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国际学舍谋杀案 - 1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九)
  “可是这漂亮,我的朋友,"赫邱里·波罗钦佩地说,"这么清澈——清澈地漂亮。”
  “你这么说让人听起来好象你是在说汤一样。"督察喃喃抱怨说,"这对你来说可能有如一道清炖肉汤——不过对我来说却还有很多冒充的成分在里头。”
  “现在已经没有了。一切都恰如其分。”
  “甚至这些?”
  如同他先前展现给休巴德太太看一样,夏普督察展现那两个红发。
  波罗的回答几乎如同夏普先前的回答一样。
  “啊——不错,"他说,"收音机上的播报员是怎么说的?一项蓄意的错误。”
  两个男人四眼相对。
  “没有一个人,"赫邱里·波罗说,"是像他们自以为的那么聪明。”
  夏普督察巴不得说:
  “甚至赫邱里·波罗也不例外?”
  不过他压制住没说出来。
  “另外一位,我的朋友,一切都安排好了?”
  “是的,明天出马。”
  “你亲自出马?”
  “不,我预定到山胡桃路二十六号去。由柯普负责。”
  “我们祝他好运。”
  赫邱里·波罗慎重举杯。杯子里装的是薄荷酒。
  夏普督察举起威士忌杯。
  “但愿如此。"他说。
  “他们真会想出东西来,这些地方。"柯普警官说。
  他正既羡且妒地看着"莎瑞娜商场"的展示橱窗。在橱窗设计师精心设计的豪华杰作之内——"透明平滑如镜的绿波"——展现的是斜躺着的莎瑞娜,穿着精巧的短内裤,神情欢乐,四周环绕着林林总总包装精美的化装用品。她身上除了短内裤之外,还带着各种俗丽的人造珠宝。

  马可克烈警探深深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
  “这叫做亵渎,我说。莎瑞娜商场,那是借用米尔顿的作品人名。”
  “呃,米尔顿的作品又不是圣经,小兄弟。”
  “你不否认他的失乐园是叙述亚当、夏娃和伊甸园以及所有地狱里的魔鬼吧,如果这不叫宗教,那叫什么?”
  柯普警官并未继续这颇受争议的话题。他冒失地走进这建筑物里,执拗的警探跟在他后头。警官和他的跟班置身莎瑞娜商场粉红色调的内部,有如两头公牛闯进了一家精致的瓷器店里,格格不入。
  一个穿着粉鲑色衣裳的漂亮女人迎向他们,她的脚好象几乎没碰着地板一般。
  柯普警官说,"早安,夫人,"同时亮出他的证件。那美丽的动物惊惶失措地退了下去。一个同样可爱不过年龄稍大一点的女人出现。轮到她退下去,换上来一位高雅眩眼的女爵,她那蓝灰色的头发和平滑的双颊令人忽视了她的年龄和皱纹。一双打量的铁灰眼,迎向柯普警官平稳注视的眼光。
  “这非常不寻常。"女爵尖刻地说,"请这边走。”
  她领他穿过一间方形接待室,中间摆着一张桌子,各种杂志、期刊散漫地堆在上面。四面墙上都是设帘的壁龛,可以窥见里头摆的是一些懒洋洋地仰卧在穿着粉红色袍子的女尼服侍的双手下的女人。

  女爵领着警官进入一间办公室样的房间,一张大卷顶桌,几把简朴的椅子,一点也不柔和的北地粗俗灯光。
  “我是鲁卡斯太太,这里的老板,"她说,"我的合伙人,何皓丝小姐,今天不在这里。”
  “是的,太太,"柯普警官说,对他来说这并不是新闻。
  “你这纸搜查令好象非常专横,"鲁卡斯太太说,"这是何皓丝小姐的私人办公室。我衷心希望你们将没有必要——呃——惊动我们的顾客。”
  “这方面我想你不用操心,"柯普说,"我们要找的东西不可能会在外头。”
  他彬彬有礼地等到她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出去,然后环顾瓦丽瑞·何皓丝的办公室。狭窄的窗子可以看见其他高级商店的背面。四面墙上都是淡灰色的嵌板,地板上铺着两块不错的波斯毯。他的目光从壁上的小保险箱移向那张大办公桌。
  “不会在保险箱里,"柯普说,"太醒目了。”
  十几分钟后,保险箱和办公桌所有抽屉的秘密全都暴露无遗。
  “看来好象是白忙一场。"生性消沉忧郁的马可克烈说。
  “我们才刚开始。"柯普说。
  抽屉里的东西已经都被拿出来,整理成一堆堆的,现在他继续把所有的抽屉拉出来,倒翻过来看。
  他高兴地叫了一声。
  “有了,小兄弟。"他说。
  用胶带粘贴在最底层抽屉背面的是六本深蓝色烫金字的小本子。

  “护照,"科普警官说,"由女王外交部长签发的,上帝保佑他一颗信任的心。”
  马可克烈感兴趣地俯身看着柯普把那些护照打开,比对上面贴的照片。
  “几乎看不出是同一个女人吧?”
  护照上的姓名各是:妲·席尔瓦太太、爱伦·法兰奇小姐、欧尔加·柯恩太太、尼娜·麦苏瑞儿小姐、葛拉威斯·汤玛士太太,以及莫娜·欧尼尔小姐。它们代表一个年轻黑女人,年龄介于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
  “是每一次发型不同造成的效果,"柯普说,"束发、卷发、直发、内卷短发等等。化名欧尔加·柯恩时鼻子动了手脚,汤玛士太太则双颊鼓起。这里还有两本——外国护照——马莫迪太太,阿尔及利亚人。谢拉·多诺文,爱尔兰人。我想她在这些不同的名下都有银行存款帐户。”
  “有点复杂,可不是吗?”
  “不得不复杂一点,小兄弟。国内税赋人员总是到处刺探,问些令人难堪的问题。走私赚钱不难——不过钱到手后怎么处理就难死人了!我想那高级住宅区的小赌场就是为了这个原因而起的。赌博赢钱可以说是所得税稽查员唯一无法查证的收入。我想,大部分的赃款一定都储存在阿尔及利亚、法国和爱尔兰的银行里。这整个事情都经过彻底的计划安排。后来,有一天,她一定是把一本假护照放到山胡桃路去了,而那可怜的小鬼席丽儿看到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