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怪诞心理学 - 第七卷:城市生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加州州立大学的罗伯特·莱文曾对米尔格兰姆的丢信封技巧进行了轻微的改动,并借助新的技巧评估全球各地的好心程度。
  莱文最初的研究是探索美国36个主要城市的人是不是乐于助人。他和自己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在大街上丢信封,而是把实验地点选在了停车场,把贴有邮票、写好地址的信封放到了随机选出的汽车挡风玻璃上,并在旁边放了一张手写的小卡片,卡片的文字是“我在你车子的旁边看到了这封信”。他们想看看从每一个地区能够收到多少封信。其他一些实验也为这个关于好心程度的测试做了有益的补充。他们在随机选择的人面前走过,刻意把钢笔掉在地上,然后计算有多少人会把钢笔捡起来并交还给他们。一名非常健康的实验者故意绑上假腿支架,然后假装费劲儿地去捡刚掉在地上的一摞杂志,而另一位隐藏的实验者会观察公众对此情景的反应。同一位研究人员还曾带上墨镜,手拿一根白色的拐杖,看有多少路人会主动搀扶自己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
  为了让这些测试尽可能地科学,莱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说,在掉钢笔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会持续以标准的步行速度(每秒钟1.5步)走向对面过来的人,事先不断练习很自然地伸手到口袋里,并在看起来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让钢笔掉在地上。在装扮成盲人的时候,研究人员选择的站立位置是“有斑马线和交通信号灯,而且行人流动的频率和数量都比较适中”的街角。在绿灯亮的时候实验者会走到街角站好,然后私下计算多久以后才会有人来搀扶他们穿越马路。

  整体而言,生活在东南部小城镇的居民最乐于助人,而住在东北部大城市的居民最没有可能向别人伸出援手。最乐于助人的城镇是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市;以微弱劣势屈居亚军的是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第三名是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市;第四名是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美国最不友善的城市是新泽西州的帕特森市;排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分别是纽约市和洛杉矶市。
  事实证明,丢信件的实验结果非常有趣。在纽约,有些寄回的信件上写有发泄愤怒和不满的辱骂性文字。莱文在《时间地图》一书中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描述:
  我只从纽约收到了一个被完全拆开的信封。在信封的背面,那位帮忙寄信的人用西班牙语写道“HiJodeputairesposable”,如果翻译过来,这就是一句相当难听的骂娘的话。在这句话的下面,则是直接用英语写的,FuckYou'(去你的)。
  在罗彻斯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一位匿名的好心人在帮忙寄出丢失的信封时随附了一段措辞和善的话,最后还说这让他想到了米尔格兰姆的“小世界”实验。他在信封上问了莱文一个问题:“你和新泽西州或者长岛的莱文家族有亲戚关系吗?”

  全国性研究的成功让莱文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嘲他们造访了23个国家的首都,丢了400多支钢笔,戴了500多次假腿支架,并丢了大约800个信封。丢信封技巧被证明在各种文化中都会是一场噩梦。在特拉维夫,放在地上或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包皮裹和信封往往会被当成炸弹,因此所有人都会远离这些东西。在萨尔瓦多,这些信封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因为它们跟一种著名的诈骗伎俩有关。如果有人捡起了信封,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站着一个人,后者会说信封是他的,而且信封里放着一些现金。但现在信封里的钱却不见了,所以他们要求捡信封的人把他们辛苦挣来的钱还给他们。有些国家根本就没有邮筒,或者就像阿尔巴尼亚一样,没有可以信赖的邮政系统。不过,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研究人员还是坚持下来了,并最终绘出了国际助人为乐排行榜。
  研究结果对于拉丁美洲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里约热内卢(巴西)和圣何塞(哥斯达黎加)排在了最乐于助人城市的前两位。位居第三的是非洲的利隆圭(马拉维)。排在倒数前三名的分别是新加坡(新加坡)、纽约(美国)和吉隆坡(马来西亚)。不同地区在助人为乐上的差异程度还不是一星半点。在里约热内卢和利隆圭,大街上的每一个“盲人”实验者都得到了帮助,然而,他们在新加坡和吉隆坡成功得到帮助的比例竟然只有50%。在圣何塞,95%的人都会帮装有假腿支架的实验者捡起掉在地上的杂志,但在纽约却只有28%的人愿意伸出援手。

  对美国城市里助人为乐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后,莱文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人口的密集程度是预测助人为乐程度的最佳指标。人口密度越大,助人为乐的程度就越低,这又是为什么呢?依据米尔格兰姆的理论,在人口众多的城市里,人们会更有更多的“感觉超负荷”经历。来自他人、手机、交通和广告的各种信息一直在对人们狂轰乱炸。结果他们就只能和所有需要处理大量信息的系统一样工作,那就是给所有的信息排列优先顺序,花最少的时间应付各种分散其注意力的琐事。米尔格兰姆认为,正因如此,人们才会从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径直走过去,从而把帮助这些人的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某一个空间里的人越多,人们的孤独和孤立感就会越强烈。
  然而,莱文感兴趣的还不仅仅是城市规模和市民助人为乐程度之间的关系。他还想知道帮助他人的意愿是不是还会受到城市生活节奏的影响。
或许您还会喜欢: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