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国画 - 第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积习
  无口国之民皆无口。相见成习,不以为奇。郝敏者,海客也,遇风漂泊至此,遂以面具覆脸,混迹国中凡四十年,渐忘已之有口,口之能言。
  一日,沐浴罢,置面具于盆侧,出行市曹,人皆惊骇,四下奔窜,如见不祥。敏亟归,揽镜自照,亦骇异,不知鼻下之孔为何物,亦不复忆此孔之能言也。久思不解,乃复以面具罩脸,欣欣然庆已之又无口也。
  杂史氏曰:积渐成习,泯其本性。本性之复,难矣哉。
  曾俚说:“这是一本奇书啊!我说目前中国可以传世的书只怕并不多。顾准的书可以传世,这本《绘图双百喻》看起来像小玩意儿,我想它可以传世。同风格的还有这本黄永玉先生的《永玉三记》。”曾俚说着,又在床头翻出一本书,递给朱怀镜。朱怀镜翻开一看,也是有文有画。他翻到一篇《后遗症》:
  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回原单位继续上班0一日,头痛如裂,翻滚于地,叫号震达天廷。众仙问曰:“是否紧箍咒发作?”悟空哭道:“反之,反之!久不听紧箍咒,瘾上来也!”
  朱怀镜翻了这两本书,心里别是一番滋味,不禁莞尔。曾俚显然还沉溺在顾准的话题里,目光郁郁的,说:“也许有思想的人,什么时候都有。中国如此之大,谁保证此时此刻,在哪个斗室里不蛰伏着一个顾准呢?不幸之处也许在于,我们只能等到一位哲人逝去后,才发掘文物似的发现他们。而且这发现也正像考古一样,仅限于学识界。我们不可能因为一种深刻的思想,而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或者让社会的进程更加自觉一些,更加理性一些,所以我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为哲人和哲人的思想致哀。于是历史便永远在后悔。历史的后悔总是以历史的倒退为代价的。而历史倒退一步,是前进一百步都不能弥补的。因为历史永远不可弥补。”
  曾俚说起来滔滔不绝,仍是朱怀镜往常熟悉的样子。这世界似乎谁都变了,只有曾俚没有变。朱怀镜本是来说乌县皇桃假种案的,想让曾俚不再报道此事。可一坐下来,就在听曾俚演说。他想先同曾俚说些轻松的话题,再去说他要说的事情,就玩笑道:“老同学,你总是这个样子,忧国忧民的!难道你就不可以放开些?”
  可朱怀镜这话并没有让曾俚的脸增添些温暖的颜色,仍是凝重而严肃。他浩然长叹道:“梁漱溟先生把知识分子分为学问中人和问题中人两类。我想我属于问题中人。我也许真的冥顽不化,总让许多恼人的社会问题纠缠自己,让自己郁愤难平。前些年,我在系统地研究一些社会问题,我是心平气和地研究。尽量不夹杂个人的情绪。我想我的研究对我们社会是绝对有益的。可是当我把我的一些思考形诸文字,却苦于找不到表达空间。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连最真诚、最善意的话都不能畅畅快快说?后来,我听一位经历了噩梦时代而劫后余生的老教授说了一段话,让我得到了答案。他说,当年我仅仅只是主张‘向着真实’,就遭弥天大祸。这样简单的道理本来是不言自明的,可是,我们却要卜昼卜夜地大声疾呼,来为这样平凡的真理去说明,去申辩!这位老教授其实并没有直接解答我的困惑,可我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放弃了自己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试着做一些直接有助于社会的事。其实也就是换一种说话方式。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了大量见诸报刊的报道各类官员腐败的文章,我把它们原原本本辑录在一起,既不掺水,也不加盐,只加以精当的评点。我想这些都不是我捏造的,而是公开报道的,该没有问题吧?事实证明我仍然太天真了。出版社说这本书很不错,肯定畅销。可是这本书到底还是被主管部门给枪毙了。我也因此有幸成了有关部门特别注意的人物。于是我只好走人。”
