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古兰经 - 第四七章 穆罕默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七章 穆罕默德
  这章是麦地那的,全章共计三八节。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1.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2.信道而行善,且信仰降示穆罕默德的天经者——那部天经是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真主将赦宥他们的罪恶,改善他们的状况。
  3.那是由于不信道的人们遵守虚伪,而信道的人们遵守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真主如此为众人设许多譬喻。
  4.你们在战场上遇到不信道者的时候,应当斩杀他们,你们既战胜他们,就应当俘虏他们;以后或释放他们,或准许他们赎身,直到战争放下他的重担。事情就是这样的,假若真主意欲,他必惩治他们;但他命你们抗战,以便他以你们互相考验。为主道而阵亡者,真主绝不枉费他们的善功,
  5.他要引导他们,并改善他们的状况,
  6.且使他们入乐园——他已为他们说明那乐园了。
  7.信道的人们啊!如果你们相助真主,他就相助你们,并使你们的脚步稳固。
  8.不信道的人们,将一蹶不振,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9.那是因为他们厌恶真主所降示的经典,故他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10.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以观察前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吗?真主又毁灭了他们。不信道的人们,将有同样的结局。

  11.那是因为真主是信道的人们的保护者;不信道的人们,绝无保护者。
  12.真主必定要使信道而且行善的人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不信道的人们,在今世的享受,是象畜牲样饮食,火狱是他们的归宿。
  13.有许多城市,其居民的势力,胜过那驱逐你的城市的居民;我曾毁灭了他们,他们没有任何援助者。
  14.依据从主降示的明证者,与那为自己的恶行所迷惑,而且顺从私欲者是一样的吗?
  15.敬畏的人们所蒙应许的乐园,其情状是这样的:其中有水河,水质不腐;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他们在乐园中,有各种水果,可以享受;还有从他们的主发出的赦宥。永居乐园者,难道与那永居火狱,常饮沸水,肠寸寸断的人是一样的吗?
  16.他们中有些人静听你的演说,等到他们从你的面前出去的时候,他们对有学识者说:“刚才他说些什么?”这等人,真主已封闭他们的心,他们顺从私欲。
  17.遵循正道者,真主要更加引导他们,并将敬畏的报酬赏赐他们。
  18.他们只等待复活时忽然来临他们,复活时的征候确已来临了。当复活时来临的时候,他们的觉悟,对于他们那里还会有效呢!

  19.你应当知道,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你应当为你的过失而求饶,并应当为众信士和众信女而求饶。真主是全知你们的活动和归宿的。
  20.信道的人们说:“怎么不降示一章经呢?”当一章明确的经文降下,而其中提及战争的时候,你会看到心中有病的人们将象临死时昏晕的人那样瞪着眼看你。伤哉他们!
  21.服从和婉辞,于他们是更相宜的。当战争被决定的时候,假若他们忠于真主,那对于他们是更好的。
  22.假若你们执政,你们会不会在地方上作恶,并断绝亲戚的关系呢?
  23.这等人,是真主所弃绝的,故他使他们变聋,使他们变瞎。
  24.他们怎么不沉思《古兰经》呢?难道他们的心上有锁?
  25.认清正道,然后叛道者,恶魔怂恿他们,并宽慰他们。
  26.那是因为他们曾对那些厌恶真主所降示的迹象者说:“对于一部分的事情,我们将顺从你们。”真主知道他们的隐情。
  27.当众天神打着他们的脸和背,而使他们死亡的时候,他们将怎么办呢?
  28.那是因为他们顺从那触犯真主的事物,并厌恶他所喜悦的事物,故他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29.难道心中有病的人们以为真主不揭穿他们的怨恨么?

  30.假若我意欲,我必定使你知道他们,你必定借他们的仪表而认识他们,你必定从他们口气而认识他们。真主知道你们的善功。
  31.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的报告。
  32.不信道,并妨碍主道,且在认识正道后反对使者的人们,绝不能损伤真主一丝毫,他要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33.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服从真主,应当服从使者,你们不要使你们的善功无效。
  34.不信道、并妨碍主道、死时还不信道的人们,真主绝不赦宥他们。
  35.你们不要气馁,不要求和,你们是占优势的,真主是与你们同在的,他绝不使你们的善功无效。
  36.今世的生活,只是游戏和娱乐。如果你们信道,并且敬畏他,他要将你们的报酬赏赐你们。他不索取你们的财产。
  37.如果他勒索你们的财产,你们就要吝啬,那吝啬要揭穿你们的怨恨。
  38.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主道而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真主确是无求的,你们确是有求的。如果你们违背命令,他就要以别的民众代替他们,然后,他们不象你们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