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海伯利安的陨落 - 第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章
  帝国大学出钱雇请了一个评估小组来将这些提呈分门别类,看看其中一二是否可能对瑞秋有好处。许多讯息都被弃置一边。一部分医疗和研究方面的议项则被慎重考虑。到最后,所有提案里说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疗法似乎都被帝国大学试验过了。突然,一则超光讯息吸引了索尔的注意。这是希伯伦科发?沙龙吉布茨主席发送来的简单讯息:
  如果多得难以应付,就来这里吧。
  很快便多得难以应付。报道公诸于世的头几个月中,包围圈似乎有上升的趋势,不过这只是第二轮冲击的前奏而已。传媒的小报将索尔说成是“流浪的犹太人”,绝望的父亲四处流浪,为了给孩子奇怪的并找到疗法——这个标题相对于索尔毕生对旅行的憎恶可真是讽刺。萨莱则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悲伤的母亲”的标签。瑞秋成了“注定厄运的孩子”,而另一个经过艺术美化的标题中,她又是“光阴冢诅咒下永世的处女。”不管这个家庭的哪一位成员外出,都会遇到新闻记者或是隐架在树后的成像器。
  克罗佛发现温特伯一家的不幸能够带来滚滚财源。起初城镇还不做任何干预,但是后来巴萨德城的企业家纷纷搬迁而至,建起了礼品店、T恤交易场、观光点和数据芯片亭,旅游者来得越来越多,本地的商人终于心慌意乱了,信心动摇了,然后一致达成共识,这儿的肥水可不能再流向外人田了。
  在经历过四百三十九标准年的近似与世隔绝的时代之后,克罗佛镇终于迎来了她的远距传输终端。参观者再也不用忍受从巴萨德市过来的二十分钟飞行旅程了。游客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他们搬家的那天,下着瓢泼大雨,街上空无一人。瑞秋没有哭,但她整天都睁着个大眼睛,语气中满是委屈。再过十天就是她的六岁生日了。“但是,爸爸,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搬家啊?”
  “因为我们必须搬,亲爱的。”
  “但是究竟是为什么啊?”
  “这只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小不点。你会喜欢希伯伦的。那里有很多公园。”
  “但是你们以前为什么从来没有说过要搬家?”
  “我们说过的,亲爱的。只是你忘了。”
  “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理查德叔叔,特莎阿姨,梭迩叔叔,还有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他们随时都可以来拜访我们。”
  “那妮姬、李娜,还有我的所有朋友们呢?”
  索尔一言不发地把最后一件行李搬上了电磁车。房子已经卖掉了,空空如也;家具都被卖掉或是送到了希伯伦。之前的一周里有一大群人,亲戚、老朋友、学校的熟人,甚至还有帝国大学那些和瑞秋共同工作过十八年的研究小组成员围绕着他们,但是现在街道上空荡冷清。老式电磁车的穹形有机玻璃顶壳上,雨水划出道道水迹,延成一条条交错的小河。他们三人在车里坐了一小会儿,望着房子。车里有一股湿羊毛混合着湿头发的味道。
  瑞秋紧紧抱着萨莱六个月前从阁楼上救出的泰迪熊,说道:“这太不公平了。”
  “是啊,”索尔附和道,“太不公平了。”
  希伯伦是一个沙漠星球。经过四个世纪的环境地球化改造,星球的大气已经适宜呼吸,并有几百万英亩的土地可供耕耘。从前生活在那里的生物都又矮又结实,无限地机敏,从旧地运输过来的生物也是同样如此,包括人类。
  “啊。”他们到达阳光炙烤的科发·沙龙吉布茨下的丹村之时,索尔深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犹太人真是些受虐狂。大流亡开始之时有两万颗星球可供我们选择,而那些笨蛋偏偏就挑中了这儿。”
  但不管是首批殖民者还是索尔一家人,来这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有受虐狂。虽然希伯伦大部分区域是沙漠,但是肥沃的土地又是惊人的丰饶。西奈大学在整个环网颇负盛名,医疗中心又吸引来了富有的病人,也为合作社带来了相当丰厚的财源。希伯伦除了在新耶路撒冷有惟一一个远距传输终端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建造传送门。希伯伦既不属于霸主,也不属于保护体,她就远距传输的权利向游人课以重税,并且不允许任何游人去新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对于一个寻求私人空间的犹太人,这可能是在人类踏足的三百个星球上最为安全的地方了。
  传统来讲,吉布茨是一个合作社,但事实上却不尽如此。温特伯一家在自己的新居受到了热烈欢迎——那是个不大不小的地方,屋子日晒充足、干燥,房屋转角圆滑,没有直角急转,地上铺设木地板,从这幢坐落在山顶的房屋向下望,能够看到橘黄和橄榄绿的丛林之外无限延伸的沙漠。太阳似乎把每样东西都榨干了,索尔想,甚至榨干了焦虑和噩梦。光线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到晚上太阳西沉过一小时之后,他们的屋子都会泛出粉红的亮光。

  每天早上,索尔都会坐在女儿的床前等着她醒来。头几分钟里,爱女的困惑总是让他非常痛苦,但是他坚持要确保每天早上瑞秋醒来第一眼见到的是自己。他抱着她,回答她问的一个个问题。
  “我们在哪儿,爸爸?”