  曾俚说完这段话,就沉默了,也不望朱怀镜,只低着头,就像这个屋子里没有第二个人。他似乎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或者思考着另一个世界的问题。朱怀镜却只想把他拉回现实。他弄不明白,为什么曾俚同现实如此隔膜。或者不应说隔膜,而是同现实格格不入。他默然一会儿,说:“曾俚,我理解你的无奈和痛苦。一个不认同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人是怎样的心境,我想我可以想象得了。而且我特别敬重你的社会责任感。我是说真的,你别用那种眼光看你。但是,我还是劝你通达一些,别太迂了。就说现实吧,我没有必要同你讲什么大道理,我只是想说,你得相信生活总是向前的,而且社会总是在混沌状态中向前走的。我不知道我这是平日不经意接受了谁的观点,还是自己的天才发现,反正我是这么看的。所以你得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克制。总的一条,学会现实地生活。”
  曾俚这回却笑了一下,又摇摇头,说:“怀镜,社会是会向前走了,谁想阻拦都阻拦不了。这一点的深信不疑。可是,在人们都汲汲于利的时候,总得有人想一想义。我知道我无力担此重任,却想勉力为之。即便呐喊几声,也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朱怀镜虽然劝导曾俚别太迂了,可他心里却真的无法笑话他的迂。如果是别人在他面前说这些恍如隔世的话,他也许会觉得这人是在惺惺作态。可是曾俚他相信。在现实秩序中,曾俚是卑微的,或许任何一个坐在庄严的办公楼里的人都可以对他投以白眼,甚至笑他疯癫,甚至以最堂皇的说辞来诋毁他,甚至对他制造种种麻烦,但他也许比任何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都更富于社会良心。因此他又是高贵的。
  两人都不说话,这场面却并不显得尴尬。朱怀镜怀着复杂得难以言说的心思,环视着曾俚的蜗居。除了一床一桌,只有另一个墙角放着的一个大拼皮袋,那里面也许就是曾俚的全部家当。他想象得出,那里面不过就是几套很不入时的衣服而已。曾俚没有婚恋,没有家庭,身无长物。只有一脑子也许不该让他思考的问题。朱怀镜觉得曾俚或许不会是他自己说的哪个斗室里的又一个顾准,他也成就不了思想巨人,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现代型号的唐·吉珂德。即便如此,朱怀镜也从内心里对他肃然起敬。
  朱怀镜越发感到寒气逼人,身子一个劲的往里缩,整个人都快钻进被窝里去了。而曾俚似乎并不怎么觉得冷,端坐在床头,朱怀镜想自己这辈子也许再也过不了这种苦行僧的生活了。他同曾俚也许就是两种天地的人了。想到这里,他并没有心情去得意,相反心里却是说不出的苍凉。
  “怀镜。”曾俚打破了沉默,说:“当然你还是做你的官吧。这世道只有做官是最好不过的事。我相信你做官的话,坏不到哪里去,如果你还是我从前认识的怀镜的话。如今官场集聚了大批优秀分子,这是值得庆幸的。要紧的是这些人别蜕化了,费希特早就忧虑过这事,他说,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你相信我会变坏吗?”朱怀镜笑问道。
  曾俚笑而不答,只说:“我不在官场,却知道官场对人的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我有位同学,从前同我交往密切,他现在已是某省的副省长了。我想他是我们这一辈人当中最早知道自觉适应官场的人。我不告诉你这人是谁,我得为他的形象考虑,他发迹的故事说起来很有趣。他很早就知道,仅凭自己勤奋工作,绝不可能有多大出息的。功夫在诗外。他夫人是电脑专家,他请夫人专门为他处理各种关系设计了一套软件,叫公共关系处理系统。他把需要利用的各种关键人物罗列出来,又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作用等,为他们定了ABCD若干级。譬如,省级领导为A级,若干有联系的省级领导就编成代码A1、A2、A3等等,厅局级就相应编成代码B1、B2、B3等等。一年到头,哪一天该拜访什么人物,采取什么方法拜访,等等。都输入电脑。每天打开电脑,只需输入当天日期,再按回车键,电脑马上就告诉你今天要去拜访A1或B3或某某,采取什么方法拜访;同时提示你今天如果没有空,或者不成功,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执行完此项指令。