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狗年月 - 第一篇早班 第二十八早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经历了准时换班和公事上的麻烦之后——布鲁塞尔农业协定将会给布劳克塞尔公司造成销售困难——我们又回到休息大院的卵石。两个朋友的求学时代可望变得轻松愉快。人们刚把他们从圣约翰实科中学转到这所实科中学来,他们刚适应这所有霉味的、散发出坏孩子气味的寄宿学校——谁不知道免费寄宿学校的故事?——他们刚记住大休息院的卵石,这时却听说,一年级在一个星期后要到萨斯科申去十四天。参议教师布鲁尼斯和教体育课的参议教师马伦勃兰特将负责监护。
  萨斯科申,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啊!
  这所农村寄宿学校位于萨斯科申森林中。离得最近的那个比较大的村子名叫迈斯特尔瓦尔德。邮政汽车载着这个班级的学生连同两位教师,经过许德尔考、施特拉申一普林申、大萨劳,开到那里。这是一个散居的村庄。沙地市场足足有一个牲口市场那么宽,所以四周都是木桩,木桩上都有用来拴牲口的旧铁圈。有一些发亮的小水坑,每刮一阵风,都会在水面上吹起一阵涟漪。在邮政汽车到达前不久,下了一阵暴雨。不过,阿姆泽尔在离开汽车时并没有见到牛屎、马粪蛋,却多次遇到麻雀,这些麻雀在不断地重新组合,扩大它们的嚷嚷声。低矮的农家,一部分用麦秆盖在屋顶上,开着小小的窗户,围在市场四周。有一个没有抹上灰泥的三层楼新建筑,那是希尔施百货公司。在那里能够买到新出厂的犁、耙和翻草机。车杠高高翘起。斜对面是一个砖红色的工厂,这家工厂死气沉沉,正面的窗户都已经钉死。要到十月底,收获甜菜的季节才会带来生命和臭气,才会把收入带进钱箱。这里有但泽市储蓄银行比比皆是的分行,有两个教堂,有牛奶场,有一个彩色斑点,那是信箱。在理发店前面有第二个彩色斑点,这个蜜黄色的、在风中斜挂着的黄铜圆盘在遇到变化无常的云层时便发出灯光信号。这是一个寒冷的、没有树木的村庄。

  迈斯特尔瓦尔德像但泽市南面所有的乡村一样,地处但泽高地。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可以同维斯瓦河低洼地带的沼泽地相比。这里生长着甜菜、马铃薯、波兰无芒燕麦和多谷院的黑麦。每走一步都要踢到一块石头。下地的农民每走一步都要弯一次腰,从许多石块中捡起一块来,火冒三丈地把它扔开。而这块石头也就落到了别人的地里。这些姿势就是在星期天也能见到。农民们戴着有闪闪发光的漆皮帽檐的黑帽子,横穿甜菜地。他们左手拿着雨伞,弯下腰去捡地里的石块,把它们扔到四面八方,然后这些石块就落下地来。那是一些变成石头的麻雀,没有人、没有一个爱德华-阿姆泽尔能发明出一种吓唬石头的稻草人来对付它们。

  所以,迈斯特尔瓦尔德就意味着:黑驼背,咄咄逼人,直插云天的雨伞尖儿,捡石头和扔石头,以及对于这么多石头所作的说明。据说,当农民拒绝履行许下的诺言时,魔鬼就惩罚这些农民的背信行为。他一夜之间走遍全村,把积在他胃里的那些被上帝罚人地狱者的灵魂吐到耕地和草地上。在这里,事实表明:被罚人地狱者的灵魂就是石头,再也无法从世界上搬走,尽管农民们变得又老又驼,但他们也只是把石头捡起来扔开。
  以参议教师布鲁尼斯为首、参议教师马伦勃兰特殿后,全班学生稀稀拉拉的,他们必须走三公里远的路程。他们首先必须经过公路左右两边在星罗棋布的石头之间长着还不到一半高的黑麦的、丘陵起伏的土地,然后再穿过萨斯科申森林的边缘,直到山毛榉树林后面。在那里,一幢用白石灰粉刷的旧砖石建筑物就是农村寄宿学校。
  贫乏,贫乏!在这里执笔的布劳克塞尔现在要描写荒无人烟的地区,感到无能为力。他并不缺乏对于各种情况的估计,但每当他描绘一个上下起伏的山丘,也就是山丘的深绿色和众多捐赠者的等级,描绘山丘后面直至地平线上遥远的蓝灰色时,情况就是如此。随后,他开始描绘迈斯特尔瓦尔德周围地区耕地里必然出现的石头。就像当时魔鬼把石头撒到未经人工雕凿的中心地带一样,它也把正在成长的灌木丛抛到了中心地带,也就是说,欧洲刺柏、欧洲榛子、淡绿色的染料木、灌木松和灌木丛呈球形、圆锥形和蜷伏状,沿着山丘上下起伏。枯萎的灌木、荆棘丛、风中的灌木、低声耳语的灌木——因为在这个地区经常刮风——已经使他双手发痒,真想把生命注人捐赠者的荒野中去。布劳克塞尔说:从左边数起,在第三棵灌木后面,在一摩尔根①半的饲用甜菜上面三个拇指跳跃值②的远处,不,不是那株欧洲榛子——哦,是这株灌木!——在那里、那里、那里,在长有苔藓、纹丝不动、外形美观的田间巨石下面,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中间,藏着一个人——

  ①欧洲各国的土地面积单位,大约等于0.25~0.34公顷。
  ②交替闭合两眼与向前伸出的大拇指的想像移动量相适应的角距离。
  那不是播种者,不是在油画上讨人喜欢的、正在耕地的农民。此人四十五岁左右。在灌木后面隐藏着灰白、褐色、黑色和鲁莽。他长着鹰钩鼻、招风耳,没有牙齿。名叫莫雷的这个人在小拇指上戴着戒指,在下一个早班里,当学生们玩棒球,布鲁尼斯含着他的麦芽止咳糖块时,他会变得举足轻重,因为他随身带着一个小包裹。这小包裹里放着什么?此人是谁?
  这就是吉卜赛人比丹登格罗。那个小包裹在哭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