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四)(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史蒂芬·柯维
  制订和使用个人使用宣言
  弗兰克尔说:“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么说的确再恰当不过了。凡是人都具备良知与理智,足以发现个人的特长与使命。弗兰克尔说得好: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职责或使命,他人无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仅止于一次……追根究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换言之,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再以计算机作比喻。前一章曾提到,你是自己的人生程序设计员。本章则要求你写出属于个人的程序,也就是个人使命宣言。
  这件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几经删改,才可以定案。其间可能耗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且即使定案,仍须不时修正。因为随着物换星移,人的想法也会改变。
  无论如何,使命宣言是个人的根本大法、基本人生观,也是衡量一切利弊得失的基准。撰写使命宣言的过程,重要性不亚于最后的结论。为了形诸文字,你势必要彻底检讨自己真正的理想——最珍贵的人生目标。随着思想日益清明、貌随心转,你会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善用你的全部头脑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脑主司逻辑思考与语言能力,右脑职掌创造力与直觉。左脑处理文字,右脑擅长图像;左脑重局部与分析,右脑重整体与整合。

  最理想的状况是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但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某半边大脑较发达。面对外界刺激时,也倾向于用较发达的一边做反应。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话说:“善用?头的人往往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钉子。”这也是影响前面实验中的少妇/老妇不同看法的另一因素。用右脑的和用左脑的人看事物往往是不同的。
  基本上,目前是个崇尚左脑的世界,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被奉为重要的才能,而感官直觉、艺术创造总是居于从属地位,无怪乎一般人多不习惯于发挥右脑的功能。
  依据这个理论,前文所提到的构思与实行两阶段,前者须借重右脑的创造力,以跨越时空障碍,做全盘考虑与规划。
  有时,人会因突发事件,在一瞬间由左脑为主的思想型态,变成以右脑为主。比方说,突然失去亲人、罹患重病、经济陷入窘境时,就会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才真正重要?我究竟在追求什么?”但积极主动的人,不待外界刺激就能设法主动转变思考模式。
  本章一开始,想象参加自己的丧礼,就是一种扭转思维模式的方法。现在请试着写下理想的一生,愈详细愈好。你不妨和配偶在脑海里描绘结婚20周年以及50周年的情景,两人共同计划未来,讨论理想的婚姻关系什么样。你也可设想退休后的情形,希望有怎样的成就与贡献,退休后又有什么计划。

  尽量敞开心灵去想,掌握每个细节,并且投入所有的情感与感觉。
  我曾经在大学课堂上做过类似实验,要求学生假设自己只剩一学期的生命,该如何好好把握这最后的学习机会。经过一番省思,学生有不少新发现。于是我要求他们以1周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检讨自己,并逐日记下心得。
  结果,有人开始给父母写信,表达对父母的爱;有人则与感情不睦的手足和好,所有这一切都发人深省。
  运用想象力来挖掘内心深处真正的感觉,是人人都会技巧,只是每个人的体会不同。凡是肯用心去追根究底的人,必然对生命充满虔敬,对人生诸事都能从大处、远处着眼。
  心灵演练:想象与确认
  在驾驭想象力的同时,我们应进行心灵演练(visualization)以获得确认(affirmation),使实际生活更符合理想的人生目标。
  心灵演练包括:针对个人、积极、立即行动、富有感情等要素,还必须是可预见的。例如:“发现子女行为不当时,我能以智慧、爱心、坚定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的表现)加以应对(即立即行动),我(个人)内心深感欣慰(富有感情)。”

  你不妨每天抽出几分钟,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适当的反应,脑海中的影像愈清晰愈好。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会逐渐转变,最后终于能完全控制情绪,冷静应变。
  这个方法我曾应用在我儿子西恩身上。他在高中时是美式足球队的四分卫,当时我开始教他如何放松自己,运用想象力来加强临场应战能力。
  有一次,他抱怨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紧张。细谈之下,我发现他脑海中浮现的总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无怪乎精神紧张。于是我教他利用心灵演练,在压力最大时,保持心平气和。
  加菲尔德(Charls Garfield)博士曾对竞技运动和企业方面的佼佼者有过广泛研究,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世上有许多顶尖人物——包括一流运动员,都长于这种心理准备功夫。所以,在参与重要谈判、上台表演或面对困难冲突以前,不妨参照以上范例多加演练。直到胸有成竹,产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
  许多古老的宗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只是名称略有出入,如静坐、祈祷、各种祭典、献礼等等,都诉诸良知与想象力。
  心灵演练的威力无穷,但必须以品德及原则为基础,否则就会误用滥用。若是用于追逐功利,心灵演练虽然可以助人达到目的,却无法带来内心的安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生凉薄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1.轮回从来不相信有,所以睁开眼睛的琪安,对着满天血雨,只觉得是荒唐一梦。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不过是眨眼的瞬间,却换了个世界。固执的闭上眼睛,却干涩无泪。上天真是待她不薄,连死亡都要安排得这般曲折。前世,父母离异,各组家庭,只有她,是多余的。别人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只能低着头,任风吹干脸上早已凝结的泪;从来没觉得委屈,只是遗憾她成为了父母的拖累。 [点击阅读]
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夏曦茫然的走在大街上,她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明明那么熟悉,可是却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和颤栗。10月的天,路上的行人多还是短袖打扮,可夏曦只觉得冷,她伸出双手试图环抱住自己,可是触眼所及的这双白皙纤细毫无瑕疵,缀着漂亮甲绘的手陌生的让她简直想尖叫。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回到汉朝当诸侯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英雄落难时张和在大街上走着,已经饿了两天的他,再也支撑不住,就要跌倒在地。。这时,他猛然看见左手边的一家店铺,正是酒楼。饭菜的香味,如同魔鬼之手一般,在诱惑着他的步伐。他不由之主地循着香味走进了这家酒家。店小二见有客人上门,自然热情地前来招呼着:“客官里边请、要吃点什么?我这的大厨手艺不错!南菜北肴都会做些。”小二领着张和来到一张桌子前,一面介绍道。“来碗面吧,再来两道小菜。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