如果你今天有紧急事情,需提前拜访某一位人物,就在输入当天日期之后,再输入提前拜访谁的命令,电脑就会为你做出提前安排,同时提示你是否取消原定安排。你认为有必要取消,就按Y,否则就按N。最有趣的是,还设计了一个所谓的‘关系函数’,大致意思是随着你自己的‘能量分数’的升降而确定网内关系人物的取舍。能量分数计分项目有好多项,我大概记得职务升降,权力大小,前景预测等几项。你的能量分数提高了,电脑就提示你得舍掉多少某某级的关系。这主要是保证关系的有效性,同时让你集中精力处理好有用的关系。相反,如果你不幸倒霉,能量分数下降了,电脑又提示你应增加多少某某级的关系。这套软件的功能很齐全,很科学,操作也方便,真让我佩服。我那同学刚刚开始运用这套软件时,还只是一个副处长,后来很快就青云直上了。我想那会儿他还不算很老练,或许他见我反正不在官场,又是同学,就在我去他家里喝酒时,向我泄露了天机。他向我当场演示过,真让我大吃一惊。我想他现在肯定后悔不该同我讲这个秘密了。”

  朱怀镜听罢,暗暗叹服这位副省长。这几乎是谁也想象不到的锦囊妙计。可朱怀镜明里并不怎么显露自己的惊奇,只半真半假说:“曾俚呀,但愿这位副省长别再升官了。不然,假如他今后官再大些,有了生杀予夺之权,你只怕有性命之虞。”
  曾俚长舒一口气,说:“这倒不至于吧?不过我同他现在的关系是明显疏远了。这回我在原单位不想干了,试着跟他联系被他很客气地回绝了。我想他回绝我是对的。同他联系也是我做的最蠢的一件事,事后想起自己都觉得可笑。你想,他在那里做着大官,我却时时会写些让他们感到头痛的文章,你说他拿我怎么办?”
  “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朱怀镜笑道。他望着这会儿脸色开朗起来的曾俚,奇怪他描述那套公共关系处理软件,为什么那么绘声绘色,像是很欣赏。照说曾俚会很讨厌这种做派的。
  曾俚似笑非笑的样子,说:“刚才你问我相信你会变坏不,我没有正面回答你。其实我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才说了我这个同学的故事。我可以说,我这同学并不坏。我不喜欢他,这是另一码事。你一定知道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齐桓公能够九合诸侯,成就霸业,得力于管仲的辅佐。但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是鲍叔牙。可是管仲临死了,齐桓公问他可不可以让鲍叔牙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可以。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说鲍叔牙太正派了。”
  朱怀镜就有些捉摸不透曾俚了,就问:“那么你是希望我变好呢?还是变坏呢?怎么你一下子就‘孟子笔法’了,不正面回答问题,总是打着迂回,搞得云遮雾罩,山重水复的!”
  “我的希望,都是徒然的,你该怎样就会怎样。我也无意对官场人物作道德评判,只是面对种种不得不说的话题,我就得发言。”曾俚笑笑,复又认真起来。
  很快就到中午了,朱怀镜早已饥肠辘辘。又因为饿,就更加寒冷,他禁不住哆嗦起来。曾俚就说他怎么这么不耐寒了,养尊处优惯了吧。朱怀镜就说不光是冷,肚子也饿了。曾俚笑着说他连早饭都还没吃哩!朱怀镜就说出去找个地方喝几杯吧。他想等会儿到了酒桌上,一定不再让曾俚说这些外人听了莫名其妙的话。有几杯酒下肚,说说他想说的事,也会合适些的。曾俚说道好吧,就下床漱口、洗脸。曾俚把结着冰的毛巾捏得吱吱作响,再放进冰凉的水里揉了几下,就往脸上抺。朱怀镜见了,几乎毛骨悚然。
  两人出了政协大门,靠左就有几家小饭店。他俩选了一家有空调的店子,进去坐下。小姐递单子上来,朱怀镜就说他请客,让曾俚点菜。曾俚说没这个道理,今天你是来我这里,理该是我做东。你点菜吧。朱怀镜说哪管什么东呀西呀?反正我请了,算是为你接风吧。当然这风也接得太迟了些。曾俚就是不依,非得他请。朱怀镜知道曾俚的倔脾气,客气了一会儿,就只好听他的了。两个人吃不了多少,就随便点了些菜。
  一会儿菜上来了,曾俚问:“是不是该喝几杯?”
  朱怀镜说:“我俩同学多年,却从未在一起喝过酒,不知你酒量如何?”
  曾俚说:“我基本上可以算是不喝酒的人。不过今天是久别重逢,还是喝几杯吧。对酒我是外行,不知喝什么酒好?”
