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歌剧魅影 - 18 别针波后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8 别针波后记
  蒙夏曼的这句话明显地表露出他对合伙人里夏的不信任,后者只得处处委屈求全,查明真相的心情也就更为急切了。
  因此,在“花园”一幕中场休息时,秘书雷米所注意到的两位经理的奇怪举止便不足为怪了。虽然这样的举止有违经理的尊严,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的所为完全是受了吉里太太的启示:首先,这天晚上,里夏按照上次交款的程序重新来过;其次,蒙夏曼密切注意里夏的上衣口袋,亲眼目睹吉里太太怎样把两万法郎再次放入。
  里夏站在自己上次和文化部副秘书长打招呼的地方,蒙夏曼则站在他的背后。
  吉里太太走来,从里夏身旁一擦而过,顺势把两万法郎塞进了他的燕尾服口袋,然后立刻消失,或者说是被强制离开。因为依照蒙夏曼的指示,在重新排练塞信封的那一幕场景之前,梅尔西应该把吉里太太关在行政办公室里面,以防她与幽灵联络。而这位正直的老妇人此刻也任凭他们摆布,像一只被拔光了羽毛的母鸡,凌乱的鸡冠下睁着一双因恐惧而呆滞的眼睛,似乎已经听见走廊里传来一阵阵警察的脚步,口中不时发出声声沉重的悲叹。
  这时,里夏鞠躬、行礼、道安、后退着走路,仿佛面前真站着文化部的那位高官。
  明白了缘由,这一幕场景当然是合情又合理,但是,当时不知情的人见了却只会连声称怪。他们心里不解地琢磨:经理面前明明没人,他向谁行礼道安呢?而他身后的蒙夏曼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
  他推开雷米,然后请求波尔第大使和中央银行行长千万别碰经理先生。蒙夏曼不希望里夏过来告诉他两万法郎不翼而飞:“可能是大使先生,行长先生,甚至可能是雷米。”
  而且根据里复对当天的回忆,被吉里太太轻轻地撞了一下之后,在剧院的这一片位置,他再也没遇见任何人……为了使这一次的排练演习与上次情况完全吻合,又怎能让里夏凭空遇见几个人呢?
  于是,里夏就这样一直往后,退到通往剧院办公区域的走廊里,蒙夏曼也退着走路,这样才能当面看清接近里夏的人。
  容我再重复一遍,经理们这种新奇的行走方式当然不可能不引人侧目。
  有人确实注意到了这奇怪的一幕,所幸的是,当时,剧院的那帮小学员们几乎都已经回了宿舍。若非如此,剧院恐怕早就闹开花了。但此刻,他们的心里只有那两万法郎。
  办公区的走廊里有些昏暗,里夏对蒙夏曼说:“我敢肯定没人碰过我……现在,你离我远一点,在暗处看着我一直走到经理室的门口……千万别惊动任何人,我们倒要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但是,蒙夏却一口反对:“不行,里夏!不行!……你走前面……我跟在后面!我决不离开你半步!”
  “你这样会让偷钱的人无从下手!”里夏叫道。
  “希望如此!”蒙夏曼回答。
  “那么,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岂不是太无聊了!”
  “我们是完全按照上次的情形来行事的……上次,你从剧场出来以后,我就是在这里和你碰面,然后一直跟在你身后。”
  “这倒是没错!”里夏无奈地摇摇头,只好按照蒙夏曼的意思去做。
  两分钟后,他们已把自己锁在了经理办公室。
  蒙夏曼还把房门钥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上次,我们就是这样关在这里,一直到你离开剧院回家。”
  “没错!而且没有外人进来过,是吗?”
  “对,没人进来过!”
  “那么,”里夏努力地回想着,“我应该是在从剧院回家的路上被偷的……”
  “不!”蒙夏曼的声音显得格外冷酷,“不……这不可能……那天,是我用马车送你回家的,因此,那两万法郎是在家里消失的,我想,这一点应该确定无疑。”蒙夏曼此刻正保持着这种想法。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里夏反驳道,“我十分信任我的仆人!……如果真有人这么做,他早就应该拿着钱远走高飞了。”
  蒙夏曼耸耸肩,一副对这些细节不感兴趣的样子。
  里夏终于难以忍受他的腔调和态度:“蒙夏曼,我受够了!”
  “里夏,你太过分了!”
  “你敢怀疑我?”
  “没错,我怀疑这是个恶毒的玩笑!”
  “没人会拿两万法郎开玩笑!”
  “这正是我的看法!”蒙夏曼说着,翻开一份报纸,心不在焉地看着。
  “你在干什么?”里夏问,“这种时候还看报纸?”
  “是的,里夏,然后再送你回家。”
  “和上次一样?”
