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管道的故事 - 第二课 我们生活在提桶的世界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柏 波罗,我们有一份很美妙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一分钱一桶,一天就是一块钱!我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 一头母牛。六个朋后,我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每年两周的有薪假期。我们这辈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弃你的管道吧!”——摘自《管道的故 事》
  一个医生开车带他四岁的女儿去日托幼稚园。他的听诊器放在座位上。于是他女儿拿起来玩。
  "我女儿想继承我的事业。"医生想,"这简直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孩子将听诊器挂在颈上,然后把听诊器拿在前面,像拿麦克风一样。
  "欢迎你光临麦当劳。你需要帮忙吗?"
  这个调皮的故事描述了我们被提桶的工作吸引过去的原因。这叫“猴子看,猴子做”。这外小女孩经常去麦当劳,她误认为听诊器就是麦克风,于是模仿了服务员对客人所说的话。
  像小女该一样,大部分人误将提桶当成建造管道。我们发现99%的人提桶,于是我们自然以为提桶是得我们生活中想要的东西的唯一方法。
  所以布鲁诺好不容易才明白管道的威力——柏波罗是布鲁诺所认识的第一个管道建造者。布鲁诺拒绝管道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与众不同。对布鲁诺来说,管道还未经证实。对布鲁诺来说,管道是偏激而冒险的。
  大部分人的想法和布鲁诺是一样的。我们成长时被提桶者包围。于是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汽车防撞板上常常贴着的标语“10万双旅鼠不会错”。
  人们对提桶者的看法是一样的―――1亿个提桶者不会错。噢,他们错了。
  提桶者的世界
  让我们正视事实―――世界上的提桶者比管道建造者的数目多得多。
  为什么?
  因为提桶者是我们父母跟随的、也是他们教导我们跟随的模式。提桶的模式告诉我们,在这个提桶的世界里,以下这些是我们向前走所要做的:
  去学校,学习如何提桶。非常努力地工作,争取提最大水桶的权力。从水桶公司A跳槽去水桶公司B,以便可以提更大的桶。从提金属桶转换提塑料桶。梦想着有一天你可以退休,不再提桶。在那日之前你也在提桶,提桶……
  所有提桶者的努力能获得什么回报呢?

  少得可怜!
  根据美国PARADE杂志每年"人们赚多少钱"的调查,美国普通劳动者平均收入为28500美元,减去约20%的所得税,赖以生存的只有22500美元。
  事实是,22500美元可支配收入实在不足以支付四口之家所需的基本费用。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渴望有更多的钱!
  列队行走的提桶人
  当提桶者需要更多钱时,他们干什么呢?
  因为提桶者有的是提桶的思维方式,他们想出的解决方式就是提水桶。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就提更多的桶!
  "我找一份晚上和周未的兼职工作。"提桶的爸爸说。
  "我可以再做在孩子出生前的提桶工作。"提桶的妈妈说。
  "孩子们在放学后及暑假也可以做提桶工作。"提桶的父母一起说。
  那就是他们所做的。结果如何?
  今天,北美打工一族的工作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甚至比工作狂的日本人更甚。提更多的桶,可赚更多钱的公式行得通吗?
  不!
  以下是残酷铁一般的事实:
  消费者负债创历史最高的纪录。美国家庭的负债是17年前的四倍。美国普通家庭1美元可支配收入所对应的负债为0.95美元。
  妇女工作以支援家庭开支的比例在过去的20年上升了一倍多。从1980年的19%到今天的46%。
  越来越多的人用他们唯一而又最有价值的固定资产―――房屋―――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贷款抵押以支付账单。
  私人破产个案年年上升,至2000年达140万宗——即使经济很繁荣。
  喂……哪里出了错呢?
  提更大的桶的错误见解
  提桶者以为提越大的桶收入会越多,所以提桶者告诉自己,如果能找到一份提更大桶的工作,那么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提桶者永远都在猜想其他提桶者收入是多少。美国劳工统计局对数百个行业的时薪作了调查。看看你的薪水与其他行业相比如何?
  行业一小时工资
  快餐厨师――――――――――――――――――――$6.29
  油站服务员―――――――――――――――――――$7.34
  护卫员―――――――――――――――――――――$8.44
  零售店售货员――――――――――――――――――$9.12
  秘书――――――――――――――――――――――$11.86
  屋宇维修工人――――――――――――――――――$13.63