  朱怀镜叫过小姐,问她这里有什么好酒。小姐说高档酒茅台、五粮液都有,还有中档的,低档的,都有。朱怀镜知道这种地方的名酒百分之百是假酒,就要了一瓶孔府宴酒。他本不喜欢喝这种酒,但这种地方只有这个档次,他也不想让曾俚出血太多,就只好将就了。
  酒杯一端,曾俚就玩笑道:“怀镜,你在政府部门这么多年,酒量一定操练到家了吧?”
  朱怀镜就说:“我的酒量不行。为什么人们心目中,干部形象就是吃吃喝喝呢?片面啊!话又说回来,现在吃几顿饭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经常有应酬,还烦得很哩!就像谁愿意天天去外面吃饭似的。”
  曾俚举杯同朱怀镜碰了碰,两人一饮而尽。曾俚斟着酒,说:“有人说了个笑话。两个人在一起争论干部作风问题。甲说,如今干部太腐败了,乙说,谁说干部腐败?他们天天拿酒泡着哩,怎么会腐败?”
  这笑话并不新鲜,为了不让曾俚扫兴,朱怀镜只好响应着笑笑。他想自己事先想好了,不再让曾俚说这类话题的,怎么一开口又是这些话呢?真是奇怪,如今人们坐在一起,不是说干部作风问题,就是说些粗俗的笑话,再就是说哪里发了大案。几乎说不出任何美好的话题。到底是实在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可说,还是人们的心态都变得不可理喻了?
  “曾俚,我拜读了你报道乌县皇桃假种案的文章。”朱怀镜像是随意说起这事。
  曾俚很不经意的样子,缓声道:“是吗?我是不把它当做单纯的文章写的,你难道觉得只是看了一篇文章吗?仅仅为了发表文章,我早觉得是件很无聊的事了。况且这样的文章,我常常会愤怒得不能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没想到这话题一提起,又引发了曾俚愤然的情绪。朱怀镜只好暂时搁下这话,举杯邀曾俚共饮。曾俚喝下这第二杯酒,耳根就开始发红了。他果真没有酒量。可曾俚是个实在人,自己做东,就尽量舍命陪君子。再喝几杯,朱怀镜就叫曾俚别勉强了。他也不想让曾俚喝醉,要说的事还没说好。曾俚不好意思,说实在奉陪不起。朱怀镜正好也不想多喝这种低档酒,两人就最后各斟满一杯,放在嘴边慢慢沾着,说话而已。
  两人正海阔天空聊着,朱怀镜突然正经说:“曾俚,乌县那事,你别再插手了。”
  “为什么?”曾俚抬头皱着眉问、
  朱怀镜说:“当时我正是乌县副县长,事情的经过我很清楚。假种案给农民造成的损失的确很大。但这件事,只能算是经济诈骗案。因为涉及外省,处理起来就有难度。非要扯到县委、政府身上,最多只能是决策失误,加上有关部门办事不力。我想这与干部作风,甚至腐败问题,没有关系。”
  曾俚十分惊讶的样子,说:“什么?农民两千多万元的损失,你说起来如此轻描淡写?你既然当时在乌县工作,中间有没有问题,我相信你也清楚。报道这类事情,我向来是谨慎的。我经过了好多天的调查,材料十分翔实。”
  朱怀镜答道:“你的采访调查的确很详细,现有的材料也能说服人,而且我看得出,你并没有抖出你所掌握的全部情况,你留有余地。但是,这么大的案子,况且又牵涉到外省,不是你几天的调查就可以弄清楚的。你问我是不是知道这中间有问题,我说我就是知道有问题也不能说。我知道的,也只是单方面掌握的情况,有些情况还只是我私下猜测。真的要对簿公堂,那是算不了数的。包皮括你了解的情况,也是这样。所以你写文章披露这事,只能算是在舆论上声援一下,对问题的解决,不一定有帮助。解决问题,还得依靠乌县县委、政府的重视。可你作这种报道,说不定就让乌县有关领导被动,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么说来,倒是我做了对不起乌县人民的事了?”曾俚面色难看起来。

