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海伯利安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对哦,”马丁·塞利纳斯说,头枕在脑后,仰面躺着,望着天空,“你有没有带上一条防伯劳鸟裤衩?”
  船长慢慢地摇着头。暮光乍现,将他的脸埋在长袍兜帽形成的阴影中。“大家别不理不睬,也别假装不知道,”他说,“是时候互相承认了,这次朝圣之旅,我们都带着什么东西,对吧?我想,大家可能觉得,在我们面对大哀之君时,这东西可以改变那必然的结果。”
  诗人笑道:“我他妈连我那幸运神行兔子腿都没带来。”
  圣徒的兜帽稍稍动了一下。“但是,也许你带了手稿?”
  诗人没有吭声。
  海特?马斯蒂恩那看不见的眼睛转向他左手边的高大男人。“而你呢,上校,好多箱子上写着你的名字。武器,是不是?”
  卡萨德抬起了头,但没有说话。
  “当然,”海特?马斯蒂恩说,“不带武器就出去狩猎,那听上去很蠢。”
  “那我呢?”布劳恩?拉米亚问,双臂交叉着,“你知道我偷偷带了什么秘密武器吗?”
  圣徒不动声色。“拉米亚女士,我们还没有听到你的故事。现在要我猜,还为时尚早。”
  “那领事呢?”拉米亚问。
  “哦,对,我们的外交官朋友藏着什么武器,那显而易见。”
  领事别过身,注视着日落。“我只带了衣服,还有两本书。”他如实回答。
  “啊,”圣徒叹息道,“但是,你留下的是多么漂亮的一艘飞船啊。”
  马丁·塞利纳斯猛地跳起来。“他娘的飞船!”他喊道,“你可以呼叫飞船,是不是?哦,该死的,吹吹你呼狗的口哨啊,我已经快坐腻掉了。”
  领事扯下一束草,剥着。过了一分钟,他说:
  “即便我呼叫飞船……你也听到贝提克说的了,通讯卫星和中继站都瘫痪了……即便我呼叫飞船,我们也不能直接在笼头山脉北麓着陆啊。如果在那儿登陆,灾难会立即将临,甚至都不用等伯劳鸟来到群山南部。”
  “对,”塞利纳斯说,他激动地手舞足蹈,“但是我们能越过这该死的……草地啊!快呼叫飞船。”
  “等到早上再说吧,”领事说,“如果早上风力运输船还没来,那我们就另想办法。”
  “滚……”诗人开口道,但是卡萨德站了过来,把他扯离了大家围坐的圈子。

  “马斯蒂恩先生,”上校对圣徒说道,“你自己的秘密是什么?”薄暮天空的微光清楚地显现出对方薄薄的嘴唇上露出的一丝笑容。他指着行李堆。“如你们所见,我的箱子是最重的,也是最为神秘的。”
  “那是个莫比斯①立方体,”霍伊特神父说,“我见过古老的史前神物,它们就是装在这东西里运输的。”
  “要么是热核弹?”卡萨德说。
  海特?马斯蒂恩摇摇头。“没那么暴力。”他说。
  “你打算告诉我们吗?”拉米亚问。
  “轮到我讲时,我会告诉你们。”
  “你是下一个吗?”领事问,“我们现在等船的时候,可以听你讲。”
  索尔·温特伯清清嗓子。“我抽到了四号,”他说,拿出纸片给大家看,“但是我非常乐意和巨树的忠诚之音交换。”温特伯将瑞秋从左肩移到右肩,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部。
  海特?马斯蒂恩摇摇头。“不用了,会有时间的。我只是想跟大家说,绝望中总是会有希望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通过故事了解到很多东西了。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希望的种子,虽然它们埋藏得非常深。”
  “我没有明……”霍伊特神父开口道,但是马丁·塞利纳斯突然叫了起来,打断了他的话。
  “是船!他妈的风力运输船。终于来啦!”
  二十分钟后,风力运输船停泊在了码头上。船是从北面开来的,它那方形的白色风帆反衬出正在流失所有颜色的黑色草原。巨大的运输船向低矮的悬崖驶来,主帆折迭起来,最后摇晃了一下,停住了。此时,最后一丝光线也黯然褪去了。
  领事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这是一艘木头船,手工建造,非常庞大——曲线婀娜,那线条极富创造力,就像旧地历史中的古老远航帆船。巨大的独轮,坐落在弯曲船身的中部,在这两米高的草丛中,一般是看不见的,但是领事在把行李搬到码头上的时候,一眼就瞥到了船底。从平地到栏杆,高度有六七米,如果算到主桅顶部,高度则可以达到五倍之多。站在这,领事上气不接下气,他能听见信号旗在高处发出的噼啪声,还有一个平稳的、近乎亚音速的嗡嗡声,这声音可能来自船身内部的调速轮,也可能来自它那巨大的回转仪。

