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复活 - 《复活》书评·重新做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用一生来认识上帝,寻求上帝旨意的虔诚的基督徒.>这本著作好象是他的自传,讲述一个俄罗斯贵族从奢侈,fu败的生活中如何惊醒,如何下定决心背叛这种行尸走肉般的命运,如何把正在灭亡的生命拯救回来,如何灵命更新而复活.
  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位靠世袭的庞大田产,收着佃农的纳粮,在城里过着舒适生活的中年贵族.一天,百无聊赖的他作为陪审员出席一个法庭听证会.万万没想到在审理一桩妓十女杀人案时,他认出了被告竟是他年轻时在姨妈家度假时诱奸过的女佣.在详细的听证过程中,他逐步了解到了被告的生活经历.那时,以纯洁的少女之心爱着英俊少爷的女佣卡秋莎在不负责任的少爷匆忙离开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主人爱护自己的名声多过考虑一个女佣的的命运,她被赶出主人家,孩子生下不久就死了.做过各种各样杂活,遇到各种各样男人,卡秋莎后来改名玛斯洛娃,沦落为妓十女,现在更被陷害成杀人犯,被判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当涅赫柳多夫看到当年纯真美丽的少女竟落到这样悲惨的命运,负罪感浸透了他的心灵.对比他和她的生活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涅赫柳多夫初次睁开心灵的眼睛,看到了这个被人的罪控制和愚弄的世界充满了悲剧.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惊醒过来的涅赫柳多夫没给自己任何借口,他以拯救玛斯洛娃为开始,踏上了一条抵抗谎言而渴慕真理的朝圣者的艰难旅程.
  这本书充满了列夫.托尔斯泰本人对世界,对苦难,对恶,对善,对人,对上帝的深刻思索.>十七章26节写到:“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上帝的灵其实在我们心里,“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马书2:14).本来各人若照着上帝所赐给各人的良心来行事为人,所有人都可以和谐公平地生活在一起.但人却放弃了良心,情愿靠人的智慧,世定的律法来过日子.冗长的律法条款,繁琐的审判程序,口沫飞溅的起诉和辩护……其实有罪或无罪早在当事人的心里一清二楚.“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3:20).人却把律法放在良心之上,不是期待律法约束自己,反而利用律法放纵自己.律法成了作恶之人的保护伞,成了善良人的陷阱.成了统治者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的不义,邪恶,贪婪,阴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竟,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他们虽然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马书1:28).

  涅赫柳多夫先回到家乡,耐心说服固执而又狭隘的农民将他所有的世袭田产公平分配.然后赶到流放去西伯利亚的犯人中间,与他们同行,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玛斯洛娃和她的同伴们,减轻他们在遥远而艰苦行程中的痛苦.他整天地在罪犯,看守,警察,法官之间斡旋,又在监狱,法庭,贫民区,小旅馆之间奔走,又与轻刑犯,重刑犯,政治犯,流浪汉等社会最低层的大众交流.虽然这样的生活与他以前的生活有天壤之别,他竟一点也不在意.他感到自己正在重新做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他感到他正在卸下一直捆绑着他的罪的枷锁,“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翰福音8:32).涅赫柳多夫感到新的生命的奇迹,他知道自己因着上帝的恩典和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了.

  获得新生的涅赫柳多夫以全新的角度倾听周围的人们,观察周围的事件.他与农民交谈,体会他们对土地和家人的热爱;他与革命者交谈,了解他们对旧世界的憎恨,对新世界的期待;他与小市民交谈,感受他们小而精致的生活计划;而对他以前所生活的那个贵族阶层,他只有更多的鄙视和厌恶.尽管周遭的环境还是充满了污秽,骗局和悲剧等等,但涅赫柳多夫自己已经得到了救赎,他当然更看到整个人类的真正出路.特别是他身边的人,被他的转变所感动,他们的生命也在逐渐地更新.玛斯洛娃本来已沉沦在罪恶当中不能自拔,但这位害她陷入悲惨生活的富人竟愿意放弃舒适的地位用余生来拯救她,她被他圣洁的情怀和动机所感动,她也开始重新认识她所憎恨的这个世界和人,后来,她完全原谅了他,因为她也为自己放纵情欲深深地懊悔,也为自己未能坚信上帝而堕落真心地认罪.“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加福音6:37).岂只有那些被世间的律法判为有罪的才是罪人吗?哪些掌握着世间判罪权力的法官,检查官以至统治者就不是罪人了吗?在上帝眼里,监狱外面的人并不都比监狱里面的人良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周遭的状态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好或者坏,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在上帝面前,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义,可以自夸.“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了”(罗马书3:23).玛斯洛娃和涅赫柳多夫一样因着上帝的恩典和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了.

  在整本著作的结尾,我们看到,涅赫柳多夫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阅读>.“他一夜未睡,就象许许多多读福音书的人一样,读着读着,终于悟出了以前反复读过却未能发现的这些字句的真正含义.他象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吸取书中揭示出来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令人喜悦的道理.他觉得他读到的一切都似曾相识,似乎把他早以知道却没有充分领悟和相信的道理加以证实.现在他领悟了,相信了”(>第三部结尾).“所以,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们所需要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1).
  列夫.托尔斯泰作为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其它著作如>,>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是他晚年的作品,好象是他自己的传记,也是他一生坎坷经历和不懈求索的总结.他用他的笔忠诚而有诗意地记录下他的时代,他所认识的人和事,他更用他整个的生命来探索真理,寻求人类的出路,寻求上帝的旨意.
或许您还会喜欢: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