  朱怀镜笑笑,摇摇手,劝曾俚莫激动,他说:“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你得承认,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不是没有。特别是这类牵涉很多群众的事情,弄不好就引发事件。你别误会,我不是说你引发群众性事件。你对这个案子作客观报道,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可能引发的后果就不一定随人的意志为转移了。一般性的群众事件,由于处置不当而酿成政治性事件的例子,并不鲜见。”
  曾俚笑了起来,说:“你们就这么怕群众?政府害怕群众,这没有道理啊!群众不会笼统地同政府过不去,他们只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你政府只要按群众意愿把问题解决了,不就相安无事了?我不妨告诉你,我知道我们的报纸影响不大,不足以形成对有关方面的压力,我就向其他全国性报纸投了稿。《中国法制报》很快就会见报的。”
  朱怀镜心里怦然一跳,着急起来,却又不能将他的情绪溢于言表。他沉默了片刻,也不正面说假种的事,而是说了些看上去不着边际的话:“曾俚呀,政治这玩意儿,你按正常的逻辑去分析、处理,不一定正确。本来应该往西走的,你往往不能马上往西走,说不定你得继续往东走一段,再折回来往西走,或者迂回着往西走。”
  曾俚仍然很犟,说:“我不是搞政治的,所以就用不着考虑政治策略。我只知道依据事实,对这事件作真实报道。如果我报道失实,我愿吃官司。”
  这道理是讲不通,朱怀镜心里火烧火燎。他慢慢舔着杯中的酒,越来越感觉出其中的苦涩来。他早没了喝酒的兴致。突然感觉到很冷,背膛上阵阵发寒。这里空调效果不行,刚进来时尚有暖意,坐久了就冷起来了。朱怀镜叹了一声,只得生出一计,谎称这案子同自己有关。他说:“曾俚,你就当时帮我的忙吧。当时正是我抓皇桃工程。我可以保证我自己是干净的。如果别的人在中间得了好处,我相信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只是请你暂时不要管这事,免得在事情澄清之前,把我弄得不是人。”
  朱怀镜说罢,就逼视曾俚。曾俚眼睛早红了,不知在这双醉眼里朱怀镜是个什么形象。他只是红着眼睛,似笑非笑。两人对视良久,还是曾俚拗不过,收起了目光,长叹着低下了头。他埋着头默不吱声,过了好久才端起酒杯,把剩下的半杯酒一饮而尽,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好吧,真没办法。”
  朱怀镜隐隐懂得他的意思了,就拿过酒杯,说再干一杯,表示感谢。曾俚酒量不行了,却也端起酒杯,同朱怀镜一碰,仰首干了。他头耸拉着,报了一个电话号码,让朱怀镜拨了手机。朱怀镜就拨了。电话一通,朱怀镜忙把手机交给曾俚。朱怀镜听他说了几句,就知这是打给《中国法制报》一位编辑的电话,曾俚请他撤了那篇文章,并道了歉。听得出曾俚同这编辑交情不一般。接着曾俚又打了三个长途电话,都是全国性报刊。
  勉强支撑着打完电话,曾俚就完全醉了。朱怀镜便叫小姐结账。曾俚胡乱地将手一挥,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交给小姐。朱怀镜便只好让曾俚付了帐,再扶着他回去睡下。朱怀镜叫了几声曾俚,不见答应。
  朱怀镜出了政协大院,见又下起了大雪。街中央汽车道上的雪花刚一落地,就被乌黑的雪水玷污了。人行道上有稀稀落落的行人。不知是因为他醉眼朦胧,还是因为白雪的映衬,朱怀镜感觉人们的脸色一律蜡黄,似乎满街都是病人。他没有想到要拦的士,只是小心走着,任雪花飞舞着往他怀里、脖子里钻。猛然想起要同小熊通通电话,就拨了过去:“喂,小熊吗?对对,我是老朱。我这几天很忙,今天才有时间同《荆都民声报》的几位朋友聚。对对,刚散场。还好,没有误事。本来北京有四家报纸马上要见报的。现在都撤下来了。对对,他们当着我的面打的电话。没问题了。哪里哪里,谢什么,应该的啊!”