  从上船甲板上伸出一块踏板,降低到码头上。霍伊特神父和布劳恩?拉米亚不得不马上退离,不然就会被压扁了。
  风力运输船比“贝纳勒斯号”还要缺少灯光;光照似乎仅仅是挂在帆桅上的几盏提灯。在他们向运输船靠近的时候,没有看见一名船员,现在,也没人出现在他们眼前。
  “有人吗!”领事站在踏板底部,朝上叫道。没人应答。
  “你们等在这里。”卡萨德说,然后跨了五步,爬上了长长的斜坡。
  其他人看着卡萨德在顶上停了下来,他摸了摸皮带上别着的那根小型死亡之杖,然后消失在船中央。几分钟后,船尾宽敞的窗户里突然灯光闪耀,在底下的草地上投下黄色的四边形。
  “上来,”卡萨德在斜坡顶上喊道,“船是空的。”
  这群人搬着行李费力前进,中途绊了好几下。领事帮海特?马斯蒂恩一起搬沉重的莫比斯立方体,他的指尖微微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震动。
  “我说,他妈的这些船员都跑哪去了?”大家集结在前甲板上,马丁·塞利纳斯问。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列纵队的参观,穿过了走廊,爬下了楼梯,但是更多的是梯子,穿过了船舱,这些船舱比里面的固定床铺大不了多少。只有船尾的船舱——船长舱,如果的确如此的话——跟“贝纳勒斯号”上的标准铺位差不多大小,也差不多舒服。
  “这船显然是自动驾驶的,”卡萨德说。这名军部军官指着扬帆索,它们消失进甲板的狭缝中,可是,在索具和帆桅之间,以及装着大三角帆的后桅边,看不到操纵者的存在。
  “我连控制中心都没见到,”拉米亚说,“甚至连触显和控制节点也没有。”她从前胸口袋中拿出通信志,试图连接到标准数据,通信口,以及生物群频率。但船上没有任何反应。
  “以前是有船员的,”领事说,“神殿的新入会成员以前都会跟朝圣者一起去群山。”
  “现在,他们不在了,”霍伊特说,“但我想,我们能够假设出,肯定有人仍然活在轨道吊车站,或者是时间要塞那儿。是他们派船来的。”
  “或者所有人都死了,风力运输船正按照时间表自动运行着,”拉米亚说。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过,索具和船帆吱吱嘎嘎地响着,她转头看去。“该死,跟所有人所有事都没了联系,真是让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仿佛变得又聋又瞎了。我真不知道殖民地居民怎么受得了的。”

  马丁·塞利纳斯向这群人走来,坐在栏杆上。他正拿着一只长长的绿瓶子喝着,然后吟道:
  “诗人在哪?告诉他!告诉他,
  缪斯在我手,或许我认识他!
  我就是那个,
  与国王平起平坐之人,
  抑或是,乞丐中的最穷者,
  抑或是,任何令人奇妙事,
  夹在猩猩与柏拉图之间。
  我就是那个,
  与鸟儿共生之人,
  鹪鹩或老鹰,靠着本能去飞翔,
  他听过,
  狮子咆哮,能分辨其怒吼嗓音是何意,
  老虎吼叫,能明白,如母低语清晰在耳边①。”
  “你从哪弄来的酒?”卡萨德问。
  马丁·塞利纳斯笑脸盈盈。在提灯的光线下,他的眼睛看上去很小,也很明亮。“厨房里塞满了货物,那里还有个酒吧。我已经把它开了。”
  “我们应该弄点吃的。”领事说,其实这时候他最想来瓶酒。他们已经十个多小时没吃东西了。
  突然传来一声叮当声和呼呼声,六个人来到右舷的栏杆上。踏板已经收了起来。再次传来一阵呼呼声,船帆迎风招展,绳子绷紧,什么地方有个调速轮,正发出超声波的嗡嗡声。船帆已经张开,甲板开始微微倾斜,风力运输船离开了码头,驶入黑暗。现在周遭的声音只有船只发出的噼啪声,吱嘎声,轮子在远处的隆隆声,船壳底部擦到青草的飒飒声。
  六人看着悬崖的影子落在身后,未点燃的信火堆朝后退去,星光的微弱光线洒在苍白的木头上,现在,周围只剩下天空,黑夜,以及摆来摆去的提灯光圈了。
  “我到下面去,”领事说,“看看能不能搞点东西吃。”
  其他人待了一会儿,感觉着脚底传来微微的隆隆涌动,看着黑暗擦身而过。只有到了一些星光黯淡、无聊的黑暗再次降临之处,草之海才会显现在他们眼前。卡萨德拿着手持光束,模模糊糊地照亮船帆、索具、绳子,它们正被看不见的手拉得紧紧的,然后,他从船尾走到船头,好好检查了一遍,包括角落和阴影之地。其他人默默看着他。当他按熄光束,黑暗似乎变得不那么压抑了,星光也更加明亮。微风扫过一公里的青草,带来浓浓的沃土气息——更多的是春天的农庄里的气味,而不是海的气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