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复活 - 《复活》读书笔记·躲在阳光背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秋日的阳光坚定的洒在这个城市,天空中没有霾、没有云,大片大片的蔚蓝,明媚而温暖。可是心底的颓废是辜负了这大好娇阳的,即使仍然挣扎徘徊,却还是选择躲在阳光背后,只看着它灿烂坚定,不愿让它接近我最深最深的角落。阳光照不透这坚硬的躯壳,它包裹着沉默的灵魂,任之与一切绝缘……
  如何复活?
  ——————————————————————————————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个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阳光和煦,青草又到处生长,不仅要林荫道上,而且在石板缝里。凡是青草没锄尽的地方,都一翠绿,生意盎然。桦树、杨树和稠李纷纷抽出芬芳的粘稠嫩叶,菩提树上鼓起一个个胀裂的新芽。寒鸭、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乐地筑巢。就连苍蝇都被阳光照暖,夜墙脚下嘤嘤嗡嗡地骚动。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欢喜喜,生气蓬勃。

  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所创造的人间的美,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
  ----摘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
  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上学时候的语文教材中总能到找他的篇章节选,打上红色经典的烙印,我总是不喜欢的。批判与愤世,我总想避而远之。我并不否定呼吁人间疾苦,但极端的尖锐的,总叫人心里不舒服。
  这是一本硬皮包装的书,书页已经泛黄,放上书架上好多年,我一直没有兴趣看它。大概是心里总在想,这阳光真明媚呀,它如此眷顾人间,到底是怎么样的慈悲呢?我是否应该接受这自然的好意,我该如何接受它的好意呢?于是推开窗,扫尘埃,理书架,将它迎接进来晒晒字里行间的灵魂也好。如此这般,目光便停留在“复活”二字上。

  随手翻开阅读,开篇第一段,就深为触动。且不去说书中的背景时代是否与时下相去经年,但是即使是社会环境变迁了,但人心的欲望与浮澡仍然膨胀,甚至变本加利。我与这段文字有深的共鸣,虽然它不足以让我警醒,但确让我知道我们辜负这样一个好的人间,是会不安的。小草、树木、昆虫、鸟兽,简单、满足、纯粹的接受自然所赋予的力量,心安理得的生长,而我们成年的人呢?
  书,我没有看完。它不足以吸引我一气呵成的读完。它确实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代批判著作。主人公有着很好的社会地位,也受过很好的教育,年青的时候读过一些先锋学说,曾经受过很大的冲击。然尔在社会大环境中,还是融入到他所在的社会层次的生活状态下。复活的主线写的就是这位主人公心里年青时候思想的复活,然后采取一系列的行动。现在的心境来看这本书,是残忍的。残忍的不是社会环境下那些无力生存的弱势群体,而是主人公。整个故事对他来说,是残忍的。我目前来说并不知道结局。但看的过程中,我觉得残忍,要他如何以一已力量与社会形势去作斗争?而且方法不得体,没有形成团体,没有背后的支撑力量。这样的人,这样的矛盾,存在就是悲惨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托氏是极端的。所谓的正义在此时,显得偏激。因此在我看来,主人公是托氏思想的殉道者。我想,时光回返100年,我也成不了革命者。
  这本书,最可取的地方,就只这开篇第一段,无论怎么时过景迁,它都在唤醒,都在显示复活。
  ——————————————————————————
  物皆可复活,只人心里沉睡了的激|情与信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萌芽。
  如果真的可以冲破重茧,春天处处皆在,就这秋阳,一样也可以唤醒一切。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