  朱怀镜早早地赶到办公室,打开水、拖地板、抹桌子。这段时间,他老在外面跑,也就没有认真打扫过办公室。他抹了桌子,再去抹柜子。这五个大铁皮柜,他只用着其中的一个,另外四个哑子一样伴他三年多了,从来不见人开启过,总让他感到神秘莫测。他想这也许是最后侍候它们了,就细心地抹着。柜子顶上那个瓷筒好久没抹了,就取下来小心地抹着。不料他手一滑,瓷筒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稀烂。他顿时一身冷汗。这时柳秘书长正好进来,笑道:“嗬,一大早就打发了?好啊,打发打发,碎碎(岁岁)平安啊。”朱怀镜本以为柳秘书长也会像从前的谷秘书长一样训他一顿的。没想到这位领导只是开了个玩笑。朱怀镜到底还是拘束,说:“唉,可惜了。”柳秘书长不再同他说这事,只说:“我过会儿来叫你,带你去财贸处,与同志们见个面。你就正式过去工作了。任命文件下了,你看见了吗?”
  朱怀镜还没有见到任命文件,却只好说:“哦哦,看见了。”又说:“我那天去医院看了余姨,她精神很好哩。”
  柳秘书长笑道:“谢谢你啊。”
  朱怀镜送柳秘书长到门口,再回来清扫地上的瓷片。这稀里哗啦的瓷片声听来居然很爽心,他觉得奇怪。也许是心情不一样了吧。过后多年,他仍然想起自己打碎这个瓷筒时的感觉,似乎这偶然的举动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标志着他一个时代的结束。
  柳秘书长一时没有来,他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他想让自己尽量平静一点,但仍觉怀揣小鹿。他马上就要赶赴新的领导岗位,这事毕竟太重大了,他不可能不激动。人之常情啊!
  做不成事,又不能干坐着。他猛然想起曾俚说的公共关系处理软件的事,心想那的确是个绝招。他便找了个干净本子,心里琢磨着皮市长和其他副市长,柳秘书长和其他副秘书长,在本子上写着A1、A2、A3、A4……B1、B2、B3、B4……C1、C2、C3、C4。……他还没来得及想到所有关键人物,柳秘书长同副秘书长覃原、人事处处长揭世明进来了。朱怀镜忙同覃原、揭世明握手而笑。覃原是协助副市长司马天联系财贸的,今后是朱怀镜的顶头上司。朱怀镜早就想去拜访一下覃原的,但文件没下来,他觉得不方便。
  柳秘书长说现在就去吧。
  财贸处在一办公楼,走过去几分钟就到了。处里的同志早接到人事处电话通知,已坐在会议室等着了。柳秘书长他们四人一到,财贸处副处长邓才刚忙站起来迎接,一一握手。
  “都在吗?”柳秘书长坐下来,环视一圈,问道。
  邓才刚就说:“都到了,就五个人。当然加上朱处长,就六位了。”说罢就望着朱怀镜客气地笑笑。朱怀镜忙拱手表示了谦虚。
  揭世明先说了几句,覃原接着说,柳秘书长再接着说。这类交接班子的会议,无非是几句根据组织安排,谁谁任什么职务的话,不可能有什么新意。朱怀镜看上去像在认真听着柳揭二位讲话,心里却在琢磨财贸处这些人。他很随意而又很客气地望望他们,揣度着他们的心思。尽管同在办公厅,但机关太大,他平时同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接触。邓才刚是多年的副处长了,与他共过事的两位处长现在都是正厅级或副厅级干部了,他却仍是副处长。朱怀镜从知道自己将去财贸处任职那天起,就时常想邓才刚这个人。也许自己在这里干得顺不顺,只怕还是看邓才刚是否配合。
