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格林童话 - 格林童话之《白雪公主》读后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旧文,大学时文学评论课的作业
  《白雪公主》是格林童话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篇。每个孩子在幼儿时都读过《白雪公主》,每个大人都为自己的孩子讲过《白雪公 主》,这样一部单纯的童话,善恶分明,结局美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典范。但是童话真的如想象中单纯吗?正如佛罗伊德所说,每个婴儿一 出生即含有性*的本能。给孩子看的童话,会不会含有这样的性*的暗示呢?
  在分析《白雪公主》的文本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要给故事中的恶毒王后贴上后母的标签。这样会对理解文本造成极大的偏差。王后在《白雪 公主》中,应该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来分析。而且王后的本来身份就应该是白雪公主的生母而非继母。众所周知的是,格林童话并非格林兄弟原创,而是二人根据德 国民间故事加工整理而成。格林童话总共有七版,每一版都有很大的修改。第一版大致能看见各个故事的原貌。在格林童话第一版中,王后正是白雪公主的生母。也 许是因为这样安排故事太过血腥,太过残酷,才在之后的版本中改掉。
  明确了王后的母亲形象后,我们可以来观察《白雪公主》的文本。在文本的最初,讲到王后生白雪公主前的一个场景:严冬时节,鹅毛一样的大雪片在 天空中到处飞舞着,有一个王后坐在王宫里的一扇窗子边,正在为她的女儿做针线活儿,寒风卷着雪片飘进了窗子,乌木窗台上飘落了不少雪花。她抬头向窗外望 去,一不留神,针刺进了她的手指,红红的鲜血从针口流了出来,有三点血滴落在飘进窗子的雪花上。她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点缀在白雪上的鲜红血滴,又看了看乌木 窗台,说道:“但愿我小女儿的皮肤长得白里透红,看起来就像这洁白的雪和鲜红的血一样,那么艳丽,那么骄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修改过的文本已经相当的“纯洁”,但其中仍然含有大量原始文本中的性*暗示。针刺破皮肤,流出血滴,很明显的在暗示处女第一 次拥有性*生活。白雪公主因为针刺破手指这一事件而诞生,事实上就是暗示着人类诞生的过程。而王后许下的愿望里,也含有这样的暗示。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像白色* 的雪和红色*的血,而这两者正是王后对性*的直接认识。白色*象征着肉体,血则是性*的直接产物。这说明了对王后来说,女儿只是性*的附带品,而且女儿对她而言,是 作为另一个女性*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的性*的吸引力,甚至说,是她的一个情敌。
  可是这种性*的象征在命名时得到减弱。注意到白雪公主的名字,Snow White,并没有提到血。毕竟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没有产生血能力,即性*的能力。于是白雪公主对王后的威胁小了很多。所以把后文的王后当作生母来看,白 雪公主“在国王和王后的爱护下长大”也是可能的事。
  但随着白雪公主长大,她与国王之间的愈见亲密,就暗含了著名的伊莱科特拉情结(恋父情结)。关于白雪公主是否有这样的情节,我们将在后文进行 分析。但对于王后来说,她是明确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丈夫对女儿的爱太过明显,对自己的爱却仿佛淡漠。女儿就像一个情敌,从自己手中抢走了丈夫。她将这一点 最直接的反映在性*的第一吸引力——外貌上。于是产生了著名的魔镜。王后日日对着魔镜问:“镜子啊镜子,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如果将“美丽”和“魔镜”的概念延伸,那么美丽就是性*的吸引力,也可以说是重要性*。即在丈夫心中,妻子和女儿谁更重要?魔镜是什么呢?根据 “镜中我”的理论,魔镜就是王后的心,魔镜的回答就是王后所看到的一切在王后心中的反映。王后问魔镜事实上是在问自己:谁是丈夫心中最重要的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魔镜的回答是在白雪公主七岁时改变的,白雪公主在七岁时成了最美丽的女人,也就是王后看到的国王最重要的人。而在佛 罗伊德的理论中,七岁正是儿童性*心理开始成熟,由生殖器期走向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儿童正是在这个时候具有了最初的性*的吸引力。而王后的担心正是在这个时候 涌现出来。
  于是,王后派猎人杀死白雪公主,猎人因为怜悯将白雪公主放到森林里。从通常的意义来说,母亲再怎么嫉妒、担心女儿,都不会将她杀死。所以这个 情节,可以看作一种放大行为,即夸张。不妨将猎人的行为看作王后的本意。王后在这时想的,只是将女儿流放,使她不能和父亲接触。在现实中,母亲将女儿送进 学校,有意的强调父亲和女儿的性*别差异,就是王后行为的象征本源。
  可是魔镜的回答反映的王后的担心仍然没有消失。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仍是白雪公主,丈夫心中最重要的人仍是女儿。这时王后采取的三个行为:化妆成老太婆,卖给白雪公主丝带、梳子和有毒的苹果。
  在这里同样要注意这三件东西的暗示意义。事实上,这三件东西的目的都是消灭白雪公主性*的吸引力。
  首先看丝带,原文是这样写的:
  老太婆很熟练地将带子给她系在胸前,系着系着,突然,她猛地用力将带子拉紧,白雪公主便被勒得透不过气来,很快失去知觉倒在了地上,就像死去了一样。
  这种丝带可能就是欧洲曾经有过的束胸带。将丝带系在胸前,暗含的意义是阻止-乳-房的发育,-乳-房是女人性*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部分,王后试图通过抹杀女儿性*吸引力,以此来减少丈夫对女儿的关心。
  梳子的意义,也许等同于剪刀。头发是区别男女的重要部分。女人的长发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王后的用意依然是减少女儿的吸引力。

  最直接的是苹果。苹果卡在喉咙间,导致了白雪公主的死。喉咙在这里,应该代表着女子的性*器。苹果卡在喉咙里,其意义和欧洲流行的贞操带一样。直接阻止了性*行为的发生。白雪公主在这时彻底的死亡,因为王后采取了极端的手段,阻止白雪公主的恋父情结变为现实。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白雪公主。之所以说白雪公主是有恋父情结,而非王后的主观臆测,可以从她被七个小矮人收留看出来。为什么要设计成小矮人?而且是拖着长胡子、白发苍苍的老人?很明显,这是因为白雪公主的恋父情结,使她对老年人或者说中年人具有好感。
  白雪公主最后被王子救活,其中很显著的象征性*情节是,卡在喉咙间的苹果被王子撞了出来。联系到前面的解释,即是王子和白雪公主之间有了性*行 为,以此解除了王后对白雪公主性*的禁锢。而白雪公主有了丈夫,恋父情结消散了,与王后的矛盾也消失了。这是现实家庭发展的一般结果。
  可是在《白雪公主》中,王后遭到了恶报:穿着铁鞋跳舞死去。这一残酷的情节在七个修改版中一直保留。现实中女儿是不会报复母亲的,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的结局呢?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铁鞋可以看作对性*的禁锢。尽管白雪公主已经嫁了人,但王后随着身体的衰老,性*能力也逐渐丧失,她与女儿一直在争抢丈 夫,但最后,她仍然得不到丈夫的爱。于是在衰老和寂寞中死去。
  综上所述,《白雪公主》这一童话,叙述的就是家庭中的恋父情结。它完整的用象征和隐喻的笔法描述了母亲与女儿关于丈夫和父亲这一角色*的争夺。从女儿的出生到出嫁,再到母亲的衰老和死亡。残酷如雪,不带一点单纯。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0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