉走的诱惑挑战呢?她天性本来好斗,所以她说:“菲力,星期天带我去看那个房子!”
  她嘴边带着颤抖而间歇的微笑,而且竭力——多么吃力啊——不显出自己在留意看他,搜索着他脸上的表情,看见那张脸踌躇、迟疑,看见他眉心蹙成一条缝,脸涨得通红。他回答:“星期天不行,亲爱的;改一天!”
  “为什么星期天不行?星期天我又不会碍事的。”
  他显得很是为难,勉强说道:“我有个约会。”
  “你打算带——”
  他眼睛里显出怒意;耸耸肩答道:“有个约会,所以没法子带你去看房子!”
  琼把自己的嘴唇咬得血都出来,一句话不说回到位子上,可是又气又愤,不由得眼泪直流。幸亏场子里这时已经熄灯,救过这一关,没有人瞧见她的狼狈情形。
  然而在这个福尔赛的世界里,一个人切莫要以为逃得了旁观者的眼睛。
  就在后面第三排,尼古拉最小的女儿尤菲米雅和她出嫁的姊姊第维地曼太太都在留神看着。
  她们到了悌摩西家里,就告诉大家在戏院里看见琼和她未婚夫的事情。
  “坐的正厅吗?”“不是,不是坐——”“哦,是楼上包皮厢,当然了。这在年轻人里面近来好象很时髦呢?”
  嗯,也不能算是包皮厢。是坐的——。总之,这种订婚不会长久的。她们从来没有看见一个人的样子象小琼那么气急败坏的!她们眼睛里噙着快乐的眼泪,详述琼在一幕戏演了一半时回到座位上来,怎样踢了一下人家的帽子,那个人怎样一副脸孔。尤菲米雅有名会笑不出声,最使人失望的是笑到末尾能发出一阵尖叫;这一天当史木尔太太听了这番话,双手举起来说:“天呀!踢了人家帽子吗?”尤菲米雅竟发出无数若干的尖叫来,使得人家用了嗅盐才使她清醒过来。她临走时,还跟第维地曼太太说:“‘踢了人家帽子!’啊!真把我笑死了。”
  拿“小琼”来说,那天晚上本来应该好好乐一下,然而却从来没有那样的败兴而回。真亏她竭力压制着心中的愤激、猜疑和妒忌!

  她和波辛尼在老乔里恩的门口分手,总算没有丢脸哭了出来;她一定要收服自己的爱人,是这种强烈的心情撑持着她,直到听见波辛尼离去的足声才使她真正恍悟到自己苦痛的程度。
  那个不声不响的“山基”来给她开门。她本想悄悄溜上楼到卧室去,可是老乔里恩听见她进来的声音,已经站在餐室门口。
  “进来吃你的牛奶,”他说。“给你炖着呢。很晚了。你上哪儿去的呢?”
  琼靠壁炉站着,一只脚踏在炭栏上,一只胳臂搭着炉板,就象她祖父那天晚上看了歌剧回来那样的做法。她已经快要垮了,所以告诉他丝毫不在乎。
  “我们在索米斯家里吃晚饭。”
  “哼!那个有产业的人!他妻子在吗——还有波辛尼?”
  “对了。”
  老乔里恩眼睛盯着她望,在他尖锐的目光下,你休想掩饰起什么;可是她并没有望着他;当她回过脸时,老乔里恩立刻停止打量。他已经看出不少,看出太多了。他弯下腰去从炉边给她拿起那杯牛奶,自己回过身去,叽咕道:“你不应在外面耽这么晚;要把你的身体毁掉。”
  他这时把脸藏在报纸后面,故意把报纸弄得多响的;可是当琼上前吻他时,他说:“睡罢,孩子,”声音微颤而且出乎意料地温存,琼几乎忍不住了,赶快出了餐室回到自己房里,哭了一个通宵。
  门关上时,老乔里恩丢下报纸,两眼笔直,焦灼地瞪了半天。
  “这个混蛋!”他心里说。“我一直就知道她会和他闹不好!”
  他脑子里挤满了疑虑和不安;更由于感觉到自己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既不能制止,又不能控制,这种疑虑和不安就越发显得强烈。这家伙会不会扔掉她呢?他真想去找到他,跟他说:“你听着,先生!你打算扔掉我的孙女吗?”可是他怎么能去呢?他知道得太少了,或者简直不知道什么;然而以他的机智,敢说没有看错,肯定有事情。他疑惑波辛尼在蒙特贝里尔方场走动得太勤了。
  “这个家伙,”他想,“也许不是个坏蛋;一张脸也不是个坏人的样子,可是古怪得很。我就弄不清他是怎样一种人。我永远弄不清他是怎样一种人!人家告诉我,他工作得象一条牛,可是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他不切实际,工作没有条理。上这儿来,就象一只猴子坐在那里闷声不响。我问他喝什么酒,他总说:‘谢谢,随便什么酒。’我请他抽雪茄,他抽起来就好象抽两个辨士一支的德国雪茄一样,全不领略。我从来没有看见他看着琼的时候眼睛有那一点点情意;然而,他又不是追她的钱。只要琼有一点点表示,他第二天就会跟她解约。可是琼不肯——琼决不肯!她要钉着他!她就象命运一样执拗——决不肯放手!”
  老乔里恩深深叹口气,翻过报纸;也许碰巧在报栏里他能找到些安慰。
  楼上,琼站在自己卧室窗子口;春风在公园陶醉一番之后,从窗口进来吹凉她火热的面颊,可是却燃烧着她的胸膛。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