  柳秘书长说完了,要朱怀镜再表个态。朱怀镜知道这是程序,说是要说的,但不必多说。他不了解财贸处的情况,不便多说。再说柳秘书长和覃原也没有时间听你在这里发表就职演说。
  会很快就开完了,柳秘书长同揭世明就告辞,同大家一一握手。朱怀镜也同大家握了手,很客气地对邓才刚说:“老邓,我今天就请假吧,回那边清理一下东西,明天正式过来上班吧。”邓才刚忙摆手道:“你是老一啊,哪有向我请假的道理?”两人再握一下手,非常客气。
  朱怀镜回到办公室,并不想马上就清理东西。他坐下继续写着各类关键人物的代号。写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写好了。再认真检查了一遍,把个别漏掉的补上,又斟酌了那些可去可留的人物。覃原被他定为B2,在B级关系中紧排在柳秘书长后面。这覃原在秘书长中间排位并不是第二位,但他在这个关系谱中应该是第二位。因为覃原是主管财贸处的,这个关系不处理好,他干得再好也是白干。最后敲定,共有各个级别应该长期联系的关键人物二十八人。

  有些人物虽不应纳入名单,但也应心里有数。比如宋达清、韩长兴这一类的人,当然不用他经常去拜访,但得同他们保持必要的联系。有些事情大人物往往还办不了,只能劳驾他们这些人帮忙。
  明年的工作日志本早发下来了,朱怀镜就把哪天要拜访谁,全用代号记在日志上。先用铅笔写上,再作适当调整。最后认为安排合理了,再用钢笔填定。做好这件事,他将日志本随意往桌上一丢,又拿起来随意翻开,就见每隔几天,就有个日期下面标有A1或B3或C2之类的奇怪代号。别人看到这些符号,会觉得莫名其妙。他不免有些得意,心想没有电脑,他照样可以拥有一个公共关系处理系统。
  猛然间觉得这办公楼静得出奇。一看手表,原来早下班了。他便将日志本塞进抽屉,回家去。走在路上,脑子里就在默念:A1皮市长,B1柳秘书长……
  过后几天,朱怀镜便天天在应酬。先是综合处欢送他,全处人聚在一起喝了一顿,柳秘书长应邀到场。他同柳秘书长碰着杯,心里就自然而然想着B1,又想这次活动就冲销他安排中的一次拜访吧。什么代号代表什么人物,他早已记得滚股烂熟了。紧接着就是财贸处欢迎他到任,照例喝了一顿,覃原应邀到场。他当然也就想到这不妨算是拜访了一次B2吧。不一定每次都由他主动上门拜访这些人,像这类聚会,也可算作他的公关性“拜访”,权且称作准拜访吧。不过准拜访不宜太多,次数多了就像打折,就算三次准拜访折合一次正式拜访吧。
  朱怀镜已去财贸处正式上班。这天下午,他一到办公室,就收到曾俚寄来的《荆都民声报》,上面有鲁夫的大作:《袁神仙行侠记》。他知道这无疑是写袁小奇。不及细看文章,却见报纸的空白处有曾俚写的一行字:每逢末世,必有妖言!曾俚的字很漂亮,再看看文章,简直神了:
  ……春再来酒家宰客是出了名的,去过的客人都很气愤。这天,袁先生带着几个兄弟去春再来用餐。要了几个菜,很快就上来了。菜价贵还不说,分量还特别少。袁先生有心要治他们,就叫过服务小姐,说刚才上的鱼是臭的。小姐觉得很奇怪,说明明是活鱼做的,怎么就臭了呢?袁先生就让她自己闻闻。小姐一闻,发现盘子里的鱼果然臭得闷头。
  老板闻声赶来了,叫骂袁先生他们故意刁难。袁先生不闹不活,很客气地请这位老板自己闻闻。老板一闻,立即傻了眼。这真是出鬼了,刚从水池里桌上来的活鱼,怎么一上桌就臭了呢?
  这时,袁先生突然皱起眉头,掩着鼻子说,我还闻到你们厨房里的肉都臭了哩。酒店老板哪里肯信?说,我就不相信今天硬是出鬼了。袁先生笑而不答。只是示意他自己进去看看。老板将信将疑,进厨房去了。不一会儿,老板跑了出来,朝袁先生拱手便拜:“请问这位先生是哪里来的高人?兄弟我什么地方有所怠慢?”