  汽车修理工人――――――――――――――――――$13.97
  货柜车司机―――――――――――――――――――$14.08
  消防员―――――――――――――――――――――$15.63
  邮务员―――――――――――――――――――――$16.39
  贷款业务员―――――――――――――――――――$20.05
  电脑程序员―――――――――――――――――――$25.67
  化学工程师―――――――――――――――――――$29.44
  医生――――――――――――――――――――――$33.23
  律师――――――――――――――――――――――$36.49
  牙医――――――――――――――――――――――$44.40
  外科医师――――――――――――――――――――$49.05
  假设大部分工作的人按每周40个小时而得到报酬(即使他们每周工作或许至少50小时。。。或更多!),每年有二周的有薪假期,这里是以上五个行业的年收入状况:
  年收入
  1.厨师――――――――――――――――――――――$13083
  2.零售店售货员――――――――――――――――――$18970
  3.邮务员―――――――――――――――――――――$34091
  4. 律师――――――――――――――――――――――$75899
  5. 医师――――――――――――――――――――――$102024
  现在如果你是一名厨师。……或零售店售货员。。。或邮务员,也许你看着律师或医生的年收入时会想:"哗!如果我每年赚这么多的钱,我就得到财务自由了!再也用为支付账单而愁得夜不能寐了!"
  事实上,医生的桶比厨师的桶大得多―――大慨是十倍!但那并不意味着医生得到了账务自由。他像厨师或邮务员一样,也是依附于他那份提桶的工作。
  为什么?很简单啊。专业人员的收入比其他普通工人高。但是他们的化费更高!实际上,年收入六位数的医生或律师要化费大部份的收入来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
  只要比较一下普通人士和专业人士的开支:
  普通人买5000美元的二手车,医生或律师则买45000美元的凌志。
  普通人送他们的孩子上免费的公立学校,医生或律师送孩子上私立学校。
  普通人的房产价值75000美元,医生或律师的房产价值350000美元。

  普通人一个星期吃一次薄饼,医生或律师一个星期在昂贵的餐厅吃两次。
  普通人付不起渡假的费用,医生或律师每年带家人去滑雪。
  普通人在公共的球场打高尔夫球,医生或律师是一家或二家昂贵的乡村俱乐部成员。
  你看到区别了吗?
  人们嫉妒医生、律师或会计师,因会他们能提巨型的桶。确实,医生的桶或许比厨师的桶大十倍,但医生的开支也比厨师的开支大十倍,他们最后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也就是从一张工资单生活到另一张工资单。
  桶最后都会干
  汤姆斯.史丹尼和威廉.定高是畅销书《邻家的百万富翁》的作者。他们发现提大桶不等于创造财富。作者调查了生活在高档社区的人,假使开高档汽车、住毫宅的人是富有的。
  真的吗?——错误的假设!史丹尼和定高得到了关于创造财富的惊人结论:
  "大部分美国人对于财富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财富和收入是不同的。如果你每年都赚不错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没有变 得更富有。你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财富是你所积累的,而不是你所花费的。你如何才能变得富有呢?在这里,很多人也弄错了。通常不是幸运、继承财产、高学历 和高智商让人们积累财富。财富更多的是努力工作、有毅力、有计划、最重要的是自律等因素的结果。"
  换句话说,不论桶有多大,最终都会干。而管道则自我支援的。但管道的建立需要牺牲。管道不是自己形成的。你要化时间和精力去建造。
  更大的桶并不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喜欢加大他们的桶的尺寸。没有人会拒绝每年的加薪或一份更高薪的好工作。如果提桶是你唯一的收入来源,那么我说你要尽量提最大的桶。这只是常识而已。
  但事实仍然是提桶永远不可能让你财务自由。提桶也不会让你的家庭得到安全和有保障,不论你的桶有多大!
  为什么?
  因为只要你提桶,你就必须去上班、去工作而得到报酬。你一旦停止提桶,你的收入就停止了。
  许多提桶者从"邻家的百万富翁"变成"邻家的破产者",因为他在提桶时忽视了建造管道。当他的桶干时,他的生活方式也完结了。
  "管道是你的生命线"我父亲发前常常这样说。
  你开始看到原因了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自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部落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那个陌生人身上散发出色彩斑斓的能量,它们华丽地旋转着,飞舞在他背后,好似一件斗篷;环绕在他强壮的头颅上,如一顶皇冠般闪耀着光芒。他的声音在耳中和脑中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声音在血液中流淌,就像一首遗忘已久而又突然忆起的甜美的歌。他承诺的东西很诱人,令他激动,让他的心止不住地渴望。但是,但是……什么地方仍然有些……当他离开之后,艾瑞达的三位领袖转向彼此,轻柔地开口说出仅在三人之间分享的话语。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