  “和上次一样。”
  里夏一把夺过蒙夏曼手中的报纸,蒙夏曼跳起来,愤怒无比地盯着里夏,后者双臂交叉在胸前,气急败坏地说:“告诉你,蒙夏曼,我现在想到一点,我认为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和上次一样,我们两人先关在房间里,然后你送我回家,可是;临别的时候,我发现两万法郎又不翼而飞……就像上次那样。”

  “你会怎么想呢?”蒙夏曼面红耳赤地叫道。
  “我可以这样假设,既然你寸步不离地跟着我,而且像上次那样,你是唯一接近我的人,我想,那两万法郎如果不在我的口袋里,就只可能进了你的口袋!”
  蒙夏曼一听此言,立刻跳了起来。
  “哦!”他大喊,“拿根别针来!”
  “你要别针干什么?”
  “别在你身上!……去拿别针来!……一枚别针!”
  “你想把别针别在我身上?”
  “没错,把你和两万法郎别在一起!……这样一来,不管是在这里,回家的路上,还是在你家,如果有人拽你的口袋,你就会立刻醒觉……你再看看偷钱的人是不是我!现在,你居然怀疑到我的头上……去拿根别针!”
  于是,里夏打开门,冲走廊里大喊:“一根别针!谁给我拿根别针来?”
  我们知道,没带来别针的雷米秘书当时是怎样受里夏“礼遇”的。幸好,办公室的一位小伙计跑着拿来了那枚十万火急的别针。
  蒙夏曼重新关上门,对里夏说:“我真希望那两万法郎还在。”
  “我也是,”里夏说。
  “而且一定还是真钞!”蒙夏曼下定决心,这一次决不能再遭人愚弄。
  “你看看!我可不想碰它们一下。”里夏提议。
  蒙夏曼颤抖着从他的口袋里抽出信封,然后再从信封里抽出钞票。这一次,为了能随时检查钞票是否被偷,他们没在信封上加盖印章,甚至也没封口。看见钞票仍原封未动,他放心了,把它们又放回里夏的口袋,用别针仔细别好。然后,他就坐在里夏的背后,目不转睛地盯着里夏。后者则坐在办公桌前,不敢轻举妄动。
  “再坚持一会儿,里夏,”蒙夏曼命令道,‘且有几分钟……吊钟马上要敲午夜十二点了。上次,我们就是在那个时候回家的。”
  “哈!我耐心十足!”
  时间缓慢而沉重地流逝着,房间里有一种让人窒息的神秘气氛。里夏试着开开玩笑:“到最后,我可能不得不相信万能的幽灵,”他说,“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你不觉得房间里有一种气氛,让人不安。恐慌和害怕吗?”

  “没错,”蒙夏曼也确实有所感觉,供认不讳。
  “幽灵!”里夏压低声音,仿佛害怕被那双看不见的耳朵听到了,“幽灵!不久以前,我们还听见他在这张桌上敲了三下……一次次神乎其神地把信封放在上面……他是那个在五号包厢说话的幽灵……杀死约瑟夫·布盖……制造吊灯事件的罪魁祸首……偷我们钱的盗贼!因为,因为这里只有你和我两个人!如果我们谁也没碰钞票一下,那么唯一的嫌疑就是幽灵……幽灵!”
  这时,悬挂在壁炉上方的吊钟敲响了午夜十二点的第一下。
  两位经理不禁哆嗦起来。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忧虑笼罩在心头,挥之不去,额头上直冒冷汗。最后一下钟声依然在他们耳边回响。
  一直等到钟声停止,他们才长长地舒了口气,站起来。
  “我想,我们可以走了。”蒙夏曼说。
  “我也这么想。”里夏顺从地回答。
  “临走之前,你能让我再检查一遍你的口袋吗?”
  “蒙夏曼,怎么这样说话?当然应该再检查一遍!”
  “怎么样?”里夏迫不及待地问正在摸他口袋的蒙夏曼。
  “别针还在。”
  “当然还在。就像你说的,有了别针,我不可能觉察不到有人偷口袋里的钱。”
  蒙夏曼的手依然在口袋上摸来摸去,突然,他大声吼道:“别针还在,可是,我怎么也摸不到里面的钱。”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种玩笑,蒙夏曼!”
  “你自己摸摸看。”
  里夏迅速地脱掉外衣,两人急忙扯开口袋……里面是空的!——最奇怪的是别针仍然别在原来的地方。
  里夏和蒙夏曼面色全无。现在,唯一可能的解释便是魔法。
  “幽灵!”蒙夏曼自言自语地念了一句。
  然而,里夏却突然扑到他同伙的面前:“只有你碰过我的口袋!……还我两万法郎!……还我两万法郎!”
  “我以灵魂担保,”蒙夏曼哀求着,几乎快要昏厥,“我发誓我没有……”
  这时,又有人敲门,蒙夏曼毫无知觉地走过去开门,像根本不认识梅尔西主任一样,和他说了几句话,却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他下意识地把那枚再也派不上用场的别针,放入早已瞠目结舌的梅尔西手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