  袁先生抚掌而笑,说:“你没有得罪我。兄弟只有一言相送:生意生意,半是情意。你只记住我这话,保证你今后生意兴隆,再不会出怪事。”
  袁先生说罢,领着兄弟们大笑而去。老板领悟了袁先生的意思,从此正正经经做生意了。
  朱怀镜看了这些,只是摇头。鲁夫的笔锋就像明清通俗小说,哪像是写真人真事?看了下面,还有更奇的:
  一天,袁先生同几个徒弟在外面散步。忽然,一辆轿车呼啸而过,一位老太太被溅得满身泥水。袁先生见不得这种不可一世的轻狂人,不管这车是谁的,他都得惩罚一下他们。只见袁先生抬手轻轻一挥,那轿车立马就熄了火。徒弟们知道这是师父在做手脚,都掩嘴而笑。袁先生却没事似的,说:“笑什么?快去帮老太太把泥水擦干净了。”
  等老太太千恩万谢地走了,袁先生又将手一扬,那轿车却自己动起来了。坐在车里的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他们刚才碰上了什么神奇的事情,但愿他们有一天能够明白怎么尊重别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
  朱怀镜暗自发笑,想这鲁夫笔下的袁小奇,还真有些替天行道的意思。下面的一则故事,真叫人顿生匪夷之思了:
  ……小明是个孝顺的孩子,除了读书,还得做小工挣钱,为他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他的母亲的病生得很怪,吃得睡得,不痛不痒,只是浑身无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连站都站不稳。袁先生得知这娘儿俩可怜,亲自上门看望。原来袁先生身怀不明法术,常常替人祛病消灾。他为人治病招术很怪,一不用针灸,二不用药剂。他要么让你喝一碗清水,要么他只拍你几板,要么大叫几声。效果却神奇得很。他看了一眼小明的妈妈,没说别的,只说:“放心放心,明日就好。”说罢就回来了。
  有个徒弟不太相信,第二天跑去一看,果然那妇人病好了,正在家里做家务哩!
  这位徒弟问其缘故,袁先生笑道:“这位妇人的病生的奇怪, 我平素从未见过。我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神入定,为她遥发功力,让她康复。”
  徒弟连连称奇,心想那妇人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病好了哩!
  朱怀镜没兴趣在看下去。他挂了曾俚电话:“喂,你们报纸怎么发这种屁文章?”
  曾俚说:“我又不是这里的领导,你问我我问谁去?只要肯出钱,什么文章不可以发?”
  朱怀镜见曾俚口没遮拦,就说:“你轻声点吧,你那里没有同事在座?”
  “我才不顾及这些哩!”曾俚说。
  放下电话,朱怀镜再仔细想想袁小奇这个人,他自己也有些弄不明白。鲁夫的文章写得这么玄乎其玄,他不相信。但他又的确亲眼见识过袁小奇神秘表演。袁小奇徒手将酒变成水,又将水变成酒,他没看出什么破绽。袁小奇陪皮市长打麻将,要和什么牌就和什么牌,要谁和牌就谁和牌,他也没看出其中的讥诮。难道袁小奇真是个奇人?外地已有很多奇人了,最著名的当是张宝胜、严新、海灯法师。关于这些奇人的故事他也听过不少,就是不太相信。
  电话铃响了。朱怀镜拿起电话筒一接,原来是韩长兴。“喂,朱处长吗?”韩长兴总是很客气地叫他朱处长,他也只得叫他韩处长:“你好啊,韩处长有什么指示?”
  韩长兴忙说:“岂敢啊,谁敢指示你朱处长?祝贺你高升啊!我想请几个兄弟庆贺一下,怎么样?”
  朱怀镜听了,几乎吓了一跳。他知道韩长兴是个欠含蓄的人,搞得这么张张扬扬的,影响不好。他便婉谢道:“感谢你啊,韩处长!这处长是你早当剩下的,还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免了罢。”
  “哪里哪里,你这处长同我这处长不同啊!我只是为大家打打杂而已。你这处长就前程不可限量啊。”韩处长在电话里豪声说道。
  朱怀镜不知韩长兴办公室是不是还有别人,也不知他这么高声大气地说话,别人是不是听得见。真让别的同事听了,至少会笑话他的。不就是当了个处长吗?搞得这么了不起似的。他想快些结束谈话,只好说:“那就谢谢韩处长了。听你安排?”
  韩长兴高兴道:“好啊。我叫了几个乌县老乡,你不一定认得,都是很好的朋友。你说放在哪里好?”
  朱怀镜不想多说,只道:“都听你的吧。”
  韩长兴话却很多,说:“我不想放在荆园,那里菜总是老一套,变不了样儿。还是放在龙兴如何?”
  朱怀镜当然也愿意去龙兴,口上只作平淡,说:“一切听你安排啊。”
  放了电话,朱怀镜马上就打了玉琴手机,说晚上有人请他去龙兴吃饭。他好几天没去玉琴那里了,她有些不悦,故意气他,说:“作为我们龙兴大酒店的客人,我表示真诚地欢迎。”
  朱怀镜不说别的,只死皮赖脸地笑。玉琴听他笑了一会儿,说:“别傻笑了,对着电话笑得付钱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