  “在一个棒极了的地方,小不点。吃早餐的时候我会详细告诉你的。”
  “我们怎么到这儿来的?”
  “我们传输过来,坐了一会儿飞艇,然后又走了一截路,”他总这么说,“这儿离家并不太远……但是这段路程的长度已经足以把它当作是冒险了。”
  “但是我的床在这里……还有我的毛公仔……为什么我不记得它们什么时候来的?”
  于是索尔就会轻轻地抱着她的肩膀,注视着她棕色的双眼,说道:“你遇到了一场事故,瑞秋。还记得那个《想家的癞蛤蟆》里面讲的故事吗?特伦斯打坏了它的脑子,于是好多天里,它都忘了自己住在哪里。你遇到的就是那种事故。”
  “我现在好些了吗?”
  “好多了,”索尔会说,“你整个身体都好得多了。”这时屋子里会飘满早餐的香味,他们都走上平台,萨莱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瑞秋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玩伴。吉布茨公社有一所学校,她总是去那里玩耍,受到大家的欢迎,每天都像初次见面一样向大家打招呼。漫长的下午里,孩子们在果园里玩耍,沿着悬崖勘探。
  理事会中的三位长老阿弗纳、罗伯特和以法莲,都敦促索尔继续写他的着作。希伯伦一向以其庇护的众多学者、艺术家、音乐家、哲学家、作家、作曲家公民和长期居民而自豪。居住的房子,他们指出,是国家馈赠的礼物。索尔的养老金,虽然就环网标准来说并不算高,但是要满足他们在科发?沙龙的基本需要是绰绰有余了。而最令索尔惊奇的是,他发现自己在体力劳作中得到了乐趣。不管是在果园中工作,还是在未开垦的土地上清理石块,哪怕是为城市修墙,索尔都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和精神比曾度过的多年以来任何时候都要自由。他发现自己在等待灰泥干燥的时候可以与克尔恺郭尔在思维上来一番搏斗,而在检查苹果是否生虫之时,他也可以得出对康德和凡德尔理论新的见解。在七十三标准岁的时候,索尔创伤的心灵终于首次愈合结痂。

  傍晚,他会和瑞秋玩会儿游戏,然后拜托朱蒂或附近其他的姑娘照看熟睡的孩子,自己便可以和萨莱一起,去山脚下散步。有一个周末,索尔和萨莱两人单独去了新耶路撒冷,这是自十七标准年前瑞秋回家和他们同住以来,他俩第一次获得独处的时间。
  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具有田园的诗意。索尔经常在夜里醒来,独自赤脚走下厅堂,而萨莱总会在那里凝视着熟睡的瑞秋。漫长的一天结束后,当他们在老旧的搪瓷桶里给瑞秋洗澡,或是当墙壁泛出粉红微光,他们给她掖好被角,孩子总会说:“我喜欢待在这个地方,爸爸,但是我们明天回家好吗?”索尔就会点头。当讲完晚安故事,唱过摇篮曲,给她晚安前的吻,确定她已经睡着之后,他会踮起脚尖走出屋子,然后会听见闷闷的声音——“晚安,金丝燕”——从床上裹着盖毯的小小身子里传来,而他也得回答“晚安,小雨燕。”
  当索尔躺到床上,身边是他深爱的女人,正轻柔地呼吸着,似乎已经睡着,他会望着希伯伦那一轮或两轮小小的月亮移过粗糙的墙壁,在墙上映出一抹抹惨淡的条纹,此时,他就会同上帝进行对话。
  索尔每晚都同上帝说话,但直至好几个月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做什么。这个念头让他觉得好笑。对话并不是祷告,而是一种愤怒的独白——在变成恶骂之时有些乱无头绪——这是他和他自己的争论,言辞激昂;但并不总是和他自己。有一天索尔意识到这些激烈的辩论主题如此深刻,牵涉的利害关系如此严正,所涵盖的领域如此广阔,因这种缺憾受他严责的人只有惟一的可能:上帝本身。自从索尔具有了人格神①的观念,他晚上都睁眼躺着思量人类的悲苦,思扰个人的生活,这些对索尔来说是完完全全的荒唐,这种对话式的思维方式让他怀疑起自己的神志是否健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